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反刍兽疫在羊养殖中的综合防治

2018-09-10杨振华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综合防治

杨振华

摘要:小反刍兽疫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该病给小反刍动物养殖及国家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文主要讨论在羊养殖中对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治,以供相关人士进行参考。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羊養殖;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8.04.117

1 小反刍兽疫在羊养殖中的综合防治重要性

羊小反刍兽疫属于国家一类的动物疫病,动物一旦染上该疫病就会死亡,同时,还极易传染给健康的家畜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羊小反刍兽疫疫情大规模爆发,威胁我国畜牧行业健康发展,各地动物疾病防控部门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进行羊小反刍兽疫疫情的防治工作,减少疫病发生的可能性。一旦出现临床疫病症状,要及时排查发病原因和感染区域,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爆发。

2 小反刍兽疫病的临床特点

2.1 流行病学理论

羊小反刍兽疫疫情多发于山羊和绵羊,其中山羊发病可能性比绵羊高。染病牲畜或隐性染病牲畜可通过呼吸道将疾病传染给健康牲畜。因此,必须及时清理病羊,防止疾病的大规模爆发。在流行高发期内,疫病可以通过病羊的分泌物、粪便等扩散开来。人工授精的母羊还可能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染给小羊。在母羊哺乳期内还可能通过母羊的乳汁传播。当病毒传播到健康牲畜的饮食或接触物后,也存在感染的可能性。

2.2 临床表现

羊小反刍兽疫疫情存在潜伏期,最长3周发病,最短3 d发病。发病牲畜表现为体温上升的症状,并伴有流泪、口水、流鼻涕等。发展到疾病后期,口腔和鼻腔会分泌粘液,影响牲畜的自主呼吸,再加上炎症和感染,以及腹泻,会造成牲畜的消瘦。怀孕母羊流产多发。从发病到死亡一般为一周时间,致死率高达50%。同时,由于疫病病毒影响畜生体内淋巴细胞的增殖,免疫系统无法杀死病毒,死亡率提高。

2.3 尸检表现

通过解剖病死牲畜的尸体,可以观察到严重的炎症症状,并在呼吸器官中检测到淤血残留,消化系统出血严重,并伴有多系统器质性病变,淋巴系统受损严重,各类肝脏坏死淤血。

3 诊断标准

通过临床表现,可以在疫病发生之初就进行确诊。山羊和绵羊发病的初期表现可能为发热、腹泻或者多种炎症。疫病发展速度十分迅猛,感染羊群会进一步扩大,伴随较高的病死率。为进一步确定需采取实验室诊断[1]。

4 小反刍兽疫病的防治方法

牲畜远离感染源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引进牲畜时要进行严格的检疫程序,防止从疫病发病区引进感染源。疫病曾发病区或高发区要加强疫苗接种的监督工作,避免漏接[2]。发病区要按程序进行疫情通报,并按预案进行病羊的隔离和处理,防止疫情范围扩大。

4.1 加强防范意识,做好应急预案

要端正对于疫情的认识,日常做好预案准备。疫病高发区的动物疫情防控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督和检查工作,进行牧民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全面防范,一旦发生羊群感病现象,及早通报,及早处理。

4.2 建立疫情联网监控系统

运用信息化手段在疫病高发区进行疫情状况的联网检测,一旦发生感病现象,及时送交实验室检验,确定是否为羊小反刍兽疫病。一旦确诊,用最快的速度通过疫情监测系统通知相关地区和部门,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4.3 各环节加强监管工作

要把好市场监测关卡,避免疫情通过动物饮食、饮水等通道传入,已发生疫情的地区,在疫情控制住后防止环节疏漏,造成疫情传出或者再次爆发。

4.4 严格按照应急预案处理突发疫情

各地区要根据地区状况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适当的演习。一旦疫情发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隔离、捕杀、防治等工作。在消灭污染源的同时,防治污染疫区的土壤及水源,避免事态的进一步发酵[3]。

4.5 进行羊群的健康日常监测

要对羊群的生活现状进行观察,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感病症状,并进行病羊的区分和隔离。同时,向主管部门报告,递交样本进行检测。一旦确诊,按照程序进行处理。患病羊群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健康羊群进行观察后接种疫苗。在疫病未完全结束前,不能进行羊群的交易和买卖,以免疫情扩散。

5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这种疾病对于羊群养殖造成比较大的危害,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这种疾病发病较快,感染之后容易出现眼睛流泪等多种状况,根据流行病学以及典型案例,可以对该病进行诊断,在综合防治的过程之中,应当时刻关注疫情动态以及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陆则基,王志亮,刘雨田,等.西藏阿里地区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中国动物检疫,2008,25(12):44-47.

[2] 刘淑凤.小反刍兽疫在羊养殖中的综合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12):75.

[3] 任勇.小反刍兽疫病例的诊断与防治策略[J].今日畜牧兽医, 2017(12):61.

猜你喜欢

综合防治
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推广探讨
浅析大豆食心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果木沟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研究
枣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大白菜常见侵染性病害识别要点及综合防治
河南省西峡县猕猴桃黄化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核桃树的冻害症状及其综合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