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乒乓球运动训练与比赛的关系

2018-09-10王梦

体育时空 2018年2期
关键词:训练乒乓球比赛

王梦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2-101-02

摘要 本文围绕“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探索了乓乓球训练与比赛之间的关系。根据运动员的不同特点,在平时的训练中,采用各种训练手段及适宜运动负荷,在比赛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论证了乒乓球训练与比赛的关系以及基础和运用的关系。

关键词 训练 比赛 乒乓球

一、前言

乒乓球是我国的“经典国球”,以其对设备要求简单、速度快、变化多、灵活性强,经常练习可以提高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协调性等特点,广受欢迎,在高校体育运动和课外活动中也是普遍开展,深受高校广大师生的喜爱。乒乓球比赛从全局来讲就是检验日常训练效果的阵地,是训练的有效手段,是提高技术、战术的重要途径。训练是为了比赛,训练也必须服务并服从于比赛。训练是手段,比赛是目的。训练如何,可以通过比赛来检验。从比赛结果中又可以找出差距,制定计划,以促进训练的提高,两者是互相联系的。要想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首先,必须进行艰苦的训练,付出艰苦的劳动。其次,必须在平时训练中,根据运动员的技术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要能够正确掌握、了解运动员心理状态以及在比赛中战术运用得当。谁具备了上述的两项条件,谁就能够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在比赛中就能够取得优异成绩。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西安体育学院运动系2014级乒乓球专项班学生及教练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利用图书馆、计算机等工具查询与本课题主题有关的专著、书籍、期刊、报刊、史料、学位论文等获得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系统阅读和分析,从而为本课题研究寻求思路和提供依据。

2.访谈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并针对研究的具体内容设计了访谈提纲。在研究过程中对乒乓球运动员以及教练员经行访谈。

(三)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总结、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研究过程中所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及结果进行逻辑分析和概括,并对相关结论进行论证。

三、结果与分析

(一)训练与比赛的关系

60年代我国传统快攻打法统治乒坛,中国乒乓球队就已认识到快攻打法的优势,坚定走自己道路的信心。无论什么打法、技术,只要有意注意到这种技术的发展趋势,就能够练好并得到发展。当然,有时运动员对某种打法、技术本身并不感兴趣,只是由于任务的需要才去注意它。如为了保证我国主力队员适应外国队员打法、技术,许多乒坛上的佼佼者甘当铺路石,放弃自己的打法、技术。他们对外国队的打法、技术只是由于任务的需要才注意模仿。这说明,由于他们对任务的重要性理解很清楚、深刻,希望获得好的结果。因此平时要对运动员们进行经常性的目的任务教育,提高思想觉悟。

运动员的意志努力和思想品质对注意力的集中和分散关系极大。如当运动员感到训练枯燥无味和疲劳时,注意力易分散,这时在训练和比赛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明确打球的目的和任务;(2)照顾运动员的兴趣;(3)保证注意的重要条件一组织纪律;(4)用自我调节方法进行自我教育。

(二)在训练与比赛中常见的问题

通过对西安体育学院运动系2014级乒乓球专项学生以及其教练员的访谈,总结出在训练与比赛中的问题主要有:(1)训练方法不当;(2)身体素质达不到技术训练的要求;(3)训练负荷掌握不恰当;(4)注重比赛训练,忽视赛前准备及赛后总结;(5)训练与比赛脱节;(6)技术训练不达标。

(三)针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1.运用合理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乒乓球是一项对速度要求特别高的运动,发展速度素质在乒乓球运动中尤为重要。尤其是“近台快攻型”选手,他们的发球和接发球能力较好,但是步伐和速度却相对较慢,再加上自身衔接球的能力较弱,导致在相持过程中容易被打乱节奏,占据下风。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措施就是进行专项速度训练。在快速击球的过程中,速度可达到20m/S,在这样的情形下就要求运动员进行准确判断,快速反应。此外,就是乒乓球运动在击球上的规律性问题,对于单个击球动作而言有规律可循,可是当多个动作结合运用时,变没有规律可言,动作频率也会被打破。因此在乒乓球运动的专项速度训练中要尤其注意训练单个动作的转换速度和迅速判断的速度。

