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实故事类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2018-09-11王学华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作文材料

王学华

题型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个节目中,博士梁植说自己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但现在为毕业以后做什么工作而困惑,希望导师给他些建议。在现场,节目主持人、著名音乐人、清华校友高晓松当场对他训斥:“清华培养的学生,应该拥有国之重器、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而不仅仅是去谋求一个职业。”

对于上述事件,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能写成诗歌;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题型分析

现实故事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根据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故事或事件,谈自己的认识、思考或感悟。现实故事类材料,多指试题材料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它可以是考生家庭或学校生活方面的某个事实;也可以贴近时代生活,呈现为社会热点的新闻事件,或社会大众持续关注的生活现象等。这一类作文题意在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的变化,思考这些变化与自我的联系,并结合自身经历、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判断,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现实故事和寓言故事的不同在于:前者写的是生活中真实的人和事,后者写的是虚构的小故事;前者的主人公是人,后者的主人公多是动植物;前者是直接反映现实现象,后者则借物喻人,委婉含蓄地表达生活道理。

现实故事类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寓意式,即根据现实材料的寓意,要求考生提炼一个立意。二是评论式,即以命题材料的事件为评论对象,要求考生对此发表看法,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三是选择式的,即材料提供几种看法,要求考生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

应对方法

技法1:梳理信息

认真阅读材料,厘清材料内容所包含的人、事、物、情、理等。

庖丁解牛:对于上面这道作文题,考生必须先梳理有关信息。材料提供的主要信息有:(1)作为清华学生,梁植拥有傲人的学历和成绩;(2)他为毕业以后做什么工作而困惑;(3)他希望得到导师的帮助;(4)作为导师,高晓松批评他:“清华培养的学生,应该拥有国之重器、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而不仅仅是去谋求一个职业。”梳理以上信息,我们就会明确这则时事新闻材料背后的人、事、观点,从而找到立意点。

技法2:寻找写作切入点

以哪个切入点进行写作,要看具体情况,一是材料本身呈现出的重点,二是写作者自己最有感悟的,三是最容易突破而且最能夠写好的。

庖丁解牛:对于上面这道作文题,可以从学生层面切入进行思考:梁植作为清华的顶尖学生,竟然不知道自己毕业后做什么。这至少说明他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说明十几年的学校教育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对此,我们可以探讨学生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学校教育怎样做到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从导师层面切入进行思考:清华学生是否应该拥有国之重器、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清华学生是否应该去谋求一个职业?对此,我们可以探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小我”(个人理想)与“大我”(国家命运)的关系。也可以从学校的角度切入:名校何以是名校?名校培养学生是为了什么?对此,考生可以给出自己的回答。

技法3:探究深意

考生可以从材料各构成要件的因果关系入手,将矛盾的双方作为自己思考的焦点;可以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生活感受,把思考的焦点延展开来,由点连成线,拓宽立意;也可以对现象作不同角度的剖析,以线建立面,进一步丰富作文的立意,使之深刻、辩证,具有警醒的力量。

庖丁解牛:上述作文材料中,一个清华毕业的高材生,竟为毕业以后做什么工作而困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以及青年人应该志存高远,胸怀天下,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同类型题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7年5月23日在中国乌镇围棋峰会上,中国围棋天才少年柯洁正式迎战谷歌AlphaGo(阿尔法狗)人工智能机器人。这是“人机围棋大战”的终极对决。最终,柯洁以0比3的总比分落败,AlphaGo大获全胜。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所思所感所悟?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津:

作文题的材料内容,有三点值得考生注意:一是人类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对决,“人工智能”赢了;二是“人工智能”是否就是“超级智慧”呢?三是人工智能是不是真正的赢家呢?概括起来,本题审题的重点在于人类智慧创造出来的“人工智能”超过了人类个体自身的智慧,这是人类集体智慧的进步。考生在审题立意时要思考人工智能对人类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而且要谈出自己的“看法与感悟”。

具体立意主要有以下一些角度:

1.人工智能只是工具。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一种工具,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突破。从工具的角度来看,很明显可以看出人工智能不会有“造反”“奴役人类”“统治人类”的可能,其本质上是为了方便人类生活而生的,其终极控制权还是在人类手中。

2.人工智能非万能。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的功能是超强的,就好比人发明了汽车,人不可能去与汽车比速度;但在一些人文领域中,人工智能的作用却不是很大。

