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抗旱种质资源筛选及利用

2018-09-12张彦军王兴荣张金福苟作旺祁旭升何正奎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抗旱性抗旱单株

张彦军,王兴荣,张金福,李 玥,苟作旺,祁旭升,何正奎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甘肃 兰州730030;3.永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永靖 731600)

干旱是全球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干旱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在所有非生物胁迫中占首位,每年因干旱造成巨大的农业损失[1-2]。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用水量大幅度增加,以及气候的异常,水资源供需矛盾已由干旱地区向湿润地区扩展[3],将使这一矛盾更加尖锐化。甘肃省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之一,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甘肃省气候也趋于变暖,旱灾程度和频次呈增加趋势,仅2016年下半年,兰州市及周边地区出现了持续100多天无有效降水的干旱天气,干旱一直是限制甘肃农业生产的重要灾害之一。

大豆(Glycine max)是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需求量日益增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据我国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研究中心调查,在遗传育种领域,除高产品种需求占39%以外,耐逆和抗旱品种的需求占调查总样本的近50%,说明提高对非生物逆境的抗性是大豆育种的重要任务。由于作物抗旱性的可遗传性,对其进行选择是有效的[4],因此,筛选大豆抗旱种质资源及应用于育种当中是必然选择。前人关于大豆抗旱性的研究报道较多,从抗旱性评价指标及方法的研究[5-6]、大豆种质资源抗旱性综合评价[7-8]、生理生化[9-10],到抗旱功能基因、转录因子等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11-13]。但随着育种进程加快、遗传基础匮乏的问题日渐明显,大豆新品种选育需要更加优良的亲本材料。我们选取246份国内大豆种质资源,在年降水量不足40 mm的甘肃省敦煌市绿洲灌区对其进行了田间自然抗旱鉴定,综合评价抗旱性,筛选抗旱种质资源,以期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大豆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我国不同省份育成的品种(系),共计246份,由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甘肃子平台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提供。

1.2 试验方法

为了准确判定大豆种质资源的抗旱性,根据大豆种植生态区的不同将246份材料划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组3个组别。

2016年将246份大豆种质资源种植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敦煌试验站,设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水2个处理,每处理小区按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按行长2.0 m、行宽0.5 m、株距0.1 m种植2行区。试验地前茬为玉米,播种前结合整地基施磷酸二铵225 kg/hm2、尿素75 kg/hm2。干旱胁迫处理播前灌1次水(灌水量900 m3/hm2)以保证出苗,出苗至成熟期不再灌水,使其充分受旱;对照处理按当地大田生产管理,全生育期灌水4次,每次灌水量为900 m3/hm2。

1.3 形态指标测定

成熟后每小区取样10株,参照《大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分别对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生物量等6个形态指标进行测定[14],以平均值代表考察性状值。

1.4 抗旱性评价

参照祁旭升等[15]的方法对246份参试材料的抗旱性进行评价,抗旱级别划分参照路贵和等[16]的逐级分类法,将246份材料的抗旱性划分为极强、强、中等、弱、极弱5个级别。具体评价方法如下:

式中:

TR——性状相对值;

Xd——干旱胁迫处理性状测定值;

Xw——正常灌水处理性状测定值;

ADC——平均抗旱系数;

WDC——加权抗旱系数;

ri——入选性状相对值与平均抗旱系数的相关系数;

n——x、y两变量的等级对子数,即样本容量。

1.5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处理,利用DPS 9.5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干旱胁迫对不同大豆品种形态指标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在不同处理下,6个形态指标的变异系数介于12.64%~58.40%,其中单株粒重变异系数最大,单株生物量、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株高和主茎节数次之,说明246份材料之间遗传差异比较大,具有代表性。与正常灌水相比,干旱胁迫严重影响了大豆的生长发育,6个形态指标均降低,其中株高降低最为明显,比对照降低了60.86%;单株粒重降低幅度最小,较对照降低6.79%。

表1 246份大豆种质资源6个指标统计分析

2.2 大豆抗旱评价指标与抗旱性评价值间的相关性分析

抗旱指标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抗旱鉴定结果的准确性。根据前期的研究结果[6,17-18],最终筛选出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生物量等6个形态指标为评价大豆抗旱性最佳的抗旱指标。从表2可以看出,株高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不相关,说明大豆株高越高并不代表其荚数越多,相应的荚粒数和粒重越大。6个抗旱指标与平均抗旱系数、加权抗旱系数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所选指标可以准确、真实地评价大豆抗旱性。

2.3 大豆种质资源抗旱性综合评价

作物抗旱性受本身基因和所在环境的双重影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为更加准确评价大豆种质资源的抗旱性,根据大豆种植生态区的不同将246份材料划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组3个组别。利用加权抗旱系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其加权抗旱系数值越大表示抗旱性越强。参照路贵和等[16]的逐级分类法,将246份大豆种质资源划分为极强、强、中等、弱、极弱5个级别(表3)。

