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古代所有国家和民族都需要互助合作彼此交流

2018-09-10朱寰

外国问题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西域帝国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201(2018)03-0004-06

编者按:自2013年習总书记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以来,学者们纷纷对其进行学理诠释。为此,本刊编辑对东北师范大学著名世界史专家朱寰先生进行了专访。朱寰,1926年01月12日生,辽宁瓦房店人。1948年入解放区东北大学(我校前身)学习历史学。1951年留校任教。历任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系主任、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和世界中古史研究所所长。现为我校荣誉教授。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第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会世界历史学科评审委员、中国世界上古史中古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等职。从事世界历史学研究工作60余载,主编教材多部,发表文章数十篇,先后获国务院颁发的荣誉证书和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教委曾宪梓教育基金二等奖、“吉林英才”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等奖项及荣誉称号。

本刊编辑:朱先生您好,您是世界史研究的大家,你对这一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怎么看的?

朱寰:首先从陆路来看中古时期中国和亚洲各国的贸易往来。

所谓“丝绸之路”,就是中古时期亚洲各国进行国际经济交流和政治文化交往的道路。当时中亚以西的各国,包括欧、非国家在内,都是只有棉纺织品和毛纺织品,根本没有丝纺织品——丝绸。所谓丝绸,就是用天然蚕丝,或人造蚕丝职成的纺织品的总称。这种蚕丝织成的布匹既细腻、又柔软,又光亮,非常美观实用。

我家在辽宁省瓦房店市西南复州湾,是辽东半岛的西南端,靠近渤海湾的东南岸。我小的时候就看见我母亲养蚕、摷丝、织布,这就是丝绸布。天然蚕丝有两种:桑蚕丝和柞蚕丝。用桑树叶饲养的蚕是桑蚕;用柞树叶饲养的蚕是柞蚕。两种蚕丝都可以纺织丝绸。每年春季,蚕茧里的蚕蛹变成蚕蛾,它是蚕的成虫,白色,触角呈羽毛状,有两对翅膀,但不善飞,口器退化不善取食,只采桑叶或柞树叶在家中饲养。每个蚕蛾能产很多卵,每个卵都变成一个吃桑树叶或柞树叶的蚕虫。到了秋季蚕虫长大了,成熟了,每个蚕虫吐丝在树叶上做成一个蚕茧,呈白色或黄色椭圆形的壳,而蚕则变成蛹,藏在蚕茧里。这蚕茧就是缫丝的原料。

千百年来,亚欧非西方居民都从中国购买丝绸产品,因此运输东西方交流物资的商路,在近代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议命名为“丝绸之路”,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同意,这条贯穿东西方的文明之路,统称为“丝绸之路”。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騫出使西域,其重要目的就是说服大月氏与中国汉朝合作,抗击匈奴。但是张骞没有完成这项重要政治军事任务,大月氏不愿意和汉朝一起攻打匈奴,但张骞却开通了西域直达汉朝之路。这表明张騫出使,“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公元前119年,张騫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这次出使的目的具有多重性。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说服乌孙国返回河西走廊的敦煌一带,与汉朝一起抗击匈奴,截断匈奴右臂。但张騫的这个目的还是没有达到。乌孙国也不愿意东归,并抗击匈奴。张騫这次出使另一个主要目的却达到了。张騫第二次出使西域使团人数众多,竟达到300人。而且每人备两匹马,使团所带物品价值连城,达到数千巨万。为扩大影响、了解更多西域情况,张騫把整个使团分为若干分团,分遣副使持节前往西域各国。这些分团组分别访问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公元前115年,张騫一行与乌孙国派的使者几十人一起返回长安,进一步巩固了西域之路。由此可见,张騫两次出使西域,对开通和维持西域之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张騫出使西域,在公元前2世纪30—20年代将“丝绸之路”彻底凿通之后,亚洲和欧洲诸多国家的经济交流和政治文化交往则越来越频繁。在张騫两次出使西域之后,西汉政权又派使者去安息、身毒、奄蔡、条支等国,因西汉国富民丰,西域诸国很愿意与西汉交往和交流。据《汉书》记载,有一次安息国派出两万人,隆重欢迎中国使者。公元97年,东汉班超派遣甘英出使欧洲大秦国(罗马帝国),但是甘英只到达条支和安息(帕提亚),最远抵达安息国西界,即今波斯湾沿岸。甘英是到达波斯湾的第一个中国人。甘英虽然由于诸多原因未曾到达罗马帝国,但罗马帝国商人此后不久就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洛阳。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茶叶等商品传入西方;而欧洲和中亚西亚地区的石榴、胡麻、葡萄、胡瓜、胡萝贝、胡桃、琥珀等传到中国中原地区。在伊朗阿赫门王朝时期,从中国中原地区进口丝绸产品和生丝,他们将生丝按照萨珊朝纺织方法进行再加工,其纺织出来的丝绸非常精美,深刻地影响了拜占庭和中亚。

