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楼房翻新折射深圳转型

2018-09-11

环球时报 2018-09-11
关键词:富士康大楼工人

美国《华盛顿邮报》9月9日文章,当中国一座工厂城市寻求变革时会发生什么?沿着电子巨头富士康开办的最大工厂之一的一条道路,有一座寺庙、一个篮球场和一名金姓男子经营的台球馆。夏日午餐时分,几个人在这里打麻将,其他人聚在塑料桌旁吸烟喝茶。但几张台球桌——金的主要收入来源——旁却空无一人。金说:“再没人来了”。这是因为能负担得起在深圳这片街区生活的富士康工人越来越少。

深圳是助推中国经济崛起的主要城市之一。如今,这座城市正寻求实现又一次向高科技中心的转变,成为蓬勃发展的中国版硅谷。为此,该市的老旧单元房正被转变为时髦的现代住宅楼,以吸引越来越多中产和有抱负的年轻人才。平均月租已从100美元涨至250美元或以上。许多工人离开,去到离深圳更远的地方,甚至放弃曾被视为香饽饽的工作返回老家。

这是一种新旧之争,折射出正在全中国各地发生的更广泛变化。好工作越来越聚集于城市。同时,租金和房价也在迅速上涨。妻子在深圳一座新近重新装修的大楼一层开面馆的崔姓男子说,“我们开玩笑说这幢楼以前住满工人,如今入住的都是养宠物的人。”他说新居民对面馆不感兴趣,他们有足够的钱从更时尚的饭馆订餐。

1980年深圳成为中国首个经济特区,工厂和工人迅速涌入。如今该市人口已接近2000万。以前,700万工厂工人主要居住在上世纪90年代冒出的城中村。如今,这些地方已成为开发商的首要目标——他们正寻求为收入更高的科技人才提供住所。“这座城市(如今)希望吸引高层次人才而非农民工”,近来离开深圳的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鲍尔丁如是说。如今该市已开启更多此类重新开发项目。

在一幢重新装修的大楼前厅,几名年轻人正敲击笔记本键盘。楼上月租金300美元的单元房内,一对夫妻刚搬进来,妻子正与两只猫嬉戏。她每天需花近两小时到香港某学院学习市场营销。夫妻俩对深圳都还陌生,尚未找到最喜欢的餐馆。▲

(作者阿曼达·埃里克森,王会聪译)

猜你喜欢

富士康大楼工人
油田工人
酒厂工人
未来已来8
大楼
省电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