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蚕桑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
2018-09-10张业顺吴堂凤张国政王福海
张业顺 吴堂凤 张国政 王福海
摘要: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镇江蚕桑文化,文章对其特点和现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近年来由于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效益和效率,对蚕桑文化缺乏重视、宣传和发展规划,导致镇江蚕桑文化保护和发展非常滞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合理规划,强化宣传;加强对蚕桑文化古建筑保护;强化蚕桑文化内涵建设;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建设蚕桑文化主题公园;开发蚕桑特色文化产品;加强蚕桑科普文化建设。
关键词: 蚕桑文化;镇江;文化品位;保护;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6.329(255)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 10017003(2018)02008708引用页码: 021303
A research o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ericulture in Zhenjiang
ZHANG Yeshun1a,2, WU Tangfeng1b, ZHANG Guozheng1a,2, WANG Fuhai1a,2
(1a.College of Biotechnology,1b.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212003, China; 2.The Se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Zhenjiang 212018,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better protect and develop sericulture of Zhenjiang, the characteristic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sericulture in Zhenjiang were studied deeply. In recent years, the importance of sericulture development has not been well propagated due to excessive pursuit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lack of attention to sericulture culture, which causes sericulture culture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Zhenjiang lags behind.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ericulture in Zhenjiang,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ericulture in Zhenjiang, such as: carrying out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powerful propaganda; increasing the force of ancient sericulture architecture protection; enhancing sericulture connotation building; integrating development of sericulture with tourism industry; constructing a theme park of sericulture;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tourist products with se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strengthening the popular science of sericulture.
Key words: sericulture culture; Zhenjiang; cultural taste; protection; development
作者簡介: 张业顺(1981)男,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蚕桑文化与蚕丝生物材料学的研究。中国是世界蚕业的发祥地[1],中国丝绸享誉世界,蚕桑文化与中华文明交相辉映,是最具特色的中华文化之一。中国蚕桑文化历史悠久,它萌生于数千年前以蚕纹为标志的石器时代[2]。陶昌馨等[3]论述了蚕桑文化占据中华农耕文明的半壁河山,在农耕时代,蚕丝不仅是强国富民、发展经济的重要内容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而且还承担着特殊的教育功能。李发等[4]提出蚕桑文化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其特质主要体现在农耕文化、君子文化和哲学文化等。王济干[5]认为蚕桑之道是变化变通、创新创业、务本务实之道,蚕桑文化不仅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是浸润着中国人的国民性格。