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语文教育发展

2018-09-10唐源梓

南北桥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育发展教学改革小学语文

唐源梓

【摘 要】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的思路、理念不断地改变,教育方式、方法也在随之改变,当前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方法方面都保留着传统模式,这也间接阻碍着小学语文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对此,为了更好的推动小学语文教育发展,本文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可以为教师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育发展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138

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有着较高的意义和价值,教师需要不断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同时形成更加浓厚的学习积极性。从当前的教育现状来看,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仍然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挑战和发展困境,其主要问题在于教学方法、教师的素质水平等方面,这也严重阻碍着小学语文的持续性发展创新。在新时期环境之下,教师有必要有意识的变革学习方式,这也是推动小学语文教育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一、小学语文教育现状

(一)因循守旧,缺乏主观能动性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普遍的教学方式都是以一支粉笔、一本教参以及一本教案进行教学,这一种教学模式本身固定且守旧,只能够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1]。但是,在实际教育中,教学是双向的,教师的教学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习惯以及教学能力,还需要充分考虑U型而生的学习情况,最佳的教学必然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的调整与优化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进度,从而保障教学效果。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固定且守旧,导致学生没有主动参与的机会,这也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缺乏主观能动性,导致教学被动性突出,从而阻碍教学发展。

(二)教学方式陈旧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教学习惯仍然依旧,许多教师仍然习惯于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一种教学方式一方面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不会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中[2]。另一方面导致学生自我学习意识也无法得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冲淡了在重点、难点方面的关注度,这也必然会导致教学效果的下降,与小学语文教育目标之间存在明显的背离。

二、小学语文教育发展方法

(一)突出主观能动性,实现自主性发展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当中,课程的教学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在课程不断改革创新的当下,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水平,这也逐渐成为了小学教育中的关键性话题[3]。对此,通过多年教育经验认为,只有在课程教育当中充分体现和突出学生的学习主观性,并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可以真正在教育当中体现学生的学习作用,发挥学生的学习地位。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教学环节以往都是以讲解式、灌输式的课程为主,这一种课堂本身并不能有效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还会让学生对语文课程形成抵触情绪。对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要下雨了”这一内容教学汇总,教师可以借助优化预习作业的方式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预习阅读,分析文章中动物之间的对话,并仿照对话方式造句(用……正……呢)。借助这一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开始前就更好的了解学习内容,从而实现提高教学效果,推动教育发展的目的。

(二)创新教学情境,激发自主学习意识

语文教学是一种人文情怀的体现,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在学习上以学生为主体对象,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互动的基础[4]。情境教学的近年来广泛使用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情境下学习知识,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都会有所提高。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动心,他们对周围和新接触的事物都有一种好奇心,教师应该通过这一特点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设置富有趣味性的师生互动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比如在学习有关季节性的诗词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出外体验,在外出过程中包括教师,学生共同抒发自己的体会,并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延展作文,这样不仅学生对诗词本身描写的环境有所了解,而且对于其中内涵也会有一定的见解,能够拓展应用。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识字认词,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比如在学习《风筝》这一课的时候,学生们和自己的父母亲放过风筝,但是没有和同学老师一起放过风筝,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师生放风筝活动,在以趣味性为基础之上,让学生了解风筝的构造,了解它可以飞的原理,还可以引导学生制作风筝,并进行展示,这样这堂课将会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对学生的作品做出鼓励性的评价,激励学生的创新和动手,学生建立了信心,自然会更加喜爱探求真理,主动学习知识。

(三)转变教学方法,实现高质量学习

无论是任何的学习,兴趣都是最好的教师,同时也是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小学语文教育当中。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适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借助当代社会中的各类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内容作为课堂引入进行教学。另外,在教學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播放、暂停、循环,这也是灵活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总结

综上所述,想要持续有效地发展小学语文教育,就必须从教师、学生两方面着手,不仅需要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同时还需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热情,及时调整学生的学本地位。同时,教师的教学模式也需要不断的变革,特别是在教学意识、方法以及技巧等方面不断的改变,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学生不断的思考、探索,从而实现持续改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韦芳.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写作现状与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23(8):35-38.

[2]廖哲勋.从“自主识字”实验的推广到小学语文整体改革的展开——李虎老师主持的小学语文教改实验的产生和发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15(2):85-91.

[3]李作芳.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4(14):60-61.

[4]许静.小学教育(语文方向)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6,23(15):322-323.

猜你喜欢

教育发展教学改革小学语文
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实施对于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透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谈中英中学教育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