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长效机制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促课程高效实施
2018-09-10张洪云张淑娟
张洪云 张淑娟
【摘 要】课程实施,教师是关键。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教育经验在课程高效的实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实施需要教师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去实施方可收到实效,课程实施立足实际方可收到实效,课程实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方可收到高效。因此,我园的课程实施主要立足于师资队伍的客观实际,依托长效机制,多途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从而保障课程高效的实施。
【关键词】专业素质 教师 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1.208
师资队伍中“新”“老”差距较大,教师的工作经验从0到20几年不等。职初新教师,教育经验缺乏,对课程的认识几乎要从头开始,需要看、需要懂、需要做的方面很多。20几年的老教师,工作经验丰富,但在教育观念转变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一、依托“两问一获”机制,促年轻教师认识课程,保障课程高效实施
针对的主要问题:年轻教师对课程的认识太少,不会看、看不懂、不会做的方面太多。
年轻教师工作时间短,要承担课程实施者的角色需要她们学习的很多,一日活动、教案、教育笔记、周计划、环境创设、活动区的组织等等,她们的基础经验太少,很多情况下,她们不清楚该干什么,不会看,不知道从何下手。为此,我园尝试了年轻教师每天“两问一获”的机制:每天提出两个自己的疑惑,总结自己的一个收获,鼓励他们多发现,多质疑。这样教育管理更容易从她们的最近发展区入手进行培养。每两周,教育管理都组织年轻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培训的角度与内容就是她们日常提出的困惑问题。通过这样的机制,我们欣喜的发现,年轻教师提出的问题在逐渐有深度,收获也越来越专业。由不会看逐步过渡到会看问题,看的很深。懂的也越来越多,逐步提升自己的理论指导实践的水平。
二、依托“预设课程计划引领”机制,促年轻教师走进课程,保障课程高效实施
针对的主要问题:对 “如何实施课程”了解的太少,需要引领。
实施园本课程,首要的前提是了解园本课程,懂得园本课程的基本常识,理解园本课程的理念,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初步尝试实施课程。在学习实施课程的基础上领悟其内涵所在,才能灵活驾驭课程,也就是 “熟”而生“巧”。工作2年以下的教师,属于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书本的知识与教学实践在很多方面很难吻合。因此,她们作为课程的实施者,灵活的驾驭课程有些困难。她们只是停留在照本宣科实施课程的层面上。对于“课程”一词的理解还需要随着工作经验的深入而深入。所以我园的课程实施中2年以下教师按照计划按部就班的实施课程,积累课程实施的经验。她们实施的课程计划是哪里来的呢?我园在期初由两园同级部骨干教师根据园本课程方案制定出本学期预设的教育活动安排,制定安排的时候我园注意这样几个原则:平衡领域、平衡活动形式,内容与季节相符、与节日相符、与时事相符,继承经典作品(如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名曲、国粹等),汲取先进内容(各类新编教材每年调整的新内容)。然后再由骨干教师分科目进行纵向把握,避免不同年龄段的主题重复、活动内容重复等。“路”由前辈们负责铺好,年轻教师们需要脚踏实地的走好,从而保障她们在实施课程中的高效。
三、依托“多研多思”机制,促老教师观念转变,保障课程高效实施
针对的主要问题:教授式的教学方法和组织语言在日常组织教学中存在。
(一)多研——实践中多研究
在实践中多磨练、多研究、多积累,是提高师资素质必不可少的途径。我园的实践研究主要组织形式有一课三研、同课异构、公开课同参与、质疑课我来上等。一课三研中教师们经过一研、二研、三研,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教学方法在不断地推敲辩证中趋向科学。同课异构是我们围绕着如何引领教师在集体教学中减少说教,落实“游戏教学一体化”的精神的一种教研。重在鼓励教师敢于突破自己头脑中的条条框框,勤于思考。公开课同参与是我园利用市区进行公开课评比的良好契机,积极进行全园公开课展示,对每位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教学素质进行审视,作为提高教师基本业务素养的一个踏板。教师们在多种形式的实践研究中,有了思考,有了见地,转变了观念,课程的高效实施又有了一层保障。
(二)多思——实施中多思考
课程实施过程中鼓励教师。老教师,积累了对课程的理解与实践经验,他们在实施课程过程中采取灵活实施课程的思路,在实施中要提出自己的想法,多思考,积极进行课程调整;有过区级以上公开课的教师,教育理念比较先进,他们可灵活的驾驭课程,也就是说可以按照游戏教学一体化的精神,组织生成活动,彰显课程特色。实施中的动态调整要遵循上报审批的管理原则:课程实施过程中,预设的教育活动内容如果需要调整(如在时间、难易度、内容学习过等方面存在不适宜等等),则需要上报审批,教育管理分析调整的科学性、可行性,各领域间的整合性,时间适宜性等,确定是否进行调整,避免调整中的随意性和不科学性。
四、依托“教育对象信息反馈”机制,促教育的目的清晰,保障课程高效实施
针对的主要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的关注自身活动设计方案的内容和步骤而忽略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
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师首先要学会关注孩子,关注教育的对象,通过教育对象的反映调整自身的教育观念,调整自身的教育方法,调整所执教的课程内容(适宜、难易等)。
在日常的课程实施中,我园指导新教师学习关注教育对象,捕捉和反思信息。每次组织活动都要进行“一看二面”:一看——看眼睛、看神情、看动作。孩子们每天接受着启发式教育。在展开想象的翅膀,在進行思维的碰撞,眼睛里显现着求知,显现着渴求,显现着疑惑,显现着喜悦。它告诉组织活动的教育者一个信息,孩子们的情绪是愉悦的,思维是主动的,求知的欲望是积极的。反之那么教育者可以停止组织活动,因为你的教育对象并没有参加你的活动,因为教育对象的思维没和你同步,给你的信号就是,我组织的活动出现现了问题:是教育方法不科学,孩子们不敢兴趣?或者教育观念陈旧,缺少启发性的“抛球”活动?等等。二面——面向全体,受教育是每个孩子的权利,教育好每个孩子是教育者的义务。我们每天组织活动要求的并不是大体上,或者是一个百分率,而是全体幼儿的发展。如组织活动时你的眼睛主要盯着的不是举手的,不是回答问题的,你关注的应该是没有举手的。分析原因是什么?是知识经验缺乏不会?是教师的提问不具体不清楚?是走神没听到?是问题太难?是教具的问题?等等。
这个机制的实施,效果非常好。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提高,孩子认真听讲的秩序在提高,孩子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教师实施课程更多的不是想着自己的教案,而是她的班级的所有孩子的发展,透过孩子的发展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家长的满意度也在提高,因为在家长半日开放中他看到了自己孩子可喜的进步,感受到了素质教育的成效,感受到幼儿园对孩子发展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