3.不忘初心。人工智能的背后是人类的不断进步,但我们要警惕人类本能的退化。我们如果任由工具弱化我们的生存本能,这并不是一个利好,我们应该不忘本能,不忘初心。

4.科技是把双刃剑。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在这里就显得愈发重要了。高科技的工具只有掌握在正直、善良、有责任感的人手中才会造福人类。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1:2018年1月5日,在安徽省合肥火车站,一列由安徽开往广州的列车上,一名带着孩子的女子为等迟到的丈夫,用身体挡住高铁车门入口,阻碍发车。铁路工作人员和乘客多次劝解,该女子仍强行扒阻车门,造成该列车晚点发车。公安机关经过调查取证,依法进行处理——责令其认错改正,同时处以2000元罚款。

材料2:2018年1月11日,陕西省宝鸡南站也出现一起“高铁堵门”事件,这也是继合肥站罗某扒阻高铁车门事件后发生的又一起乘客阻拦高铁运行的事件。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这位堵门女子事发前曾和丈夫吵架,她拦在车厢门口只因其希望丈夫尽快回到车上。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所思所感所悟?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津:

作文题中的两则材料都来自于社会生活,曾经成为热点和焦点,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写作时,考生首先要思考上述两位乘客的行为,她们都以自己的身体阻拦高铁运行,这是一种自由呢,还是一种任性?在当今社会中,这些行为具有怎样的危害性?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可以对此给出自己的回答。

具体立意主要有以下一些角度:

1.自由与人格。材料中乘客这种“自由的行为”,是一种放纵,它折射的是人格的缺陷和道德的滑坡。在当今社会,如果自由主义至上,道德沦丧,必将贻害无穷。

2.規则意识。两位乘客都以自己的自由挑衅了严肃的规则,严重缺乏规则意识,只考虑自己而不顾公共秩序,这当然要付出代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公共生活中,人们只有遵守法律规定的既定行为模式,才能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从而保证社会运转的有序和有效。而这,也正是法律规则的首要意义所在。每一位公民都有遵守规则、遵守法律的义务,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复旦大学,有一对学霸双胞胎姐妹,姐姐名乔清,妹妹叫乔楚。从初中开始,她们就开始痴迷戏曲,不论是京剧、越剧,还是昆曲、黄梅戏,样样通晓,在高中时曾为全班、全年级的同学上京剧普及班会课;到大学更是投身京剧社团,不再仅仅是“戏迷”,而是开始真正去学唱法、学身段,向“票友”发展了。除了戏曲,姐妹俩还是金庸“铁粉”,心中有着对武侠与江湖的向往。同时,排球、羽毛球和跑步也是俩人的爱好和强项。她们崇尚复旦“自由而无用”的校训,她们认为:“‘自由并非散漫,而是自主地作出选择,‘无用不是没有用处,而是追求非功利目标。”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所思所感所悟?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能写成诗歌;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指津:

这道作文题的材料属于叙述性材料,考生在写作时首先要读懂故事的基本内涵。乔清、乔楚这对学霸双胞胎姐妹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由而无用”地成长。自由,让她们兴趣广泛,自由发展。她们的很多爱好和兴趣,似乎都是“无用”的,但是,正是这些看似“无用”的爱好,给她们打下了坚实的精神底子,给她们文化艺术的熏陶。“无用之用”,往往即是“大用”。所以,作文应该以“无用之用”为中心,突出“无用之用”的价值。在当今浮躁的社会,许多人只看到眼前的“有用”,却不见将来的“有用”,不知“无用之大用”,这是急功近利的表现。面对生活,我们在追求“有用之用”这一点上不能免俗,但多一点“无用之用”,生活才能显示出它相对于生存的丰富外延。

具体立意主要有以下一些角度:

1.“无用”可变为“有用”。就像她们所学的戏曲、球类等,看起来“无用”,实际上“有用”。为此,我们可以提炼出“天生我材必有用”“于无用处有用”等观点。

2.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无用之用往往是看不见的,但当它缺席的时候,人们会意识到它的重要。如果就此进一步思考,有用之用其实是使用价值,无用之用则是价值。我们习惯从使用价值的角度判断一切,由此往往遮蔽价值,这样的价值观是残缺的,不完整的。有些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无用的,实际上却大有用处,无用之用,往往即是大用。

3.看待事物要有发展的眼光。世上有些东西,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无用”,实际上却是“有用”。有些东西,目前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用处,将来却大有用处。所以,我们看待任何事物,都要有发展的眼光。因为,此时无用,彼时或许有用;此地无用,彼处可能有用。无用与有用是相对而言的。

佳作展示一

有一种有用叫无用

◎章 洁

文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宛若一滴润物无声的好雨,默默为心灵的净土冲刷去微小的尘埃,还它本来的模样。一丝温暖如豆的灯光、一杯清香袅袅的花茶、一本经岁月沉淀的文化典籍,就能让我们度过漫漫寒夜。有时心的容量很小很小,有了这些就够了,心房会渐渐变得丰盈起来。

