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氯地西泮鉴定方法研究
2018-09-10徐仿敏姜兆林刘凌云魏万里
徐仿敏 姜兆林 刘凌云 魏万里
(1 江阴市公安局物证鉴定室 江苏 江阴 214431;2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法化学系 辽宁 沈阳 110035;3 无锡市公安局物证鉴定所 江苏 无锡 214401)
1 引言
新精神活性物质是指未被《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或《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管制,但以单体纯净物或制剂的形式滥用,会对公众健康带来威胁的物质[1]。近几年,新精神活性物质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猛,根据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09~2016年,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共报告出现739种不同的新精神活性物质,主要包括合成大麻素类、合成卡西酮类、新苯二氮卓类、苯乙胺类、哌嗪类等[2],其中以合成大麻素类、合成卡西酮类和新苯二氮卓类为主,大约占全部新精神活性物质的70%以上[3]。目前,我国国内出现的新精神活性物质主要包括合成大麻素类[4-6]、卡西酮类[7-8]、新苯二氮卓类[9]、哌嗪类[10]这几类。
近几年,在非法药物市场上出现一些新的苯二氮卓类药物,该类药物与传统的苯二氮卓类药物结构类似,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但没有被任何国家批准作为药物来使用。这些物质主要以片剂、胶囊、粉剂的形式销售,目前出现的新的苯二氮卓类药物主要包括氯硝唑仑(clonazolam)、2’-氯地西泮(diclazepam)、依替唑仑(etizolam)、氟溴马唑仑(flubromazolam)等[2]。
2’-氯地西泮,英文名称Diclazepam,2'-chlorodiazepam,又称Ro 5-3448,化学名称:7-氯-5-(2-氯苯基)-1,3-二氢-1-甲基-2H-1,4-苯并二氮杂卓-2-酮,分子式:C16H12Cl2N2O,分子量:319,它的化学结构与地西泮类似,具有抗焦虑、抗惊厥、镇静和肌肉松弛等作用[11-12],其药效是地西泮的4~8倍[13]。2’-氯地西泮在20世纪60年代被首次合成[14],欧洲药物与毒瘾监测中心于2013年发现其首次出现在非法药物市场[15]。英国已于2017年将2’-氯地西泮列为C类毒品进行管制[16],而在我国还未被列入管制范围之内,也未见相关研究文献报道。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法(NMR)联用技术对案件中缴获的新精神活性物质进行定性检验。通过与国际缴获毒品分析科学工作组织(SWGDRUG)提供的谱库进行检索比对,并用1H NMR 谱图对其结构进行进一步的确证,确定新精神活性物质为2’-氯地西泮。该方法简单且实用,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案件的检验工作,并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2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与试剂
赛默飞Trace1310-ISQ LT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Nicolet IS50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甲醇(色谱纯,购于Sigma公司);布鲁克AVANCE 3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
2.2 分析条件
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VF-5ms(30m×0.25mm DF=0.25);柱温:80℃,保持1min,20℃ /min 升至280℃,保持19min;载气:He;流速:1.0mL/min ;进样口温度:280℃ ;进样量1μL,分流进样,分流比为20。
2.2.2 质谱条件
离子源温度:300℃ ;传输线温度:280℃ ;离子源:EI源;EI 电压:70ev;扫描范围:45~450amu;溶剂延迟:3.5min;全扫描模式(Full Scan)采集总离子流色谱图。
2.2.3 红外光谱条件
扫描范围4000~550cm-1;扫描次数32次;分辨率4 cm-1;光圈:100;DTGS 检测器。
2.2.4 核磁共振条件
采集参数:PROBHD 5mm PABBO BB-;PULPROG zg30;TD 65536;溶剂为氘代氯仿;NS 16;DS 2;SWH 6009.615Hz;FIDRES 0.094699Hz;AQ 5.4525952 sec;RG 203; DW 83.200 usec;DE 6.50usec;处理参数:SI 65536;SF 300.1318534 MHz;WDW EM;SSB 0;LB 0.2Hz;GB 0;PC 1.00。
2.3 样品处理
2.3.1 GC-MS分析
