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及防御对策

2018-09-10陈勇杨虎刘赛

农业灾害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防御气象灾害西藏

陈勇 杨虎 刘赛

摘要 介绍西藏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旱、暴雨、洪涝、大风、冰雹、雷暴、雪灾,分析其发生的特征、规律和区域分布,并提出了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为加强地方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西藏;气象灾害;防御;特征;对策

中图分类号:P429;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8)02-060-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8.02.025

西藏地区的地形地貌特殊,在高空大气环境和天气系统的影响下,气候表现为复杂多样化,西北部干燥严寒,东南部温暖湿润,还有多种多样的区域气候和明显的垂直气候带。西藏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是多种气象灾害的多发地区,气候变化敏感。相关专家研究指出,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更易受全球气候变暖因素的影响。据气象资料显示,1981—2017年西藏冬季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62℃,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1.1 mm,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多发。笔者通过对西藏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进行介绍,分析其发生的特征、规律和区域分布,并提出了气象灾害防御对策,为加强地方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1 西藏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特征

1.1 干旱

西藏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貌,降水分布差异比较大,总体来讲是东部和南部多,西部和北部偏少。降水最多的是林芝地区,平均年降水量在650 mm左右,降水最少的是阿里地区,年均降水量仅有50~70 mm。西藏地区因为高海拔、空气稀薄、冷热气流无法到达,而水分蒸发量大,容易形成气候的干旱。西藏的干旱频繁发生,主要分为初夏和盛夏干旱,初夏时节发生的干旱会使春播推迟,农作物出苗、分叶、拔节等受到影响,对冬播农作物的拔节和开花有很大的影响,从而造成农作物产量的降低。初夏干旱还不利于刚返青的牧草生长,影响到牲畜的长膘。农牧业受到干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2 暴雨、洪涝

西藏在北部冷空气和南部的暖湿气流共同作用下,频现暴雨天气。其中,昌都、林芝、拉萨、山南和日喀则等地是暴雨天气的多发地,常常会导致洪涝灾害。西藏的雨季出现在6—8月,发生洪涝灾害主要是在沿江一线、东部地区和南部边缘地区,在夏季容易出现连续性的强降水,会造成山体滑波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暴雨使农田淹没,道路、水渠和一些农桥等基础设施被破坏,对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3 大风

西藏地区在每年的10月至第2年的4月,受到西风急流和地面冷高压的控制,少雨雪天气,干旱多风,尤其2—4月为最多。大风天气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的高山和平原地区,主要在阿里、那曲和昌都的西北部。受到风沙天气的影响,西藏地区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耕地面积和质量不断降低,对农牧业生产造成了极大影响,降低了农牧民的经济收入。

1.4 冰雹、雷暴

西藏是全国冰雹发生最多的地区。藏南地区的冰雹多发生在6—9月,平均每年有6~12次。藏北地区是冰雹灾较为严重的地区,平均每年受到的冰雹天气有25~35 d。降雹时,通常伴有雷暴现象,其中,那曲、索县等地每年的雷暴日高达85 d以上。西藏的冰雹天气发生在4—10月,6—9月是高发期,占全年降雹日的70%~80%,有时候甚至会达到100%。降雹时间多发生于午后到傍晚时分。

1.5 雪灾

雪灾对于藏北地区的影响最广,破坏力也最大。每年的冬季和春季,受到强降雪降温天气的影响,藏北草原出现大面积的雪灾,造成牲畜无草可食,影响到长膘,体弱的牲畜会大批死亡。雪灾造成封路封山,使运输、通讯中断,经济和国防建设受到严重损失。藏北中东部和昌都的北部是雪灾的多发地带,遭受灾害严重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损失惨重。

2 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

2.1 做好气象灾害预警,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

以西藏地区现有的气象监测网络为基础,通过遥感、遥测等新技术,利用气象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等建立起天气监测网,对西藏地区的气象灾害进行有效的监测,尤其是在气象灾害的多发区域,进行重点监测,使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进一步加强。充分地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介进行多渠道地发布气象信息预警,给人民群众做好防御气象灾害充分的时间。

2.2 建立氣象灾害评估机制

对造成气象灾害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其发生的时空规律,整理气象灾害的数据入数据库,为防御气象灾害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做好气象灾害会带来的影响和损失评估,并提出有效的防灾减灾对策,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防灾减灾部署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在气象灾害发生时,要进行现场的灾情收集,经确认无误后上报给上级单位,为今后对类似气象灾害的影响和损失的预估奠定基础。灾后进行总结分析,为研究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提供理论基础。

2.3 强化气象灾害处置

加强对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机制的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气象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组建政府防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的天气灾害信息数据库,由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统一部署安排,稳步推进,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共同防灾减灾。在气象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把灾害信息汇报给上级部门,确保应急处置机制能够及时启动,便于调动各部门的力量,有效地进行气象灾害的防御,降低气象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的各种损失,稳定社会秩序。

2.4 重视气象工作,增强全民防灾意识

要提高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对气象部门发布的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尽快传递到灾情可能出现的地方。向全社会普及防御气象灾害的知识,加强宣传教育,使之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在农村培养气象信息员,宣传气象知识和气象预警信息,同时收集气象灾害信息,反馈气象服务的需求。传播气象防灾知识,提高农民对气象灾害的认知。

2.5 强化人工影响天气

要优化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布局,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水平、作业能力和服务效益。建设时空密度适宜、布局合理、专业化程度高的人工影响天气综合监测网,提高动态监测能力。加快地面作业点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改进地面作业网络,提高高炮、火箭等地面作业装备的性能和自动化程度,打造素质精良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

2.6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西藏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因此,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大规模植树造林,为改善生态奠定基础。积极鼓励和引导农牧民群众参与造林绿化、防沙治沙等生态工程建设,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鼓励农牧民兴办营造林、林木种苗、经济林等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加大城镇、村庄、机场周边和公路沿线沙化土地治理力度,积极开展森林围城建设和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有效改善人居环境。

3 结语

面对频发、多发的灾害性天气,西藏各级气象部门要尽快完善全区一体化业务平台应用,切实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充分发挥国家突发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核心作用,切实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覆盖率,完善面向各部门预警信息快速通报流程和渠道。通过深化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应急、水利、农业、国土等部门交流合作、资源共享、灾害联防和应急联动,增强防灾减灾合力,扎实推进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加强关键农时季节和农事活动气象服务,保障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曲珍. 西藏地区自然灾害系统脆弱性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2.

[2] 杨志刚,张核真,王晓军,等.西藏近10年气象灾害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J].西藏科技,2011(11):69-73.

[3] 刘柱. 民族地区常态灾害防灾减灾体系构建[D].长沙:中南大学,2010.

责任编辑:郑丹丹

猜你喜欢

防御气象灾害西藏
天上的西藏
神奇瑰丽的西藏
数据挖掘在计算机网络病毒防御中的应用
喀什地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广东省气象灾害对冬种辣椒生产的影响
论校园无线局域网的攻击与防御
刍议新局势下计算机病毒防御技术
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