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典型的站内电码化故障处理

2018-09-10李彦一

现代信息科技 2018年3期

李彦一

摘 要: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铁路装备主体列车信号已势在必行。站内电码化技术系统作为主要的控制设备系统,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从结构原理、应用特点、运行支持条件三个部分入手,对站内电码化技术系统进行了介绍分析,然后围绕故障原因分析和故障处理解决两个方面,重点研究了站内电码化故障处理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站内电码化故障问题;冗余技术;报警信号

中图分类号:U28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8)03-0062-02

A Typical Fault Handling in Station Code

LI Yanyi

(Beijing Railway Bureau,Beijing 100860,China)

Abstract:Fom the present point of view,the train signal of the main railway equipment is imperative in our country. As the main control equipment system,the code technology system in the station ha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train operation. Based on this,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ree parts of structure principle,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operating support conditions,and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the code technology system in the station. After that,it focuses on the feasible strategy of the fault processing in the station,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fault causes and solving the two aspects of the fault treatment.

Keywords:station code failure problem;redundancy technology;alarm signal

0 引 言

火车、动车已经成为了人们远途出行时重要的交通工具,铁路运输行业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为了提升列车轨道运行的安全性,防止各类隐患问题的发生,我们有必要对站内电码化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出科学可靠的解决办法,提高铁路运行的安全系数。

1 站内电码化技术系统的结构原理

当列车进入车站区间或在站内环境运行时,它需要与地面基站进行实时不断的通信联结,通过各类活动信号的收发、显示和反馈,确保列车行驶的安全。所以,在实际的车站结构中,无论是列车轨道的电路区段还是侧线孤岛,都必须实现电码化设计。简而言之,电码化技术属于列车信号通信技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列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从技术运行原理来看,站内电码化设备主要采取四种发码方式实现移频信号的叠加发送。当列车行驶在某一轨道区段时,列车运行前方的区段应提前向其发送相应的电码信号,以此消除两次信号之间的间隔时间;然后通过将列车轨道基础电路的送电端、受电端和信号发送设备进行联结,共同组成电码化电路系统,同时还应安装配备相应的室内外隔离保护设备,以此实现轨道电路与电码化电路之间的相互独立,保证电码信号发送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实时性;此外,为了强化电码化通信空间的整体质量,还需要对电路、信号发送设备的绝缘部位使用钢丝绳连接,从而加强电路中各区域之间的连续性。若站内电码化技术系统采用二线制信息通信方式,只需将基础电路的送点和受电两根缆线送至轨道处即可,并不需要额外假设一对新的缆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码化设备应用的工程造价[1]。

2 站内电码化技术系统的应用特点

(1)有效解决了我国铁路行业在移频信号制式方面的疑难问题,实现了在原有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上叠加ZPW-2000A电码化电路的理想化技术效果;(2)在信号发送上采用了预发码技术,可实现列车当前行驶区段与列车前方区段电码信号发送的同步进行,且不会受到轨道继电器运行状态的影响。这样便可有效改善因近距离发码而出现的通信间隔过长、电码化通信中断问题;(3)站内电码化技术系统在轨道线路的绝缘部位装设了迂回钢丝,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轨端鱼尾板对通信电路及设备的影响,在空间上实现了信号发送的持续无中断;(4)站内电码技术系统在车站室内外装设了专门化的隔离设备,保证了电码化电路与轨道基础电路两者之间的独立性,为同一对通信电缆支持双路信息共同传输的运行方式作出了支持。同时,当电码化电路及其设备发生故障问题时,它只会影响列车电码方面的信号传输,而不会对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的工作稳定性造成影响;(5)站内电码化技术系统應用了冗余技术,在原有设备、信息、电源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储备并联。这样一来,当某一信号发送方式或某一区段设备发生故障时,备用信息或备用设备便会在第一时间“顶上来”,自动转到正常的系统运行当中,以此确保列车运行过程中站内电码信号交流的不中断、不丢失,大大提升了站内电码化技术系统整体的应急能力和可靠性。

3 站内电码化技术系统的运行支持条件

(1)信号发送设备支持。在站内电码化设备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信号发送设备应保有29.0Hz、27.9Hz、26.8Hz等18种低频信号频率,且设备输出功率应在70W以上;(2)直流电源电压支持。站内电码化技术系统中的信号发送设备需要在23.5V到24.5V的电源条件下进行工作,电路荷载量级为400Ω;(3)冗余技术结构支持。信号发送设备主要采用“N+1”的冗余技术应用方式,并要保证“+1”备用发送设备所发出的信号与故障时的信号状态完全一致,以此实现原信号发送设备故障问题的有效补偿;(4)入口信号电流支持。当列车第一轮进入轨道区段后,应保证入口处电路电流量级符合系统运行要求,即2000Hz时电流大于500mA,2600Hz时电流大于450mA。