通过丝绸之路,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陆续地传到西亚乃至欧洲。这“四大发明”指的就是东汉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北宋葛洪发明的火药以及北宋时期发明的指南针。西亚和中亚地区发明的坎儿井灌溉技术则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新疆地区。所谓“坎儿井”灌溉技术,为了灌溉农田从山坡上直到田地里挖成一连串的水井,再把井底挖通,形成暗沟,把山上融化的雪水和地下水引来灌溉农田。这就是西亚灌溉技术的创造,促进东亚农业的发展。

古代西方的宗教:佛教、基督教、祆教、摩尼教和道教等,都通过丝绸之路逐步传播到东方来。佛教就是印度佛教徒主动传到中国中原地区来的。公元399年,法显法师经过西域进入天竺(印度)取经,后又改为海路经狮子国(斯里兰卡)和耶婆提(印度尼西亚)回到中国中原地区,为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播贡献了智慧。唐朝玄奘去印度取经更是家喻户晓,他也是通过丝绸之路去印度取经的。阿拉伯帝国大败唐朝军队之后,逐步向东方扩张,从而也把伊斯兰教不断传到东方来。

公元前2世纪最后20、30年,东西方亚洲各国开始建立起“丝绸之路”的陆上联系,促进了亚洲各国的迅速发展。

本刊编辑:谢谢您对陆路丝绸之路的梳理。那么您能否再对海上丝绸之路进行梳理呢?

朱寰:陆上“丝绸之路”经过60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四通八达的交通线。要想构建一个多元共生互动的中外文明开放系统,对人类文明的交流做出巨大贡献,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明代郑和七下西方的印度洋,发展了海上丝绸之路,对东西方国际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15世纪明朝永乐3年(1405年),明朝永乐皇帝以国力强盛为后盾,派遣郑和七下西洋——印度洋,全部持续28年之久。航海遍及东南亚一帶至印度洋周边各国,总计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的航行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正式形成。中国古代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袤的海洋国土。中国既是东亚的大陆国家,又是太平洋西岸的海洋国家之始。郑和下西洋为人类文明史的海上交通开辟了一个新时代。郑和七下西洋,第一次下西洋最终的目的地是西洋的古里,也就是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的古里,今名卡利卡特。七次下西洋每次必到古里。并在第四次以后,由古里向西延伸到波斯湾、阿拉伯半岛,乃至东非地区和海域,大体上也都属于印度洋范围之内。

明朝郑和远航印度洋,实际上等于改变了过去蒙元帝国,对外交往的暴力征服模式,而明朝采取对外和平交往模式。所以明朝中国对外交往盛况空前。郑和下西洋的翻译官马欢,随团记述的《瀛涯胜览》,把使团所到的地方,无论大小,都称为国家,使团首先开读中国皇帝的诏书,明朝中国与受访国家建立邦交政治关系,随后双方建立区域合作关系,形成贸易网络的交流,这对于双方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明代郑和外交使团也是一个派往印度洋诸国贸易使团。每次使团都满载着中国产的丝绸、瓷器、铁器、麝香以及满载着其他许多特产品的船队,每次都随团下到印度洋诸国,改变了阿拉伯人掌控印度洋海上贸易的状况,促使古代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达于鼎盛。

郑和七下印度洋,将今天所知道的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乃至东非、欧洲等广阔地区的国家和民族,连成一个文明互动的共同体。政治上国家权利整体上扬;经济上贸易资源互通有无;文化上多元互动彼此交融。

