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锻炼意识,锻炼健康体魄
2018-09-10叶祺轩
叶祺轩
摘要:学生体质下降已经是社会的普遍现象。课业负担重,体育锻炼少,网络手机占用时间长,使得广大学生课余时间缩减。因此,增强学生运动意识,强化其锻炼的意愿,改进其身体素质才是从根本上提升健康体魄的解决途径。本文从体育锻炼的角度出发,意在增强学生运动意识,帮助其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提升体魄健康状况。
关键词:体育锻炼;意识;体魄
我国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体质严重下滑,该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导致该问题发生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学生学习课程多杂,占用了很多锻炼时间;网络,尤其是电脑、手机的使用非常频繁,不仅给眼睛造成了伤害,还使体能严重下降。因此,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培育学生爱运动,想运动的意识,就成为了热门课题。作为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强化学生体质,更需要教育学生,让其明白运动的益处,强化其主动运动的意识,确保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锻炼身体,在课下也能积极投入到锻炼之中。
学生在校时间较长,但体育课程却占了寥寥数节课,即使算上课间操的时间,学生在校要求锻炼的时间还是太少了。虽然学校倡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但实际课业繁重,占用了大多数课余时间,于是锻炼也就成为了口号而已。那么应当如何教导学生积极锻炼身体呢?我认为,教会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意识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有了这种主观意识的推动,学生就能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缝隙中挤出时间来锻炼身体,想方设法来进行体育锻炼,如此,身体素质就得到了提高,也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工作的开展。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自我体育锻炼的意识呢?对此,应该先将体育锻炼的好处说清楚,讲明白。
一、体育锻炼与生理健康
(一)体育锻炼与体重
人身体进行运动,就会消耗热量,随着运动强度加大,消耗的热量就越多,从而可以燃烧体内的脂肪,实现体重的调控。但现在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群中出现了很多小胖子,很多学生养成了懒惰懒动的习惯,特别挑食,有的还变成了被风吹跑的小瘦子。学生身体素质明显下降。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还要教导其学会在生活中随时开展体育锻炼,抓住利用一切可以锻炼的机会锻炼身体,比如往返学校途中可以快走,比如多爬楼梯,少坐电梯。比如协助父母分担部分家务工作,这样就可以及时消耗一些热量,从正面调控自身体重。
(二)体育锻炼与发育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身体骨骼和肌肉发育生长,改善身体身体循环,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抵御病毒入侵有良好效果。目前很多疾病的爆发已出现了低龄化,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肺功能衰竭等。目前,学生中出现糖尿病的患者,痛苦不堪,家庭负担尤其是精神负担很大,为有效避免类似情况出现,减少学生患病得病的比例,就要加大对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
(三)体育运动与神经系统
人体活动要依靠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正常工作了,人才能对生活、学习、工作应付自如,对外界事物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体育锻炼是身体各部位协调活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神经系统对各类运动作出及时准确的反应,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运动项目。而体育锻炼的开展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体神经系统的改善和调节,使学生大脑更加灵光,思维更加灵敏,也进一步促进了学习和工作。
二、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一)体育锻炼与身心压力
学生在校期间面临着升学的压力。目前竞争更是异常激烈,来自家庭的,来自学校的,来自社会的,还有来自自身的压力集于一身。各种压力之下,学生急需释放压力的方法。如果引导疏导不力,就可能出现心理偏差,出现厌学、逃学等不良现象,甚至出现自我伤害的举动。如何引导学生宣泄压力,提振精神呢?体育锻炼能够使学生放松自我,宣泄内心。通过跑步、打球、游泳等形式能让学生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因此每天坚持半个小时左右的运动对学生排泄内心压力是非常有益的。
(二)体育锻炼与情操心态
体育锻炼是自我行为,学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让体育锻炼变得色彩丰富,从而在锻炼中提升自我,对三观的塑造有很大帮助,可以达到陶冶情操、调节心态的作用。日常生活中进行倒走、交叉步、等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反应力,还能让学生在运动中提升自我修养,让身心变得协调健康,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在锻炼中调整自我,更加有助于学习研究。
(三)体育锻炼与快乐思想
体育锻炼不仅仅是学生的个体活动,同时也可以让家长和同学多能其他人员参与的,比如集体篮球赛,羽毛球比赛等。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不仅放松了自我,还培育了团队合作意识,增进了与他人的情感默契,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享受到不一般的快乐感受。
三、结论
体育锻炼的好处数不胜数,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方面。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了解到体育锻炼的益处,帮助学生培育锻炼意识,但要注意的是,体育锻炼也有度的问题,不是拼命练,拼命跑,而是锻炼有度,调节适当。
总之,培育学生锻炼意识,锻炼健康体魄,是一件需要坚持的工作,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我们深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体育锻炼问题会慢慢得到解决,学生身体素质会慢慢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恒.大学生、研究生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比较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10):91-92.
[2]王次农,邱达明.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适应性和生活满意感的影响[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1):123-128.
[3]吴锡改,石倩倩.论青少年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3):165-168.
[4]郑春梅,伊向仁,李元.健身锻炼对不同职业国民多维压力与心理健康影响的分析研究———以山东省不同职业人员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8(1):73-78.
(作者单位: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