钱荷英等[6]阐述了蚕丝文化的“满足、整合、导向和教化”等功能,提出了蚕丝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当前关于蚕桑文化的研究和论述较多,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蚕桑文化的渊源[713]、内涵[5,1415]和功能[1619]等方面,而关于蚕桑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方面的研究报道相对不足。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首要前提是合理地保护与开发[20]。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基于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开展相关研究有更好的示范效应。镇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和光辉的历史,蚕桑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特别是近代以来,其蚕桑发展历程是中国这个时期蚕桑发展典型的缩影,颇具有代表性。1926年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镇江蚕种场在镇江建立[21];1951年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蚕业专业科研机构落户镇江[22];2009年蚕桑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现代农业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在这里启动[23]。镇江作为蚕桑业的科教高地,在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现代蚕桑业的快速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另外,文化是当前国家或城市间竞争的软实力,传统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文化的源泉,处于竞争的核心层,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4]。随着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与实施[25],蚕桑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的气息。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东风,充分挖掘、保护和发展镇江蚕桑文化,无论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城市品位,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
1镇江蚕桑文化的特点
1.1镇江蚕桑文化具有悠久和光輝的历史
镇江的蚕桑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期,镇江已出现陶纺轮和石纺轮,约在原始社会后期,镇江人已掌握丝的生产和纺织技术[26]17。据《新唐书·地理志·江南道》所述,唐代镇江蚕桑业已具备相当规模。在宋元时代,镇江在制绸和印染方面十分发达。至明代,镇江的丝绸印染水平居全国之首。明清时期,镇江有80%以上的人口生活来源与纺织或丝绸息息相关。镇江的丝绸产品“江绸”以质地细软柔滑,畅销海内外。民国时期,以冷御秋等为代表的实业家和知识分子在镇江创办蚕桑专业农场和职业学校,开启中国现代民族蚕桑事业[26]。
新中国成立后,镇江的蚕桑丝绸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中国蚕桑事业唯一的国家级研究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简称“中蚕所”,2000年与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整建制合并,后与学校融合发展,保留“中蚕所”名称,增挂“江苏科技大学蚕业研究所”牌子)在镇江扎根,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蚕所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培养的蚕业学子遍布海内外,向多个国家推广先进的蚕桑生产技术。镇江一度成为世界的蚕业科教中心之一,在蚕桑行业享有盛誉。镇江的蚕桑文化随着镇江蚕桑在行业的影响力的增强而增大,成为镇江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2镇江蚕桑文化资源特色鲜明
1.2.1具有保存完整的蚕桑文化建筑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现镇江保存有完备的与蚕桑生产相关的特色建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中国蚕桑改良会合作蚕种场旧址。1926年,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在镇江四摆渡购地13.73hm2(206亩),创立镇江蚕种制造场[27]。该场在民国时期为中国家蚕品种改良、繁育、提高蚕丝品质与产量,推动全国蚕业经济发展等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21]。现存有建筑21幢(分布于镇江蚕种场和江苏科技大学西校区内),有大门、岗楼、水塔、蚕室、缫丝室、储茧库、冷藏库、办公楼、检种室等各类建筑。这些建筑自民国以来一直沿用,现仍有部分还在使用。建筑主体为砖木结构,保存较为完好,作为整个蚕种生产流程配套十分齐全,在全国极为罕见。