郑和七下印度洋,是对外交往,不是对外征服。迄今在斯里兰卡(即锡兰,在印度最南端东侧海洋上的一个小岛)还保存有郑和碑,即当年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以中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三种文字记载着郑和向佛祖释迦牟尼、婆罗门教保护神毗湿奴和伊斯兰教真主贡献布施的史实。这是中国明朝人对于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最好例证。

永乐21年(1423年),西洋古里、柯枝、加异勒、溜山、南浡利、苏门答腊、阿鲁、满剌加等,16国派遣使节1200人到北京,出现了所谓“万国来朝”的盛况。这是西洋的友好外邦将中国理念付诸实践的具体情况。在中国没有对任何国家采取威胁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循礼安分,毋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的国际新秩序的标志。

本刊编辑:无论是张骞通西域凿通陆路丝绸之路还是郑和下西洋贯穿海上丝绸之路,都是中国人对西方世界的探求。朱先生,您能否对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做一概述呢?

朱寰:说到西方人对中国的认知,首推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游记》对中国的记载。

13世纪出生在威尼斯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1254—1324年)于1275年(元世祖至元12年)从意大利到达中国,遍游中国各地。1291年(至元28年)初,马可·波罗一家离开中国泉州港在中国住了17年后要回到意大利去。在途中经历苏门答腊、波斯等地,1295年,他们一家人才回到威尼斯。但是回国不久,就遇到西岸热那亚城邦进攻威尼斯的一场海战。1298年9月8日,马可·波罗被热那亚俘虏。他在狱中,同狱友鲁思提·切罗合作,马可·波罗口述其在中国的经历,由狱友笔录下来。最后完成《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于1298年。这部书内容极为丰富。对中亚经新疆而至上都的陆上丝绸之路的记载极为详细,并对日本、南洋群岛、印度、斯里兰卡、波斯湾、阿拉伯海等国家和地区都有记载。《马可·波罗游记》震动了欧洲,使欧洲人知道遥远的东方还有个富庶的大国。一些冒险者和探险家读完《马可·波罗游记》之后,热衷于寻找这个东方大国。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就曾精读过此书。他相信地球是圆形,这个东方大国,一定在欧洲的西边,从欧洲西行一定会到达亚洲东方,见到这个大国。但大海茫茫,不知道还有个美洲堵住了他们的去路。哥伦布始终以为自己到了马可·波罗书中所称的亚洲东方。把古巴岛当作日本,还上去寻找黄金。把墨西哥当作马可·波罗书中所称的“行在”(杭州),把生活在美洲的人称为“印度人”。直到哥伦布去世后,欧洲人才逐渐认识到美洲是一个“新大陆”。由此美洲新航路的开通,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人类也由原来的分散孤立状态,开始走向集中联合,从而世界也开始变小了。

接着,利玛窦也证明所谓“赛里斯国”就是指中国。古代西方人称丝绸国家为赛里斯国。这个赛里斯国是指哪个国家说的?有些人意见不同。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也是一位学者。他在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传教。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其原名直译为玛提欧·利奇,一号为西泰,另号为清泰、西江。利玛窦曾这样说过:“我也毫不怀疑,中国就是被称为丝绸之国的国家,因为在远东除中国外没有任何地方那么盛产丝绸,以致不仅那个国度的居民,无论贫富都穿丝着绸,而且大量出口到世界最遥远的地方。……在中华帝国的编年史上,我发现早在基督诞生前2636年就提到织绸工艺,看来这种工艺知识从中华帝国传到 亚洲其他各地、传到欧洲,甚至传到非洲。”他还指出,马可波罗所称的“契丹”也是中国,不过是中国的别称。契丹原是中国北方一个强大的部族,建立了辽朝,它被很多欧洲人称呼中国的北部,甚至称呼整个中国。这是一个重要发现,但利玛窦的论断在初期并未被其他传教士所认同。

