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军“三轴体系”建设情况及制约因素
2018-09-12廖笑罡
廖笑罡
近年来,朝鲜核导能力突飞猛进,多型号、多用途、机动化导弹体系构型趋于完善;标准化、小型化、轻量化核武应用能力逐步形成。2017年11月29日,朝鲜成功试射火星-15洲际弹道导弹后,旋即宣布已完成“国家核武历史大业,导弹强国伟业”,宣誓其核导“非对称”作战能力已达新的历史高度。在此背景下,韩国作为半岛军事冲突直接当事方,其国防压力与日俱增。为有效应对朝鲜核导威胁,提升对朝鲜自主军事应对能力,韩国提出构建“三轴体系”概念,围绕对朝“先制打击、导弹防御、惩戒报复”三条主线开展国防军力建设。2017年,韩国政府数次追加“三轴体系”资金投入,2018年国防预算中,作为“三轴体系”主要金源的“防卫力改善费”一项增幅达10.8%,凸显出韩国对“三轴体系”的重视程度和迫切需求。
三轴体系的理论内核及发展演变
“三轴体系”由杀伤链系统、韩国型导弹防御体系、大规模惩戒报复作战三个分支构成,是韩军对朝鲜核导目标独立实施针对性战略阻遏、综合性军事反制的新型战略构想。其在体系建模上借鉴了美军“主导部势”“分布式防御”等非接触作战理论,基于韩军现有及预想装备发展水平,重点围绕如何高效实施对朝核导目标4D(探测、干扰、破坏、防御)作战执行能力展开。“三轴体系”不单纯是韩对朝鲜核导能力反制手段的系统阐述,还包含了韩军武器装备体系化发展、韩国对朝鲜作战战略思路演变、韩国联合作战建设水平发展动向等多维度信息,一定程度可视为现阶段韩国防建设指导理论的“综合集成”。
2009年,朝鲜实施第2次核试验并发射了光明星-2号卫星,韩国政府高层深刻认识到朝鲜核导发展将导致严重现实威胁。在此战略预判基础上,韩国军方初步探索搭建了“三轴体系”雏形,根据“以导制导、精打去核”的指导思想,重点发展弹道导弹、巡航导弹、隐形战机、攻击型潜艇等精确打击武器平台。2016年朝鲜第4次核试验后,时任韩国防部长韩民求首次公布“三轴体系”概念细节,提出将利用杀伤链系统、韩国型导弹防御体系、玄武导弹系统,逐步形成对朝鲜核导设施的精确打击及导弹防御能力。
2016年9月朝鲜实施第5次核试验后,为最大限度凸显对朝鲜武力遏制意图、吓阻朝挑衅行为,韩国军方将原玄武导弹系统与其他属域火力打击手段整合,正式提出以打击朝鲜首脑部位及核心指控机构为作战目标的“大规模惩戒报复作战”概念,并在远程精确火力打击的基础上,增加利用特种部队执行“斩首行动”相关内容。至此,韩军“三轴体系”正式出炉,形成由杀伤链、韩国型导弹防御体系、“大规模惩戒报复作战”三轴并立、同步推进、综合运用的对朝作战指导思想。
韩国玄武-1型导弹
韩国玄武-3导弹,该型导弹射程达到1500千米
“三轴体系”的系统构成及建设进展
基于“先发制人”的杀伤链系统。由于半岛战略纵深浅,韩军应对朝鲜核导威胁的时间和空间严重不足,受预警周期和防御手段制约,难以做到对朝鲜导弹特别是核导弹“突然袭击”的有效防范。因此,韩军在保持稳固的核导防御态势基础上,将“先发制人”列为应对选项,提出“在掌握敌攻击临近确切证据时可授权率先攻击”,快敌一步,先发制胜,综合运用精确打击力量摧毁敌核导目标,免除己方后顾之忧。杀伤链内部结构由“情报”“指挥”“攻击”“评估”四个端口构成,是集“侦测打评”各要素为一体的链式反应体系。其中情报端主要依靠侦察卫星、预警侦察机、无人侦察机等远距离侦察平台提供的核导目标动态信息;指挥端集中在韩联合参谋本部及韩美联合部队司令部;攻击端主要包括空射导弹、舰地导弹、陆基弹道导弹等制导武器平台,通过摧毁朝移动发射车、指挥通信系统及相关固定设施,阻止敌导弹发射。