4 站内电码化故障的处理分析

近日,某站值班人员在进行微机监测数据分析工作时发现,SFM-1、SFM-2两段发码曲线存在异常。通常来讲,站内移频发送电流应为485mA,而发码曲线相关的异常移频发送电流只有145mA,且发码曲线波形与正常波形存在很大差异。后经分析发现,开放出站或通过信号后,单列列车依次途径IIG、33-51DG、25DG、19DG、IIAG等轨道区段,后由本站开出到区间。在这一行驶过程当中,列车在IIG、33-51DG两个轨道区段的发码质量、电流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但当列车行驶于33-51DG、25DG、19DG、3-9DG、IIAG等区段时,其入口电流值均小于正常水平,且很快消失,并表现出掉码这一电码化故障问题。

4.1 站内电码化故障问题的产生原因

据此,首先应对通常情况下可能引发站内电码化故障问题的因素进行严格分析。具体来讲,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物理因素方面:物理因素主要指电码化技术系统相关设备在生产、装配、储存和应用的过程中,受到环境温度变化、周围电磁场干扰、机械应力冲击、自然灾害破坏、化学物质锈蚀等影响时,各类元件装置产生的损坏缺陷问题。当此类问题出现时,电码化技术系统的整体运行质量将趋于下降,且实际应用寿命也会受到较大影响;(2)人为因素方面:人为因素可细分为误操作和故意破坏两个方面。其中,误操作主要包括电码化技术系统调试失当、设备操作方法缺乏科学性、设备或系统本身存在缺陷问题等;故意破坏则是相关人员在操作、维修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盗窃、毁坏、错操作等。结合上述内容,即可对某站发生的掉码故障问题做出分析:第一步,应对当前故障现象的产生范围进行判断压缩。经数据调查得知,在列车实际的行驶、发码过程当中,其故障问题发生于33-51DG、25DG、19DG、IIAG等区段,且与电流值的异常变化有关。由此便可初步推断出,电码化故障问题主要出现在33-51DG、25DG等轨道区段的电路部分[2]。

基于此,故障分析锁定在33-51DG、25DG、19DG等区段的电路部分后,即可对该区域的各电路接口、电路配线及相关设备进行接通排查,检查是否有接点无法重合、接通触发移频报警、配线暴露等情况存在。在技术人员进行室外测试后,初步切除了非室外设备造成电路故障问题的可能;然后通过进一步的细致观察了解到,当列车行驶在33-51DG、25DG、19DG、3-9DG、IIAG等轨道区段时,相应的传输继电器在吸起后没有保持,而是很快下落,导致出现掉码问题,使得信号无法有效传输到室外,导致移频信号的异常,出现机车信号掉码的故障现象。故此,相关人员认为是继电器的非正常运行情况,导致了电码化技术系统内部的断线故障;并据此进一步分析得出,故障问题主要是由继电器设备质量不佳导致。

但在某站相关人员更换继电器设备后发现,掉码问题仍然存在。故此,相关人员便进一步围绕“断线”这一问题展开了调查思考,并将故障处理眼光转移到了电路本身的物理损坏问题上。最终确定,是02-3至02-4间的电路中断问题造成了掉码故障。

4.2 站内电码化故障的可行处理方法

在了解电码化故障的发生范围和发生原因后,相关人员即可做出针对性的处理。对于上述问题,相关人员应首先更换继电器设备,如并未达成理想效果,则需要对电路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并做出有效的连通恢复。若最终判断是人为配线失误造成的配线故障问题,应及时对配线结构进行纠正。这样一来,便可有效解决因配线线路不合理而造成的电码化线路故障。除此之外,在实际的站内电码化故障处理工作中,相关人员还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在进行电路运行参数测量时,首先要检查好当前所用测量仪表的档位是否处在标准位置上,以免因设备本身的偏误问题造成线路状态的误判;(2)若检测不到电码化设备的电压情况,首先应查看当前使用的检测盘是否存在断线问题,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直流输出缺乏情况。检测盘经过修复或更换才可继续进行检测处理工作;(3)在分析微机监测数据时,不仅要与正常数据进行对比,还要看不同时段的发码变化,来缩小故障范围。缩小故障范围后,则需要进一步对系统内部的多个环节进行具体分析,以便快速找到故障问题的根源所在。5 结 论

站内电码化技术系统的运行质量直接影响列车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随着我国铁路装备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相关人员须重视人为因素和物理因素对站内电码化信号通信的干扰,并采取针对性的故障问题解决策略,以此保证站内与列车主体间信息联结的连续性,为列车的行驶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曹振宇,姚宇峰.ZPW-2000A型二线制站内电码化室外故障处理 [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5,24(9):43-46.

[2] 孔凡永.ZPW-2000A型二线制站内电码化室外故障处理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4):207-208.

[3] 刘民芳.浅谈ZPW-2000A型站内电码化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09,6(4):52-54.

作者简介:李彥一(1989.12-),男,山西朔州人,助理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铁路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