它不仅见证了镇江蚕桑业发展的历史,更是中国蚕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合作蚕种场旧址已分别于2007、2011年被列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和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另外,在四摆渡这片土地上,还有两家重要的蚕桑生产与科教单位,即镇江蚕种场和中蚕所。始建于1927年的镇江蚕种场在鼎盛时期,江苏一半的三级原种和10%左右的普通种由该场繁育,由于蚕种品质优良,享有“铁种”之美称[28]。中蚕所,其前身为1932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央农业实验所蚕桑系[27],该所现为中国蚕桑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专业研究所,其在行业更是享有“蚕中央”的美誉。在镇江蚕种场和中蚕所均保存有一批颇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建筑和大批蚕桑生产资料。另外,当前位于镇江的石马、黄墟、高资等地也存有一些很有特色的蚕桑古建筑。
1.2.2具有丰富的蚕桑文化名人轶事
历史名人是现代社会中最稀缺、最可贵的文化资源,具有不可复制与无可替代性特征[29]。名人轶事在文化传承和弘扬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镇江在蚕桑发展方面拥有很多与国家领导人相关的令人难忘的往事。比如,“朱德在镇江(蚕业研究所)”[30]“王震三顾蚕业研究所”[31]“佩剑将军张克侠,三次亲笔复函筹建蚕业研究所”[32]“习近平赠送卡斯特罗桑树种子(桑种由中蚕所选送)”等。这些名人往事不仅展现了国家领导人对于蚕桑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从侧面反映出蚕桑产业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性。
1.2.3具有丰厚的精神内涵
文化精神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也是文化的灵魂。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精神内涵。在镇江蚕桑文化历史的长河中,特别是近现代以来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杰出人物。如沈秉承、冷御秋、陆小波、严惠宇、葛敬中、顾青虹、孙本忠、曹诒孙、胡鸿均、高一陵、吕鸿声、何斯美、严忠婉等[33]。沈秉承先生清末在镇江任职期间“捐俸植桑”,身体力行指导蚕桑生产并编写了在蚕桑行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蚕桑辑要》一书[26]6872。民国时期的蚕桑事业“三老”(冷御秋、陆小波和严惠宇)倡导和践行“实业救国,教育兴邦”,积极出资兴办蚕桑学校和蚕种场,大力发展蚕桑产业[26,3437];中国蚕业界一代宗师吕鸿声先生年近八旬仍筹措实施龙年写作计划,直到“驾鹤西去”仍有未完成的稿件,他一生著书数百万字,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知识宝藏[38]。此外,在镇江大地上,还有很多蚕桑界先驱们为国家、为民族、为蚕桑行业无私地奉献,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正是蚕桑文化的精髓。
1.2.4具有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蚕桑专业研究所
中蚕所是中国蚕桑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专业科研机构。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蚕业专业学会——中国蚕学会也挂靠在该所,该所在蚕桑行业不仅地位特殊,而且在全国甚至国际上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这里拥有世界上保存蚕桑种质资源最多的资源库或资源圃。另外,中蚕所也是重要的蚕桑专业人才培训基地,是蚕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作为国内外蚕业科技交流的窗口,长期以来,与数十个国家保持着蚕业科技的交流、合作和友好往来[26]7377。中蚕所在蚕桑行业声誉卓著,它的存在,对镇江蚕业和蚕桑文化的发展来说具有明显的优势。
2镇江蚕桑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现状
经笔者走访和调研发现,镇江的蚕桑文化保护与开发目前仍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尽管镇江合作蚕种场旧址已被纳入文物保护单位,但对于文物的维护也有很多亟需改进的地方。对于文保的标识,仅在现镇江蚕种场内的中央位置并排立了两块文物保护的混凝土纪念碑(一块为镇江合作蚕种场旧址,一块为镇江蚕种场旧址)。其中介绍镇江蚕种场的碑文大多已模糊不清,其他文保建筑未见任何标识。这些建筑大多长年大门紧锁,有的门窗和屋顶破损,甚至坍塌而缺少维护,有的被辟作他用面目全非,特别是镇江蚕种场内的道路状况极差,相当一部分蚕桑建筑被农田侵蚀或被当作厂房,蚕桑建筑未能得到有效保护。
2.1重视力度不够,缺少合理的规划
尽管镇江拥有如此丰厚的蚕桑文化积淀,却没有一部相关的地方保护条例或法规。正是缺少规划,镇江蚕桑文化的发展存在无法可依的境况,这也导致了镇江部分蚕桑古建筑遭到了破坏。比较典型的是位于江苏科技大学西校区内的原中国合作蚕种场旧址存留的多栋蚕房在校区建设过程中被拆除。当前镇江蚕桑文化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建设。
2.2对蚕桑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蚕桑文化标识缺位
