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

2018-09-10徐小群

南北桥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徐小群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着诸多层次的应用。在数学课堂中借助信息技术的情景引入,能为学生呈现数学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信息技术使数形结合的思维在动态的过程中生成,便于学生充分体验数形结合,从而对数学结论获得认同感。另外,及时检验反馈也能帮助学生养成课堂“节节清”的良好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中图分類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143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也开始占据了重要地位。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教师使用技术的不当以及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基于大量参考文献以及实际调查,在对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有效使用信息技术,希望能为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帮助。

一、因材施教

由于基础和条件的不同,学生学习和操作电脑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一部分来自家庭条件较好并拥有电脑的学生,或曾经学过电脑知识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而没有条件接触电脑的学生,则连开关机都不会。即使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在知识结构及掌握程度上,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给课堂教学整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学设计若缺乏周密地考虑,就会使有基础的学生“吃不饱”,从而失去上课的兴趣;或是让没基础的学生“吃不下”从此失去信心……

面对学生的差异,教师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地尊重每一位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励和帮助他们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使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扩展与提高。在上新内容前,必须先做调查,记录下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程度及要求,根据不同学生情况给其制定不同的学习安排。不同学生的需要能在一节课内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教学做到了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二、激发兴趣,提高参与热情,播撒有效学习之“种”

小学生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为载体。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创造学习数学的愉快情境更显得至关重要。多媒体辅助教学集画面、声音等于一体.动态演示与静态画面相结合,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相关技术能将“平移和旋转”这一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由此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知物体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方式的不同,让学生初步建立两种运动方式的数学模型,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就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恰当地使用多媒体

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学生学习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情境教育的原理,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氛围,可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展示知识间的联系,引起兴趣,利于很好的理解知识。多媒体课件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在视觉、听觉等感观上受到冲击,使学生有新鲜感、好奇感、独特感与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激情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多媒体课件还可以用于让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多媒体环境下,我们应从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配合课件帮助其实现自主学习,让学生在生动形象、轻松愉悦的学习情景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现成的优秀课件,也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自己编制课件。

四、信息技术使数形结合的思维动态形成,也能直观展示传统教学难以解决的问题

小学数学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并将数学思维能力提升为人的素质。数学思维能力需要不断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反思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思维能力生成点是充分体验。引导学生体验概念的获得过程,在体验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认同感,是学生学到知识,理解知识,初步运用知识的基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况:教师已经认识到科学理念提出的探究学习的价值。学生需要经历自主探索,发现并真正认识数学知识的过程,才能生成对所学知识的认同和理解。如何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数学课堂模式为此经历了在“探究式、发现式”的要求下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很多时候课堂探究还停留在为了探究而探究的假探究模式。学生只是形式参与而没有思维参与。对数学本质的假认同限制了学生数学思维的自由展开,造成学生学数学知识就是获得了数学结论,但数学能力没有提升。

信息技术教学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了,课堂“活”了,知识“活”了。通过操作几何画板,更利于学生在参数的动态变化中发现图象变换的规律,有利于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几何直观中体验生成,学生对亲自获得的数学结论具备了深切的认同感,便于应用获得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育领域对教学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应用丰富了数学原本枯燥的教学方式,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在增长,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值得推广。在现今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力量无处不在,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好信息技术这个平台,提高课堂实效。

参考文献

[1]武俊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30):121.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