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面板模型的我国蔗糖产业国内竞争力分析
2018-09-10王劼王灿雄朱朝枝
王劼 王灿雄 朱朝枝
摘要:【目的】准确定位我国蔗糖产业的国内竞争力地位,寻求发掘产业潜力的途径,为维护蔗区稳定、推动我国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利用成本利润率、产量和进口量等指标定位我国蔗糖产业国内竞争力现状,并选用面板模型对原料蔗主产区竞争力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原料蔗主产区的生产投入和产值提高呈正比;甘蔗总产值滞后一期会对甘蔗下期生产产生正影响;蔗糖主产区产量差距不大,产值成本区别不明显。【建议】在我国蔗糖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背景下,应通过合理增加原料蔗生产投入,保持主产区甘蔗总产值的经济惯性,稳健推进主产区甘蔗加工业的资源共享,形成主产区规模效益及有效控制生产加工成本等途径降低进口依赖度,增强蔗糖产业国内竞争力。
关键词: 蔗糖产业;定位;国内竞争力;面板模型
中图分类号: S566.1;F3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191(2018)04-0812-06
Chinese cane sugar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panel data model
WANG Jie1, WANG Can-xiong2, ZHU Chao-zhi1
(1Rur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China;
2Jinshan Colleg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locate the Chinese competitive position of the cane sugar industry accurately, seek ways for exploring industrial potential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maintaining stability of the su-garcane areas and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sugarcane industry. 【Method】The status of domestic cane sugar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was positioned by making full use of cost-profit ratio, output, imports and other indicators.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model, the competitiveness of major sugarcane producing areas was analyzed. 【Result】In major sugarcane producing areas of China, input was in direct proportion to production value; delay of total production value of sugarcane had positive effects on sugarcane production in the next season; the yields and output costs did not vary largely among the major sugarcane producing areas. 【Suggestion】Chinese sugar industry lack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so 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effective raw sugarcane production investment, maintain the economic inertia of total output in main sugarcane producing areas, promote the processing industry to share resources, establish the effects of scale economy, control the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costs. With these efforts, the dependence on imports can be reduced to improve the domestic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ugar industry.
Key words: cane sugar industry; orientation; domestic competitiveness; panel data model
0 引言
【研究意義】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已逐步全面开放,蔗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遇到极大挑战。因此,对我国蔗糖产业进行正确定位,找到提高我国蔗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有利于促进蔗糖产业的转型升级、稳定蔗区经济,对我国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潘文卿(2000)、李岳云等(2007)从农产品角度分析认为食糖作为比较劣势商品应通过积极发展产业内贸易弥补其劣势;司伟和王秀清(2004)从生产成本角度开展研究,认为我国糖料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正在丧失; 徐雪(2004)对中巴食糖业进行比较,提出应从多方面借鉴巴西经验,提高我国食糖产业竞争力;朱朝枝等(2007)从政策角度提出我国蔗糖产业政策构建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内容;郑展鹏(2009)利用钻石模型对我国食糖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徐雪和夏海龙(2013)则从我国食糖产业的生产、消费和贸易入手分析我国食糖产业落后的原因;覃泽林等(2015)针对广西蔗糖产业竞争力展开论述;梁毅劼等(2016)从蔗糖加工专利角度分析其创新空间;刘晓雪和孙泽明(2016)对我国糖业进行了回顾和预测,认为受到进口食糖的压力国内减产成为发展趋势。【本研究切入点】目前针对蔗糖产业国内竞争力的定位研究较少,利用面板模型对原料蔗主产区生产成本与产值的评估未见报道。【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我国蔗糖产业国内竞争力现状进行定位,并采用面板模型评估原料蔗主产区生产成本与产值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我国原料蔗主产区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1 评价指标与数据来源
