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开展农村初中体育教学

2018-09-10张清文

南北桥 2018年3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有效性农村

张清文

【摘 要】体育课堂在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锻炼学生身体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并不高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跑几圈后,就可以自由活动了,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育锻炼意识得不到有效的培养。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农村体育教师要意识到体育课堂的作用和意义,找到一种科学的体育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从而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更好的锻炼。

【关键词】农村 初中体育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060

以前,我国实施的是目的在于人才甄拔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重知识传授,重智育,轻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下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从数量到质量上的更高要求,我国全面展开了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理念。在教育均衡发展政策下,农村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办学条件逐步实现了现代化,教师也逐渐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残余影响,将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在提高学生运动技巧、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他们体育素养方面起到重要促进作用的体育学科也被提到了高度重视的地位。为了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全面贯彻新课改理念,教师要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方法,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农村体育课堂教学当中,让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为提升初中生综合素养服务。

一、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现状

首先,由于农村发展比较落后,在教学中,初中体育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大,对体育课不是很重视,体育训练活动较少;其次,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和体育技能偏低;最后,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基础设施不太完善,这是影响体育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等都是最基础的保障,学校经费紧张,体育设施的完善也就无从谈起。这些都导致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停滞不前,学生的身体素质无法得到科学锻炼,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增强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一)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为了避免枯燥乏味的体育技能训练扼杀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抓住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变化规律对他们进行诱导,充分挖掘体育锻炼项目当中的趣味性因素,以充满趣味的体育锻炼激发学生兴趣,在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当中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要善于创新性地使用教材,利用贴合农村初中生实际、能够充分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课堂参与度,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例如,在“障碍接力”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八路军送情报”的教学情境,在“送情报”的路上“敵人”设置了重重障碍,初中生战胜困难、成功完成任务的激情被充分激发出来,他们在跨越障碍接力过程中即兴发挥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再如在立定跳远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初中生的弹跳力,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蛙跳动作,学生增强了模仿的趣味性,练习任务不再枯燥乏味,反而成为富有趣味性的事情,在快乐当中锻炼身体、提高技能的目的也顺利达到,可谓一举两得。

(二)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突破教学条件限制,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素质

素质教育理念下,各门学科都应该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他们综合素养为目的。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突破场地、器材等教学条件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力。例如在篮球技能训练当中,由于场地限制,有的学生看到没有可以进行训练的场地,就开始凑在一起聊天。为了增强他们训练的积极性,我引导他们围成一个大圈做随机传球游戏,接不到球的同学要接受惩罚,到中央为大家表演节目。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既使体育活动受场地限制无法正常进行,学生依旧可以在与众不同的充满趣味的训练方式当中得到收获。

(三)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更新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农村初中体育课堂上进行改革创新,教师要善于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师要善于从学校周边、农村当中常见的事物出发,找出它们和体育学科的契合点,提高农村体育课堂的吸引力,充分激发初中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例如在实心球投抛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投抛实心球的要领,教师可以让初中生将实心球的投抛技巧和江南农民的“抛秧”或者建筑工人“抛砖”的情景结合起来,这种和农村生活实践有效结合的体育技能训练不仅提高了初中生的想象力,加深了他们对技术要领的体会,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让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增加体育课堂活力

传统的乡镇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采用机械式教学讲解动作要领,学生机械记忆之后进行自主练习,最后进行达标测评。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兴趣消失殆尽,学习的意识与动机消失殆尽,最基本的学习活动都无法保证,更不要说以充沛的活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了。因此必须采用更加丰富、更加灵活、更加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体育课堂的活力充分显现出来。例如在“后抛实心球”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开展教学。因为后抛实心球是一项体力强度和技巧强度都较高的体育动作,如果让学生进行单调、枯燥的练习,学生一方面劳累感会增强,另一方面学习兴趣会受到极大损伤,同时还会导致课堂活力的大幅度下降。因此教师组织了“追赶”游戏,两队学生分别把对方的实心球远远抛出,然后追上己方的实心球,将其滚回起点,速度快的一方获胜。这样一来,学生出于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的鼓舞,即便满头大汗也没有一个喊苦喊累的,相反,兴致还一直高涨,整个课堂都充满了无限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谢文忠.浅谈如何提高乡镇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质量[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s1):128-130.

[2]武锡兴.浅谈乡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3(4):140.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有效性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