至于丝绸之路对于东西方国家和民族起彼此交流作用,这是从张騫凿通丝路之后,一直是如此的。张騫两次出使西域,品尝了西域各种美食,在回国时带了西域各色种子,有胡蒜(大蒜)、胡豆(蚕豆)、胡瓜(黄瓜)、胡荽(香菜)、胡桃(核桃)、葡萄、石榴等等,中国的蔬菜和水果,凡是加个“胡”字的都表示是从中国西部和北部国家民族(胡人)那里输进来的。番瓜(南瓜)、番茄(西红柿)、番菜(香菜)、番椒(辣椒)、番薯(甘薯)等,带番字的食品指明来自番邦,说明它们都是从外国引进来的。葡萄、芒果、石榴、草莓、菠萝等水果,都是从国外引进来,受到中国人民的欢迎。唐朝女皇帝武则天非常喜欢石榴和石榴裙。唐人李商隐为武则天写了一首歌颂石榴的诗篇:“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石榴裙不仅是唐朝妇女着装的风尚,直到明清都是如此,延续了上千年之久。玉米是美洲的产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前,旧大陆的居民根本没见过玉米。16世纪以后,玉米和番薯传入中国,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而且养活了万万千千的中国人。这两种农产品对解决人口大幅增长起了重要作用。清朝乾隆年间,人口增加到两亿多,人均耕地3.6亩,大大低于明朝。到1850年,全国已接近4亿人口,人均耕地也相应减少到1.65亩。如何解决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一直是清朝统治者思考的主要问题。清朝乾隆皇帝就曾鼓励民众前往偏远的山区开荒种地。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几个移民潮流:由平原地区向偏远山区移民;由内地向边疆地区移民,如“闯关东”“走西口”等;向海外移民,如“下南洋”等。玉米、番薯以及稍后马铃薯的传入,这些易种、耐寒、高产的农作物,解决了中国这个时代人口增长的急切需要。

但是,中国传到西方各国的产品,主要是手工业产品,从汉代张騫从陆路凿空西域,主要靠的是手工业产品丝绸。唐宋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已经较为发达。宋代的“南海一号”沉船上有大量的手工业品瓷器。这说明此时期中外瓷器交易相当繁荣。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及其以后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东西方瓷器的交易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代表性商品。欧洲上层社会以拥有和使用中国瓷器为荣。因此西方人把中国的瓷器也称为“china”。据推算到18 世纪流入欧洲市场的中国瓷器在1亿件以上。

本刊编辑:朱先生,通过“丝绸之路”,中外各国各民族进行经济交流外,它们之间是否也存在着政治文化上的交往?

朱寰:世界古代横贯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物质交流的商贸之路,而且也是一条文化交往之路。丝路沿线的国家和民族,对丝路文明的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除中国以外的丝路大国,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以伊朗高原为中心的帕提亚帝国和萨珊波斯帝国以及以阿姆河和印度河为中心的贵霜帝国,和以东地中海为中心的罗马帝国。

公元前139年到公元前126年,张騫两次出使西域都对西域主要国家帕提亚(中国史籍中称为“安息”,是该王国的创立者阿尔萨息的谐音),做过详细了解,向汉武帝做过具体汇报。公元前119年到公元前115年,张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曾派副使前往帕提亚,受到隆重接待。国王派遣2万骑兵,把中国使者从东界木鹿护送到都城番兜,然后又派使节随中国副使回访中国。帕提亚从此与西汉王朝建立了正式的外交与商贸关系。帕提亚本土位于里海东南,在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塞琉古王国时期,都是它们的一个行省。公元前3世纪中期帕提亚独立建国。著名国王米特里达梯一世在位时,向东西两面扩张,建立了东到阿富汗、西到两河流域的大帝国。帕提亚地处丝路当道,商贸十分发达。它有大小数百城,有车、船水陆商路,有通用货币/希腊式钱币,经商素有传统,与大秦、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中国史书上记载,帕提亚逐渐发展势力强大,它试图阻隔大秦(罗马帝国)与中国的直接交往,大概不是没有根据的。

公元224年,帕提亚的安息王朝被萨珊波斯王朝所取代,萨珊波斯帝国已建立。萨珊朝与中国中原王朝关系更为密切,不时遣使纳贡。波斯末代国王父子甚至到中国避难,客死他乡,乾陵的胡人群雕中可能就有他们的雕像。萨珊波斯帝国时期,是丝绸之路最为畅通的时期。波斯的使节、商人大批来华,现在国内发现的波斯钱币已在2000枚左右就是很好的证明。

