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人:每个员工都是一道核安全防线
2018-09-10季天也
季天也
受核武器威力和历史上三大核事故的影响,核电在许多普通公众眼里总是脱不开“危险”二字,有人担心它技水上不保险,有人觉得它的建筑不靠谱,也有人忌惮它的人员不可靠。那么,众多与核设施朝夕相伴的核电员工,又是怎么看待核安全的呢?在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前往浙江三门核电厂采访了不同部门的十几位核电人,了解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对核安全的理解和践行情况。
三门核电厂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2005年4月17日,三门核电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一期工程的两台机组采用美国西屋公司开发的AP1000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于2009年4月开工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了核燃料的装载准备工作,通过了国家核安全局的相关审查。
接受《环境与生活》记者采访的三门核电人,个个都是核电行业的资深员工,有几位还参与过我国最早的核电厂——秦山核电厂的建设和运行,最年轻的也已经在这个领域深耕了12年。对于他们各自的岗位工作来说,核安全意识是怎么体现的呢?
维修处:程序严谨,队伍优秀
李涛是三门核电维修处处长,1998年参加工作,在中国第一座核电厂(秦山核电厂)工作了十多年,一直负责设备维修——特别是反应堆等核岛设备的维修。2013年底,李涛调到三门核电厂继续从事维修工作,期间还从事过一年半的设备采购监造工作,目前负责维修处的工作。
李涛强调,核安全文化的宣贯和践行是其维修队伍重中之重的工作。“遵守程序、照章办事”是核安全文化最直接的体现。他以三门核电的管理为例,“管理程序、技术程序都是非常健全和严谨的,同时我们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照国外核电厂的相应程序进行优化改进。”
李涛还谈到,维修技能是践行核安全文化的重要保证。“我觉得三门核电最大的挑战就是高标准、严要求。质量和安全是靠人干出来的,我们要掌握技术,所以在人员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举例,2016年10月,第一次全国核工业职业技能竞赛举办,三门核电厂派了5个人参加“核反应堆核级设备检修工”职业决赛,最终有4个人获奖,分列第一、第三、第四、第六名(前15名为获奖者)。
关于人才培训,三门核电党委副书记章金平还做了补充。他强调,厂里有这种技能水平的人才实际上远不止这几个。“我们的人员培训是个系统化的体系,机械、电气、仪控、化学、保健物理、技术、运行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不是为了培养一两个尖子的。每个人上岗之前都要经过培训,考核合格了才能得到授权。从管理的角度,因为核电厂的安全就是系统化的,公司培训要的是所有人员的技能都达标并不断提高,这样才能保证核电厂运行得安全稳定。” 李涛表示,“我们这支维修队伍总体上非常好,大家肯学肯干肯吃苦,都是摸爬滚打练出来的。有些检修工作,跟我们合作的国外厂家也从来没遇到过,我们自己摸索出了一些好的方法和经验,把他们说服了,最后就按照我们的方法来做了。前面说的技能大赛不过是机械专业的,还有很多其他专业的人员也非常优秀。三门核电厂虽然现在还未装料,但设备维护和检修的工作持续在做。”
保健物理处:首创辐射控制区员工远程剂量监督
施维泽是保健物理处处长,1995年参加工作,此前一直在浙江秦山核电厂工作,2004年底调到三门核电厂。他主要负责辐射防护、包括厂房环境和工作人员的放射性水平监测、辐射控制区的出入管理、员工职业健康管理、医学应急等。
施维泽介绍,其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保证从业人员的辐射剂量满足国家法规的标准,并且努力把这个剂量合理地降到最低水平。“从我们部门来讲,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是保证核安全的最基本要求。各种各样的培训都少不了,内部、外部培训都有,同时我们全员都到其他核电厂接受过运行和大修的培训。尤其是大修期间工程作业多,环境条件复杂,是核电厂辐射防护最关键的环节。”
施维泽还介绍:“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 WANO)在辐射防护领域,会通过个人辐射剂量、集体辐射剂量和放射性污染事件等关键绩效指标(KPI),对全球核电业主进行综合性排名,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对人员辐射安全意识的持续提升和远程剂量监督等技术手段的有效利用,跻身全球核电业主排名先进水平。”
工程管理处:不给下游部门“埋雷”
工程管理处副处长王垣,自2005年大学毕业就来到三门核电厂,13年来一直在从事项目的建造管理工作,从施工现场的“四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通讯、场地平整)开始,到建设成功移交给调试和生产部门的整个工程阶段都在跟进。
