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判断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2018-09-10叶华奇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研究展望研究现状道德

[摘 要]道德判断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道德判断的研究手段和方法、道德判断的形式、道德判断的中介变量、道德判断的生理基础以及道德判断的作用等方面。道德判断是一种智力活动,良好的道德判断能力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意识,规范合乎道德准则的行为活动。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判断能力,需根据不同儿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未来的研究取向更注重道德判断的生理基础方面,探索道德判断的神经机制,注重中介变量的效应,提高道德判断实验的外部效度。

[关键词]道德判断;道德;研究现状;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8)05-0093-04

道德是人类社会属性的标志,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之一。我们人類个体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不仅掌握了吃饭、行走、言语等生理技能,而且还习得了各种社会规范,懂得遵守规则,这就是从一个“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一直以来,社会心理学和现代道德心理学把道德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道德还在现实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如我们所知,道德和法律是规范人类行为的两个准则,使社会变得和谐。

道德判断是个体根据道德准则或价值基准对另一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和事件赋予道德价值的活动。简单地来说,是个体运用自身内部的道德认知对外部世界的人或物进行评价和判断的过程。道德判断的水平随着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道德判断的过程中,个体常常运用已有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对自己或是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鉴别、评价和选择。可以说,道德判断是道德意识的核心成分。

一、对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

皮亚杰最早对儿童道德判断进行研究,并真正意义上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的理论。他把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前道德阶段,此阶段的儿童以自我为中心,不顾规则,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他律道德阶段,此阶段儿童遵从父母,服从权威,从行为的物质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此阶段的儿童认识到规则是可以协商改变的,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判断行为时不只考虑行为的后果,也能考虑行为的动机;公正道德阶段,此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开始倾向于公正,他们不再刻板地按照规则,能考虑同伴的具体情况,具备了关心和同情。

在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基础上,科尔伯格着重研究儿童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他按照道德的发展水平,把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前习俗水平,这个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习俗水平,包括寻求认可定向阶段,维护权威阶段;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儿童道德判断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受制于外部因素逐步转变为受制于内部的道德认知;重视个体行为的结果逐步转变为重视个体的行为动机;重视个体行为的结果逐步转变为重视行为结果的性质;判断的独立性逐步发展,具有批判特征。

随着儿童身心的发展,在与社会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中,他们的社会化逐步完成。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也随之形成和发展,在他们心理进一步发展中,其道德判断水平趋于稳定性和深刻性。

二、对道德判断研究手段、方法的研究

皮亚杰使用“间接故事法”来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他设计编撰了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在对“过失行为”做出判断的对偶故事中,其中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因为无意或者甚至是好意的行为,导致较大的财物损失的后果,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在故意、有意的前提下,引起较小财物损坏的结果。在对“说谎行为”做出判断的对偶故事中,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无意的言语,导致了严重的结果,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故意、有意地欺骗,却没有引起不良后果。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把这些对偶故事讲给儿童听,在他们听清楚之后,要求他们对故事中两个主人公的行为做出“好”或“坏”的判断。

在皮亚杰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科尔伯格不断完善研究方法、手段,发展出一系列的“道德两难推理故事”,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有个妇女患了重病,危在旦夕。医生告诉她的丈夫,只有城里某个药剂师发明的镭,才能挽救她的生命,但是这种药非常昂贵。病人的丈夫海因兹没有足够的钱,他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但药剂师没有答应。最后走投无路的海因兹撬开药剂师的家门,为妻子偷来了药。讲完这个故事,要儿童回答几个问题:这个丈夫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应该?如果不应该这么做,你的理由是什么?法官该不该判他的刑?为什么?

