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开展的策略

2018-09-10余红亮

南北桥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余红亮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關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059

朗读有助于语言的积累,能锻炼学生用语言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能提高听、说和写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这是语文教学本身的要求。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结合实践,本人在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探索。

一、选编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学生应阅读、适合阅读哪些材料呢?国家课程标准虽在“附录”部分,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但推荐的读物太少,太一般化,缺少层次性,特借鉴整理小学生推荐书目:

(一)诵读类

包括古诗词、中华经典语录、现代优秀诗文的诵读。像《唐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读古诗词80首》及里面的补充诗词240首,《三字经》《小学生优秀作文》《名人名言录》《常见歇后语》等宜在晨读课、语文课及各种活动课中,让学生吟诵、熟读,以积累语言材料,形成语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长期坚持,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名著类

课程标准提出了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要求,这一点我们很多学校和老师还认识不够,实践不足。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让学生阅读名著,和大师对话是一个最好的学习语言、进行精神提升的途径。我们列出的必读书目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中国儿童文学50年精品库》——童话卷、诗歌卷、散文卷、科学文艺卷、小说卷、故事卷;少年侦探易拉明科学探案系列——《神秘的脚步声》、《神秘的草房子》等10本;世界著名少儿历险故事丛书——《奇境历险》《绝路逢生》《鲁滨逊漂流记》等6本;《中国儿童阅读文库》——小说篇、古诗词篇、散文篇;世界著名童话系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童话365夜》;世界著名神话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故事》;《中国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国童话故事集》《红岩》等。

(三)浏览类

指时文、报刊、网络的阅读。作为现代的儿童,不仅要不断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更要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接受当下的新知识与新文化。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报刊,如《小学生学习报》《少年儿童故事报》《少年报》《读者》《小学生时代》《少年博览》等。

二、课外阅读不应该是学生阅读

课外阅读不能仅限于要求学生阅读,教师也应积极参与阅读的过程之中。只有热爱阅读的教师,才能充实自己的课堂,体验学生阅读的甘苦,找到与学生心灵对话的内容,及时向学生推荐有益的读物,成为学生阅读的榜样。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教师阅读与学生阅读之间要努力形成“共生”效应,达到相互依存、彼此有益的境界。首先,打造阅读文化。文化的熏陶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师生合力打造“阅读文化”,能对阅读活动的推进产生深刻的影响。“阅读文化”的打造可从氛围营造、环境布置、活动开展等各个层面进行。如教师让学生拿出各自喜爱的几本书,在班级建成“小书屋”,再辑录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张贴上墙,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其次,交流阅读感受。凡推荐给学生的必读书目,教师首先要去阅读。教师可与一些学生结成书友,不断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定期交流阅读情况,进行心灵对话。如此,不仅有利于师生情感的沟通,而且有利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充实,对师生双方的阅读产生激励和督促作用。课外阅读指导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艰巨的过程,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与顽强意志。作为一名教育者只有对课外阅读进行辨证思考,不断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高效地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自觉的阅读习惯,才能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得到长远的发展。

三、丰富学生读书资源,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一)丰富读书资源,让学生有书可读

a.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里有藏书几十万册,除必读书外,每个学期再搞个调查,列出班内学生最想看的书目,学校不断充实更新图书室书目,不忘经典,与时俱进。b.学生个人购书。每个家庭都会拥有一些适合孩子看的课外书。在班内搞个图书推销活动,先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好书,再借给同学看,看完后讨论讨论。老师要对大方提供书本的同学大加表扬,鼓励更多的同学推荐好书目。同时制定相关制度,确保学生爱护书,做到“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二)举办“读书节”系列活动

每学期都要组织“读书节”主题读书会活动,且各有侧重,三、四年级为童话系列;五年级为古典名著系列;六年级为了解中外著名诗人、作家与作品系列活动。而背诵积累中华古诗词活动则始终贯穿整个小学语文学习阶段。采用多种形式激励学生读书。如男女比赛,分组比赛,个人竞赛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收获,利用学生的表现欲望,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四、适时进行方法指导,使自主阅读事半功倍

1.摘抄画句法:向学生提出摘录和画句的要求,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画、一边摘,或妙词佳句,或名言警句,或知识哲理,或问题答案,分门别类地摘录在自己的本子上。摘毕,要写清什么时候、摘于什么刊物、作者是谁。2.批注“挑剔”法: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解放思想,不迷信作者,发现疑难之处或有不同看法等,就在课文的书页空白处进行批注,发表个人评论意见,对错误、消极的敢于“挑剔”。3.反复阅读法:要求学生对一些重点文章或重点章节段落,要反复阅读,阅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培养“真读书”的本领。4.质疑问难法:能提出问题,是读书中思考的收获。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书时学会处处设疑,于探究中释疑、解疑。“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读写结合法:这里所说的读写结合,主要指两种形式:①写提要,对读物的内容、要点、基本情节等进行归纳缩写。②写心得,写出自己的感想、收获和评价。

总之,随着阅读量的提高,学生自己有了感受,品尝到阅读带来的成功与喜悦,慢慢地自己就会找书读,学会读书,使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得到增强,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郭佳芬.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J].考试周刊,2018(92):46.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