王垣介绍,在建造过程中主要得做好几方面的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控、进度管理、现场协调工作,“比如和上下游单位或部门的对接。”“上游”主要指核电设计方和设备方等,“下游”主要指生产和调试部门。
核安全文化在王垣这个部门的体现,主要是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确保建造质量能按照法律法规和设计图纸的要求来做。核电工程进展过程中,总包方、各级承包商和业主单位三方,把施工的关键步骤和控制要点全部通过质量(QC)文件记录下来,做到凡事有据可查。“如果施工过程中发现任何跟设计不符的偏差,我们就标为‘不符合项,提交给设计方来评估。对于质量管理,并非不符合项越少越好。因为核电厂的安全文化是不避讳发现问题,并提倡及早发现问题并严格记录下来,然后找出合适的方法解决好它。只要出現施工偏差,就要停下来全部整改,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也不能把任何隐患留到后续的调试和生产阶段。”
环境应急处:核应急演习向“盲演”升级
曹红军,2004年参加工作,一开始在秦山核电厂接受操纵员资格培训,2008年~2010年参加秦山核电厂二期工程的调试工作,2010年~2016年初参加三门核电厂的调试工作,期间通过了AP1000主控室操纵员考试,2016年初至今担任环境应急处应急管理科副科长。他主要负责核应急和常规应急的归口管理,包括各种应急演习管理。“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厂内的应急准备和响应能力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必须通过日常的培训和演习来保持和检验。”他介绍道。
环境应急处主要负责“应急准备和响应能力建设”以及“环境保护和监测”。“每年年底前都要编制下一年的演习计划,组织场内的单项演习、综合演习以及参与上级单位组织的场内外联合演习,各项演习工作均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各项演习活动都有指标控制,不合格就要重新演。我们正逐步过渡到‘盲演(事先不知道演习具体内容),把每一次演习都当作真实的情景对待,同时也强化在恶劣天气和环境下的演习,通过层层参与,确保应急响应能力做到常备不懈。”曹红军强调。
物资采购处:核安全文化就是质量文化
王艳文是物资采购处综合计划科科长,2006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三门核电厂,一直在物资采购处,先后从事了设备采购、设备监造等工作,目前主要负责设备和备品备件的采购进度计划管理。
王艳文介绍:“我理解的核安全文化就是质量文化。我所在部门所有工作都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在采购过程中不以低价为导向,而是优先选择高标准、高质量的设备和备件的。虽然进度对核电厂的建设来说非常重要——影响到建造周期和投资,但在进度和质量出现冲突的时候,我们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因为没有质量就没有进度,没有质量就没有核安全。”
为确保设备质量,王艳文所在的物资采购处严格按照核安全法规和相关程序,开展设备监造(制造质量监督)工作。在项目初期,该部门就建立了一套包括监督导则、监督细则在内的完善的质量监督程序体系,并通过监造培训授权、“以老带新”、经验反馈等手段,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监造队伍,在总承包商监造基础上,开展业主独立监督,核安全相关的关键设备,我们会开展全过程监造,发现质量问题时,严重按法规和程序处理,确保交付核电现场的设备均是质量合格的产品。
运行处:安全责任重大,上岗门槛最严
运行大修科副科长陈睿,2005年毕业后就进入三门核电厂的运行处工作,负责装料前AP1000的运行准备工作,以及装料之后运行相关的各种调试实验,目前已经取得了AP1000主控室的操纵员(RO)执照。“运行处的运行员首要职责是维护核电厂安全可靠运行,目前正在尽全力保证电厂安全的情况下,推动三门l号机组装料准备工作的开展。”陈睿说。
运行处是在装料之后与核安全直接相关的部门,不但要保证核电厂安全,也要保证现场工作人员、环境和公众的安全。装料之后,运行人员承担着重大的安全责任,运行团队也采取了与之相对应的措施。首先,运行人员从接受培训到最终合格上岗的过程,可以说是在核电厂内部最严苛的。“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其他部门可能经过一个入厂培训之后就可以慢慢上岗了,但是运行人员必须要经历长达一年的现场培训和理论培训,才可能得到值班员的岗位。”陈睿介绍,按照国家相关法规,从值班员到反应堆操纵员,再到反应堆高级操纵员,还需要经过更长时间的培训、选拔和考核。“管理上,三门核电运行处始终贯彻‘安全第一的理念,每个人都是核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核安全处:公开透明,情况共享
郑开源是核安全处执照科科长,2005年大学毕业后来到三门核电厂,一直在执照管理的岗位上,主要从事核安全审评工作,目前负责装料批准书的申请,以及与国家核安全局和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的对接,负责装料期间的事件报告撰写和报送。