多年来,镇江的蚕桑文化宣传处于“原始”状态,未见有相关政府部门关于蚕桑文化的宣传报道。另外对蚕桑文化的标识也存在严重的缺位甚至错位,比如,中国合众蚕种场建立之处位于如今的江苏科技大学西校区内,现仍存留有多栋已纳入文保的蚕桑文化建筑,包括原镇江合作蚕种场的大门依然存在。然而在江苏科技大学西校区内没有任何有关蚕桑文化保护的标识和介绍。另外,将中国合众蚕场的文化保护纪念碑立于现在的镇江蚕种场内也颇具争议。杨瑞彬和王福海(前者为著名的镇江古城文化学者,后者为镇江蚕桑历史学者,两者也是将镇江合作蚕种场纳入文保单位最主要的倡导者)等对此曾提出过异议。相关部门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但由于重视不够,如今仍未能得到纠正。在如今的镇江蚕种场内也仅有两块有关蚕桑文化保护的纪念碑。很多建筑都没有蚕桑文化的标识,包括镇江蚕种场的大门(现为宾馆的广告牌,看不出丝毫的蚕桑印迹)。长期的宣传缺位,标识的缺失或错位,导致人们对镇江蚕桑文化了解不足甚至认识错乱。
2.3蚕桑文化缺少与其他传统文化和产业的融合
文化的融合发展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要途径[39]。镇江的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在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下,“西津渡”文化、运河文化,以及“三山”(金山、焦山和北固山)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迅速,如今已有较高的知名度。然而遗憾的是,镇江的蚕桑文化处于被遗忘的角落。
1)蚕桑文化建筑缺乏与周边建筑的融合。目前镇江保存有较多的古建筑(较集中的区域为伯先路和西津渡一带),这些建筑中日式建筑非常少。位于镇江四摆渡(中蚕所和镇江蚕种场所在地)的蚕桑建筑是典型的日式风格,不仅颇具特色,且文化底蕴丰厚。另外,四摆渡与西津渡和伯先路相距仅数公里之遥,在历史和文化上与前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四摆渡的蚕桑文化建筑如能融入到西津渡和伯先路等古建筑文化区,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镇江古城文化产业。然而目前,镇江的蚕桑建筑不但未融入其他古建筑文化区,而且处于无人问津的境地。
2)蚕桑文化与镇江的旅游文化和产业脱节。近年来镇江在着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的过程中,建设涵盖了西津渡、运河、醋、白蛇传等传统文化元素,唯独“丢下”了蚕桑。另外在镇江旅游文化的宣传和建设上也见不到蚕桑文化的影子。比如影响力较大的镇江游园卡,景点虽涵盖了几乎镇江所有具有特色的地方,却见不到任何与蚕桑有关的内容。在镇江旅游商品打造和推介过程中,仍主要局限于传统的“三怪”(肴肉、香醋和锅盖面)。尽管当前镇江拥有一些颇具特色的蚕桑制品,然而在旅游市场却见不到踪迹。
3)缺少与镇江其他文化街区的融合。近年来镇江着力打造的“西津渡文化街区”已颇具规模,该街区引入了镇江诸多特色传统文化内容,尽管镇江丝绸文化与因漕运而兴的西津渡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遗憾的是,诺大的街区中也没有一丝展示蚕桑文化的空间。
2.4蚕桑文化内涵与价值有待深入挖掘
当前,具有深厚文化历史底蕴的镇江蚕桑文化基本处于原始的“粗放”状态。镇江的蚕桑地位、历史事件、蚕桑文化建筑内涵、名人轶事和自身资源价值均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和挖掘。
1)镇江蚕桑的历史地位阐述不足。近代以来镇江蚕桑业的发展过程是这个时期中国蚕桑发展的缩影和历史见证,中国蚕桑改良会镇江合作蚕种场和中蚕所对中国蚕桑的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前者的设立是民国时期推行科学养蚕,振兴和发展蚕桑事业而做的重要举措,扭转了家蚕良种主要靠进口的局面,显著提高了中国蚕丝的品质,促进了蚕桑育种机构的快速发展,使中国蚕桑行业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后者为中国蚕桑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专业科研机构,其为新中国蚕桑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当前还没有关于镇江蚕桑历史地位方面的专门研究。
2)对历史事件的整合有待挖掘。民国以来镇江蚕桑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很多对中国蚕桑发展有重大影响力的事件,如镇江合作蚕种场和中蚕所的设立,国家领导人对镇江蚕桑发展关怀与批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启动,与国外的蚕桑合作与交流等。这些事件对中国农业经济和蚕桑业的发展进程均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3)镇江蚕桑文化建筑的价值有待挖掘。镇江较为完备的蚕桑文化建筑,具有重要的学术、艺术和商业价值。中国合作蚕种场和镇江蚕种场的蚕桑古建筑不仅布局科学合理,而且具有优美的日式建筑风格。随着商业经济和旅游经济的发展,如果有效地梳理和挖掘镇江蚕桑古建筑,使之与周边的西津渡和古运河等融为一体,将成为一个靓丽的景点。然而当前这方面的规划和开发仍是空白。
4)蚕桑名人轶事资料有待整理和挖掘。在鎮江历史上拥有很多优秀的蚕桑名人,然而调研发现,仅有1994年出版的《奉献在丝绸》一书中略有提及。此书中仅收录20世纪初期到90年代部分蚕桑业人士的简介,不仅不够全面,也缺乏对蚕桑重要历史事件和名人轶事的收录与整理。多年来这方面的工作仍停滞不前。
5)自身资源利用不够,镇江蚕桑资源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现在还没有人对镇江蚕桑资源做专门和系统的研究;中蚕所藏有大量的蚕桑档案资料,对研究中国蚕桑发展史、丝绸经济史等课题意义重大。另外,中蚕所也是中国蚕桑对外技术援助和交流的主要对接单位,突显了镇江蚕桑具有重要的文化交流价值。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鲜有人涉及。
2.5蚕桑产品品牌效应不足