1. 1 指标选取
要找到提高我国蔗糖产业竞争力的途径,首先需对我国蔗糖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和定位。本研究采用一系列指标来衡量我国蔗糖产业的国内竞争力现状,指标选取主要从量化分析和模型实证分析两个方面进行。根据我国蔗糖产业竞争力的现状,结合数据获取的难易度及准确度,本研究主要借鉴郑展鹏(2009)的竞争力分析方法及徐雪和夏海龙(2013)的食糖业分析思路,选取价格、成本利润率、产量和进口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并利用面板模型涵盖时间、截面和变量的特点分析我国6个省(区)原料蔗主产区的生产现状及特点。
1. 2 数据来源及处理
我国原料蔗产区主要集中在桂中南、滇西南、粤西和琼北地区,集中度高达93%以上,因此对甘蔗原料主产区的分析十分必要。本研究选取的原料蔗主产区包括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和云南等6省(区),查阅广西糖网、糖协简报、《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00~2016)》和《国际统计年鉴(2004~2015)》等资料,将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为保证数据的统一性,在数据处理时对评价单位等作调整,以便数据比较的准确性。首先,对我国食糖进出口价格、进出口量和成本利润率等指标作量化处理,形成直观图表,使我国竞争力现状更加清晰;其次,基于面板模型并通过检测找到符合要求的无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对我国6个原料蔗主产区的生产总投入、总成本和总产值等数据进行分析。尽管本研究中不同来源样本数据的年限有所差异,但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已将其考虑在内,因此,后续的模型构建并不存在数据缺失问题。
1. 3 统计分析
利用EViews 6.0构建面板模型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 1 竞争力定位
2. 1. 1 价格缺乏国际竞争力 2010年后,国际糖业进入增产周期,糖价急剧下跌,我国糖业面临巨大危机。经研究分析可知,2005~2016年期间我国国内食糖均价始终高于进口糖均价(图1),进口量的变化与国内外食糖价格变化一致(图2)。我国食糖价格在入世后已与国际糖价接轨,蔗糖产业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如图3所示,我国进出口糖价格差不断加大,并于2010年达到最高峰。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进出口食糖价差不断拉大,给我国蔗糖产业带来巨大压力。因此,我国蔗糖产业在缺乏国际竞争力的背景下需要对自身的国内竞争力现状进行正确定位,并对影响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提高我国蔗糖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 1. 2 成本利润率不稳定 成本利润率是衡量企业成本控制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衡量蔗糖产业国内竞争力可首先考察蔗糖原材料甘蔗生产的成本利润率。由图4可知,作为我国蔗糖原材料的甘蔗生产总产值及总成本浮动相对较稳定,但甘蔗的成本利润率波动过大,无论是成本负增长还是利润率的大幅下跌均会影响下一个榨季我国蔗糖的产量,因此,降低国内甘蔗主产区甘蔗生产的总成本、提升甘蔗生产的成本利润率有利于促进我国蔗糖产业的发展;同時,成本利润率的不稳定表明我国蔗糖产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不稳定,从2013年的数据可明显看出在国际糖价下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蔗糖产业的国内竞争力大幅下降。
2. 1. 3 产量低、进口依赖度上升 在成本利润率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蔗糖产量和进口量的比较,可更全面地了解我国蔗糖产业的发展现状,明确进口食糖在我国市场的占比,以分析我国蔗糖产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冲击程度。由图5可知,进口食糖不断挤占我国消费市场,凭借着其价格优势逐渐占据国内市场;自2011年以来,进口糖数量维持在20%以上的市场占比,给国内食糖生产商造成很大压力,一方面低廉的国际糖价造成生产商的亏损和被动局面,另一方面可迫使国内食糖生产企业转变生产模式以降低成本,提升蔗糖产业竞争力,对促进糖业发展及保持蔗糖生产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可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从上述分析可看出,作为蔗糖生产的原料蔗生产成本过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蔗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我国现阶段对进口蔗糖的依赖度维持在15%左右,说明国内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提高蔗糖竞争力、抢占国内市场是现阶段蔗糖产业发展应关注的重点。
2. 2 基于面板模型的原料蔗主产区分析结果
2. 2. 1 模型设定及检验 面板模型具有三维信息的数据结构分析优势,使数据分析更加准确。本研究利用面板模型对2005~2016年我国甘蔗主产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和云南)的甘蔗生产总投入成本、甘蔗生产总产值及甘蔗生产总产值滞后一期进行分析。设因变量yit与k×1维解释变量所构成的向量xit=(x1,it,x2,it,…,xk,it)' 满足线性关系:
yit=ait+x'itβit+uit(i=1,2,…,N;t=1,2,…,T) (1)
公式(1)是考虑k个经济指标(成本、产值等)在N个截面成员(6个原料蔗主产区)及T个时间点(2005~2016年)上的变动关系,其中,参数ait表示模型的常数项,βit表示对应于解释变量项链xit的k×1维系数向量,k表示解释变量个数。随机误差项uit相互独立,且满足零均值、等方差为σu2的假设。
根据数据选择含有N个个体成员的方程模型:
yi=αie+xiβi+ui[e=(1,1,…,1)';i=1,2,…,N](2)
根据数据检测(表1)选择面板模型中无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
yi=αe+xiβi+ui(i==1,2,…,N) (3)
如表1所示,F2=0.527386
2. 2. 2 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如表2所示,在对面板模型进行选择时,使用的样本数据包含截面、时期和变量3个方向上的信息。本研究所选用的无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如公式(4)所示:
y^i=-91.2+0.215x1i+0.889y(-1)i(i=1,2,…,6) (4)
(2.17) (5.49) (16.4)