在郑开源看来,核安全文化不是底线文化,而是追求卓越的过程。其部门的一项主要工作是经验反馈:一方面把自己厂发生的事分享给其他部门或其他核电厂,另一方面还要把其他电厂遇到的情况、总结的经验吸纳到三门核电厂,让全行业共同提升核安全水平。
郑开源介绍,三门核电厂从建造阶段开始就建立了一个很好的“状态报告平台”,凡是核电发生的问题,都会进入该系统,然后分配给相应部门进行分析、消化、改进。从执照审批的角度看,郑开源对自己工作的观念就是要实事求是:既把核安全法规要求体现到公司运作中,又把现场状态公开透明地告诉核安全局和公众。“因为我觉得核电厂本身是非常安全的,没有什么可隐瞒的,这就是我们的工作。”
政治工作办公室:把安全做成业界标杆
栗岭茂,政治工作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党建、宣传及企业文化方面的工作。他1998年毕业后到秦山核电厂三期工程负责调试工作,后来到三门负责设计管理、项目管理和调试管理,如今负责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对核安全文化的理解是奉行‘安全是事业的生命线,企业的生存线、员工的幸福线的最高准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自觉践行‘安全永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永远视为工作的薄弱环节的安全理念,培养员工养成精细严实、高度敏感的良好工作态度。”
栗岭茂强调,三门核电厂对安全抓得非常扎实。“从项目开工就要求穿反光背心,戴护目眼镜这些标准化措施,是从我们这里开始的。工作中使用‘三向沟通,比方说张三给李四发出一个指令,李四要先复述一遍,张三确认复述的指令无误,李四才开始执行。对话的时候我们用Alpha、Bravo、Charlie、Delta(语音字母表)来表示ABCD。用这种清晰的词来分辨,就不会听错。”
安全与质保处:事无巨细,根除隐患
安全与质量保证处(简称安质处)处长甄晓辉,1998年起在秦山核电厂做了15年的运行工作,2014年来到三门核电厂,主要负责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的总体策划,制定公司层面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和现场工业安全的监督管理条例。他介绍,三门核电厂用于系统化管理工程质量的《三门核电厂一期工程质量保证大纲》,就是严格按照国家核安全法规和安全导则制定的,并且在实施前需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此后,安质处还要负责维护质保大纲,并通过质保监督、监察以确保该大纲得到有效实施。可以说核电厂所有与核安全有关的工作,都在安质处的独立监督监察之下。
甄晓辉说:“核安全工作就是事无巨细、严守程序,不放过任何小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隐患。在监督监察的时候,我们的人员完全以质疑、保守的态度,对影响质量的活动和环节进行深入查证,用证据说话,用文字说话,用结果说话。”
设计管理处:坚持设计标准
设计管理处处长唐钢,1992年参加工作,在成都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参与了秦山二期工程和“华龙一号”机组前身CNP1000的方案设计工作。他2006年加入三门核电厂。他介绍了三门核电厂设计管理处的主要工作:项目建设期间负责设计文件的催交,设计图纸的审查,与设计院、厂家的协调,设计变更的识别和处理流程,上报国家核安全局以及安全评审的技术支持。目前,设计管理处的整体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已经向生产部门移交。
除了公司的规章和核安全文化的要求,设计管理处在现场处理问题时还强调一个原则——坚持以设计标准来建设核电厂。“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在现场同施工承包方和设计方一起配合,让设计方案既可以满足建设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原有的安全设计标准。”
黨委副书记:消除员工顾虑,减少人因失误
三门核电厂的党委副书记章金平谈到,为了最大程度降低人因失误对核安全的影响,三门核电厂很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政治工作办公室每个季度会收集和分析员工在生活、工作、待遇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了解员工近期都关心哪些问题,然后制定出一套解决方案。“尽管严格来说有些问题并不在公司的职责范围内,但是公司还是要在符合政策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帮忙解决。毕竟有很多员工每周才回家一次,难以照顾好家里,如果思想上有波动,工作中就容易出现失误。”
章金平还强调,核电厂有着互相信任、上下级和谐沟通的人文氛围,员工可自由提出核安全问题,无需担心受到报复,并相信他们所提的问题会得到解决。“通过公司的妥善安排,员工不再有思想包袱和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这种从员工心理状态上降低人因失误的做法,其实也是核安全文化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