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施工及质量控制研究
2018-09-12杨国浪
杨国浪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的海绵城市,对于海绵城市道路的前景、施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做了分析,并总结了海绵城市的优势,预期了海绵城市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城市道路;海绵城市;绿化带;生态;循环利用
文章编号:2095 - 4085(2018) 08 - 0128 - 02
城市中大面积的地表硬化是城市化的特征之一,不透水铺装是将道路雨水通过道路排水沟直接排进附近的河流,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一定程度的污染,并改变了土壤、植被和渗透层对水的天然循环属性,导致了热岛效应及洪涝灾害等一系列负面问题。因此,城市道路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截污等预处理后,通过设置在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净化调节、利用等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处理,实现“海绵体”功能。因此,透水、过滤水、存储收集、净化水、循环利用功能是海绵城市中的道路所应该具备的功能,而透水性是选择城市道路材料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1 国内外海绵城市发展及应用分析
作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也越来越不可或缺。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的分析得知,一个城市中,15%~20%的土地被用来建设道路,而道路的硬化也直接导致了城市中部分区域的雨水难以处理。“排水”成为了解决城市道路功能问题的主要手段,但这一手段只是强调了人为因素,忽略了自然解决问题的因素。比如,我们只考虑了区域性积水是由于道路硬化产生的;而且,区域性积水也将导致“热岛效应”和城市污染等问题。
2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施工
2.1 施工准备及质量控制
2.1.1 图纸审查
通过图纸审查,能使施工单位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在施工中贯彻设计意图;通过施工图纸审查,将设计中存在的错、漏、缺提出,并在施工前进行修改和补充。特别是海绵城市作为一项新的施工工艺,进行图纸审查是很有必要的。
2.1.2材料及机械准备
工程材料在占到了工程总造价的60%以上,好的原材料是道路建设的基础。作为海绵城市道路的原材料,不仅要求在质量上能满足一般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更要在材料的透水性与排水性能上需具备较高标准。
2.1.3施工队伍准备
设计意图的具体实施需要由现场施工队伍来完成,所以,选择执行力高的施工队伍,更加能理解和执行设计的意图;选择技术能力强的队伍,更加能保证施工的质量;选择负责任的施工队伍,才能确保施工稳步推进。总之,一支综合素质高的施工队伍,是各项施工指标得到有效控制的保证
2.2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图1)
2.2.1施工放样
按设计位置施测出施工控制桩,包括方向桩和水平桩。
2.2.2混合料的拌和及运输
采用体积法进行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在拌和站采用三次投料法进行混合料的拌和。由于混和料的坍落度较大,不宜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进行运送,可采用加盖的自卸汽车运送混和料,在运送过程中要做好防潮、保湿的措施。运输一般控制在lOmin以内,运输过程中不要停留,运输机械前进中必须平稳。
2.2.3混合料的摊铺、整平及碾压
混合料摊铺前,应对平整后的基础用压实机或打夯机把基层的素土压实,压实后的密实系数要大于0.93,且要严格控制标高和基础平整度。摊铺前应先做好松铺厚度试验,取得施工松铺系数数据,并在施工时实时监控,必要时进行现场调整。摊铺整平以人工为主,采用机械施工作业时,在检查井边等机械无法作业到的地方,需要配合人工整修。采用振动压力结合成型法对混合料进行碾压施工,先用平板振动器振动使结构下部透水混凝土充分密实,然后再在其表面施加压力,使结构的上、下部骨料颗粒的接触点增多,间距进一步减小,达到骨料充分咬合,形成强度较高的均匀多孔结构。
2.2.4透水混凝土的养护方法
采用薄膜保湿养护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解决透水混凝土养护失水的问题,在覆盖薄膜保湿养护的条件下,充分保证了透水混凝土胶结浆体持续水化所需要的水分,使水泥浆体强度发展顺利,有效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强度。