案件中缴获的未知片剂如图1所示,研磨后,取约5mg样品,置于15mL具塞试管中,加入10mL甲醇溶液,超声5min,离心后,取上清液1.5mL于自动进样瓶内,供GC-MS分析。
2.3.2 FT-IR分析
取未知片剂10粒,研磨后用适量甲醇溶解,超声10min,离心后吸取上清液挥干,重结晶后得到白色晶体,如图2所示。取上述白色晶体少许,直接置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ATR附件上进行FT-IR分析。
图1 缴获的未知片剂
图2 未知样品中提取的白色晶体
2.3.3 NMR分析
取约10mg重结晶后的白色晶体,置于核磁管中,加入1mL含有TMS的氘代氯仿,使样品充分溶解,供核磁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3.1 GC-MS 分析
将2.3.1中的样品溶液按照2.2所述的分析条件进行GC-MS分析,得到空白溶剂和未知样品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如图3所示,由总离子流色谱图可以发现在保留时间12.39min处出现色谱峰。其主要特征碎片离子(m/z)为283(基峰)、290、318、255。通过与已知质谱数据库(Mainlib、Replib、Wiley、Nist)进行谱库检索,未得到匹配结果。将质谱图与SWGDRUG组织提供的质谱库进行检索比对,得到检索结果显示与“Diclazepam”的质谱图匹配一致,如图4所示。通过对Diclazepam的结构进行解析,发现其特征碎片离子主要是以断裂C=O和Cl的方式进行断裂而得到,如图5所示。
图3 空白溶剂与未知样品的总离子流色谱图
图4 未知样品与SWGDRUG提供的谱库检索图
图5 2’-氯地西泮的主要断裂方式
3.2 FT-IR分析
在2.2.3所述的仪器条件下,进行FT-IR分析,得到未知样品红外光谱图,如图6所示。在1700~550 cm-1指纹区的特征吸收峰较为明显,其主要特征吸收峰波数位置如表1所示。通过仪器自带的红外光谱图谱库的检索,未找出与之相匹配的红外光谱图。将未知样品的红外光谱图与SWGDRUG提供的Diclazepam红外光谱图[17](如图7所示)进行比对,特征吸收峰的比对结果一致,可以确认该未知样品即为Diclazepam。
图6 未知样品的红外光谱图
图7 2’-氯地西泮的红外光谱图
3.3 H NMR分析
为进一步验证该未知样品的结构,对其进行了核磁共振氢谱检测,1HNMR谱图如图8所示。谱图中δ 7.26ppm是氘代氯仿的溶剂峰,未知样品的化学位移δ、分裂峰数及归属情况详见表2。通过结构分析,进一步证实该未知样品为2’-氯地西泮。
表1 未知样品与2’-氯地西泮的红外特征吸收波数
图8 未知样品的1HNMR谱图
4 讨论
4.1 体内代谢过程
Moosmann等[18]通过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了2’-氯地西泮的体内代谢途径,如图9所示。2’-氯地西泮经过N-去甲基化和4-羟基化代谢为地洛西泮和洛甲西泮,进一步代谢为劳拉西泮。健康自愿者服用1mg的2’-氯地西泮,最高血浓度出现在服药后3h,洛甲西泮、地洛西泮和劳拉西泮的最大浓度分别出现在服药后6h、36h、99h,通过Kinetica 5.1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推断出2’-氯地西泮的半衰期为42 h。在服药后3~56h内收集的尿液中可以检出微量的2’-氯地西泮,尿液中的3种代谢物以葡萄糖醛酸结合的形式存在,经过β-葡萄糖醛酸酶水解后,服药3h至6d收集的尿液能检出地洛西泮,11d收集的尿液能检出洛甲西泮,19d收集的尿液能检出劳拉西泮。这些代谢数据可以为该类案件的检验提供参考。
图9 2’-氯地西泮体内代谢过程
4.2 案例检验
2017年10月,华东某市某女被害人被犯罪嫌疑人下药迷晕后强奸,醒来后仍然记忆模糊,记不清发生何事。大约距事发48h后至公安机关报案,随后公安机关采集被害人的血液和尿液,送至笔者所在检测单位进行检验。尿液经过苯二氮卓类免疫检测板初步检测,呈现阳性结果,血液和尿液经过固相萃取提取处理后,进行GC-MS检测,在被害人的血液中检出2’-氯地西泮和地洛西泮,如图10所示;尿液中未检出2’-氯地西泮,检出地洛西泮、洛甲西泮和劳拉西泮,如图11所示。
图10 被害人血液中2’-氯地西泮(A)和地洛西泮(B)的色谱图和质谱图
图11 被害人尿液中劳拉西泮(A)、洛甲西泮(B)和地洛西泮(C)的色谱图和质谱图
5 结论
2’-氯地西泮自20世纪60年代合成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均没有被批准作为药物使用,因此在近几十年中从未出现。然而伴随近些年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2’-氯地西泮在互联网中被当作“听话水”、“乖乖水”、安眠药进行贩卖,被一些不法分子用来实施抢劫、强奸等犯罪活动,应引起我国相关部门的充分重视。
本文建立了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联合技术鉴别2’-氯地西泮的检验方法,并对红外特征吸收峰、质谱的碎裂方式和核磁氢谱中质子的归属进行了初步探索,得出2’-氯地西泮的相关分析数据。该方法简便、快捷、实用,能够对新精神活性物质进行定性检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