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学结合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2018-09-11张亚娜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产学师资民办高校

张亚娜

【摘要】产学结合是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新模式,是增强人才培养应用性和适用性,促进校企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创新创业教育是产学结合背景下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寻找发展空间的教育新举措,也是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的有效途径。民办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应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其作为自身改革和发展的战略实践,以应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产学结合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基金项目:2016年度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基于产学结合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6J5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高校在此战略下,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高校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全民对于人才培养和教育新意义的系统认知。而民办高校长期以来是以培养应用型、专业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是民办高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搞好创新创业教育是民办高校新一轮发展的有利契机。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1.从学生角度而言

民办高校的学生入学门槛相对较低,因此大多数学生尽管在相应的专业学习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但在通用文化知识和综合能力方面仍有所欠缺,对于“创业”概念的理解有偏差,且学习、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都不高。由于之前学校对于创新创业理念的宣传不足,很多学生会误以为创业就是要创办企业,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同时,即便是学生有创业的想法,他们自身的创业心理承受能力、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及创业经验也明显不足。据可靠的调查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在入学初期有89.8%都曾萌生过创业的念头,其中有18.2%有着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是由于在校学习期间缺乏社会经验和创业经验,在面临创业困难时缺乏足够的胆识与可靠的解决方法,而且学校方面也缺乏系统性的创业指导,因而很多学生的创业规划都中途夭折了。

2.从师资的角度而言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师资队伍薄弱和体制不完善,从学校教育本身而言就面临现实性的困境。具体来讲,包含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专业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二是教师队伍结构单一,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都是单纯的行政岗位教师;三是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民办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往往本身并不具有创业经验以及在企业真实运营的管理经验,讲授知识多是依据书本理论,缺乏实践指导意义,不能有效解决、面对实际创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同时,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与其他公办高校并未细化区分,这也是不合适的。民办高校应依据自身的发展目标有针对性、有适应性地开设课程、选定教材,以展现民办高校及学生发展的个性化特点。

3.从学校的角度而言

民办高校的体制与公办学校是不一样的,办学资金主要依赖自身,平台也需自主开发。而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面有力支撑。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进行长远的战略规划和清晰的定位,是学生培养工作中的一项根本性改革,需要联合校内外各项资源才能实现。民辦学校由于体制的局限,资金来源不稳定,因师资短缺、平台狭窄、就业压力大等因素,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困难重重,怎样突破体制局限,整合资源,形成产学结合的创新创业小生态,需要民办学校积极探索,寻找到可靠的战略性选择。

产学结合背景下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产学结合是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新模式,是增强人才培养应用性和适用性,促进校企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其实质是“教育与产业”的融合,而“政府和市场”是促进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最基本两大力量。因而,基于产学结合的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积极发挥“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力量,构建以创新创业为主要目标的全新教学模式。

1.确立全新的课程体系

在产学结合的背景下探索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模式,首先要从课程体系方面进行调整,在“创业教育+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展开多元的课程体系、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民办高校应把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基于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职业专业能力培养需求,开设相应的课程,并有梯度、有层次、有衔接地依次开展相关教育,将通识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创业常识教育、创新创业培训和实践演练等课程有机地开展和分布,构建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同时,要兼顾随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理论、实践课程,从而让学生与社会、市场紧密联系、接轨,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视野和眼界。另外,还需累积创新技术、思维方式、文化气息等相关知识,以解决民办高校学生创业项目技术含量低、文化内涵不足、市场竞争力缺乏等现实性问题。

其次,民办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企业联合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技能的现实性。这样做使人才培养更具有专业性、针对性,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和导引体系。

2.建立适于创业培训的专业师资队伍

师资始终是保障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有效运行,达到高质量培养目标的主要力量。近几年,广被推崇的基于产学结合的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学师资体系被称为“四层网络”,即由富有经验的企业家、专家构成的“战略专家网络”;一线专业人士和部门主管构成的“教练网络”;一定规模的创业期中小企业和创业校友构成的“同行网络”;校内具有较强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教师网络”。这样系统的师资体系才能满足创新创业教学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创业需求的师资要求。与此同时,师资的激励政策与队伍建设模式也应创新,可以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做好校内专任教师与行业内专业的企业兼职教师教学任务与岗位任务的衔接工作,以产学结合理论为引,以创新创业教学为纲,完善兼职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应用综合能力。另外,积极鼓励教师参与一定程度的实践活动,并通过灵活、合理的应用型教师聘任制度,吸引企业界精英参与学校的教学任务。

3.创建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平台

产学结合、产学互动,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实践空间。因而,在全新的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创建、打造多样化的实践平台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一方面可以在校内创设模拟实践平台,建设起集“空间”“教研”“活动”“孵化”“服务”为一体的生态众创空间实践平台,让学生获得更为真实的创业体验。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更应该积极依托企业设置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到真正的工作岗位去实训、体验。与此同时,学校可以设置大学生的“一站式”创业园区或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创业的空间和咨询服务。

4.完善服务机制,保障创新创业空间

产学结合背景下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其教学体系的服务机制是由所谓的“一体两翼”来完成的,即以高校为“体”,以企业和政府为“翼”。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有效的服务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应努力协调好高校与企业(产业)、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应用、有效、整合为原则,通过三方的协作搭建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信息平台、成果推介平台和创业活动服务平台等,使创新创业教育处于良性的生态系统当中,能够为学生的创业团队提供创业空间。比如,为学生创业所需的场地申请、注册手续、经费来源等提供简洁、有效的渠道,举办创业科研成果展示会或者产品推介會、各类创业竞赛活动,帮助创业的大学生完成专利申报等具体的产业创新活动。这样的服务体系能够极大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和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锻炼他们的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特别是民办高校,一方面有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难题和困境。在产学结合的背景下,学校与企业的积极互动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极大的机遇和便利,民办高校在此契机下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是有足够空间和土壤的,只要民办高校积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从课程、师资、实践、服务等几个方向积极地调整和把控,就能够有效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与能力,并形成民办高校自身的教育名片,增强社会认同和社会影响,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挑战,实现学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廖琪丽、孟秀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年第4期,第74-75页。

[2]宗文庙、张宇:《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黑龙江科学》2016年第21期,第72-73页。

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产学师资民办高校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基于产学协同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结合教育模式在路桥专业中的应用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