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说阅卷那些事儿

2018-09-11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文学性长辈高考作文

天津:重读长辈“忌套路”

记叙文占到2017年高考天津卷考场作文的多半,但有新意、让人眼睛一亮的作文的确凤毛麟角。存在的问题如下:

1.“重读长辈”写成了“长辈颂歌”。

很多考生的作文,赞颂长辈的勤劳、勇敢、诚信、正直、大度、进取、创新,等等。从这些角度解读长辈当然是可以的,但这只是单纯的事实呈现,只是程序化的歌颂,至于长辈们“为什么”会如此、“我”的思想或心理有哪些触动、“我”有了怎样的新思考与新认识、今天重读长辈的现实意义是什么等,则很少或根本没有触及。这样的作文其实缺少真正的“读”。

2.作文过于模式化、套路化。

大多数考生的习作是“总—分—总”式的,开篇用华丽的排比引出话题,然后用几个小标题(或领起句)具体列举长辈值得敬佩、赞颂的几个方面,每个小标题(或领起句)后写一件或几件关于长辈的事,最后再用华丽的排比结束。写作文不是不可以用模式和套路,关键是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要把模式用活,而不是被套路束缚住了手脚。

3.虚构、编造痕迹过重。

很多作文所写内容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如爷爷很慈祥,对谁都笑呵呵的;姥姥很时尚,苦练街舞上电视;爸爸很上进,年近五十参加业务进修;妈妈很善良,跟邻居关系很融洽;叔叔很新潮,与时俱进不落伍等。其主要原因在于考生平时缺少对长辈的具体观察与思考,只是凭印象“想当然”地认为长辈“应该”是什么样子,而不是从生活中提炼、加工、整合。

山东:明确何谓“四不像”作文

高考作文要求中有一條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部分考生对此理解不到位,甚至错误,觉得“文体不限”就是不要文体,结果是游离在记叙文和议论文之间,写出了一些“四不像”作文。这些作文显然不符合作文要求的最后一条,这就是“文体特征鲜明”。阅卷老师一般对这类作文按如下特征进行界定。

1.800来字的作文,一开头就运用叙述、描写手法讲故事,用去三四百字,接下来是空泛的议论。

2.作文首段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论证论点举例时对例子的叙述过于展开,有时甚至还有描写,仅一个例子的叙述就长达200字,甚至更多。

3.开头是大段的议论,之后写一个故事,或者写一个人物,结尾又是大段的议论,开头与结尾部分的议论合计起来有三四百字之多。

广东:注意作文的浅化与僵化

广东高考作文阅卷采取不同教师的“双评”制度,若双评超过一定误差,则进入“三评”。作文中存在以下问题:

1.浮光掠影,生拉硬扯,少见识。

阅卷过程中,那些将关键词简单拼接在一起的作品,让人甚为“叹惋”。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要求考生选取两三个关键词,帮助外国友人了解中国。考生自己应该对中国有相对深入的认识,才能选择自己熟悉的关键词,找出关键词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佳作。如果选择“一带一路”“高铁”“京剧”,那么可以思考“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会带动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并进一步扩大“京剧”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再选择恰当的方式表述出来,展现自己的学识。

2.结构僵化,词藻浮华,少思想。

部分作文以固定的格式,粗糙的排比,无力的反问,重复着“千年前的故事”,非常乏味。高考作文是一次特殊的身心历练,是有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机。2017年的高考作文题在引导考生关注现实方面颇为突出。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今天,面对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形势,以正确立场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把握个人命运,都体现在如何向外国青年“讲好中国故事”上。考生要关注历史、现实与未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积极对外交流,树立民族自豪感,两耳兼闻窗外事,妙手辛勤著华章。

3.脱离实际,胡编乱造,少情感。

部分考生说传统就是屈原投江,歌颂现代只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没有鲜活的个人经历,使得作品“面目可憎”。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既适合城市考生,也适合乡村考生,所给的12个“中国关键词”,总有几个击中心扉,让考生有话可说。动笔之前,考生应先找到熟悉的切入点,再将健康向上的思想与真挚朴实的情感注入其中,有效运用语言文字,写出自己的个性,写出自己的亮点,以自己的生花妙笔激发当代青年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感。