这就是文学的作用,看似无用,却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产生无声胜有声的影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奔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样的愁绪,任何的言语都不能准确概括,只能用文字来表达。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骏马都因为心情愉悦而奔跑得飞快,四蹄生风。一个“疾”字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兴奋和按捺不住的喜悦。这样的欣喜,任何的表情都不能准确展示出来,只能用文字来表达。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做梦都在想着着一身戎装,骑着战马,跨越北国冰封的河流,同敌人在疆场厮杀。对于一个伤病缠身的老人,心中激荡的该是怎样的豪情?这样的豪迈,任何的画笔都不能准确描绘,只能用文字来表达。

鲁迅通过长时间的探索,明白了有时候用文字去静静地打动别人,比肉体的逼迫更好。人只有内心受到震动,方能奋起反抗,无坚不摧。于是他放弃学医,选择了用文字叫醒国人。

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和价值,只要我们怀有一颗平常心,用非功利的眼光去读书,那么,无论是“有用”的书还是“无用”的书都能让我们受益匪浅。

那些看似无用的文学作品教会了我成长。从《我与地坛》中,我读到了一种坚韧的品质;从《文化苦旅》里,我寻觅到了历史的沧桑;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遥望里,我懂得了如今的一切都值得我恒久地珍惜;在《庄子》的世界里,我明白用“道”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让自己坦然从容。

有一种力量叫文学,有一种有用叫无用。因为它润物无声,撼动灵魂。

基础等级:本文紧紧围绕“文学是有用还是无用”这一论题,从古典诗词切入,结合具体可感的诗句论证文学润物细无声的观点,扣住了文学看似无用实则有用的特点。故本项评38分。

发展等级:作文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清新,充满文化韵味。考生对诗句名篇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使作文既充满诗意,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故本项评18分。

综合以上亮点,该作文最后得分:基础等级38分+发展等级18分=56分。

佳作展示二

重视“无用之用”

◎白浩宇

人们常常从功利的角度去判断事物是否有用,这是一种片面、短视的眼光。我们要用发展、全面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因为那些被认为无用的事物常常有大用,正如庄子所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安忆在给复旦大学研究生的毕业致辞中,曾经劝告毕业生“不要尽想着有用”。是啊,一个人如果只追求物欲的满足,只关心有助于维持自身生存的“有用”东西,那么和只知道觅食的野兽有什么分别?人之高贵就在于其思想和精神。

“生命本是一张由意义构成的丰富之网”,需要大量对生存虽然“无用”,但却富有“意义”、能充实灵魂的东西。比如艺术、文学、哲学、音乐等等,这些人类社会创造的精神产品,温润了我们的灵魂,提升了我们的涵养,完善了我们的人格,让我们在文明之光的照耀下得以不断前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的物质文明取得了巨大成就,而精神文明的匮乏却让我们的社会陷入信仰缺失、心灵扭曲、道德滑坡的尴尬境地。没有精神文明的滋养,人类最终会陷入虚无、野蛮、混乱的局面之中。

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常常强调“有用”,“无用”的科目常常被边缘化,而“有用”的数理化等学科则成为重点关注对象。一切以实用主义为出发点,这样的功利教育很难培养出心智健全、人格完善的大写的人,只能培养出一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那些被人们认为“无用”的人文教育、素质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促进生命的完善,提升生命的价值”的巨大作用,但是却被弃之如敝屣,这是怎样一种令人痛心的现状啊!

让我们来看看世界一流大学是如何做的。普林斯顿大学是世界顶尖大学,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很多一流大学都设有商学和法学院,可普林斯顿没有。它放弃了这两个在大学里几乎是最赚钱的学院,却决定大力发展一个看起来最不赚钱的专业——艺术系。因为在校长看来,这些看似无用的课程相当重要。因为这种修养会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而就业只是暂时的。一所大学能有这样高远的眼光、超人的气魄,确实令人敬佩。这样的教育理念培养出的学生一定是一流的,因为它着眼的是学生个体的长远发展,而不是功利性的短期行为。

凡事只想着眼前的有用,我们注定走不远。因此,我们必须破除当前危害深远的急功近利心态,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胸怀,多追求一些“无用之用”,而这正是个体完善、社会发展的需要。

基础等级:作文立意切合材料内涵,开篇即廓清人们的错误认识,然后提出观点: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结尾部分在前面充分说理的基础上,以呼唤号召作结,具有鼓舞人心、发人深省的作用。作文在论证中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语言流畅,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故本项评38分。

发展等级:作文的主体部分选取新颖典型的材料,对观点进行充分的论证,其中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更加凸显了作文的中心。故本项评18分。

综合以上亮点,该作文最后得分:基础等级38分+发展等级18分=56分。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作文材料
人工智能与就业
最美材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