贵霜帝国(大月氏)于公元1世纪中期在巴克特里亚(在中亚阿姆河南部地区)首先崛起,然后向南亚次大陆扩张,成为地跨中亚和南亚的大帝国。贵霜帝国实行宗教混合主义政策,对波斯、印度、希腊的神都宗教欣然接受。贵霜帝国统治时期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时期。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都在贵霜帝国统治的范围内汇合,从而使东西方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融合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犍陀罗艺术的形成、佛教成为世界性宗教都与贵霜帝国对佛教的提倡和对外来宗教艺术兼容并蓄有密切关系。

贵霜人的前身是大月氏,它与中国有较深的渊源关系。根据《史记》与《汉书》记载,大月氏原本居于敦煌、祁连间,也是个游牧民族(行国)。后来由于受到匈奴的攻击,被迫走上了逃亡之路,经大宛,“西击大夏而臣之”。张騫抵达时,大月氏据有阿姆河之北大夏之地,在此设立王庭,大夏仅保有阿姆河之南的巴克特里亚,成为大月氏的属国。大夏虽“无大君长”,但有自己的都城蓝市城,应该说还是一个大国。公元前119年,张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派副使再次访问大月氏和大夏,可见此时两地仍然保持原状。但一个多世纪之后,也就是在班固的《汉书》中,大月氏和大夏的记载发生了变化。此时的大月氏,已非行国,而是一个有明确的都城,40万人口和10万兵力的定居大国,“土地风气,物类所有,民俗钱货,与安息同”。此时的大夏河南地也被大月氏分为五个翎侯,各有治所。其中一个翎侯是贵霜,“后百余岁,贵霜翎侯丘就却攻灭四翎侯,自立为王。国号贵霜王。……月氏自此之后,最为富盛,诸国称之皆曰贵霜王,汉本其故号,言大月氏云”。由此可见,贵霜帝国是从大月氏发展而来。

由于历史资料有限,贵霜帝国的历史一直比较模糊。我们现在仅仅可以肯定的是,在第一任国王丘就却和其子阎高珍时期(约公元1世纪中后期),贵霜先后征服高附、濮达、罽宾、天竺,其地盘从阿姆河流域扩展到了印度河、恒河地区。该帝国在第四任国王迦腻色伽时期达到全盛,此后逐渐衰微,到3世纪之后消失。贵霜作为一个处于丝绸之路十字路口的帝国,南北连接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东西连接着中国和西亚,它在丝绸之路上的枢纽作用不容低估。贵霜之地实际是印度、波斯、希腊和中华文明汇聚之地。从现在的考古发现来看,贵霜境内的城市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亚历山大、塞琉古王国、巴克特里亚-印度-希腊人在中亚、印度建立的城市几乎都在它的版图之内。坎大哈、贝格拉姆、铁尔梅兹、巴尔赫、塔克西拉、塔赫特·伊·桑金都是贵霜时期著名的丝路城市。

由于季风的发现,从埃及到印度的直航成为可能,北方草原的皮毛、印度的香料、中国的丝绸、漆器、地中海的葡萄酒、希腊-罗马式雕塑艺术品也都通过这条海路互通有无,希腊化的罗马艺术家也在此时通过海路来到印度贡献才艺。源于犍陀罗地区的佛教艺术就是在这一时期受到希腊-罗马艺术的第二波影响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佛教及其艺术也是在这一时期在中亚立足并由此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贵霜帝国由于与中国东汉政府管辖的塔里木盆地接壤,曾经派兵深入中国西域,干涉其内部事务,但遭到西域都护班超的全力阻击,失败而归。但月氏还是想保持与汉朝的关系,多次遣使同样通好。公元1世纪之后,西域都护撤离,贵霜的势力与影响乘虚而入。佉卢文木牍文书、希腊式人物雕像、汉佉二体钱在此地的流行和使用,都证明贵霜文化通过丝绸之路的传入及其与中原文化在这一地区的汇合。

