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间—当代青年水墨画家提名展·“70后”山水篇研讨会摘要
2018-09-10
第一回
冯令刚(主持人):今天这个展览是庆祝《中国书画》创刊15周年专门策划的系列展之一,参展的画家都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他们创作的山水具有整体时代背景和文化属性的共性,大家可以谈谈自己的见解。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今天,它将来何去何从?它的山水画语言,笔墨语言,体现什么新的时代特点,我想这应该也是一个研讨的方向。几位参展的画家,也可以谈谈自己创作的感受和想法,方便大家交流学习。
王东辉:看了这个展览,总的感觉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每一个人的作品里都有所呈现,有的偏传统一些,有的已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符号。简单谈谈我的感受。屠老师的画,画面里色和墨的结合,干湿变化,轻松中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意外之喜。白老师的画浑厚、大气,用墨用色层次丰富,包括小的点景,都有一种沧润的感觉。杨先生的画充满东方审美意味,优雅深邃,很能抓住人。还有新的朋友刘筱静先生的画,我也很喜欢,整个的构图,有中国传统山水画那种人文的情调,包括他用线条的质量,让我想到傅抱石先生,但是他又有自己用色上的新意。
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这批人,经历了一个变化非常快的年代,摄影从胶卷到数码,互联网从最早的486电脑到现在的智能手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的创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还需要大家去坚守。
孙欣:很荣幸参加今天“70后”创作群体的山水之间。山水画体现的是一种山水精神、山水意象,山水意象承载着中国传统世人的精神品格和审美趣味,尤其是在文人画产生之后诗书画一体的时代。
张喆 溪山逍遥四条屏之一 69cm×34.5cm 纸本设色 2016年
山水意象的核心实际是一个心象,有什么样的心象才有什么样的意象,才有什么样的笔墨和语言结构。我们回溯艺术史中的画家,他们给我们提供了至少两种典型的创作形态,一种是手摹心追,给大家呈现的是一个可参照的山水,有它的客观实体存在。另外一种是完全想象的山水,纸面上创造的是胸中的山水,画者的心象。赵孟頫的《鹊华秋色》,画的是济南鹊山和华不注山,现在我们去济南都能看到,可以在它的画面中寻到山水的真迹。而龚贤的山水不并是为人所见的山水,是未知的山水,但却是客观存在的,是画家心中的那个山水。
方勇 静夜思系列之一 96cm×45cm 纸本设色 2013年
我们的山水画传统也是通过一代代山水画家去建构出来的,跟他所处的文化语境、艺术生态和主体的意趣密切相关,相互作用才形成了这样一个山水画传统。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给予我们每个人的痕迹都是不可降解的,完全无法摆脱的。我们不能像古人那样生活,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媒体信息时代,我们比他们有更多的信息、更广阔的文化资源。古人的山水画处理的是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而我们当代人面对山水的时候包蕴的信息会更多,我们有更多的多元经验、知识结构,有更多的方式方法去实现我们跟山水之间的一种关联。如果我们再继续像古人一样,试图单一视野去传达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能会略显单薄。除此之外我们要更多植入当代人的观念、思想,当代人的观看角度,阐释问题的方法,我们需要在纸面上重新发现山水,跟山水的关系。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去割裂和经典传统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一切的新都是以旧为本,在旧基础之上的创造,它有上下文逻辑关系的。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不再需要把中国民族的文化符号拿过来彰显我们的独特性,更多地应该落实到文化的母体里面去生发出一种新的水墨语言结构,去传达当代人内心的所思所想,真正把艺术家内在的认知经纬度通过它的画面投射出来,我想这是我们“70后”这么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即将面临和正在解决的一个问题。
