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设计

2018-09-10汪宇

南北桥 2018年11期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有效性教学方法

汪宇

【摘 要】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注重文言文文章的释义与思想表达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注重文言文训练的酌量控制和语文教学中的蓄势控制。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 教学方法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140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一种习惯。文言文作为古时的通用语言,离当代学子的生活即近又远,它繁杂的知识体系和复杂的文化背景让很多学生望而止步,但是,当代的一部分语言又继承了文言文的衣钵,让文言文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当下的文言文教学有许多问题被人们所诟病,从而导致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将对文言文教学进行一个简单的探索和反思,以帮助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注重文言文文章的释义与思想表达的结合

语言作为一种实用工具,它承载着许多古代文人骚客的思想品质和精神气节。文章的结构、脉络、语言风格都只是为作者的思想表达穿上一件华丽的外衣,其本质都是为了凸显文章的中心。在当下的文言文考试中,越来越看重学生对作者情感思想表达的意会。然而,很多教师的教学却与之背道而驰,即过于重视文言文的语言释义,却忽略了文章的内涵;或者一些教师在讲课中过度讲解文言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却忽略了文言文的解释。在教学中不可否认的是,文言文的翻译是教学的重点。但是,翻译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概,然后体会作者的思想和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文言文文章的释义与思想表达的结合,不仅让学生记住一些实词和虚词的应用,还能让学生在语言这个物质外壳中体会一种人文气节。比如,教师在讲解“改柯易节”时,首先应把握其字面意思为改变草木的枝茎,变换枝叶。然后通过字面释义,让学生了解其内涵为比喻一个人的人品脱胎换骨。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把握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相结合,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注重两者之间的协调,融会贯通,由浅入深的应用在自己的教学中,從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的积累是一个复杂而艰辛的过程,一方面它会耗费学生大量的精力,另一方面,学习效果的体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加之教师在课堂上常常采用生冷的灌输方法,课后学生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精神去记忆。从而导致学生难以提高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兴趣的降低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排斥感和厌烦感。因此,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成为众多教师解决教学问题的首要目标。首先,教师可以根据说文解字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文字之间的规律,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字的兴趣。如“宿”字,有“隔夜的”意思,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记忆是非常短暂的。联系当代以瘦为美的社会现象,很多减肥广告中说“宿便”,而这个“宿”就是隔夜的意思;“遑”有闲暇的意思,观察字形联系生活,电视剧里皇上背着手闲逛御花园的情景就出现在学生的脑海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兴趣必须结合有效的教学方法,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发挥想象,减少记忆过程中的情绪消耗。另外,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把每一个文言文的字进行一个具体的联想解释。因此,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中教授给学生联想的方法,不断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发挥学生的想象,注重记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文言文训练的酌量控制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讲究多读多写、精讲多练以及题海战术,在文言文教学中也不例外。大量的练习和泛读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积累,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却凸显了无效性,因为过多的练习导致学生的学习情绪负担加重,精力不能跟上节奏。因此,在文言文训练中,教师要注重对文言文课时量、文章篇幅、生字词进行一个合理而精确的把控,减少学生学习的压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很多教师讲解一篇文言文作业往往会花费好几个课时或者给学生布置的文言文难度超过了学生的承受能力,这既花费了学生的时间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面对这个矛盾时,教师在进行备课和预设时,需要对学生的能力和课堂节奏进行一个合理的预估,做到少而精,保证在推进教学进度的前提下为学生挑选更为有效的教学材料。并且教师在把握教学整体的情况下,要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酌量控制对当下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更加注重教学中的质量,提高自己的专业操守,引领学生挑选更为合适有效的学习材料。

四、注重语文教学中的蓄势控制

在语文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学生本身对一篇文章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而通过教师的讲解反而觉得这篇文章索然无味;而有的文章学生本身没有什么兴趣,却在教师的带领下,找到了学习的兴趣。这个矛盾充分体现了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蓄势控制。所谓蓄势控制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能够获得一种动力准备的状态,能够引起文章的共鸣,学习的激情。蓄势控制首先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之中,它要求教师能够循循善诱,采用启发式教学。像捕捉猎物一般,设下一定的圈套,放上一定的诱饵,让学生自己进入“圈套”。

以高中课本的《烛之武退秦师》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寻找烛之武的智慧体现时,可以在一些关键词汇和句子下做一些标记,然后让学生自行进行体会。其次,蓄势控制还表现在教师对教学情绪的把控,只有教师与文章作者之间构建起沟通的桥梁,激发出思想的火花,才能在课堂之上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教师本身就要对文章有一个敏锐的感受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朗诵、音乐、情景再现等方式来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很多教师过度进行课堂情绪的渲染和铺垫,导致课堂教学演变成一种矫情的戏码,令学生心生厌恶。蓄势控制本身就是一种教学铺垫,它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等充分理解和把握的状态下,要求教师花费工夫和心思,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做足充分的准备。

文言文作为古代的一种语言方式,它有自身的规律和发展特性,具有灵活多变、约定俗成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离开文言文的特性和规律谈教学质量的改革,而要从教学的整体出发,既要帮助学生加强实词、虚词的积累,也要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教师自身也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更为先进、易于学生理解、灵活的教学策略,从而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高中文言文有效性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探讨高中文言文自主阅读的教学模式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