目前,镇江以中蚕所为代表的科教单位已开发出一系列蚕桑产品,如保健品桑叶茶、桑叶蚕蛹片等,饮品如桑果汁、桑果酒等,日用品如蚕丝被,装饰品如蚕茧工艺品,化妆品如蚕丝面膜、蚕丝精华液、蚕丝皂、蚕丝慕斯等。但这些产品一方面缺乏有效地宣传,知名度都不高;另一方面对蚕桑文化的深入挖掘还很不够,缺少文化内涵的支撑。
3镇江蚕桑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3.1合理规划,强化宣传
蚕桑文化发展规划是蚕桑文化保护和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当前镇江蚕桑文化保护和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文化的科学规划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课题,其不仅牵涉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又要考虑文化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协调与统一,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地方特色非常重要[40],因此,对于蚕桑文化的规划不仅要高屋建瓴,突出专业性,也应广纳民间力量,突出文化的原创性,提升蚕桑文化规划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
强化蚕桑文化,对于重要的蚕桑文化资料要建立文化标识和说明。对于蚕桑文化的宣传方式可以不拘一格,如通过制作宣传短片,建立蚕桑文化网站,举办公益讲座和蚕桑文化知识竞赛等途径,让蚕桑文化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增强人们对蚕桑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3.2以文保为契机,加强对蚕桑文化古建筑保护和
维护力度古建筑是承载文化的宝贵财富,是先辈留下的不可再生的遗产,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尤为必要。一方面,应对已纳入文化保护单位的蚕桑文化建筑建立有效的保护和维护机制。另一方面,更应挖掘和评估那些尚未被纳入保护的特色蚕桑建筑及其文化,对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建筑及时加以有效的保护。
3.3加强蚕桑文化内涵建设,提高对自身价值的认知
内涵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提升文化品质的重要途径。镇江蚕桑文化丰厚的文化内涵需要合理地开发和发展。加强对镇江蚕桑文化内涵建设方面研究课题的立项与扶持力度;充分挖掘镇江蚕桑光辉的发展历程,对镇江蚕桑历史地位进行全面、准确和系统地阐述;搜集、整理和深化与镇江蚕桑相关的重要历史人物与事件,进一步充实和丰富镇江蚕桑文化的内在内容;加强对镇江蚕桑文化建筑周边环境的整治,使之与镇江蚕桑文化建筑风格相协调,突出蚕桑文化建设的历史感及美感。深挖镇江蚕桑资源价值,做好与新时代文化的衔接,使之融入到当前“一带一路”的新时代文化大潮中去,突出蚕桑文化的时代内涵。
3.4以文化旅游为载体,走融合发展之路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41]。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首选模式就是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实施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将蚕桑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建立蚕桑文化旅游保护与开发模式乃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例如,可以将蚕桑文化融入到“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中。“一眼望千年”的西津渡早已声名远扬,成为与金山寺齐名的文化景区。镇江曾是中国东南地区丝绸和漕粮等物质北运京师的重要港口[42],西津渡文化因港口货运而兴,蚕桑文化与西津渡文化渊源深厚。将蚕桑文化融入到西津渡文化街区中,以旅游带动蚕桑文化的发展,以蚕桑文化提升旅游文化的内涵和质量,这将会是良性互动的。另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蚕桑旅游文化节、蚕桑美食节等活动的举办,同时开发和宣传镇江的蚕桑文化旅游产品,鼓励建立蚕桑休闲小镇,打造蚕桑文化旅游品牌。比如,当前江苏科技大学每年均举办校园蚕桑美食文化节,在活动中展示了基于桑叶和蚕蛹开发的具有色香味俱全和蚕桑风情特色的美食,参会的人们可以体验蚕桑产品和蚕桑文化。通过扶持和宣传,让蚕桑文化节走出校园,使之融入镇江市民的传统文化生活。
3.5以建设主题公园保护和开发蚕桑文化
文化主题公园,既能满足人们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也可以提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享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文化主题公园是建立在特定的主题创意之上,以文化复制、移植、陈列和高新技术等手段、假以主题情节贯穿整个项目的场所[41]。镇江建立蚕桑文化主题公园,不仅可以弥补蚕桑文化在展示方面的不足,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一个领略蚕桑文化的实体空间。因此,要充分利用镇江丰厚的蚕桑文化资源,做好创意公园的规划与建设。结合镇江蚕桑文化的特色,公园可以蚕桑发展历史为主题,场馆可包含诸方面:蚕桑名人文化馆,蚕桑文化长廊(以蚕桑相关的诗词、传说和轶事为主),蚕桑产品馆(基于蚕桑丝绸开发的各种产品),蚕桑机具馆(历代蚕桑生产相关的机具或模型),丝绸之路馆(展示传统丝绸工艺、丝绸政治、丝绸外交、丝绸经济和不同时期丝绸发展的历程),蚕桑科技馆(以蚕桑产业近年来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展示为主)等。