白联晟:我身为“70后”一员,在谈论我们的作品或创作感受之前,先谈谈我们这批人。其实我们“70后”这代人有一种矛盾,对一些事情认知上的矛盾。除了上承“60后”、“50后”或者父辈“40后”,下承“80后”“90后”,对我们带来一种所谓的窘迫外,我们生活在一个夹缝当中。我们没有经历那么多的社会变故,也没有上代人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和对精神方面更深刻的认知,也不会像“80后”“90后”那样对新鲜事物毫不排斥拿来就用。
再谈谈对作品的感受。从每个人画面当中,看到了一种完善,跟自己的画去较劲,这种较劲是为了尽善尽美。我们画一张画怕别人从画面当中解读不准确,我们想说的和别人想听到的尽可能达到一致。但是,能不能我们画完之后索性把画让别人去看,让他们去读,至于读成什么样我们也不用在意太多,这是我现在想说的。
杨运高:我感觉作为70年代出生的画家有比较执着的地方,一个是对传统经典的执着,一个是对自己个性的执着。我们70年代出生的画家对于传统经典都高度认同,对经典做了很深的研究。还有从自身个性来说也是特别执着,不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白联晟 正午山谷骄阳烈69cm×139cm 纸本设色 2015年
李岗 云山画意浓68cm×136cm 纸本设色 2007年
杨运高 丝路之光96cm×180cm 纸本设色 2016年
周松 乙未写生之二纸本设色 2015年
戴光莹 湖畔山林 190cm×180cm 纸本设色 2004年
屠鸿辉 扬州写生之五 34cm×34cm 纸本墨笔 2016年
云门张岩 造境之四69cm×18cm 纸本设色 2015年
作品画面呈现出来的状态与艺术家平时的生活状态是比较一致的,我们大部分画家是在写生与创作中反复穿插,出去写生然后回工作室整理,这也是继承了李可染先生的写生创作体系,从我们生活的状态反映到我们的创作,我觉得这也是我们这代艺术家平时的状态。
屠鸿辉:我自己是画人物有一个阶段确实画不下去了,想从其他地方吸取一些营养或发现一些语言。我现在的山水画创作比较少,还在写生和学习阶段。近几年在江南的园林、太行山,包括北京周边写生,对绘画语言的发现起到一些作用。所以我觉得每一代画家的产生,或者每一个时期的物象对画家的感受肯定会不一样,不用故意去找,从原点上不一样。创作也是这样,情理之中又有一些意料之外,才会让人感觉到新鲜或者有趣。一成不变去复制前人的画面,我觉得有点不过瘾,不是说不好,很好,对传统精神的传承是需要的。
刘筱静:我说一下自己山水画学习的一些体会。最早对山水画有一些思想上的改变,是大学临摹课以后,临完宋画以后开始临元明清,发现某种程度上山水的写实性和生动性逐步消失了,元以后笔墨逐渐形成模式。那个时候我心里就有一种逆反,为什么永远都是一个坡角几棵树,一个中景,远处群峰罗列,我就在想有没有一种新的视觉上的表达。后来我做了很多的尝试,研究生毕业以后大概5年我没有写生,我是近5年才开始去写生的,我觉得写生就是你通过这种训练以后,最终发现作为一个山水画家始终还是无法脱离对自然的探究,自然还是一个丰富的源泉,可能你关注的点和你读书的时候不太一样,我又重新回到大自然里面。我感觉我自己的状态就像摄像机的对焦一样,反复在犹疑,我在进行形式上的探索,另外一方面又努力回归。这是我的心路历程,应该说还没有找到一个很明确的方向或者风格,但是这种探索未知的感觉也给了我一种快乐,始终有一个兴奋点。
顾工:今天这个展览的主题叫“山水之间”,参展画家都是70年代出生的。70年代我觉得很有代表性,这一代人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特殊的一代。出生在五六十年代的人,他们成长学习过程当中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左右,而70年代的人遇上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很多70年代出生的画家接受了高等教育,学院教育,很多读了硕士博士,打开了视野,不仅仅是一个画家了,而且也是美术研究者,既能够创作也能够从事研究,他们对美术的理解远远比单独从事画画的人要深入得多。
