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院破解转型难题
2018-09-12王明民
文/孙 帅 王明民
山东省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始建于1906年。近年来,医院以公立医院改革为抓手,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医院规范化管理成绩斐然,百年老院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学科+人才”锻造核心竞争力
为突破学科建设单一、综合救治能力不足等制约因素,近年来,医院积极探索“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模式。一是凭借在肝病及传染病诊疗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及学科优势,做大做强肝病专科,成立了青岛市肝病会诊中心、青岛市肝病专科医联体,加盟北京佑安医疗联盟全国肝病医联体,目前已逐步成为以青岛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市、影响山东半岛的区域性肝病专科诊疗中心;二是加快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成立“肝癌早诊微创诊疗中心”,促进肝脏肿瘤介入治疗取得突破性发展;入选全国首批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项目医院,致力于彻底阻断乙肝母婴传播;与老挝国家友谊医院合作推进丙肝防治,基于在推动两国合作中的突出贡献,医院被老挝卫生部授予践行“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奖;三是探索多能发展,鼓励肝病科室在慢性感染性肝病的基础上展开差异化发展,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启动消化内科门诊、非炎性肝病诊疗中心、转氨酶诊断中心、健康管理中心、骨科门诊等业务,满足患者多样化就医需求。
破解了业务发展瓶颈之后,加快综合学科建设步伐势在必行。在巩固国家级、省级重点肝病学科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学科合理布局,加快以传染病防治为基础的感染科发展、以“抢救危重感染病”为目标的ICU发展、以常见消化内镜镜下诊疗为主的消化科学科发展;补足介入科、肝胆外科学科短板,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与北大肿瘤医院陈敏华团队合作、与“名医主刀”合作,特聘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郑亚新教授指导外科诊疗,为肝胆外科发展奠定基石。
医院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让优秀人才领衔各学科的发展建设,带动专科业务能力提升。建立向优秀人才和紧缺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聘任制度和分配激励机制,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精细化+多元化”增强服务能力
医院综合实力的提升不仅需要引进人才和完善学科建设,更要有科学规范的管理。医院始终坚持在制度上下功夫,在服务上用实招,在创新上出成效,从建章立制入手抓规范,形成以制度管人、制度管事,规范合理、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规范领导班子层面的院长办公会和党委会制度、建立覆盖医院中层干部的院周会制度,畅通上情下达、下情上传,达到管理的最大效力;建立领导班子及职能部门深入临床一线开展工作制度、院长行政查房制度,通过现场办公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在兼顾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前提下,以绩效考评抓服务,重点突出中医药特色、岗位工作量、技术难度和患者满意度的考核,从重视医疗业务为中心转向医疗与管理双轮驱动,突出服务效率,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医院以“互联网+”、精准医疗等新科技理念为创新引擎,探索实施“互联网+”医疗的深入应用,加快构建包括HIS、EMR、PACS、LIS、输 血 等 系统的门诊电子病历、临床路径、质控管理、患者随访服务、人事管理及物资信息化管理等平台的建设与运转,基本形成了医院的大数据库。用多元医疗服务模式精准服务患者,让患者享受互联网时代便捷的贴身医疗服务,使就医体验更加智能化:搭建了远程会诊中心,并率先引进智能远程机器人VGO协助远程服务,对上可与北京佑安医院、老挝国家友谊医院等国内外知名医院开展远程诊疗服务,对下通过肝病专科医联体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联动,使疑难杂症患者足不出院就可享受知名专家的优质服务;开展“青岛市居民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健康云助手医患微诊室”等移动医疗服务,轻松实现预约挂号、就诊缴费、报告查询“一号通行,资源共享”,提高了就诊效率;开设了微官网、微信公众号、App等新媒体互动平台,推送便民惠民医疗信息和线上健康宣教,传播健康生活方式。
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灵魂,承载着为民服务的方向。医院建立了以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李桂美事迹为主题的医学人文教育基地“桂美苑”和“李桂美职业道德教育基地”,着力打造体现百年老院历史传承、引领职工价值取向的医院文化,增强优秀文化的凝聚力和感染力,激励广大医务人员学身边榜样,做时代先锋,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深化志愿服务工作,引导职工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倡导者、传承者和实践者。积极开展送医下乡、对口帮扶、重大活动医疗应急保障任务等活动,突显公立医院社会责任。
目前,青岛市政府投资8.9亿元改扩建的青岛市公共卫生中心即将投入使用,预期将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资源聚集,使医院的跨越发展迈入新征程,为健康青岛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