3.6以蚕桑特色文化产品为依托保护和开发蚕桑
文化富有传统文化的特色产品是传播和承载文化的重要媒介,在文化传承和弘扬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镇江香醋”,因为它富含丰厚的醋文化,醋就远不止是一个商品了,它还含有重要的文化成分。正是由于特色的“醋文化”存在,镇江香醋不仅声名远扬,同时镇江这座城市在一定程度上也因醋而驰名中外。因此,不仅要开发蚕桑文化产品,更要深挖产品的文化内涵,将产品融入到文化中,以文化来包装产品,走产品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道路。
3.7以科普文化保护和开发蚕桑文化
科普是提高全民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显著的社会性[43]。其形式多样,途径灵活,是有效和流行的知识传播方式,科普与文化的结合也是科普形式发展的新趋势。因此,將蚕桑文化融入到科普中去,以科普促进蚕桑文化的普及,同时蚕桑文化也可以丰富科普文化的内涵。
4结语
镇江拥有厚重而丰富的蚕桑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科研、经济和文化价值。合理地保护、开发和发展,对于提升镇江文化品位和弘扬中国这一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均十分必要。当前正处于“一带一路”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的东风下,应抓住机遇,通过合理规划,有步骤有秩序地深入保护、挖掘和深化镇江蚕桑文化的内涵,使镇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更强的传统文化魅力,蚕桑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世界蚕丝业[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09112.
The Se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M]. Nanchang: Ji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2:109112.
[2]李荣华,陈萍.中国蚕丝文化概论[J].蚕学通讯,1997,17(3):2832.
LI Ronghua, CHEN Ping.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silk culture [J]. Newsletter of Sericultural Science,1997,17(3):2832.
[3]陶昌馨,张诗亚.中华蚕丝文化的教育功能阐释[J].社会科学战线,2010(9):261263.
TAO Changxin, ZHANG Shiya. Interpret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Chinese sericulture [J]. Social Science Front,2010(9):261263.
[4]李发,向仲怀.中国蚕丝文化的特质[J].蚕业科学,2015,41(4):746751.
LI Fa, XIANG Zhonghuai. The essences of Chinese silk culture [J]. Science of Sericulture,2015,41(4):746751.
[5]王济干.蚕桑之道与“一带一路”战略[J].中国蚕业,2016,37(1):13.
WANG Jigan. The way of sericulture and the “One Road, One Belt strategy” [J].China Sericulture,2016,37(1):13.
[6]钱荷英,徐安英,孙平江,等.“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蚕丝文化建设[J].中国蚕业,2016,37(1):8085.
QIAN Heying, XU Anying, SUN Pingjiang, et al. Silk cultur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One Road, One Belt strategy” [J]. China Sericulture,2016,37(1):8085.
[7]高汉玉.从出土文物追溯蚕丝业的起源[J].蚕桑通报,1981(1):1723.
GAO Hanyu. Traces the origin of silk industry from unearthed relics [J]. Bulletin of Sericulture,1981(1):1723.
[8]周匡明.养蚕起源问题的研究[J].农业考古,1982(1):133138.
ZHOU Kuangming. Study on the origin of sericulture [J].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1982(1):133138.
[9]蔣猷龙,梁加龙.中国少数民族蚕丝技术源流[J].农业考古,1990(1):315323.
JIANG Youlong, LIANG Jialong. The origin of silk technology of Chinas national minorities [J].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1990(1):315323.
[10]高立宝.中日蚕丝文化关系溯源[J].日本研究,1993(1):4347.
GAO Libao. Study on the origin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of silk culture [J]. Japan Studies,1993(1):4347.
