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致二尖瓣瓣周瘘管形成1例
2018-09-12孙虹王吴刚王志斌
孙虹,王吴刚,王志斌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脏超声科,山东青岛 266001;
1 病例简介
男,39岁,主诉:发热半个月。体格检查:心尖区III/6级杂音,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2.5×109/L,中性粒细胞0.88,血沉95 mm/h。超声检查见图1。超声诊断:二尖瓣瓣周瘘管。术中二尖瓣瓣周处可见脓肿,大小约2.0 cm×2.0 cm,中央破溃形成瘘管,大小约1.5 cm×1.7 cm,左心房与左心室经瘘管相通,未累及二尖瓣叶,左心房脓肿处探及微小赘生物2枚,心包积液透明略显浑浊。术中切除赘生物,清创脓肿,由于脓腔较大,清创遗留的缺损采取自体心包修复。术后超声显示二尖瓣环处结构连续完整,术前瘘管处反流消失。
图1 超声显示左心房增大,大小约4.2 cm,二尖瓣瓣环与左心室壁之间形成瘘管,大小约1.2 cm,瓣环与左心室壁间部分回声缺失(箭,A);心包腔内大量无回声区(箭,B);收缩期大量血液由左心室经瘘管进入左心房,瘘管处见反流束,肺动脉收缩压为42 mmHg(箭,C)
2 讨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指病原微生物循血行途径引起的心内膜炎症,多伴赘生物形成。本病以青少年居多,常见并发症有瓣膜穿孔、脱垂、腱索断裂等[1]。本例患者有发热病史,菌血沿血管到达瓣环处,形成脓肿,脓肿中央受细菌侵蚀逐渐破溃,所在区域内膜较薄,左心房向左心室长时间大量血流冲击使薄弱的内膜破损形成瘘管;收缩期左心室血流经瘘管进入左心房导致肺静脉回流、肺内压升高;心包积液可能与细菌感染引起心包炎性渗出和心包液体积聚有关。超声检查若探及瓣膜赘生物,瓣周组织增厚并呈低回声或无回声改变时,应考虑瓣周脓肿[2]。本例患者脓肿位于二尖瓣瓣环处,且赘生物附于脓肿左心房侧,大小约0.2~0.3 cm,左心室血液反流经瘘管。本病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①二尖瓣脱垂,超声表现为二尖瓣前后叶在收缩期脱入左心房,超过瓣环水平,伴二尖瓣反流;②二尖瓣穿孔,超声表现为瓣叶部分回声缺失,穿孔处的反流与瓣口处的反流在二尖瓣叶左心房侧混叠,穿孔处的反流不易观察,检查中应注意反流束的起源、形态及方向,如在心尖四腔心切面探查到“Y”形反流束,需考虑二尖瓣叶穿孔[3]。本病与上述两种疾病鉴别时应联合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抗生素的滥用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培养多呈假阴性,影响临床诊断;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对赘生物的受累瓣膜部位及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更清晰,早期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