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喧嚣和诗的冷凝
2018-09-10邢昊
邢昊
我们今天讨论的这个话题,是新时代都市诗歌的创作与走向。那么,何谓新时代呢?我所认为的新时代,也许并非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时期,而是中国新诗百年之后,另一个百年的开端之时。这个所谓的新时代,也许正是中国现代诗歌真正突破和刷新的时代。
“都市诗”这面旗帜,由《都市》文学肩扛着。从当年的《城市文学》的现代诗大展,一直延续至今,几乎成为一个传统和标志性符号,非常令人钦佩。
说起“都市诗”或曰“城市诗”,我忽然想起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中国有馆阁诗人,有山林诗人,就是没有都会诗人。”人无完人,鲁迅先生也有说错话的时候。其实,自古以来,就已经出现了表现城市的诗,只不过古代的城乡差别不是太明显而已。比如杜甫的《忆昔二首》:“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不过,严格地讲,一般所谓的“都市诗”,应该出现在工业化以后,工业革命是乡土诗与都市诗的一个分水岭。
中国新诗已过百年,工业现代化程度加剧,网络时代和微时代来临,城市的喧嚣愈来愈加冗杂,诗人们在城市中感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诗人在意象叠加中迷失了自我,这就是所谓“异化”。理想和现实的习惯性错位,导致许多诗人在当下的诗写过程中,发生迷失和错乱,乃至写出许多无病呻吟、天马行空的所谓“城市诗”。
写城市题材,用城市意象就是现代诗吗?对此,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早就予以了否定。他批评比他年轻的意象派诗人以工厂、齿轮、烟囱、酒吧、站街女等意象入诗,认为这样固然让乘地铁上班的城市更容易读懂,却丢失了诗歌率直本真的传统。而朦胧派诗人自己也说,用飞机、游轮、霓虹灯、高脚杯等意象也未必就能真的写得出好诗。我比较认可美国诗人布考斯基,他也是个蜗居于城市一隅的孤独的诗人,他的诗歌里也有酒吧之类的符号,但我却觉得他那些朴素本真的诗作并不庸俗,特别有现代感。为什么?因为他写的不是幻觉,而是真实;不是表象,而是事物的本质。
在屠宰场后面的
拐角有个酒吧
我正坐在那儿
透过窗子看
夕阳落山
眺望窗外,茂盛
干燥的杂草丛生
……
我抽着烟喝着啤酒
直到感觉差不多可以
上公共汽车了
带着附体在身的
所有那些死动物的
灵魂
脑袋轻晃
浮现出女人并从我身旁
走开
下车后
我还有一条街要走
还有一层楼梯要上
才能到达我的住所
在那里我打开收音机
点上一支烟
没人注意我
从来就没有
———死动物的灵魂
布考斯基为我们呈现出的,是一个都市诗人的落寞感。当下的中国诗坛,都市诗歌的平民化现象愈来愈强烈,与布考斯基的诗风,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之处。当我读到布考斯基诗中,那些大萧条中的男人们,开着车出去找工作时,我就很自然地想到伊沙的《吉隆坡云顶赌城联想》:
地球毁灭了
人类移居外星球
我是幸运的
最后一批撤离者
当我们到达那里的时候
发现先我们到达的人们
住在一座超级大赌城里
有人朝篮筐里
投掷地球仪
我告诉他们地球
已经毁灭的消息
他们哈哈大笑
弹冠相庆
原来所有的人
都为地球———
他們家园的
毁灭下了注
现在他们赌赢了
联想奇特,质朴率真。这首诗歌的绝妙之处,就在于其对想象的依赖和对联想的恰当把握。在诗的内部,语言其实并不高级,最好的诗人会在近乎口语的言说中,呈现和表达出都市的真切意味。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个急剧变革的时代,我们用了几十年的工夫,才艰难地走完了西方300年的现代化,很多东西比如我们的都市诗,就只好草率而应急性地引进了。都市诗歌的成长,其内功和外功的修炼与养成,我们还完全停留在深度引进西方的状态,我们没有自己独立的诗学,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都市诗歌的弊病,也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的语境下,到底我们在什么地方什么维度上,才能梳理出一个比较清晰可靠的都市诗歌创作脉络呢?我觉得首先我们的都市诗歌要走下“神坛”,就是不要去装神弄鬼,要脚踏实地地写,老老实实地写。
