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
2018-09-10张继承
张继承
摘 要: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注重结合学情,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模式,为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从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等角度出发,对小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奠定良好基础。鉴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新课改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思考
不科学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吸引小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展开数学知识的探索,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针对这一问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师积极引入全新的教学理念及模式,构建多样化小学数学课堂,为激发小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积极性,全面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提供保障。
1.构建故事情境激发小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被有效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的,即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综合应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结合教学内容创建真实、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从而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来,最终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情境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首先对学生的特点以及认知能力等进行全面了解[1]。因此,根据小学生普遍喜爱听故事这一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在构建课堂情境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构建故事情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积极性。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得到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例如,在“列方程求未知数”相关知识点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入以下故事情境“富有的地主将30文钱给了自己的儿子,希望他能够在集市上买回花生3斤,糖果1斤和红枣1斤,假设每样物品价钱分别为4文、3文和2文,最后还可以省下多少钱?”这一充满故事性的数学问题,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展开数学问题的探索,在此基础上引入“列方程求未知数”相关知识点,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对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2]。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数学知识具有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特点,只有合理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数学知识的探究,才能够促使小学生在长时间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以及学习习惯,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情,通过合理规划与设计,逐渐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数学知识的探索,体验数学知识获取、解决过程中的快乐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对学生合作探究能力进行全面培养的过程中,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3]。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首先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通过充分预习,对数学知识产生一定感性认知,同时还应给予学生时间大胆提问,敢于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这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教师针对学生自学现状进行知识讲解,不仅能够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倍数与因数”相关知识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预习,学生就会对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感性认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最小偶数、最小奇数分别是几”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师进行知识点全面总结,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同时对于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3.优化教学评价促进高效课堂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学评价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在积极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教学评价的价值,通过科学评价为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热情等奠定良好基础。
第一,引入多样化教学评价模式。综合应用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并在教师的鼓励基础上,不断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热情;第二,全面落实激励机制。应用鼓励的方式取代传统的批评式教育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学习信心,为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教学目标产生深刻认知,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学学科特点,从构建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优化教学评价等角度出发,为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生美,姜自卫.浅议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8(16):145.
[2]郭浩.以生为本,多措并举,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8):214.
[3]王君.新课改环境下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研究[J].讀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