韩军在构筑杀伤链系统方面,首先强化对导弹发射征候的探测识别能力。2015年底,韩国政府批准20亿韩元预算,计划在2021年至2022年研发部署5颗侦察卫星,并增编1亿韩元预算,迅速与以色列达成卫星租借协议;继续推动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军购项目,力求2018年实现入韩部署。其次,提升多域联合精确打击能力。继续研发玄武-3型远程巡航导弹,大幅增加玄武-2系列陆基弹道导弹备弹规模;加紧实施F-35A型战机采购计划的同时,稳步推进韩国型未来战机项目,并在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光学目标追踪设备等8项核心设备方面着手自研试制。此外,韩军于2016年开始从德国引进170枚金牛座空射巡航导弹,计划于2018年追加引购90枚,同时韩国防科学研究院主导研发的射程达1000千米的韩版金牛座导弹也正式立项自研。海基武器方面,韩军倚重海星-2型舰载巡航导弹,在扩大量产规模的同时,将倾斜发射型升级为垂直发射。
基于“积极防御”的韩国型导弹防御体系。韩军认为,构筑传感器—打击复合拦截系统的战区级韩国型导弹防御体系,是发展拒止性遏制力的重要举措。作为“三轴体系”的第2轴,负责在朝鲜射向韩国的导弹击中目标之前,利用所有防空反导力量予以拦截。目前,韩国型导弹防御体系核心组成部分包括:弹道导弹预警雷达、RC-800侦察机、E-737预警机、宙斯盾导弹驱逐舰、铁鹰-2防空导弹、爱国者防空导弹、弹道导弹作战控制所等。
韩军在构建韩国型导弹防御体系方面,首先,强化朝鲜导弹即时探测能力。2016年12月,韩国会通过追加采购1部弹道导弹预警雷达,加之早年部署的2部以色列绿松雷达,韩军未来将拥有3部弹道导弹预警雷达。其次,打造多层防空反导体系。推进铁鹰-2中程防空导弹升级项目,并将其部署至朝韩西部前沿海域;继续研发远程防空导弹(L-SAM)系统,并计划于2020年前实现量产列装;为最大限度利用韩军3搜KDX-3型宙斯盾驱逐舰反导效能,一方面继续推进舰载SPY-1D型雷达升级工作,另一方面求购标准-3型防空导弹及基线-9宙斯盾战斗系统。
基于“积极遏制”的大规模惩戒报复概念。韩军认为,通过展示惩戒性遏制能力,迫使朝鲜克制使用或不使用核导武器,是应对朝核导威胁的优先目标。为此,韩军加速发展自身惩戒报复能力。2016年,首提“大规模惩戒报复”概念,并将其列为“三轴体系”的第3轴,明确表示在朝鲜使用核导武器后,韩军将同时大规模运用精确打击武器和特种部队,对包括朝鲜战争指导机构在内的核心部门实施报复。
为达到“有效吓阻、综合惩戒”的效果,韩军于2016年正式成立“斩首”行动部队,并表示在发现朝鲜有动用核武器迹象时,将对金正恩及朝军指挥部实施“定点清除”。在近年美韩“关键决心·鹞鹰”“乙支自由卫士”等大规模联合军演中,韩国积极与美海豹部队等顶尖特战力量共同展开针对性科目训练,依照美军模板,将各军种特种作战兵力整合,打造类似“三角洲”特种部队的混编快反渗透力量。此外,在2017年朝鲜各次导弹试射活动后,韩均以最快速度组织玄武导弹位韩东部海岸向海上方向实施应对射击,以彰显武力应对朝鲜导弹试射的意志及快速实施战略惩戒的能力。
朝鲜火星系列导弹是韩国十分忌惮的武器
韩国“乙支自由卫士”军演
“三轴体系”的实战运用及制约因素
“三轴体系”概念自出台起就深深烙上了“对朝”的标签,其建设目的总结起来就是通过“攻、防、惩”让朝鲜“不敢打、不能打、打不到”。但需要注意的是,“三轴体系”是在2016年朝鲜频繁试射背景下提出的,其主要作用范围仍被限定在“朝鲜对韩国实施核导挑衅”的局部冲突中,在全面战争背景下,“三轴体系”的效用将大打折扣。
根据韩军构想,在2020年左右,“三轴体系”的各要素将完全满足实战需要,其运用脉络也逐步明朗—未来,朝鲜已完全具备核弹头小型化技术,并将核弹头搭载至弹道导弹向韩国首都圈发射。首先,韩军将依托RC-800、E-737、RF-16、全球鹰等型侦察预警机的高性能光学及电子侦察设备,事先获取朝鲜导弹发射车活动痕迹,在朝鲜核导弹抵达发射阵位,燃料加注完毕前(朝液体燃料发动机加注时间约80分钟),将目标情报上传至韩军决策机构,在韩国决定启动杀伤链后,立刻使用处于发射待命状态中的玄武-2陆基弹道导弹、机载金牛座巡航导弹、海星系列舰载及潜射巡航导弹等装备,摧毁目标发射车。
