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水平

2018-09-10廖万英

南北桥 2018年3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重要性方法

廖万英

【摘 要】思想品德教育要从小抓起,思想品德建设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各项发展,每一个教师要意识到其重要性,努力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水平。让学生从小就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广大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重要性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104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可以学到很多人生道理和思想道德,培养学生的各种优良品质和行为习惯。小学时期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十分重要,这个时期他们会慢慢随着年龄的增长形成自己独有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这个课程将会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正确的思想和人生态度。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生的必学课程之一,是根据一定的课程标准设立的适合全国小学生思想品德建设,促进社会发展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小学品德与社会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字面意思大致分为“品德”和“社会”,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教学内容,但是其宗旨都是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好的发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首先“品德”对应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学生品行、品质、道德、行为习惯等的引导,其次“社会”对应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热爱生活、了解社会的发展等,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了解依法治国的理念。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已经成为学生升学的条件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多么的看重,希望每一个学校都能够重视对学生品德教育,让他们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二、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性

(一)帮助学生更好的生活

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一定要在小学阶段就抓起,让学生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态度,学会热爱生活体会生活的美好。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生活,培养学生的爱与责任,用微笑面对每一天的生活。很多人误以为小学生没有烦恼,每一个学生看起来都十分的快乐,对小学生来说没有引导他们树立人生态度的必要,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观察仔细的教师会发现,小学生也有自己的情绪,而且这些情绪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释放,久而久之会给学生带来特别大的影响。有些学生的性格会变得孤僻古怪,不愿意与别人交流,有的学生甚至会产生一些心理疾病等,适时的疏导十分重要。希望品德与社会教师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引导好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们的生活总是能够充满激情。

(二)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很弱,不知道怎样去辨别事物的好与坏,思想品德建设基础为零,所以开展品德与社会教学十分有必要,要重视品德与社会教学。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举很多与生活相关的例子,耐心的引導学生辨别是非和培养学生的品德品质。有很多良好的品质需要每一个学生具备,比如尊重他人、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宽容他人等。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是具备各种优良传统的民族,希望每一个教师培养好学生的品质让这些优良传统得以传承,让我们的祖国发展的越来越好。

三、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水平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有学习知识的欲望,所以要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水平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培养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兴趣其实很简单,教师首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上教师的同时喜欢上品德与社会知识的学习。教师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要多与学生接触、交流,关心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走近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还有利于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的展开。当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亲近,学生们就愿意与教师敞开心扉,这对教师接下来对学生思想的引导、道德的建设也会十分有利。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品德与社会教学与语文、数学那些科目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异,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获得高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各种优秀品质的形成。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定要反复思考这些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教学,利用现代先进的教学设备辅助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比如学生在学习基础的法律知识时,教师的口述肯定没有给学生放视频的效果好,因为品德与社会知识虽然简单,但是对学生来说还是显得很陌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吃力,如果给他们放一两个相关知识点的视频学生们理解起来就会显得更加容易。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就会明白做什么是不正确的,违法犯罪会受到怎样的惩罚,给学生奠定良好的法律知识基础,对学生的未来有着积极的影响,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一定要学会懂法、守法。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让学生真正明白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内涵,就要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品德与社会教学水平。比如在引导小学生爱护环境卫生和保护公共财物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街上维护环境卫生并向社会各界人士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生们通过劳动能够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就能够做到爱护环境,不随便乱扔垃圾。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能巩固自己学过的品德与社会的知识,还能不断提升品德与社会教学水平。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关爱留守儿童,去敬老院给爷爷奶奶们奉献爱心等,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学到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

(四)组织学生思考交流

死板、沉寂的课堂总是让学生觉得无聊、枯燥,学生没有学习的想法会导致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水平不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是促进学生们学习知识一个很好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近几年来教育专家经过不断探索、研究、实践得出的新型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知识,提升班级教学水平。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分好学习小组,给每个小组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让他们互相讨论学习,在组内交换自己的想法、意见,提升学生的学习激情进而提升班级教学水平。

重视对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提升班级的教学水平是当前教师的主要任务,希望每一个学校都能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培养他们拥有良好的习惯和各种优秀品质就是对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希望广大教师能够认真对待,从现在开始每一个教师都要学会言传身教,一定要承担起这个重任。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重要性方法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可能是方法不对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用对方法才能瘦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