考虑到公式的可编辑性,对表1中的符号作适当的简化处理,即用“y”替代“?Pro”,用“x”替代“?Cos”,用“y(-1)” 替代“?Pro(-1)”。结果表明,我国甘蔗主产区的甘蔗生产总产值(y)受甘蔗生产总投入成本(x)、甘蔗生产总产值滞后一期[y(-1)]两个解释变量的显著影响(表2)。同时,不同甘蔗主产区间的产值差异并不显著。模型拟合优度指标R2=0.9604,表明模型的解释变量对于被解释变量的解释能力较高,所构建的模型具有较好的统计性质,此结论亦可由T统计量得出。
综合上述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原料蔗主产区的生产投入和产值提高呈正比;甘蔗总产值滞后一期会对甘蔗下期生产产生正影响;蔗糖主产区产量差距不大,产值成本区别不明显。
3 讨论
基于我国蔗糖产业竞争力研究文献的调查可知,以往专家学者主要从原料蔗主产区、产业竞争力因素、计量模型、与主产国比较及本国政策建议等方面入手展开论述。徐雪和夏海龙(2013)、刘晓雪和孙泽明(2016)等对我国食糖产业历年情况及国际比较进行跟踪研究。说明这些研究还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即缺乏对我国蔗糖产业竞争力的系统定位,缺乏对国内主产区间的横向比较,研究采用的模型和比较指标相对较单一,以及对提高我国蔗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也不够全面。本研究分析认为,在食糖市场开放背景下国内食糖产量不足、进口量增加,进口依赖度上升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与刘晓雪和孙泽明(2016)的研究结果一致。徐雪(2004)、郑展鹏(2009)、徐雪和夏海龙(2013)等主要从国际比较出发讨论我国食糖竞争力等相关问题。本研究将视角立足于国内竞争力分析主产区情况,可进一步明确当前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发现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潜力。覃泽林等(2015)、梁毅劼等(2016)从原料蔗主产区广西的竞争力及技术发展出发讨论产业发展,本研究扩大研究视角,利用面板模型对我国6大主产区2005~2016年产量、成本利润率等因素进行分析,将主产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整合,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蔗糖产业国内竞争力研究内容。首先基于成本利润率、产量、进口量现状等指标对我国蔗糖产业现状进行量化研究,对我国蔗糖产业国内竞争力现状作出准确定位。其次,利用面板模型对原料蔗主产区的分析,在模型研究方面进行了必要补充。第三,对于原料蔗主产区的横向量化比较可更好地了解蔗糖产业国内发展现状,从量化分析和模型分析两个方面入手有利于更好地定位我国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提出有依据及针对性的建议。由于个别数据的缺失,该研究仍有一定误差,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因机械化程度的数据收集存在较大困难,没有将该指标引入此次研究中。因此,下一步将从影响因素的主次方面深入展开研究,保证提出的政策建議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4 建议
4. 1 合理增加原料蔗生产投入
增加对主产区甘蔗生产成本的投入,对于增加甘蔗生产产值及增效有积极作用。但是增加甘蔗生产成本投入,不是盲目地增加资金投入,应把资金投入在效益点上。例如通过在其他方面的投入降低人力成本,生产成本的合理投入包括投入甘蔗生产扶持资金,调动蔗农生产积极性;对蔗区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规划,加强蔗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巩固,加大蔗区防治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加科技投入,如甘蔗种植盖膜技术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既节约了人工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技术培训的投入,如种植培训、灌溉培训及防治虫害的培训等。在政府政策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保证各方面的前期投入有利于甘蔗种植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在短期内会增加成本,提高产值;但从长期而言可降低总成本,保持蔗糖原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4. 2 保持主产区甘蔗总产值的经济惯性
甘蔗生产的稳定发展具有持续效应。首先,政府部门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避免经济惯性下滑,即要做好甘蔗种植和收购的组织工作,制定目标价或保护价以确保甘蔗种植收购的稳定。其次,相关部门要做好甘蔗生产的预警工作,为甘蔗生产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甘蔗生产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价格和气候的影响。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应做好市场价格的预测以便采取相应的收储抛储措施。对气候变化进行预警,更好地保障蔗农权益,稳定蔗农生产积极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蔗糖加工企业的补贴,稳定蔗糖加工企业与蔗农的合作关系。最后,蔗糖加工企业应与蔗农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实现利益共存。蔗糖加工企业的稳定性和甘蔗的收购加工能力,会对蔗农的生产积极性产生直接影响,也是直接关系到蔗农收入的稳定。
4. 3 稳健推进主产区蔗糖加工业的资源共享
各地区除了推进甘蔗主产区蔗糖生产企业的加工水平外,还需共享加工资源,交流甘蔗种植收割及加工经验。根据各主产区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种植、收购计划,并改进加工工艺,在降低甘蔗种植成本、增加甘蔗支持投入、稳定甘蔗种植产值的前提下,提高蔗糖产量,增加甘蔗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蔗农收入,增强蔗糖企业竞争力。制糖企业也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对市场定位要做出合理估计,充分利用国内的政策支持及本土优势,创新经营机制,获得更好的竞争空间。
4. 4 形成主产区规模效益
我国制糖产业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企业加工环节均相对落后,尚未形成规模效益。蔗糖生产的面积及产量还不稳定,很大程度受国际糖价及自然条件的影响。因此,必须要转变蔗糖产业的生产发展模式,实现规模经济,其重点在于大力发展机械化、水利化及规模化。本研究所选用的无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说明,加大甘蔗生产产业的规模化,有利于提高甘蔗的生产效益。同时,甘蔗产业的规模化有利于降低甘蔗种植和生产成本,降低企业加工成本,有利于灌溉等技术的使用及增强甘蔗种植生产过程中对病虫害的防治。