2.2.5人车隔离带施工
由于隔离带靠近车行道,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车行道结构层不做改动,并进行虚填到立沿位置。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在挖掘机无法作业的情况时候可以采用先使用油锤破然后进行挖掘机工程作业。
2.2.6 两侧人行道结构层施工
人行道两侧结构施工的首要任务是保证线型圆顺,放样时要根据道路的中线控制桩,施测出路缘石的内侧边线;其次是进行路缘石的安装,一般采用上内口线平直度与高程控制的双线控制手段进行路缘石的安装。为保障在施工工程的质量,一般施工时根据线型的变化点改变立沿杆安装的位置,常在路口分段进行安装,以避免对路缘石的整体切割。
2.2.7 多层透水施工
多层透水施工是海绵城市理念下的人行道施工技术的核心和关键,它使人行道具有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排放等功能或作用。由于透水性混合料的强度原因,现阶段的海绵城市道路建设部位主要在人行道。人行道表层主要采取透水混凝土,也有少部分采用透水砖,中层通常为透水混凝土、水稳碎石、级配碎石,底层为级配碎石或者混凝土,在这种结构中,雨水可以通过表层缓慢渗入中层,由于中层亦采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雨水可以继续渗到底层,在底层设置蓄水排水结构。进行多层透水结构施工时,除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外,透水性好是其首要要求,施工时各层的厚度以及坡度须满足设计要求并严格控制。
2.3 路面透水砖的铺装施工
(1)施工测量: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并对基层表面进行压实度、平整度、厚度等方面的復查,对不满足施工要求的地方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挂铺砖线:根据施测的标高以及中、边线和标高,将铺砖的方向线和水平线用白线挂出,作为铺砌的依据,一般采用一条线同时控制方向和水平。
(3)试拼和试排:为做到线形美观和均匀,在铺设前应当对每一块透水砖,按照方位和角度进行试拼。试拼后按照两个方向编号进行排列,然后按照编号排放。
(4)水泥砂浆调平:在进行人行道砖的铺砌之前,要先铺一层水泥砂浆进行调平,然后再进行透水砖的铺砌。在铺调平砂浆前,应先按照水平线定出砂浆的虚铺厚度,并拉好十字线,在铺好之后通过刮大杠、拍实,并用抹子将其找平,砂浆的厚度应适当的高出水平线。
(5)铺装:根据试拼和试排的铺设位置,将透水砖正式铺设在人行道上。
3 市政道路和海绵城市改造结合的优势分析
市政道路的透水、过滤水、存储收集、净化水、循环利用功能是海绵城市的主要優势,这些作用对于城市的水循环,城市的环保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达到了这些作用,才算是真正的建成了海绵城市。经过多年的检验,我们有理由认为,依靠传统的城市建设设施并不能有效的解决现代城市中的污染问题、积水问题以及“热岛效应”等问题,反而会让过量雨水对城市的运行造成巨大的压力,污染、积水等问题将会加大市政对相关方面的投入,并且这种投入的效率十分低下,是对市政投入的浪费,也是对水资源的浪费。与传统的模式相比,海绵城市模式恰恰能解决传统的雨水治理模式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海绵城市所奉行的是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市政道路的改造,城市能够更有效的利用雨水,这样既保护了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又使城市变的更加安全、适宜居住,一举数得。
4 结语
海绵城市的推行可以说是一个必然趋势。海绵城市的发展理念非常符合当今时代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题。通过探讨海绵城市的规划以及道路建设方案,解决了多年来城市的各大顽疾,为了完善海绵城市的建设,应在以后对海绵城市道路段进行实时监测,以得到更有价值的数据。总而言之,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市政道路与海绵城市改造结合的利大于弊,因此加快这一工程的建设也是刻不容缓的。随着这些技术的成熟,海绵城市的建设也一定可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徐振强.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政策沿革与地方实践[J].上海城市管理,2015,(01):49 - 54.
[2]何定举,王世槐,高亚雄,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性城市道路路面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5,(17).
[3]李良,王文奇,王泽,等,排水沥青路面用于公园道路的案例分析[J].四川建材,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