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汕尾市农业气候资源及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工作探析

2018-09-10李静倪穗燕刘嘉劲

农业灾害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汕尾市防灾减灾气象服务

李静 倪穗燕 刘嘉劲

摘要 选取汕尾市气象局1981—2017年气候观测资料,对汕尾市农业气候资源进行分析,同时探讨汕尾市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工作思路,确保农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汕尾市

中图分类号:S1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8)02-047-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8.02.019

农业气候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环境条件和物质能源,对农业生产过程直接产生影响。汕尾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明显,光、热、水资源丰富。对汕尾市农业气候资源和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工作进行探析,有助于增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对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增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社会化管理水平、打造粮食核心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选取汕尾市气象局1981—2017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资料,使用线性回归法对汕尾市农业气候资源进行分析。

2 汕尾市农业气候资源特征

2.1 热量资源

汕尾市1981—2017年年平均气温22.5℃,气温呈逐年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77℃/10年(图1)。其中在1997年前大部分年份气温在平均值以下,1997年后,大部分年份气温在平均值以上。汕尾市年平均气温最大值出现在2015年,为23.5℃,最小值出现在1984年,为21.6℃,两者相差1.9℃。其中1981—1990年、1991—2000年、2001—2010年、2011—2017年平均气温分别为22.1、22.5、22.7和22.9℃,气温增加趋势较明显。汕尾市春、夏、秋、冬季平均气温分别为21.7、28.0、24.5和15.8℃,可见汕尾市热量资源丰富,对水稻等农作物生产发育有利。

2.2 光照资源

光照资源是农作物、林果木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能量来源。1981—2017年汕尾市年平均日照时数1 915.2 h,日照时数呈逐年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91.4 h/10年。年平均日照时数最大值出现在2003年,高达2 458.1 h,最小值出现在1984年,只有1 404 h,两者相差1 054.1 h。汕尾市年日照时数在1981—2003年呈逐年增加趋势,2003年后则逐年减少,总体增加趋势明显。春、夏、秋、冬季日照时数分别为334.1、583.9、573.2、424.0 h,夏季日照时数最多,是全年日照时数的30.5%,其次是秋季,占全年日照时数的29.9%。汕尾市早春时期日照时数较短,此时农作物生长缓慢,而夏秋季节日照时数充足,光能资源量丰富,对于农作物生长发育较为有利。

2.3 降水量

汕尾市1981—2017年平均降水量1 943.3 mm,呈逐年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7.069 mm/10年(图2)。其中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1983年,达2 953.9 mm,最小值出现在2009年,仅1 111.5 mm,两者相差1 842.4 mm,說明汕尾市年际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春、夏、秋、冬季平均降水量分别为539.3、1 034.9、260.8、108.3 mm,年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53.3%,其次是春季,秋季和冬季降水量相对较少。总体来说,汕尾市降水量较丰富,雨季最早出现在3月,结束最早时间在9月,降水量集中于4—9月。

3 汕尾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工作

3.1 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体系

汕尾市气象局应根据当地实际,尽快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其他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气象灾害应急相应体系、应急预案,将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做好,降低农业生产损失。在汕尾市农村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站,安排专门信息协理员和信息员,确保气象灾害预警工作顺利开展。汕尾市气象局应加强与县级气象部门的沟通协作,做好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培训,发挥其在农村防灾减灾服务中的作用。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传播灾害性天气渠道有限,应借助现代化多媒体传播平台,第一时间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报信息,确保农民及时了解气象预警信息,有充足时间进行准备,降低对农业的影响。

3.2 提供全面的气象信息

当前,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对气象服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增强气象信息全面性和准确性的同时,还要提升气象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结合往年气象灾害演变规律开展预测,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当地有利气候资源,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针对汕尾市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气象服务,熟练掌握各区域主导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向农民及时提供气象灾害信息和相关防御措施,为增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提供气象信息保证。增强气象服务精细化和个性化水平,确保当地农业快速健康发展,提升农民经济收入水平。

3.3 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汕尾市气象部门应加强政府部门、相关单位的沟通协作,共同推进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宣传,确保人们正确认识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为政府部门提供针对性方针政策和建议。气象防灾减灾过程中可充分借助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平台,也可通过科普宣传网络开展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提升宣传效果。此外,结合农技推广站和气象站优势尽快建立科技咨询和技术培训体系,采用讲座、技术推广、专题咨询等形式进行气象灾害防御指导和培训,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工作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汕尾市气象部门应不断更新农业气象服务方式和内容,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充分发挥气象服务作用,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蕾,彭量,张俊权.梅县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302-303.

[2] 朱星星,宋鹍.基于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农业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2(11):145.

责任编辑:郑丹丹

猜你喜欢

汕尾市防灾减灾气象服务
我国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浅析气象服务需进一步融入农业生产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