科尔伯格真正关注的不是儿童对“应不应该”的回答,而是随后他们的理由。他认为,儿童回答问题的理由(儿童的推理思路)是经过内部的道德水平结构而来,这个推理思路能反映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

我国目前使用最多的道德判断工具是道德判断测验(MJT)中文版。道德判断测验(Moral Judgment Test,简称MJT)由德国心理学家Lind编制。我国学者对该测验进行了跨文化信效度检验。其重要的效度指标,即偏好的顺序性、内容结构以及认知-情感平行都符合修订标准。该测验由“工厂风波”“医生的困境”两个两难故事构成。故事的内容、逻辑与皮亚杰的“间接故事法”和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推理故事”大致保持一致。

三、对道德判断形式的研究

道德判断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或者说道德判断立足于哪些方面,这是对道德判断形式的研究。目前对道德判断形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评价判断”,即根据道德价值观对社会生活中的人或事,做出肯定、否定或是赞扬、批判的态度取向。如:“舍生取义是崇高的”“祸国殃民是可耻的”“为人民服务是值得赞扬的”“损人利己是卑鄙的”等。二是“规范判断”,所谓规范,即人们行为活动中的道德准则,通俗地讲,就是道德层面上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其形式如“尊老爱幼”“尊师重教”“遵守社会公德”等等。三是“命令判断”,即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条令条文。如“严禁乱扔垃圾”“严禁随地吐痰”等。在这三个方面中,评价判断是最基本的形式,是规范判断和命令判断的基础。

四、道德判断的中介变量研究

心理现象极其复杂的。道德判断只是众多复杂的心理现象中的一个,它不是单一的,它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研究表明,个体的道德规范、道德评价、道德认知甚至道德行为等,会因情境不同而有所不同。研究者并不满足于这些表面的结果,他们想知道内在原因是什么,他们想知道为什么这些不同的情境会影响个体的道德规范、道德评价、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众多研究表明,很多表面的、显性的变量并不会直接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它往往通过某种内隐的、不易察觉的变量达成,这就是道德判断的中介变量研究。

从认知概念的角度来看,情境或物理变量通过表征认知、隐喻认知和自身认知三种方式来影响道德概念。以往的众多研究结果显示,能够对道德判断造成影响的中介变量主要有认知、情绪、自我意识、避害需要、物质等。

五、道德判断生理基础方面的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用于探明道德判断生理基础的研究中,常见的有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ERP技术、眼动技术等,属于道德判断认知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

有研究者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之后发现,在考虑自身状况时,社会情感因素会影响被试的道德判断,此时相关的脑区(颞上沟/颞顶联合区、后扣带回、内侧前额叶皮层、楔前叶)会更活跃,因为这些脑区与社会情感相关;而在不考虑自身状况时,被试就较少受到情感的驱动,反而受社会认知过程的影响更大,此时相关的脑区(额叶)会更活跃,因为这个脑区与认知功能相关,能进行思维的抽象逻辑推理和问题的解决。还有研究者同样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对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受伤的病人进行研究之后发现,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受伤的病人会做出更多功利性的判断,因为大脑的此块区域是情绪活动中枢,这也为推理过程主导功利性决策提供了依据。

六、道德判断在经济学方面的研究

如果说前面几个方面的道德判断研究偏向于基础方面,那么道德判断在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则偏向于应用方面了。有研究者发现外部的物质条件因素可以驱动个体的行为活动,而且可以改变他的道德判断。另有研究者发现经济收入、通货膨胀等会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经过缜密地分析,他们排除了情绪、社会地位、职业、教育程度等因素对被试道德判断的影响。他们认为,经济收入低、通货膨胀会使个体获得较少的物质,而物质的匮乏导致个体的各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应对伤害的能力降低,这会引起个体作出严厉的道德判断。比如,富裕者比贫穷者更容易应对物价上涨等问题,富裕者的生活不易受到影响,而如果个体突然失业,又一时找不到工作,富裕者与贫穷者之间在道德判断上的差异就更加显而易见。

