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优化方案

2018-09-10向美居

南北桥 2018年20期
关键词:优化方案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向美居

【摘    要】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学阶段则是数学打基础的时期,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才能在日后学习高等数学中得心应手。但是,目前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阻滞了学生基本数学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优化方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0.165

我们身边的数学现象比比皆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熟悉掌握它。新课标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明确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但事实是很多老师并没有遵循课程大纲要求,教学方法跟标准背驰而行,并没有真正做到对学生负责,耽搁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老师要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严格执行大纲要求,帮助学生提升基本数学能力。

一、现状剖析

就目前小学数学教育形式来看,调整教育教学势在必行。老师没有了解到小学阶段学生特殊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往往盲目教学,导致学生的听课效率低下;数学本身的逻辑性思维就是重难点,有些老师对此不够重视,想当然地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加上缺乏一定的沟通,很多学生都为此失去了信心。除此之外,抽象教学和评价机制的缺陷在不同程度上也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目前的数学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的调整优化,真正做到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教学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优化方案

(一)掌握阶段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时期,学生还处在一个成长发育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逻辑思维、理解能力还在处于低层次水平,精神注意力不够集中,承受挫折的能力也不高。但是他们的好奇心较强,容易接纳新事物。新课标中也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往的教学根本不能提升学生的听课效率,数学能力的提高也是天方夜谭。因此,老师要比照大綱要求,融合小学生特殊阶段的身体状况,调整教学方法。老师可以将课堂时间划分为两部分,前半段教学授课,后半段改变形式。单纯地“你讲我听”的模式肯定会拉低学生的听课效率,这时老师可以通过做数字游戏、播放数学类动画片的形式来让学生回神。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来检查学生课堂知识掌握程度,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活跃课堂的气氛,这样学生的听课效率一定会提升不少。老师只有掌握了学生的身体状况,教学才会有针对性,数学能力才有提升的可能。

培养学生兴趣也是数学教学的必修课程。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都有厌烦心理,归根结底还是兴趣提不起来,课堂形式单一、枯燥的单向教学都促成了这一问题。因此,老师要创新教学形式,将课堂变为双向互动,让学生参与进来。同时,老师要了解学生心理需求,在“玩”的同时促进教学,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迎合他们的需要;在过程中顺势将数学知识融合进去,以此来开展教育教学。学生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度也就得以提升。这样学生的数学能力就会提升得更快。

(二)研读教学大纲,化抽象为具体

新课标中明文规定,小学数学教学要符合数学本身的学科特点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从抽象的概念中抽离出来去提出实际问题、构建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当前教学模式中,很多老师过多地依赖教材,跟生活的例子丝毫不联系,导致很多学生对抽象的概念不理解,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为此,老师要注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平时可以接触到的生活经历,老师要适当地引入进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融入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去,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规模的数学情景剧,让学生参与进去,亲自感受数学的魅力,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又能降低学习难度、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数学概念本身就很抽象,但是只要老师结合生活例子,化抽象为具体,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便能够得以提升。

(三)优化考核机制,培养学生学习信心

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评价体系要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在目前教学方式看,很多老师评价考核方式单一、片面,使得很多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老师要促进考核机制的多元化,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培养学习信心。比如,添加平时的课堂表现分,根据学生的态度、课堂表现情况来打分,此类分数的比例可以适当调整。过去的“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机制局限性太大,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之间的互评也是有必要的,老师的单向评价太过于片面、枯燥,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致。在评价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只有优化以往片面的评价机制,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注重基础能力提升

新课标要求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注重基本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和基础逻辑思维的培养。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这两项能力的培养。

比如说,将课前几分钟利用起来,老师可以出几道算术题让学生练习,这样来逐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老师还要阅读相关的数学思维教材。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进行逻辑性思维培育时,辅之以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构思数学问题分析网络。家长在家里也要督促学生及时巩固练习,购买适量的课外学习资料,还要与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掌握学生动态,以此来发现问题,针对性提升短板。小学数学本身就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它的各项能力水平都比较低,因此老师必须要分清孰轻孰重,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基本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基础才能得到夯实,能力才会更加稳固扎实。

三、结束语

小学是数学学习极为关键的阶段,它在某种程度上预见了学生在高等数学教育中的模样。并且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与发展,数学的基础越来越被看重,这就需要老师要适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遵循课标大纲要求,真正提升学生的基本数学能力。只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学生的数学逻辑性思维和基本运算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猜你喜欢

优化方案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全站仪在数字绘图中测量方法优化方案
湖北经济消费结构优化研究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