所以我们70代画家首先还是要感恩这个时代,这个年代段的画家以他们的学历修养,以他们对艺术的投入,应该会在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史上取得更大的成就,随着作品面貌逐渐成熟,应该会对“80后”“90后”画家,产生更大的影响。
韩朝:我们“70后”还处在一个转型阶段,既有传统的东西存在,也有一些新的东西不断出现,我们应该追随时代的步伐进一步拓展中国画领域,还是固守我们农耕文明时期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精神?如果完全回到传统我觉得是不太现实的,同时也是不可取的,我们对这个时代的贡献就没有了,完全被遮蔽了。完全西化我个人也是反对的,因为西方它已经有现成的模板,它强调原创,而中国画在原创性当中可能做得还不够。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85美术新潮”,同时也经历了新潮之后的回归,我们既有观照西方的可能性,同时也有回归传统的诉求,在中西古今之间我们有可能建立起一个相对恰当准确的坐标,这是“70后”的优势,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在中西融合过程当中,每个人根据每个人的特点选择资源,所走的路子不一样,但我觉得在座的画家,都有当代的意识和综合性,这是这个展览的一个特点。
张东 贵州堂安69cm×45cm 纸本设色 2017年
金心明 葛岭道上册页之三25cm×16cm 绢本墨笔 2017年
刘筱静 渐远的风景136cm×68cm 纸本设色 2013年
熊鹤敏 光风霁月68cm×46cm 纸本设色 2016年
方广智 二龙山秋意78cm×53cm 纸本设色 2015年
吴建福 行走的风景之十三132cm×64cm 纸本设色 2017年
第二回
任军伟(主持人):中国画由古代到北宋发展到元明清,我觉得主要在两个方面达到了相对完备的水准:一个是意境,一个是笔墨。古代两宋的山水,主要是以意境取胜,元明清的山水主要以笔墨取胜。所以后世的不少画家,把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使笔墨的品质和意境的体现,能够兼收并蓄,互为表里,融会贯通。今天参展的画家,他们的作品不管从是意境还是笔墨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们这种境界的获取,我觉得不仅是从传统中得来的,更是他们行万里路,师造化的产物。游历名山大川,无疑可以开拓画家的眼界和胸襟,只有真正领略过大山大水的人,才会有大眼界、大胸怀,他的作品才能呈现出阔大的意境、苍茫的意趣。他们都很注重写生,但反应在作品里的却没有停留在写生素材的堆砌上,而是在审美意境的层面上,将写生材料加以融化、变通,重新加以铸造。
这是我对他们作品的简单总结概述,算是抛砖引玉,听听各位的意见,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一些认识来谈论自己的想法。
孙明道:我们的中国画创作,其实面临着一个时代的课题,我们面前的历史不仅是过去几千年的山水画的历史,实际上是几千年中国文化的历史,甚至超过了传统的中国文化,我们现在面对的可能还是整个世界变化的问题。
100年前中国文化出现了新诗的变化,这个变化的裂痕远远大于之前从古诗到律诗绝句,再到宋词元曲的这个变化。面对那个断裂的时候,中国画出现了很多大家,新诗的出现带给中国画很大的启发。而40年前,中国文化又发生了一次世界性的变化,我们赶上了这个潮流,我觉得这个时代给予我们太好的机会,我们是否也能够再创造出为未来树立标杆的作品,我觉得这是给各位提出的一个大的课题,一个大的使命。
陈明:我觉得到20世纪以来,其实有一轮新的传统,这个新的传统搀杂了很多因素在里面,包括西方和民间的因素。所以我们说的新传统山水已经不再是宋元时期了,当然之间的关联是非常密切的,是从那个传统过来的。我觉得从新传统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又有一些变化,就是学院的传统,70年代的山水画家,基本都是从学院里面来的,经过严格的学院派教育,有扎实的功底,这是我的第一个感受。