七、道德判断的作用研究

道德判断有何作用?有研究者发现,良好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可以规范个体的外显行为。在风险情境下,需要我们做出决策的时候,此时的情绪会使个体变得特别敏感,影响他们决策中给其他人带来伤害的概率。但是,良好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使个体冷静作出决定。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良好道德判斷能力对情绪的调节作用。根据优先启发模型,我们发现违反道德规范的情景能唤起强烈的负性情绪,个体更关注定量的风险参数(概率),决策的过程需要相对更长的时间。而在道德情景中,因为道德判断能力的调节作用,不会唤起强烈的负性情绪,决策取决于结果而不是定量的风险参数,决策的过程则需要相对较短的时间。

八、研究小结与展望

道德判断是一种智力活动,良好的道德判断能力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意识,规范合乎道德准则的行为活动。它还可以把个体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转化到自觉组织言语与行为的能力上,以帮助个体巩固和发展经验,加深对道德意义的理解。在道德观念与道德意识不断丰富、充实之后,道德判断能力也随之得到发展和强化,并逐步稳定下来。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使个体能够理性地调节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并能通过对社会行为的道德评价,来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而做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言语行为活动,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社会人。

在教育中,根据不同年龄儿童在道德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要因人而异。如果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不符合儿童道德发展水平和思维特征,儿童的德育就很难进行。在皮亚杰看来,成人理智的教育措施要同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相适应,只有这样,在儿童的德育方面才能取得显著成效。

未来的研究取向更注重道德判断的生理基础方面,探索道德判断的神经机制,注重中介变量的效应,及提高道德判断实验的外部效度。心理学的研究都期望于找到心理现象的生理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探索心理基础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在对道德判断进行研究的实验中,提高实验的外部效度进而能使研究结果用于教育中、如何找到与道德判断相关联的变量、如何确定这些变量与道德判断的关系,在今后的研究中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Tadeusz Tyszka,Tomasz Zaleskiewicz. The strength of emotions in moral judgment and decision-making under risk . Polish Psychological Bulletin,2012, vol. 43(2):132-144.

[2] Jonathan Baron1,Burcu Gürcay . A meta-analysis of response-time tests of the sequential two-systems model of moral judgment . Mem Cogn (2017) 45:566-575.

[3] Konrad Bocian, Bogdan Wojciszke. Unawareness of Self-interest Bias in Moral Judgments of Others Behavior. Polish Psychological Bulletin,2014, vol 45(4), 411-417.

[4] Konrad Bocian, Wieslaw Baryla, Bogdan Wojciszke. When Dishonesty Leads to Trust:Moral Judgments Biased by Self-interest are Truly Believed. Polish Psychological Bulletin,2016, vol. 47(3) 366-372.

[5] L. Solano,*1 H. W. Barkema,* E. A. Pajor,* S. Mason,* S. J. LeBlanc, C. G. R. Nash, D. B. Haley,D. Pellerin, J. Rushen, A. M. de Passillé, E. Vasseur, and K. Orsel. Associations between lying behavior and lameness in Canadian Holstein-Friesian cows housed in freestall barns. J. Dairy Sci. 99:2086-2101.

[6]姚昆玉.4-6歲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特点[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16.

[7]肖丽华.8-17岁儿童道德、习俗、个人领域认知的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8]彭蕾.中小学生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的发展现状及二者的相关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4.

[9]陈晓荣.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价值观与欺负行为的相关性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10]严立.道德判断和厌恶判断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2.

[11]李宏翰,温舒雯.道德判断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

[12]刘渊.愉快-厌恶情绪唤起及个人卷入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南京:东南大学,2016.

[13]杨继平.青少年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道德判断调节作用的性别差异[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4).

[14]耿少萍.多元化、功利化:认知结构与动机共同影响下道德选择依据——中国儿童道德判断水平发展阶段特征分析报告[J].教育科学研究,2018(2).

[15]孙彩平.分层与分叉——当代中国儿童道德发展调查报告(2017)[J].教育科学研究,2018(2).

[作者简介]叶华奇(1985-),男,广西钦州人,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文理学院思政教研室主任,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实验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李 兵]

猜你喜欢

研究展望研究现状道德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财税政策支持生态产业发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制造业物流能力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