4. 5 有效控制生产加工成本
对于我国蔗糖产业国内外竞争力的定位结果表明,我国蔗糖业竞争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成本过高,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我国蔗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将面临更严峻的冲击。但我国国内市场具有很大潜力,挖掘抢占国内市场会比面向国际市场更具有现实意义。总之,在面对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现状下,提高我国蔗糖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立足本国市场,提高蔗糖产业的国内竞争力,在保障内需的前提下保持我国蔗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稳步提高我国蔗糖产业的总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高铁梅. 2010.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 EViews应用及实例[M]. 第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19-371. [Gao T M. 2010. Econometric Analysis Methods and Modeling: EViews Applications and Cases[M]. The 2nd Edition.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319-371.]
李岳云,吴滢滢,赵明. 2007. 入世5周年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回顾及国际竞争力变化的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 (8): 67-72. [Li Y Y, Wu Y Y, Zhao M. 2007.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after entering WTO[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8): 67-72.]
梁毅劼,王海伶,谭芳香,侯圣君,覃晓雨,唐玲. 2016. 广西蔗糖加工业专利现状分析与技术创新对策[J]. 南方农业学报,47(9):1629-1634. [Liang Y J, Wang H L, Tan F X, Hou S J, Qin X Y,Tang L. 2016. Analysis on patent situation of cane sugar industry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untermeasures in Guangxi[J]. Journal of Southern Agriculture, 47(9): 1629-1634.]
刘晓雪,孙泽明. 2016. 2015年国内外食糖市场回顾与2016展望[J]. 农业展望,(3):12-17. [Liu X X, Sun Z M. 2016. Domestic and foreign sugar markets in 2015 and their prospect for 2016[J]. Agricultural Outlook,(3): 12-17.]
潘文卿. 2000. 面对WTO中国农产品外贸优势及战略选择[J]. 农业经济问题,(10): 6-12. [Pan W Q. 2000. The advantage and strategy choice of agricultural international trade in China while faced with WTO[J]. Issues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10): 6-12.]
司伟,王秀清. 2004. 中国糖料生产成本差异及其原因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 54-57. [Si W, Wang X Q. 2004. Analysis on reason and difference of Chinese sugar production cost[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2): 54-57.]
覃泽林,孔令孜,李小红,莫小香. 2015. 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竞争力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 46(4): 722-728. [Qin Z L, Kong L Z, Li X H, Mo X X. 2015. Analysis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Guangxi sugarcane and cane-sugar industry[J]. Journal of Southern Agriculture, 46(4): 722-728.]
徐雪. 2004. 中国与巴西食糖产业竞争力比较[J]. 农业经济问题,(11): 60-64. [Xu X. 2004.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sugar industry: 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Brazil[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11): 60-64.]
徐雪,夏海龙. 2013. 中国食糖产业国际竞争力及产业安全研究[J]. 世界农业,(7): 63-66. [Xu X, Xia H L. 2013. Study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sugar industry and industry safety[J]. World Agriculture,(7): 63-66.]
郑展鹏. 2009. 基于国家“钻石”模型的中国食糖国际竞争力分析[J]. 国际经贸探索,(1): 64-68. [Zheng Z P. 2009.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sugar industry based on national diamond model[J].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1): 64-68.
朱朝枝,陳如凯,张华. 2007. 中国蔗糖产业政策构建的基本内容[J]. 发展研究,(8): 54-58. [Zhu C Z, Chen R K, Zhang H. 2007. The basic content of Chinas sugar industry policy construction[J]. Development Research,(8): 54-58.]
(责任编辑 邓慧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