[11]高翔.从嫘祖传说谈我国蚕桑文化的起源地[J].华夏文化,1994(2):2122.
GAO Xiang. The origin of Chinas sericulture based on the legend of Leizu [J]. Chinese Culture,1994(2):2122.
[12]周文军.论蚕业文化的形成与蚕业发展史[J].江苏蚕业,2006(3):5860.
ZHOU Wenjun. Study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ericulture [J]. Jiangsu Sericulture,2006(3):5860.
[13]周晦若,陈建.蚕丝溯源:生物探源[J].中国蚕业,2017,38(1):7981.
ZHOU Huiruo, CHEN Jian. Origin of silk: biological origin [J]. China Sericulture,2017,38(1):7981.
[14]陶红,蔡璐,向仲怀.“蚕为龙精”蕴含中华农耕社会“集体意识”的阐释[J].蚕业科学,2011,37(1):8892.
TAO Hong, CAI Lu, XIANG Zhonghuai. Interpretation of “Silkworm is the enrichment of dragon” which contains the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symbol in Chinese agriculture society [J]. Science of Sericulture,2011,37(1):8892.
[15]李发,向仲怀.先秦蚕丝文化论[J].蚕业科学,2014,40(1):126136.
LI Fa, XIANG Zhonghuai. A statement on silk culture in preQin dynasty [J]. Science of Sericulture,2014,40(1):126136.
[16]任克.丝绸文化与东方女性美[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9,19(5):7579.
REN Ke. Discuss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ilk culture and the beauty of eastern women [J]. Journal of Suzhou Institute of Silk Textile Technology,1999,19(5):7579.
[17]吴高泉.丝绸之路为何是中西文化交流之路:蚕桑文明与中国的审美意识[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1(5):2731.
WU Gaoquan. The silk road and Chinesewestern culture exchange: Sericulture and Chinese aesthetics consciousness [J]. Journal of Zhanjiang Normal College,2010,31(5):2731.
[18]向春香,陶红.先蚕礼在中华农耕社会中的组织传播分析[J].蚕学通讯,2011,31(3):5460.
XIANG Chunxiang, TAO Hong. An analysis of the transmission of “Silkworm first ceremony” in the organizations of ancient Chinese farming culture [J]. Newsletter of Sericultural Science,2011,31(3):5460.
[19]張健,向仲怀.论中国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J].蚕业科学,2016,42(5):910917.
ZHANG Jian, XIANG Zhonghuai. Axiology of Chinese silk road culture [J]. Science of Sericulture,2016,42(5):910917.
[20]王艳,淳悦峻.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问题刍议[J].山东社会科学,2014(6):103106.
WANG Yan, CHUN Yueju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J]. Shangdong Social Sciences,2014(6):103106.
[21]王福海,黄为民.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镇江蚕种制造场的创建及在历史上的作用[J].中国蚕业,2007,28(3):8587.
WANG Fuhai, HUANG Weimin. Establishment and role of silkworm eggs producing farm of Zhenjiang,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ericulture in China [J]. China Sericulture,2007,28(3):8587.
[22]王福海.华东蚕业研究所成立及其筹建工作回眸[J].江苏蚕业,2011(4):4951.
WANG Fuhai. Establishment of the ser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east China [J]. Jiangsu Sericulture,2011(4):4951.
[23]向仲怀.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进蚕业新的发展: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第一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蚕业,2009,30(2):46.
XIANG Zhonghuai.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modern technology system and promoting new developments for the sericulture:at the first working meeting of national sericultural industry system [J]. China Sericulture,2009,30(2):46.
[24]蔡宁.城市生长中文化失衡及治理策略[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2):4450.
CAI Ning. Unbalanced culture and governance policy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city [J]. 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4,35(2):4450.
[25]燕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31003)[20170706]http://www.chinamews.com/gn/2013/1003/ 5344133.shtml.
YAN Lei. President Xi Jinping delivers an important speech in Indonesias parliament [EB/OL].(20131003)[20170706] http://www.chinamews.com/gn/2013/1003/5344133.shtml.
[26]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镇江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嫘祖传人[M].江苏: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1993.
Jiangsu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Zhenjiang Committee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Descendants of Leizu [M]. Jiangsu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1993.