2.身体素质训练与技术训练相结合

在身体素质训练之后,正确而合理的技术就成了训练的核心内容。建立快速动作的动力定型,即要求运动员在训练时加快击球速度,不要求击球的准确性,以发展速度素质及快速的动力定型;训练时采用有规律和无规律相结合的方法,定点、不定点打一点,不定点对不定点等;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多球训练,采用各种不同的供球方法和不同的供球速度刺激机体,使机体产生强烈反应,达到加强击球速度练习目的。

3.训练中的运动负荷安排

在乒乓球运动的专项速度训练中,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给予运动员适宜的运动负荷。对运动员负荷量的确定要根据运动员自身的训练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此外还要参考运动时间、运动场地、参训人数以及训练分组等方面的情况。在运动负荷的整个过程中要呈现:负荷一进入疲劳阶段一疲劳恢复一达到提高的有效过程。

4.注重赛前准备与赛后总结

让乒乓球选手了解比赛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训练,通常,在乒乓球比赛时有若干方式和特点:技术上的特长对特短;特短对特短;特短对特长。最优方式是特长对特短,它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双方技术的差距,这是双方在比赛中努力争取的目标。根据以上比赛特点,在对运动员进行技、战术训练中,要全面训练运动员的战术能力,训练中要设定一些假设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同时还要根据不同训练阶段和不同对手情况确定训练内容和方式。训练和比赛实践表明,正确的了解、分析对手,善于用己之长,采取科学的针对性训练,让队员树立坚定的信心,就可以在比赛中发挥特长取得良好的比赛结果。

5.训练与比赛相结合

比赛中,能取得好成绩是有多方面原因,除了要有基本技术实力外,心理、战术方面也是取胜的重要条件。王珲在《乒乓球运动员战术意识形成过程及其表现特征的研究》“乒乓球运动员战术意识是运动员思维能力的一种体现,是随着运动员技战术的提高、比赛经验的积累得以逐步形成与發展。”按照惯例,乒乓球在对抗比赛时,有若干个方式;特长对特短,特短对特短,特短对特长,最优方式是特长对特短,它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双方技术质量之间的差距。这说明事先分析正确,战术运用得当。赛前的竞技状况和信心比以往的成绩更为重要,战术运用得当,强与弱是会转化的,知己知彼,才能对实际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乒乓球的训练跟比赛是密不可分的,训练是为了有更高的竞技水平参与比赛。乒乓球比赛中对抗方式千变万化,要想在比赛中发挥出良好的水平就必须在训练上下功夫,只有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加强技巧训练的同时,做到“练与赛”的结合。

2.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在比赛时要充分了解对方队员,设计有效的战术方案,同时针对比赛进行有效的心理模拟与技术训练。

3.在比赛前应该做好充足的心理与战术准备,在赛中结合战术的变换来施展自己的特长。同时,在比赛的过程中要树立信心,形成良好的心态,沉着应战,就一定能够在比赛中彰显实力,赢得比赛。

(二)建议

1.重视技术训练。在训练时可采用有规律和无规律的方法,如定点、不定点打一点练习;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练习;采用不同供球方法和不同供球速度来刺激机体的多球练习等,以使机体产生强烈反应,达到加强击球速度的目的。

2.加强身体素质。身体训练的重点是在做各种练习时,训练的重点应放在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上。

3.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在安排训练时,要合理的确定运动员的运动负荷,安排和处理好负荷量与强度的关系。注意训练的全面性和逐渐加大负荷量,以使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运动水平持续的发展。

4.训练与比赛相结合。针对性训练,设置专门的训练和比赛内容进行针对性训练,培养运动员的实战能力和相应的心理素质。

猜你喜欢

训练乒乓球比赛
乒乓球悬浮术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靠拢的乒乓球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最疯狂的比赛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