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高效运用
2018-09-10张建民
张建民
【摘 要】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教学课堂中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是一种趋势和方向。多媒体技术以色、光、声、形的手段,使教学的难度降低,且通过动态性的画面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氛围,特别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能力以及认知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多媒体教学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5.078
近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出恰逢信息技术高歌走进课堂教学之时,所以不管是时间上的巧合还是大势所趋,往往谈到新教改就离不开多媒体教学。如何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起来这不仅是语文学科的问题,也是整个世界教育领域关注的问题。现实并没有原来想象的那样乐观,一个新技术的产生并不能代替传统的自然的教学形式,正像发明了电影时“班级上课形式将被代替”的想法让现代人感到天真一样,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多媒体技术也不是万能的。语文教学是人文化程度很高的语言能力学习形式,人与人的面对面的交流更贴近、突出语言的本质,更能让学习易于接受和领会传授的内容。所以,如何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有如下体会:
一、多媒体教学的原则
(一)凸显语文课本质的原则
徐小兰说:“如果说语言文字和紧随而行并由此升华的文学艺术是用来照亮我们生命和精神的火把,那么,语文老师则是为我们高擎这火把的前行者和领路人。”换言之,语文老师就应该“高擎”语言文字的“火把”,引导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中得到文学艺术熏陶,进而照亮学生的“生命”和“精神”。文本是“主”,多媒体资料是“宾”。不能喧宾夺主,主宾倒置。
(二)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
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作者)之间的有效互动,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发展学生思维。一位教师在执教公开课《孙权劝学》时,对于理解文中反映人物心理的三句话——“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教师先出示幻灯片,然后小组讨论,再个别提问,最后幻灯片出示答案。整个过程没有学生的朗读体验,没有教师的引导分析。虽然是多媒体教学,但缺乏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有效互动,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发展,这也是穿新鞋走老路。
(三)讲究实效的原则
课贵真实,没有真实,就没有效率,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不同学段的学生等综合因素,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多媒体教学,从本色语文教学中追求个性课堂。
二、语文教学是感性化、个性化的教学,尽量降低“机械化”
教材更体现人性的关怀,注重人際的沟通,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语文课堂更需要老师的个性,让良好的气氛感染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是感性化、个性化的教学,而在课堂中如果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就会削弱教师的魅力。打个比方来说,语文教学应该是“中餐式”的,而被多媒体所取代的课堂变成了“西餐式”的。做中餐如果过多地依赖于程式化的、机械式的手段就不会是地道的中餐了。尽管使用同样的材料但不同的人做出来的中餐味道不同,而不像西餐的麦当劳,由于是使用同样的程序和机器做出的,使得世界各地的麦当劳都是同一个味道。培养学生不能使用程序化的、机械化的自动化生产的形式,而是要突出人性的个人魅力。尽管在新教材中体现了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知识的思想,但并不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使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多媒体的不恰当使用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很多课文,特别是经典散文,需要我们慢慢去咀嚼、品味,语言的朦胧、模糊美如果用具体、生动的画面去代替,会破坏作者给我们创设的美妙意境,给人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语文的魅力就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语言文字的交流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不宜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多媒体化。
三、通过多媒体凸显难点和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科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使教学知识得以强化,凸显教学的重点知识,化解教学的难点,进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素质教育改革要求课堂教学应当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与认知水平,实施分层次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知识进行加工,能够以影像和声音的形式体现出来。一个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美,进而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凸显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凸显教学的重点知识,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呈现重点的自然段和句子等,且可以添加下划线、改变字形和色彩等,学生都非常喜欢新鲜的事物,在学生观看大屏幕的过程中,能够在自己的脑海中建构语言文字和鲜明表象间的联系,在听觉和视觉的共同刺激下,启发学生探究课文的主旨,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快乐,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在备课时要注重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注重选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供更多直观形象的审美对象,帮助学生更快捷地掌握学习方法。备课的方法和形式也从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中走了出来,它更注意改变备课本身的方式,注意从课堂教学的目的出发改变备课的方式。多媒体备课就是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备课改革的一种。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播放录音或影视图像,播放前、播放中、播放后要进行哪些工作,什么时候播放什么,放在哪个环节播放,以及要综合运用哪些媒体使其有机结合,教师都要事先设计安排,全面考虑,恰当组合,以保证教学效果。特别是所采用的电教媒体,应是整体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的统一结合。另外,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创造思维发展的空间。为了使多媒体教学不束缚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还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探讨,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开拓思维空间,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总之,作为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从自身出发,从学生出发,从文本出发,科学设计课堂,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唤醒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使语文教学获得力量、真实而丰盈。
参考文献
[1]白艳伟.多媒体情境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探究[J/OL].学周刊,2018(29):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