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初探
2018-09-10牟长洲
摘 要:合作学习起源于美国,其产生仅有三十多年,但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普及的速度却相当惊人。当今合作学习不仅是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教学模式,也在我国中小学范围内迅速推广。合作学习既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身的智力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先对合作学习背景和理论进行概述,然后通过四个方面对如何提高中职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中职生 合作学习 合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240-01
《学记》中记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在倡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彼此交流互相促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合作学习是当今流行于我国中小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未来的社会是合作者的天下,越来越注重团队合作,合作能力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职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1 合作学习概述
合作学习起源于十八世纪的英国,1970年代在美国兴起,西方国家也随之兴起。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罗伯特·斯莱文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进行合作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是课堂上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探讨的教学实用理论。合作学习被王坦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当今社会合作学习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成为一种占主导的教学理论与策略。
2 合作学习的特征
(1)合作学习主要以学生为中心,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共同学习的习惯;(2)以任务为驱动,通过创造情景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3)互动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4)展现情感态度功能,营造互动,活泼,平等的课堂氛围。
3 立足课堂提高中职生合作能力
3.1 面向全体学生
合作学习强调以学习小组为依托,群体的分工协作进行学习,强调合作与分享,为中职学生适应社会做准备。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该注意到学生之间的水平各不相同,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缺点,教师应该合理分组,组内异质,将每位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的发挥,又使同学们能够互相学习,彼此合作。合作学习强调的是组内扶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保证任何一位组员都能在合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能力,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共同为小组的任务完成贡献能力。此外,设计活动任务时应该是先易后难,从简单到复杂,单一到多样,循序渐进,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到任务中。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时不能只关注一部分学生,要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
3.2 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主导作用。中职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时俱进,使学生有代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思考、分析、探讨与合作等方式,积极参与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3.3 注重多元互动
互动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来源丰富,学生之间的信息流通速度也超乎教师的想象,教师只有积极调动学生学习与参与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去学习,让每个学生自发自愿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角,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教师应该监督学生,如果发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过于倦怠,那就应该提醒学生,督促学生认真对待组内合作;同样地,如果有学生在活动中,一味地自己学习,不懂得与他人合作,脱离合作互动的本质,那么教师应该及时理解学生得进行心里状况,引导学生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乐在其中,享受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师生互动为主,而合作学习在传统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学材料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形成了多元互动的模式。
3.4 教师积极评价
合作学习不能重结果而轻过程,要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重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上,重在学生的良好合作活动上,重在对知识技能的应用上,重在学生获得的体验和感悟上。教师在对学生合作进行评价时不仅仅要督促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还要对学生的合作与学习进行鼓励。评价内容要多样化,可以口头表扬,鼓掌鼓励,发放礼物,颁发奖状。积极的参与,创新的设计,认真思考,勇于发言,声音洪亮等都可以成为评价的内容。因为教学对象是中职生,这一群体的学习能力并不突出,所以在评价中应以积极评价为主。评价要及时有效、客观公正,还要抓住时机,充分表扬学生,激发树立学生自信心,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培养提升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
4 结语
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共享了资源,在交流沟通中合作,还学会了承担责任和共同发展,同时掌握了知识提升了技能。合作学习让学生懂得沟通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有效沟通。深入挖掘合作学习的丰富内涵,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对于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培养与时俱进的适应社会发展现代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程培杰、李岩.“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对当前我国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启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2).
[2] 郭霞.“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
2011(4).
[3] 马兰.合作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2002.
作者简介:牟长洲(1973-),男,黑龍江牡丹江人,中学高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