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路径探析

2018-09-10谢慕冰

炎黄地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法治素养大学生教育

摘 要:为保障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的长远发展,实现法治的高水平和全覆盖,湖南省提出了全面打造法治湖南建设“升级版”的理念。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传播依法治国理念的“领头羊”,探索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路径有助于实现建成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作为高校而言,一是要创新高校法治知识教育体系,强化学生法治知识;二是要营造校园法治环境,培养学生法治意识;三是要增强社会法治信仰渗透,促进学生法治认同;四是要积极进行法治实践教育,锻炼学生法治运用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素养;教育

2017年,中共湖南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湖南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方案》,这是继2011年出台《法治湖南建设纲要》后法治湖南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目的是紧紧围绕打造法治湖南建设“升级版”新目标,扎实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落实法治湖南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法治湖南“升级版”建设为确保依法治国战略在湖南落地落细落实,对社会各群体都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大学生是实现优秀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群体,在推动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高校的角度而言,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是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1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

1.1、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的前提和基础是法治知识的培养

培养法治知识首先需要使大學生掌握法律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原则、理念、精神进行教育,最后是启发大学生形成法治思维。大学生通过教师教授或者关注社会热点法治问题了解到法律基础知识和法治常识等,在二者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才能深化和发展法治思维。

1.2、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的核心要素是法治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法治意识是大学生对法治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它是大学生法治观点和法治情感的总和,具有塑造大学生的法治价值观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这要求在高等教育阶段的法治教育一定要强调以权利和义务意识为根本,引导大学生建立包括法律至上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契约意识、程序意识等法治意识。法治湖南“升级版”建设要求全面提升各领域法治化水平,培养法治意识是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核心要素。大学生应当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以权利与义务的限度来衡量自身行为,以权利义务为主线发展法治思维,同时树立起规则意识,大学生应当具备在规则下进行社会活动的意识,以及对脱离规则进行社会活动将产生的后果的预判能力。

1.3、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的必要条件是法治信仰的培养

法治信仰是人们的法律认知、法律情感、法律意志、法治精神、法治信念和法律行为的凝聚,是对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的信仰。大学生树立法治信仰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法国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因此,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1法治湖南“升级版”建设是依法治省的深化和发展,要求我们进一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是法治湖南“升级版”建设进程中的精神动力,亦是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必要条件。

1.4、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的重要保障是依法行事

打造法治湖南建设“升级版”的目标之一是有效推动全省各项事业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地方性法规规章逐步完善,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升,从高校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角度而言就体现为培养大学生依法行事。依法行事是提升法治素养的重要保障,表现为按照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办事。大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应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学习生活守法,解决问题用法,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个人利益。大学生法治素养属于意识范畴,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所以法治素养对法治实践具有指引作用。因此,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依法行事的能力。换言之,大学生是否依法行事是衡量其法治素养的重要标尺。

2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路径

2.1、创新高校法治知识教育体系,强化学生法治知识

课堂法治教学是大学生获得法治知识的主要渠道,法治知识是形成法治素养的前提。因而高校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第一步应从法治知识教育体系上创新,丰富法治教育方式。第一,重视法治知识课程建设,加强师资培训,提高课程质量。教师应将宪法教育、权利和义务教育、法律价值教育等内容系统、全面融入课程教授,同时,教学课时安排要合理,大学生整个学习阶段都应设置法律相关课程。第二,高校开展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教育要注重内容与项目的拓展。比如思修课由于内容宽泛,法治知识的覆盖面较窄,难以达到法治教育的最优效果。为了突破法治教育的桎梏,可以增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设置相应学分,并把此课程的成绩作为学生综合测评的标准之一,帮助大学生全面、系统的学习法律基础知识。第三,其他课程教学中也可以结合具体情况,挖掘与法治观有关的内容,渗透法治知识。教师可以灵活地将专业教育、公民教育、礼仪教育、创业教育等方面内容融入其中,扩大法治教育的辐射面,使得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具备充分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创新性。

2.2、营造校园法治环境,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塑造意识的作用,在高校以法治精神熏陶和感染大学生,可以传递给他们法治意识。加强校园法治文化环境建设,有利于建设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约束师生的个人行为,促使其法治素养的提升。

加强校园法治文化环境建设要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基础;以改进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为关键,以法治宣传为手段,推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具体而言,首先,高校各项规章制度应随着《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与时俱进,保障学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其次,应构建良好的教学与学生管理系统,保障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最后,一方面,加强校园实体法治文化环境建设,如悬挂法治宣传标语、组织普法知识讲座、师生法治知识竞赛和法律辩论赛、在图书馆设立专门的“法治知识角”;另一方面,加强校园网络法治文化环境建设,利用学校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媒介传播法治知识。通过加强校园法治文化环境建设,使得大学生更愿意去接受并且主动学习,深刻领悟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做到学以致用。

2.3、增强社会法治信仰渗透,促进学生法治认同

法治素养的提高需要大学生对法治观念具备情感认同,自觉树立法治信仰。通过法治湖南的建设我们实现了进一步推进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升级版”建设中提出的目标要求是要抓法治建设,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增强老百姓的法治信仰。高校可以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宣传视角,将法治信仰的宣传融入其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活动,使大学生形成对法治意识内涵上的主观认同,打破枯燥理论知识对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的束缚,让大学生借助自身积极的法治情感,逐渐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个人的法治信仰和法治意识,做到知行合一。

做好法治宣传工作一方面要树立先进典型,如通過优秀大学生评选、“法治先锋”校园模范人物评选、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潜移默化地教育、感染学生,增强法治教育实效,充分发挥正面示范的榜样作用。另一方面,高校也要重视反面警示教育,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强对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管理制度的督促、提醒、检查,对违反校规校纪、影响恶劣的行为必须严肃查处、通报批评,通过反面案例对大学生开展警示教育。实行正面示范和反面警示相结合的双向教育,培养大学生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使大学生逐渐将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4、积极进行法治实践教育,锻炼学生法治运用能力

课堂法治教学是大学生提升法治素养的重要途径,没有法治知识指导的法治实践活动是盲目的;课外法治实践活动是课堂法治教学的目的,大学生在课堂所学的法治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效对接,促进法治湖南“升级版”的法治文化建设。

第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情境、培养情感、参与实践、注重体验的教学方式,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探究、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课堂教学手段,组织模拟法庭、排练法治短剧、观看法治类栏目、组织普法宣传等体验活动提高学生兴趣,使得法治价值观入脑、入心。第二,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亲身体验,更有利于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高校教师可以将课堂转移到法律机关部门,通过参观法庭、监狱、旁听庭审、在社区开展法律志愿服务等促进大学生进行法治体验和实践;第三,聘请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分析热点法律案件,将原本抽象的法治意识、理念、原则与精神具体化、通俗化、大众化,提高课程内容的趣味性,活跃学习气氛。

本文系2017年度长沙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机制研究——基于法治湖南“升级版”建设视野”(项目编号:XXYB20171106)的研究成果;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青年专项课题“新时代法治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融合教育系统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

作者简介

谢慕冰(1986—),女,湖南长沙人,湘潭大学法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长沙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主要从事法学研究。

猜你喜欢

法治素养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学生就业趋势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素养现状分析
浅析高职院校法治意识素养的培育和养成
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