2.3.1 早熟组种质资源抗旱性分析 早熟组材料共计75份,全部由黑龙江材料组成。田间记载早熟组材料的生育期在90 d左右,干旱胁迫使得大豆生育期较灌水对照缩短2~5 d,说明干旱胁迫加快了大豆的成熟,不利于大豆生育后期的灌浆,导致籽粒不饱满,影响产量。

根据表3抗旱性分级标准,将75份材料分为5级,其中,11份属1级、8份属2级、34份属3级、9份属4级、13份属5级(表4)。从表4可以看出,每个品种系列在成株期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抗旱性,如合农系列在5个抗旱级别中均有分布,这可能与每个品种所选亲本有一定的关系。通过田间自然抗旱鉴定筛选出绥小粒豆2号、绥无腥豆2号、合农75、黑农71、绥农36等19份强抗旱大豆种质资源,这些抗旱种质资源可为大豆早熟品种选育提供优良亲本材料。

2.3.2 中熟组种质资源抗旱性分析 中熟组材料由51份辽宁种质和52份吉林种质组成,共计103份。该组材料的生育期为120 d左右,干旱胁迫处理较对照提前2~6 d成熟。

表2 大豆抗旱指标与抗旱性评价值的相关性分析①

表3 抗旱性分级标准

根据表3抗旱性分级标准,将103份材料分为5级,其中,16份属1级、12份属2级、47份属3级、14份属4级、14份属5级(表5)。从表5看出,强抗旱种质中辽宁种质有13份、吉林种质为15份,说明辽宁和吉林材料的抗旱性差别不大,与早熟组种质相似,每个品种系列在5个抗旱级别中均有分布,如辽宁的辽豆系列和吉林的吉育系列。筛选出的辽豆42、抚豆21、开育12、吉农36、辽豆39等28份强抗旱大豆种质资源可为大豆中熟品种的选育提供优良亲本材料。

2.3.3 晚熟组种质资源抗旱性分析 晚熟组材料主要由黄淮生态区的材料和甘肃省的2个新育成品种及3个品系组成,共计68份。该组材料的生育期为140 d左右,干旱胁迫处理较对照提前2~8 d成熟。

根据表3抗旱性分级标准,将103份材料分为5级,其中,11份属1级、11份属2级、22份属3级、10份属4级、14份属5级(表6)。从表6看出,强抗旱种质中包括来自山西、陕西、北京、宁夏、山东、甘肃、河北的22份种质,而内蒙古和新疆的种质抗旱性相对较差。甘肃省参试的5个品种(系)均属于抗旱类型,其中新育成品种陇中黄601和陇中黄602的亲本是前期抗旱性鉴定表现为抗旱的种质,进一步说明大豆抗旱性是可遗传的,以抗旱性强的种质做亲本,可选育出强抗旱的大豆新品种。通过抗旱性综合评价,筛选出晋豆21、秦豆11、中黄75、宁豆5号、晋豆44等22份强抗旱大豆种质资源,可为大豆晚熟品种的选育提供遗传资源。

表4 早熟组大豆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

表5 中熟组大豆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

表6 晚熟组大豆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

3 小结与讨论

为与大田生产相结合,田间自然条件下进行作物抗旱性研究十分必要。有学者认为符合条件的田间自然抗旱鉴定是最理想的方法[19],但我国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高,不能够达到自然干旱胁迫的程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敦煌试验站位于东经 92°13′~95°30′、北纬 39°53′~41°35′,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9.9 mm,蒸发量高达2 486 mm,属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20],同时具有充足的光热资源和良好的灌溉条件,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天然抗旱棚”。因此,本试验设置在甘肃省敦煌市,提高了大豆种质资源抗旱鉴定评价的准确性。干旱胁迫处理后,大豆种质资源的生长发育受到极大影响,其农艺性状等指标大幅度降低,不同熟期组的生育期较对照缩短2~8 d,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6,18,21-22]。

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得出,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生物量等6个形态指标与大豆抗旱性相关性最为密切。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上述6个抗旱指标与平均抗旱系数和加权抗旱系数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利用加权抗旱系数法对246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筛选出69份强抗旱大豆种质资源。来自甘肃省的2个品种和3个品系均属于抗旱类型,通过对前期抗旱鉴定结果分析发现,新育成品种陇中黄601和陇中黄602的亲本是均属于强抗旱材料,进一步说明作物抗旱性是可遗传的[23]。因此,本研究所筛选出的强抗旱大豆种质资源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大豆抗旱育种提供遗传基础材料。

猜你喜欢

抗旱性抗旱单株
通径分析在芸豆品种筛选中的应用探讨
云南小麦品种(系)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小豆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不同玉米品种萌发期和苗期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防汛抗旱物资储备
浅析在防汛抗旱中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
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后代优良单株品比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