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里有个“飞虎队”

2018-09-10帅泉

中国工人 2018年5期
关键词:飞虎队供电局湛江

帅泉

南网广东电网公司湛江坡头供电局有一支“飞虎队”。和平年代不比硝烟四起的战时,但这支配电运维队伍所具备的特质,在某种意义上,与当年“二战”中援华抗日的那支“飞虎队”有着不少相似之处。譬如,他们同样技术高超,同样能在风云突变时刻驰援突击。

人如其名。这句话用在张理勇身上,似乎再合适不过。然而,这位“飞虎队”分队长却一个劲儿地摆手:“哪里勇?言过其实了。”

“是不是言过其实?”坐在一旁的队员们都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他们说起一件最具代表性的故事。那是2015年10月4日,台风“彩虹”登陆湛江坡头后,街道上一片狼藉。南调供电所飞虎分队抢修车准备出动应急抢修。然而,门口几根倒地的粗大树木挡住了车辆去路。

“来!我们不等了,一起搬!”张理勇第一个跳下车,带领大家把断树搬到了路旁,一不小心扭到了腰,他只稍微揉了揉,一声不吭,直至为抢修车开出一条“绿色通道”。然而,由于腰伤及劳累,张理勇一躺下腰就疼得厉害,整夜整夜地睡不着。直到7天后抢修复电完成,队长才躺在医院病床上。

从此以后,张理勇得了一个“拼命队长”的外号。

张理勇带的这支队伍共13人,都是南调供电所配电运维班的成员,作为分队隶属于“坡头供电局飞虎队”。平日里,“飞虎队”队员承担所里配电运维的日常工作,到了台风抢修、重大保供电等应急时刻,队员们便第一时间奔赴前线。

性格腼腆的“拼命队长”说得少、做得多。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队伍里从“50后”的老师傅,到“90后”的小鲜肉,在关键时刻谁也不多话,都是能顶上去的真汉子。

在湛江奥体中心顶层安装射灯时,踩在足有六七层楼高的狭窄通道作业,令人望而生畏,“80后”中坚力量陈育文、陈永胜、杨观平主动承担起每天巡查的责任。“工作总是要有人干的嘛。”陈育文的回答轻描淡写。

“彩虹”台风抢修复电中,“90后”李俊连续抢修9小时不停歇,走到脚上水泡流血。他忙里偷闲发了条朋友圈,向亲友及时通告抢修复电讯息。

没想到这条朋友圈被点赞数十次,评论百余条,满满都是正能量。“看到朋友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理解,顿时浑身又充满了干劲。”他说。

飞虎队出色的作业能力,得到老百姓的高度評价。在一次台风抢修复电中,一位居民主动给队员们送来水和食物,还感慨地说:“本来觉得家里要停长时间的电,都备好能烧2个月的蜡烛了,没想到几天就复电了。”

“为什么取名‘飞虎队?希望这支队伍也像‘二战中的飞虎队一样,千里驰援,鼓舞人心,成为应急抢修和保供电的精英。”坡头供电局局长李杰贤说。

要想成为精英,不光需要勇敢,更需要很高的智慧。而智慧,则是业务技能、经验阅历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考量。“飞虎队”在一次次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的优异表现,一笔一笔勾勒出了精英的样貌。

一年后,“飞虎队”声名鹊起,没有入选“飞虎队”的员工纷纷提出入队的想法。湛江供电局决定组织一次考试,分为理论笔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择优录取。

“70座的大会议室都塞满了人,只能安排其余的人到另外的房间。”考试组织者李艳华回忆。一些新人从中脱颖而出,成为“飞虎队”队员,并在工作中发挥着自己的智慧。

未来终究是属于年轻人的,队伍若想长期保持活力,就必须注入新鲜血液,把个人的进步与团队的发展结合起来。坡头供电局的用人选拔机制也表达了鲜明的支持态度。短短一年时间内,两位年轻的“飞虎队”队员晋升为供电所副所长。

猜你喜欢

飞虎队供电局湛江
漆盒欣赏
“永远跟党走
——2021湛江原创歌曲音乐会”圆满举办
2021湛江海洋诗会启动
《少数给中国的飞机:飞虎队的诞生》
美国最后一位“飞虎队”成员去世
供电局电网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分析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提高供电局数据质量对策分析
供电局现场层次式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毕节:3个基层工会获国家级荣誉
飞虎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