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人如何过夏季

2018-09-10

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8年7期
关键词:冷饮扇子冰块

习惯了与空调、电风扇为伴的现代人也许很难想象,在没有电也没有电器的古代,人们如何度过热浪滚滚的夏天?其实,古人度夏不但充分体现了智慧,还十分低碳环保有情趣。历史告诉我们,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即使没有电,他们却能想到其他方法消暑避夏,而且有些方法流传至今依然在用哦。

曾侯乙冰鉴

冰箱是现代人家离不开的电器,除了保持蔬菜水果的新鲜,还可以冻冰棍!这应该是炎炎夏日最好的福利了吧。

不过,曾侯乙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经享受到这个福利了。在曾侯乙墓中出土了一对铜冰鉴,冰鉴也就是古代的冰箱啦。这个冰鉴通高61.5厘米,边长62厘米,重170公斤,分为内外两层,外边为鉴,里边为缶,内外两个部件之间有缝隙,每到炎热的夏季就可以把冰放在缝隙里,如此一来,冰酒冰饮料就任君选择了。

故宫冰窖

古代没有可以在夏天创造低温的机器,那么冰又是打哪来的呢?冰窖便是古代人们贮冰的地方。冰窖是用砖石垒起来的拱券形半地下的建筑,人们在冬天把河中的冰挖上来,切割成规整的长方体,然后运到冰窖储藏起来,半地下的冰窖保证了低温,厚厚的砖石可以把外边的热气隔绝起来,这样冬天的冰块就可以储藏到夏天。

大约在三千年前的商代,富贵人家就已经开始在冬日凿冰贮藏于窖,以备来年盛夏消暑之用。

冰块、冷饮

古人有这些外界的降温手段后,自然开始琢磨怎么从饮食方面降温降火。古人先是通过冰块给室内降温,后来慢慢把冰块和饮料、食物相结合,创造出冰棒、冰镇米酒、消暑汤等。

到了宋代,古人冷饮的制作水平几乎和现代差不多了。南宋诗人杨万里曾对一种叫“冰酪”的冷饮大加赞赏:“似赋还咸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受元世祖赏赐,幸福地品尝到了当时的皇家冷饮“冰酪”(它由果汁、牛奶、冰块等调制而成)。后来,马可·波罗把“冰酪”的制作技术带回意大利。意大利对这一技术严加保密三百年后,被法国人出高价买走,此后不知怎么的又传到了英国。英国人改造后,制出了我们今天常吃的“冰激凌”。

古人的“凉友”

夏天酷暑难耐,但是别忘了我们身边的“凉友”呀。“凉友”真可谓“良友”,没电的日子它可替代空调、电扇为我们带来徐徐凉风。凉友的凉不似空调那般直直吹向身体,引来空调病;凉友的风也不似电扇那般强烈,它的风是轻柔的。它的材质从古至今十分多变,有普通的竹、木、塑料,更有贵重的象牙、贵金属。说了这一串,凉友的真身也该一现了,那就是扇子。

扇子是古人夏天降温用的最普遍的神器。扇子最早是谁发明的,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按照人类的本能,估计在原始社会就应该有雏形了,不过那时拿的应该是树叶等东西。后来随着人类的进步,制造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扇子也变得种类繁多。古人称扇子为“摇风”“凉友”。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会买用绢帛制作的,经济条件差的就用芦苇竹条编的,如果是达官贵人,在酷暑则可以享受“人工风扇”。到了汉代,一种名叫“叶轮拨风”的大型纳凉器具腾空出世,其消暑效果非常可观。

瓷 枕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瓷器之乡”,古人除了会用瓷器做碗、做花瓶外,还发明了瓷枕。瓷枕的枕面涂了一层特殊配方的釉,冰冰凉凉的,夏天枕于其上,睡起觉来特别凉快。所谓“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恐怕就是古人对瓷枕的最好赞美。

凉 屋

唐代开始出现一种供人消暑的“凉屋”。“凉屋”通常傍水而建,采用类似水车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将凉气徐徐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屋子里自然会凉快起来。这个方法比“人工风扇”和“叶轮拨风”效果好得多,是古代科技的进步啊。到了明代,“凉屋”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高度,明朝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对此有精彩描述:“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不难看出,明代人已知道在消暑时巧妙利用地理优势,掘井纳凉。著名的承德避暑山庄就是古代凉屋的巅峰之作。

古人降温最后的大杀器——心静自然凉!

此神器一出,任你气温四十度还是五十度,都要统统归降!这句话出自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苦热题恒寂师禅室》:“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即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此方法皆适用!“心静自然凉”不仅可以指对气温炎热的控制上,还可以指遇到烦心事,不急不躁,头脑冷静,心里清明,方能找到解决之道!

看完古人这些消暑神器,鲁小班特想穿越回去,好好体验体验。

猜你喜欢

冷饮扇子冰块
冰块为什么会粘到手上?
冰块里的鱼
可收缩得彩色扇子
喝冷饮
花了多少钱?
钓奇特的“鱼”
为什么多吃冷饮有碍健康
冷饮为什么不能多喝
扇子
塑料和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