大秦贯通亚欧大陆的东西方。大秦原是丝绸之路上最西端的一个大国,现在一般将其比对为罗马帝国,或罗马帝国的东方或埃及。大秦之名最早出现于《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关于大秦的记载,《魏略· 西戎传》更为详细。二书涉及内容大致相近,主要是它的地理位置、城市、宫廷议事制度、出产、珍宝、钱币等。其中特别提到了它与天竺和安息“交市于海中”,事实上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至于它是否和当时的东汉帝国 有直接的丝绸贸易,学界的回答是否定的,但公元前后罗马人接触到中国的丝绸则是有据可证的。罗马的普林尼曾经惊呼巨量的罗马金钱流入印度和赛里斯(指中国)。有大量金钱确实流出了罗马,但主要流入了印度,部分地流入了安息(帕提亚),丝绸之路东端的中国,并没有见到这些罗马的钱币。到现在为止,在中国境内所发现的 罗马金币都是公元4世纪以后的拜占庭(东罗马)帝国发行的。反之,贵霜帝国在丘就却任内就发行了仿奥古斯都型钱币,到第三任国王维玛·卡德菲斯之时,金币大量出现,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迦腻色伽时期。贵霜金币的突然出现,说明罗马金币的输入。罗马金币在当时不仅是支付手段,更是交易的商品,双方的贸易主要还是通过实物交换来进行。至于《后汉书·西域传》记载的东汉“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之事,显然是从印度而来的大秦商人冒充罗马安东尼王朝的使者,以抬高自己的身价,希望能多获取馈赠。但他们的到来标志着从埃及到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全线贯通。这个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大秦-罗马帝国的信息尽管很不准确,但它毕竟传到了中国。中国与罗马,两个欧亚大陆东西端的大帝国,终于通过丝绸之路联系起来,这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

在中亚,还有一个特殊的、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商业民族”值得一提,它就是我们中国史书中常常提到的粟特人。粟特位于中亚的“河中地区”,也就是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以泽拉夫善河和撒马尔罕为中心的地区(“索格底亚那”),原来也是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塞琉古王国的一部分,或单独作为一个行省或与巴克特里亚合并由一个总督管辖。历史上的粟特人一直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生存,从来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粟特王国。4世纪以后,粟特之名开始出现于中国史籍(《魏书·西域传》),粟特人的形象也逐渐清晰起来。他们善于经商,这在张騫时代即已知晓。粟特人利用地处丝路中心这一优越的地理条件,从事转手贸易,是丝路贸易的第一批中介民族。他们先后受到多个外来民族统治,他们的钱币多元特征极为明显,希腊化的、帕提亚的、萨珊波斯的、贵霜的,甚至中国的因素在他们的钱币上都有反映。

粟特人信奉鎖罗亚斯德教,并把它带到了中国,被称为拜火教或祆教。他们的商队就是一个小社会,商队首领萨保行世俗与教务管理之职。进入中国后,他们沿丝路定居,形成了一个个散布于丝路上的粟特人聚落。从北朝开始,中原王朝甚至设立萨保府,将这些粟特侨民纳入政府的管辖体系之中。近年来,在甘肃固原、西安、太原等地出土了一些粟特人的墓葬、其中充满异域风情的石雕艺术,大多反映的是祆教徒的生活和信仰。粟特地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主要通道,印度的佛教、波斯的祆教、摩尼教,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拜占庭帝国的聂斯托利异端(景教)都通过此地传入中原。粟特人不仅是陆地上的商业民族,而且是多元文化传播的使者。

公元7世纪以后,阿拉伯帝国兴起,很快扩张至中亚地区,并与唐王朝展开了争夺。怛罗斯一役,唐朝军队大败,但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也达到极限。中国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接触的时代来临,丝路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本刊编辑:朱先生,您对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中外各国各民族间的经济和政治文化往来的诠释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古代世界文明交往的瑰丽画卷,让我们对当下“一带一路”战略设想的实现充满了信心,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定能共同打造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谢谢朱先生!

[责任编辑:郭丹彤]

猜你喜欢

西域帝国
张骞探西域
皮克斯的动画帝国
《宽容、狭隘与帝国兴亡》
草原之晨?西域胡杨之魂?阿尔卑斯之晨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
张骞通西域
祖逖闻鸡起舞
第三帝国的兴亡之六 大不列颠空战(下)
THE STONELIONS OF CHINA
第三帝国的兴亡之四 战争魔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