第二个,说说70年代人,70年代人在我看来是最后一批具有理想主义的人群,因为我们是生于70年代,成长在80年代,80年代正好是我们精神上逐渐成熟或者固定的一个年代,而这个年代中国正好是处于具有理想的一个时代。所以我们生和长在这个理想主义时代,自然会带有很多理想主义的色彩。但是70年代人也面临着压力,在我们之上是五六十年代山水画家名家,后面80年代的山水画家不断往上涌,我们夹在中间,这个压力是非常大的,想从这里脱离出来建立自己的一个标杆,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第三点,对于写生的实际意义。中国画的写生和西方绘画的写生是不同的,西方写的是静物,是静止的东西,但中国画写生是写出生机,如北宋赵昌,他写的活的东西。所以写生对于中国山水画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石涛也说“搜尽奇峰打草稿”,如果没有行万里路,看遍大江南北的山山水水,胸中没有丘壑,我觉得很难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
石劲松 不语 68cm×136cm 纸本笔墨 2016年
尤德民 留筠馆 34cm×69cm 纸本设色 2017年
杨怀武 南山·2016·一 146cm×315cm 纸本设色 2016年
刘仲原 东山胜境 240cm×120cm 纸本设色 2017年
李国华:我在中国美术学院是学美术史专业的,我觉得对于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是中国传统艺术一个最主要的形式,某种意义上,它成为文人寄托情怀、才思表达的最主要的渠道。今天这个展览,虽然都是山水画,但具体到每个艺术家的作品,从语言表达、画面及出发点来讲,还是非常多元,可以看到当下这种多元文化在“70后”绘画艺术家身上的展现。
中国传统艺术进入20世纪,它有这么几大变革:第一,它面对的挑战是徐悲鸿和陈独秀之类革命主义者倡导的用西方形式主义改造中国画的一个冲击。第二,是1949年以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种政治要求对中国画的冲击。再到1978年以后,传统在某种意义上有一些回归,然后西方主义思潮又进来。到了2000年,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传统的中国画,或者说水墨艺术,它在将来用一个什么样的形态,或者一种更新颖的形式出现。“70后”的画家,除了在笔墨或者说在延续传统思路上,有没有根本的突破和转变,可能是“70后”艺术家们需要面对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徐光聚 竹 66cm×33cm 纸本墨笔 2016年
刘长焕:我是一个局外人,研究方向主要是中文,喜欢对中国传统诗词进行创作、研究、梳理。今天我看了展览的作品,我感觉各有特色,从我内心的审美期待来讲,有几幅作品还是比较触动我的,我比较传统喜欢,比如吴疆先生的那四幅画,确实让我感到了浑厚和苍茫,笔墨个性比较强烈,有点黄宾虹和龚贤的山水味道在里面。
谈谈我对中国写意山水的一个感悟。我认为中国画的笔墨精神不是简单的语言表达,是一个练意的过程,如果不练意,没有载道和生命的关怀,我们对大自然的解读和理解肯定是有问题的。练意之后才可以写意,而意是什么?意是心上发出来的音,这是文字学的理解,音下面有个心字。心音是我们对生命、天地自然、生活理解感悟之后的一个提炼和表达,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吴疆 岱宗神秀 220cm×110cm 纸本墨笔 2009年
我记得在20世纪,1915年的时候,中国的很多诗集,包括陶渊明、李白、杜甫、孟郊等的诗,被日本人整理成了一本诗集《神州集》,后来又被西方著名现代诗人艾略特翻译成英文,在欧洲开启了西方意象派诗歌的发展。所以中国很多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去回归,重新回到诗意的审美,这是我们中国画实现突破的一个门槛。我们必须重回到对生命的关怀,对黑白关系、对笔墨的运用,重新回到内心与自然的平静与安宁当中去,因为这个时代太浮躁了。我们如何用新的笔墨精神和对生命的理解,把它上升到哲学的审美高度,这是我们未来要思考的一个方向。
陈稳:在这里我要感谢中国书画杂志社给我们“70后”的画家提供的这个展示平台,我看了所有的作品,包含的面很广 ,既有工笔也有写意,有注重传统的,也有一些作品是注重西方形式感的,所以展览具有非常明显的多样性。
我是画青绿山水的,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绘画材料上探索一些东西,就是工笔画的重彩。要把水墨表现出写意性,我感觉还是很难把握,真正要达到的话还需要一个时间。中国当代青绿山水,在传统山水的基础上,我认为在材料或审美形式上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古代的青绿山水,相对来讲主要是四种颜色:石青、石绿、花青、赭石。我们今天画青绿山水的时候,颜色就不仅仅局限于这四种颜色了。但是无论怎么画,青绿山水的精神是坚持不变的,要具有颜色丽而不俗及墨雅这两个特点。
