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疑欧反德”情绪的经济根源

2018-09-12李强

环球时报 2018-09-12
关键词:贸易顺差欧元区欧元

李强

前不久,德国慕尼黑经济研究所发布报告:2018年,德国经常账户盈余将达2650亿欧元(约合2999亿美元),连续第三年成为全球贸易顺差的冠军。不仅如此,德政府的财政盈余也连续创下新高,就业市场更是景气,失业率已经降至两德统一以来的最低。

在欧洲,这与别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由于债务危机的冲击,多数国家经济持续低迷,复苏缓慢。如此鲜亮的经济数据,固然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但也招致欧洲伙伴的非议。

根据欧盟规定,一国的贸易顺差不应连续三年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否则将会影响欧元区整体的经济稳定。然而德国多年来都远超这一区间,按照慕尼黑经济研究所的预测,2018年这一数字将达7.8%,去年更高达7.9%,属于全球最高水平。

正因如此,欧盟委员会从2013年起,就一直对此高度关切。有些国家指责德国经济严重依赖出口,内需不足,这会威胁到欧洲安定。面对外界的指责,德政府和企业界并不认同。在其看来,出口由供需关系决定,德国产品在全世界受到欢迎,是“德国制造”强大竞争力的体现,消费不足源于民众要应对老龄化而增加储蓄,外界不应都归咎于德国。

但这样的辩解并不能完全说服批评者,特别是在欧盟内部,一个普遍的认知是:欧洲一体化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的红利。欧盟的成立,使得德国几乎在一夜之间拥有了多达5亿人口的统一市场,并且由于欧元的推行,欧元区国家没有了货币工具,无法像过去一样通过汇率来调节贸易逆差。换言之,本就强大的德国制造业,可以毫无障碍地进入5亿人口的市场。德国的出口和顺差,正是在欧元推行之后急速提升,欧盟也是德国经济最为依仗的市场,占到了其出口的60%。而欧债危机后开启的欧元量化宽松政策,弱势欧元又提升了德国在欧盟外市场的出口竞争力,实现了内外通吃。

诚然,欧洲一体化的受益者并非只有德国,但由于各国国情和发展程度不一,欧盟内部特别是欧元区国家受惠的程度并不均衡。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的一项研究显示,欧盟统一市场在促进成员国经济增长方面,德国受益最多,相当于每人每年450欧元,而南欧国家则较低,意大利每人每年获益80欧元,西班牙只有70欧元。

这也导致欧债危机爆发后,南欧国家要求德国承担更多救助责任。虽然危机源于相关国家过于超前的财政支出,但结果却是不同成员国间的经济表现和认知鸿沟进一步拉大,疑欧反德的情绪日渐抬头。

一边是诱人的经济红利,一边是不均衡发展带来的分裂风险,再加之全球保守主义日渐抬头。这使得简单的经济学问题变成了敏感而复杂的政治问题,折射出德国当下面临的诸多难题:在欧盟层面,这涉及欧元区进一步改革,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匹配;在德国国内,则是增加公共投资、提振个人消费,从而优化经济结构,减少外界非议。

但以上任何一个议题的推进,都面临极大的政策分歧。无论对德国还是欧盟,只有先就贸易顺差的问题达成某种妥协,而不是单纯的各说各话,才有实质解决问题的可能。▲

(作者是本报驻德国特派记者)

猜你喜欢

贸易顺差欧元区欧元
中国2017年对美贸易顺差增至2758亿美元
欧洲央行将建立欧元区即时支付系统
欧元区2016年GDP增长1.7%
7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20.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