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劳动,也需改革精神
2018-09-10王娇萍
王娇萍
“改革”与“劳动”相遇,是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最大盛景。
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吹响了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征程的号角。余声未落,又迎来崇尚劳动的五一国际劳动节。
“改革”与“劳动”相遇,看似偶然,实乃必然。
试想一下,没有小岗村18位村民“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不可能这么快拉开,更谈不上如火如荼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国企改革实践的艰难探索,我国经济体制也不可能快速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嬗变……
今天,我们站在了改革开放40年的新起点上,更应该积极主动地以改革精神拥抱劳动实践,以劳动实践印证改革精神,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众所周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又需要“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正因如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劳动精神,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核。
今天的中国,一方面社会情绪躁动,不少人不爱劳动甚至不愿劳动,总梦想一夜暴富、不劳而获;另一方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正遭遇严重短缺有知识、高技能职工队伍的“瓶颈”制约,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日益迫切。
立足改革新征程倡导劳动精神,首先要大力倡导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特别是要在帮助青少年树立劳动观念上下功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通过各种措施和方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牢固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祖国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立足改革新征程倡导劳动精神,同时应倡导科学劳动、善于劳动的新风尚。我们国家发展到现阶段,已经到了需要突出“人才红利”的时候,只有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有效对冲“人口红利”拐点到来导致的劳動力数量和成本优势逐步减弱的影响。这也是中央出台《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及密集推出《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等力举的深意所在。
立足改革新征程倡导劳动精神,还应看到其超越劳动本身的意义延伸和拓展。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刻指出:“劳动,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本色的重要途径,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肌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共产党人发扬优良作风、自觉抵御‘四风的重要保障。”事实上,注重以劳动来促党建,一直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致胜法宝。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生产劳动便是共产党人工作生活的重要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恢复生产和发展时期,还是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劳动中保持艰苦奋斗作风,一直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今天,劳动依然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实践路径和有效载体。
总之,从改革的视角出发,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劳动的别样价值和意义。在这个改革之风劲吹的新时代,尊重劳动,也需改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