许多诗人看一个城市,喜欢站在城市高楼上乃至坐在飞机上,高傲地“俯瞰”。因此,都市诗歌变得轻浮而浅薄。在那么多冗杂的都市诗中,我比较欣赏唐欣的《北京组诗》,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写得稳健而扎实,不掺丝毫水分。
1
灿烂的朝霞升起在金色的北京
一千多万人从梦中苏醒
离开家门加入并加剧城市的沸腾
那还在睡觉的让我向你们致敬
不为别的因为我也赖在家中
我们的劳动在夜里进行
2
黎明地铁车站的出口
无数的人流涌出
壮阔的场面
像是暴动的无产阶级
要冲向国王的宫殿
但他们攥着手机夹着报纸
互不搭讪一哄而散
3
浓雾消散城市浮现
碧蓝的天空下面
那些积木般的楼房
玩具似的汽车
看上去统统是佛经说的幻象
真实的好像只有人的脸
以及脸上急切和厌烦的表情
那些对“都市诗歌”这个概念,理解过于浅薄和表象的诗人,是很难写出《北京组诗》这样的佳作的。这些看似简单的叙述,揭开的却是城市的伤痂。它的冷凝从容,它的平易近人,它的形象生动,深深打动着每一个读者。在都市诗歌庞杂的丛林中,我们并不缺少宏大叙事式的历史,我们缺少的正是唐欣这样的个人的真实叙述。
有一首都市诗,我至今记忆深刻,那就是赵少琳的《扛着一百只箱子的夜》:
是扛着一百只箱子的夜
在桥上在草地上
在一朵奔跑的花上睡着了
是扛着一百只箱子的夜
压在落叶上房屋上
压在了我们的鞋上
然而是这么多的夜
是扛着一百只箱子的夜
在梦里却经不住一封
我们记忆中的来信
就被搬向了一处陌生的角落
一首很短的小诗,简洁而简约,干脆而利索,没有一句废话,就把城市人头顶那巨大的压力,呈现得淋漓尽致。
我认为都市诗人,并非只是指出生在城市的诗人,而是指极少数有着明确的都市意识,并伸展出全新诗写触须的诗人。在北京漂泊多年的我,也写过一些都市诗,其中有一首《在上苑艺术馆楼顶欢度中秋》:
风越刮越大
天越来越冷
不知不觉
月亮已从天边
悄悄溜到中间
中国艺术家
抱来了柴火
澳大利亚艺术家
点燃了篝火
大家紧紧围坐在一起
都凌晨两点多了
哥伦比亚艺术家
还在一个劲儿跟着我念
太吵了
太饱了
太好了
智利艺术家
还在一遍又一遍
教大家读她的芳名
疙瘩妮娜
圪塔丽娜
格达丽娜
这首看似简单的小诗,呈现出的其实是一个全球化的大视野。因此我要讲,真正的都市诗,它不应该有任何题材上的拘泥和地域上的局限,应该是完全敞开的。
说到当下的都市诗写作,我认为非常有必要重构一种立足于真实生活的“城市诗学”。这个“城市诗学”与“现代诗学”应该是互融互济的。依我个人的观点,当下的都市诗写作,不能只着眼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的物化成就。尽管许多城市诗创作,涉及到巍峨的城市景观,我却认为那只是承载了一种肤浅的表象而已。只要你的体悟中有现代都市诗意,你就应该挖掘那些发生于城市旮旮旯旯中的事情。从一个人或者一点细节写开来,派生出一连串城市的忧郁和反省。
一個诗人在写都市诗时,往往拼尽全力地去幻想那都市的灯火阑珊,并极力予以夸大和升华,而恰恰忽略了本土。这样的信号,是相当危险的。所谓的“都市意识”或曰现代性,我认为更多的象征一种本土意识的陌生化或者叫前卫化。本土就像城市的古老城墙,就像桑蚕吐丝那样,只要你还算得上是一个清醒而纯粹的都市诗人,无论你在写作中遇到什么,它都能用自己的缠绵,从紧咬的骨缝里,发出行动的号召,将一切的一切,死死纠结。
我非常不幸地看到,许多所谓都市诗人高高在上、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他们把诗歌写得洋味十足,就是现代诗。而我却觉得这样的诗歌,恰恰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相当靠不住的,甚至是一种花言巧语蒙蔽读者的伪诗。
离开本土写都市,和站在本土写都市,是不同的;装腔作势写都市,和脚踏实地写都市,是不同的;知识分子写作的都市,和民间写作的都市,是不同的;陈旧迂腐的都市诗,和先锋鲜活的都市诗,是不同的;传统的都市诗,和现代的都市诗,是不同的;拧巴的都市诗,与爽朗的都市诗,是不同的;缥缈的都市诗,和真实的都市诗,是不同的;浑浊的都市诗,和干净的都市诗,是不同的;铺排的都市诗,和简洁的都市诗,是不同的。前者腾云驾雾,猪鼻子插了一根烂葱。而后者却剔除了一切的杂质或虚妄,耳朵紧贴着城市的心脏。
我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地说,过分地强调都市,和自觉地融入都市,是不同的。这种微小而微妙的差异,也许只有真正心存现代意识的诗人,才能够窥见。我们应该用诗人冷凝的眼光,来不断审视和消解城市的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