江苏:扼制套作,独抒性灵

2017年江苏高考阅卷一反往年温和的作风,对广大师生相当严苛,对教师用上了金属探测仪,对学生则严厉打击跑题文,一类、二类的高分文数量也不及往年。严苛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扼制虚假的套作,打击“挂靠”现象的泛滥,即准备一些高端素材,以不变应万变之扣题论述的能力,于考场上转化应用;严苛的目的之二是为了弘扬为文的终极之道,即“我手写我心”“独抒性灵”的文章正道。阅卷现场,记叙文喜抬头,议论文受打压,这也是对多数高中学校放弃记叙文教学、急功近利行为的一次冲击。其具体举措有:

1.机器查重防抄袭。

对考生作文套作的现象,2017年江苏高考阅卷开始有新的应对策略,就是系统自动扫描,传成文档格式,再对比以往的优秀作文,然后看重复率。这对套作和宿构的作文是一个重大打击,2018年起扫描范围将大面积覆盖,最终达到100%比对。

2.独抒性灵忌堆砌。

阅卷专家组成员说:“江苏作文不要总是别人说,有本事的学生都能自己说,可以化用,更可以创新。”学生的作文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有行文的逻辑,光靠堆砌名人名言或名人素材的作文且思维混乱不清的作文,是本次作文的重点打击对象。考生要有自己的人文识见,不能只是“名人开会”“名言荟萃”。

3.整体审题严标准。

江苏卷作文题的命题带有明显的反宿构意图,让考生准备的素材难以挂靠。2017年的审题不仅包括主题,还包括素材的使用,也要符合关键词“车”。比如说“史铁生的轮椅”可以,但如果写成“史铁生的坚持”就偏题了。这样严苛的标准让跑题的作文达三分之一,原因是前几年江苏高考一直淡化审题立意,如2016年作文题本应紧扣“说与不说”去写“个性或创新”,但实际阅卷中从更广大考生的利益出发,标准作了放松,只写“个性或创新”也不算跑题,2018年整体审题能力弱的考生没有这样的好运了。

很多考生将“车”作为一个议论文的话题,切入以后写到“规则”“快慢”“封闭”等概念的解读上,而抛离了与车有关的论据材料,这不算太偏题,因为所写观点与车总算还有关联,但打分基本在四类文及以下,标准的严苛可见一斑。

安徽:好作文新标准

2017年安徽省170万份高考作文,精彩纷呈。高考阅卷语文组组长吴怀东强调作文的思想性、文学性、生活化。满分作文要经过一评、二评、三评、质监和学科组长五人评阅,意见一致时才能敲定成绩。怎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呢?阅卷老师认为:

1.思想性。

即强调考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考生从所给“中国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不难;要写出其间的内在联系,不易。纵观近几年高考作文,思辨性一直是主旋律。2015年大学生举报父亲,引导考生思考情与法;2016年巴掌与唇印,引导考生思考教育,思考评价与标准;2017年材料很宽泛,引导考生思考国内与国际、城市与乡村、发展与富裕等。无论是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考生都有可写的,但要写得别出心裁、个性鲜明、出彩,得靠考生的作文功底——要有自己的思想、独特的角度,有深度,有广度。广度指考生在作文中所体现的知识面,深度强调作文的思想性、思辨性。

2.文学性。

即强调考生能够努力做到用文学性的语言表述生活。做到“文道合一”虽然难,但身为祖国栋梁,我们应该有这方面的意识。“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学性是作文考查的重要方面。思路与众不同,有创意,有深度,有广度,固然能够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但在此基础上能够写得文采飞扬,则有助于获得高分。

3.生活化。

考生要立足于自己的现实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避免假大空,挖掘真善美。自然为文,突出真实,“我手写我心”,感情真挚,抒情自然。作文应该是考生自己真实经历的呈现,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中国关键词”中的移动支付、高铁、共享单车、美丽乡村都为考生书写现实提供了无限可能。

“文无定格,贵在鲜活”,文章要有个性,一要有高雅的境界,突出思想性;二要有独特的形式,语言风格新颖,突出文学性;三要有真实的情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美,描绘美,分享美,写出大我,写出豪气,不要在“小我”里转圈,要写出自己的国际视野与责任担当。

猜你喜欢

文学性长辈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论《阿达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学性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高考作文两关注
长辈篇
梁亚力山水画的文学性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长辈们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