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2018-09-10赵素辉

南北桥 2018年20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小学数学

赵素辉

【摘    要】数学这门科目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能够拥有自己的独立思维,自主的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但是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呢?本篇文章将浅谈对于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  数学  独立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0.147

小学生处在对于知识点较为懵懂的时期,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和比较完备的学习系统,所以在数学的学习中,对于他们来说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中,通过我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与各种教学实际汇总,我得出如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小学生在数学科目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去解决问题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方法来学习一直是被认可和沿用的,那么身为教师对于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过程中也离不开这种方式。古圣先贤曾提出在学习中要“不耻下问”,而身为一个正在求学的学生,教师需要鼓励他们要做到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就算是西方的教育家也曾提出过:“让学生在提问中获得知识。”在这其中,我们可以看出,“问题法”能够帮助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加强对于知识点的掌握。而具体所谓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其实就是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转变为问题来对自己发问,然后再自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不仅能够培养出独立思维的能力,还能将学习到的凌乱的知识点转变为具体问题去学习、领会和掌握。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教师的配合,在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自己找到“路”来形成这种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一)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钻研兴趣

教师要观察学生,针对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他們的方法来激发他们的钻研兴趣,还要多鼓励学生们在自己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寻找到快乐。教师在这时候要注意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多问多想,使得这些学生慢慢有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问题的好习惯。这样学生就更有可能找到尽可能多的问题,然后探索到更多的知识,并且还能让学生们体验到解决问题之后的喜悦。

(二)让每个学生之间做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让学生之间虚心地相互学习,并在探讨的过程中让他们的自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奠定学习的扎实基础,让学生分享学习的过程。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共同提高,所以这时候学生之间就会很自然的形成分层,教师就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教导和判断,要教导他们不要局限交友,还要注意判断哪些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因为能够在一个问题上对别人有所帮助的,那么这个学生一般都具有更好的学习基础和思维,教师不能够让任何一个学生错失发展的机会。一般来说,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课程知识都会比较牢固扎实,对于以往学过的知识不会遗忘太多,对新的事情有强烈的自我探索兴趣以及能够有自己的目标,并且还在很坚定的往前奋斗的这些特点,这样的学生是具有很强的学习潜力的,教师应该注重培养他们,同时要让他们帮助其他的学生,形成这样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减少教师的教学任务的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在较好的氛围之中逐渐形成独立思考能力。

(三)在教师接手自己的学生时就要注重培养学生

一个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必须从他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对其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当然培养一个学生不是教师单独的事,教师应该要和学生家长做好沟通,让他们一起帮助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发展成更优质的、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人。教师可以让家长在生活中教会孩子自己独立解决各种问题,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自己要独立的完成作业,减少孩子的依赖和懒惰性,还要让孩子养成在家预习之后的学习内容,并且在当天课程结束回家之后还要复习,通过家长和教师的配合才能尽可能地培养好一个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合理运用“小目标”

在教师发现了一个学生的学习潜力时,要对这个学生进行一定的鼓励,通过这种方式让他坚持下去,并在其中给他制定一些阶段性的小目标,让学生能有一个追求的方向,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动力,然后再逐渐培养学生自己运用“小目标”给自己制定方向激励自己,一步步地成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当然,教师在其中还应该注重教育学生要有一个详细的总体目标,然后再将其分成一个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适时的督促并帮助学生,让学生在一步步完成的过程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从自己的胜利成果中取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通过这样来进一步完成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五)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的技巧

独立思考不是一开始就能够轻易做好的,让学生独立思考,尤其是小学生,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自己独立的学习中就能够达到“找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这个要求,对于小学生来说完成这个目标有一定难度,但是教师还是一定要按照这样的目标来培养学生。不能让学生笨拙的学习,要教授学生一些在独立思考时的技巧,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减少小学生在这方面的困难,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独立学习,不会被困难打倒轻易放弃,还能够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较难的问题或者比较枯燥的基础部分而不能继续学习时,要让学生量力而行,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不能解决的就暂时放在一旁,让他们在教师教授此知识点的时候专心听讲,再解决这个问题,就能够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还能让他们理解更有难度的知识点。当学习了之后,再回过头来看自己的问题,解决起来就很简单了,学生这时候对于独立思考的兴趣会更浓厚,也会更有自信心。教师还应教育学生,要让他们不要被困难所吓倒,不要半途而废,不要一碰到什么问题就问,要尽量做到自己钻研,自己解决。教师通过对学生技巧性的传授,来尽可能地培养出他们更好的独立思考能力。

由于数学学科的逻辑性较强,所以让一个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不仅仅是在此刻的学习中对他有用,在将来更深层次的学习中,这种思维能力将帮助他克服很多的困难,实现最大可能的进步,这是我们教师所希望看到的。希望每一位教师同仁都能够很好的培养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探究出更好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小学数学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谈独立思考
谈独立思考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