王保起 秋水冬韵 34cm×70cm 纸本墨笔 2016年
张明弘 七墩·写生 60cm×90cm 纸本设色 2015年
韩朝 夜山系列之石寨 136cm×68cm 纸本墨笔 2016年
吴疆:我想谈谈对山水画创作的一点认识,画山水我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上中专的时候看中国画老师示范中国画,我感觉中国画太神奇了,就只需要毛笔、宣纸、墨,就能画得这么有魅力,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可能这就是人的一种本性,一种对山水画、对大自然的喜爱。
我学画基本上都是属于半业余状态,后来在山东师范大学进修中国画,又从山东艺术学院读了艺术硕士。经过学习,最大的感受是山水画的气息,是大自然的气息,还要有笔墨的冲击力以及藏在画里的精神,我觉得这是我应该一直探索下去的。中国山水画不是西方的风景画,山水画表现的是一种大的空间,一种大自然山水中自然的气息,它会保留在山水画发展过程中。作为山水画的实践者、探索者,我想我这一辈子就做这一件事,使我的画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山水无穷无尽的的神秘感。
周东:我原来学绘画,现在二十多年没画没写了,这两年突然想写字了,从我学书法的理解,我觉得书法对绘画影响很大,尤其是对山水画。一幅好的山水画或书法,会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但是作品的好坏,我认为反映在四个地方:第一大气,第二正气,第三清气,第四雅气。山水画如果是大气的,可以让人精神振奋,而正气的作品,会让人有一种敬畏感。山水作品里面一定要有清气,清气给我们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再就是雅气,如何雅?雅气就是有一种从画意到诗意的联想,意境是需要自己创造出来的。
尤德民:非常感谢大家,大家谈得都很好,有些问题也谈得非常深入,从美术革命到改革开放,到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跟我们展览主题比较契合。如果大家稍微用心看,这个展览我在策划的时候,还是花了一些心思,尽量兼顾不同风格和形式的作品。
我们这一代画家,跟“80后”比,有一个共同指向,都指向了传统。我们在学校的时候,非常迷恋传统经典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讲,好的方面,我们没有抛弃传统,但不好的方面,在没有创新思想的情况下,守着传统是最保险的,至少不会出错,这是我对自己,或者我们这一代的画家比较担心的地方,就是从思想方面没有什么想法,个人认识上受的约束比较多,可以理解为不够自信,或者是人格不够独立。而对于“80后”或“90后”来讲,我认为传统对他们的约束就差了一些,没有像我们有那么强的约束。他们的画里面个人观念的东西强一些,这是“70后”这代人欠缺的。
任军伟:非常感谢各位,从各自的角度谈了自己的观点。今年是《中国书画》创刊15年,我可能是杂志社编辑里面坚守时间最久的,我从2006年编第一期杂志到现在,在这个平台学到很多。因为我是80年的,最想说一句话,应该向70年致敬,向传统致敬。《中国书画》这么多年最核心的部分一直是传统经典,对传统艺术的推介,是我们到现在一直在坚守的。对于杂志社来说,经常举办当代画家的作品展,希望通过展览的形式跟大家形成比较好的互动,一方面向传统发掘、探索,另一方面也关注当下的创作情况。《中国书画》这15年来,受到大家的好评,可能因为我们一直在坚持做这么纯粹的事,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杂志。■
曾三凯 江南曲·D调·3 88cm×70cm 绢本墨笔 2017年
陈智安 枕烟·一 47cm×36cm 纸本墨笔 2017年
巩艺 仿古山水册之二 25cm×30cm 纸本设色 2016年
康益 几树惊秋 110cm×150cm 布本设色 2013年
陈稳 潇湘无处不锦绣 217cm×183cm 纸本设色 2018年
王跃奎 河岳洪荒 193cm×180cm 纸本设色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