在反应周期过长或目标先期摧毁失败以至于朝鲜成功发射导弹时,韩国天基侦察卫星将第一时间内通过热力分布探测定位朝导弹尾焰热能,陆基绿松弹道导弹预警雷达、海基宙斯盾驱逐舰SPY-1D探测雷达也将在导弹升空数十秒内捕捉到目标参数,并将实施数据上传至韩国空军弹道导弹控制所,并在韩国空军弹道导弹控制所统一指挥下,开始实施弹道导弹防御作战。
2020年左右,韩军将初步具备“多段分层”导弹防御能力。具体而言,利用标准-3防空导弹进行中段高空拦截;利用L-SAM防空系统进行末段高空拦截;利用铁鹰-2及爱国者-3防空系统进行末段中低空拦截。根据韩国世宗研究院评估,在理想状态下,韩国型导弹防御体系对单个朝鲜导弹目标拦截成功率可达85%以上。加之驻韩美军萨德、爱国者-3等反导系统的情报、火力等各要素支援,成功率或可进一步提升至95%以上。
在韩国启动韩国型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的同时,还将同步启动大规模报复惩戒计划。其核心是针对丰溪里核试验场、平壤原子能研究所、宁边核设施、东仓里卫星发射场等核导优先性质目标进行高火力点状摧毁,对平壤等重点区域进行“点面结合式”混合火力打击,特别是朝鲜人民军总部、金正恩官邸等指挥决策首脑机构。于此同时,韩军还将使用专门的“斩首部队”渗透潜入朝鲜,对包括金正恩在内的目标开展“清除行动”。
韩国总统文在寅上台后,在韩军“三轴体系”构建上更是“快马加鞭”,将其视为韩国防改革2.0规划的基础性工程。但就目前来看,韩国“三轴体系”建设并非一帆风顺,未来其实战效能也难以满足韩军自主国防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韩军预警情报对美高度依赖。目前韩军所能掌握的对朝鲜侦察预警情报中,70%以上来源为美军对朝鲜侦察数据共享,意思就是如果没有美方帮助,韩国目前仅具备现水平30%左右的独立侦察能力,这还是在朝军军事部署及活动规律相对固定的平时,如果是战时或临战阶段,朝军进行大规模部署调整的话,韩军仅有的侦察预警能力将更显捉襟见肘。杀伤链和韩国型导弹防御体系都需要建立在强大的侦察预警数据基础上,所以,韩军“三轴”中的前两轴能否充分生效我们心里还有一个大大的问号。
二是朝鲜核导能力正加速成熟。首先朝军已具备短程弹道导弹至洲际弹道导弹的机动发射能力,韩“三轴体系”对导弹发射车等目标将难识别、更难追踪、更难打击。其次,以朝鲜北极星-2型导弹为代表,朝鲜固体燃料导弹技术已逐步成熟,未来一旦大规模铺开运用,朝导弹发射准备周期将大大缩短,留给“三轴体系”的预警反应时间将极大压缩。再次,朝鲜导弹配系已逐渐完善,特别是北极星-1潜射弹道导弹技术已趋于成熟,极大提升了朝鲜导弹攻击的隐蔽性和突然性。特别是在朝鲜同时发射多枚导弹或未来掌握分导技术的情况下,韩国型导弹防御体系拦截成功率必大打折扣,而其中一旦有一枚核导弹成功突防落在韩国首都圈,所造成的损失都将难以估量。
三是部分核心装备入役遥遥无期。虽然文在寅政府在“三轴体系”投入上屡创新高,但由于韩国国防对美长期依赖,历史欠账太多,真正形成独立战斗力依然前路漫漫。比如:韩国型导弹防御体系中,爱国者-2升级项目才刚刚启动,标准-3导弹引购尚处于合约讨论阶段,L-SAM导弹防御系统尚未投入量产;杀伤链系统中,侦察装备老化严重,目标数据定位存在缺项,韩国购买的F-35A还不具备实战能力,精确火力打击装备缺少联合作战经验;“大规模惩戒报复作战”中,“斩首部队”缺少核心投送装备(C-130型机),特别是在目前朝鲜半岛局势回暖的大背景下,该部队存在的“威慑意义”可能会被韩国政府有意淡化,甚至有可能成为服从韩国“友朝”战略调整的一枚“弃子”。
朝鲜北极星导弹试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