[27]李奕仁,李建華.神州丝路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67276.
LI Yiren, LI Jianhua. The Legend on the Silk Road [M]. Shanghai: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13:267276.
[28]苏树鑫,赵润之.镇江蚕种场与严忠婉[J].江苏蚕业,2014,35(2):4446.
SU Shuxin, ZHAO Runzhi. Silkworm eggs producing farm of Zhenjiang and Yan Zhongwan [J]. Jiangsu Sericulture,2014,35(2):4446.
[29]叶茂樟,衷凤英.名人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腾飞:以李光地文化为例[J].鄂州大学学报,2014,21(7):3941.
YE Maozhang, ZHONG Fengying. The cultural industry of famous people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take Li Guangdi culture for example [J]. Journal of Ezhou University,2014,21(7):3941.
[30]王福海.朱德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J].钟山风雨,2011(1):4647.
WANG Fuhai. Zhu De made a visits to the se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 Liberation of Nanjing,2011(1):4647.
[31]王福海.王震三次视察蚕研所[J].钟山风雨,2011(4):4951.
WANG Fuhai. Wang Zhen made three visits to the se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 Liberation of Nanjing,2011(4):4951.
[32]王福海.“佩剑将军”张克侠与蚕业研究所[J].钟山风雨,2006(2):4243.
WANG Fuhai. General Zhang Kexia and the se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 Liberation of Nanjing,2006(2):4243.
[33]中国丝绸协会,中国国际名人院.奉献在丝绸[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4:196290.
Chinese Silk Association, Chines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ame. The Peoples Who Dedicated Their Lives to the Silk Industry [M]. Beijing: China Textile and Apparel Press,1994:196290.
[34]苏建轩.民建先驱冷御秋(上)[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3):5963.
SU Jianxuan. Leng Yuqiu,a pionee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first)[J]. Journal of Jiangsu Institute of Socialism,2000(3):5963.
[35]苏建轩.民建先驱冷御秋(下)[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4):5861.
SU Jianxuan. Leng Yuqiu,a pionee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econd)[J]. Journal of Jiangsu Institute of Socialism,2000(4):5861.
[36]徐国昌.缅怀身系民生的严惠宇先生[J].世纪,2010(6):1620.
XU Guochang. A memory for Mr.Yan Huiyu who dedicated to the peoples livelihood [J]. Century,2010(6):1620.
[37]李守静.陆小波年表[J].镇江文史资料,1991(22):239250.
LI Shoujing. The chronology of Lu Xiaobo [J]. The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Material of Zhenjiang,1991(22):239250.
[38]向仲怀.哲人已逝风范长存:深切缅怀吕鸿声先生[J].蚕业科学,2012,38(5):771.
XIANG Zhonghuai. The philosopher is dead but his demeanor will live long:a deep memory for Mr.Lü Hongsheng [J]. Science of Sericulture,2012,38(5):771.
[39]吴倩.当前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J].学理论,2015(13):197198.
WU Qian. The main ways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at present [J].Theory Research,2015(13):197198.
[40]赵兴胜,周恩帅.地域性、个性化的缺失与构建:近年来地方文化发展规划的反思[J].东岳论从,2012,33(11):3640.
ZHAO Xingsheng, ZHOU Enshuai. The missing and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ism or individuality:refle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plan of local culture in recent years[J]. Dongyue Tribune,2012,33(11):3640.
[41]向勇.特色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估与开发模式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3(2):4451.
XIANG Yong. Research on value assessment and development mode of reg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J]. Journal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15,13(2):4451.
[42]沈如意.西津古渡[J].寻根,2006(1):7275.
SHEN Ruyi. Xijin ferry [J]. Root Exploration,2006(1):7275.
[43]李黎,孫文彬,杨书昆.科普产业的功能分析及特征研究[J].科普研究,2012,7(3):2129.
LI Li, SUN Wenbin, YANG Shukun. A research on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industry [J]. Science Popularization,2012,7(3):2129.GB/T3920—1997100%121℃500mg·mL-1)[12]%), 48h(24hXDS\|1B(a)对照组;(b)S1;(c)S2;(d)S3
(a)control group; (b)S1; (c)S2; (d)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