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的勺嘴鹬,偷走你是为搭救你!
2018-09-10刘国伟
刘国伟
每年夏季之前,成千上万的候乌沿东亚-澳大利亚这条路线迂徙。迂徙大军中,有一群数量极少、长着形似汤匙嘴巴的鸟儿格外惹人关注。它们体态娇小,却能从南亚、东南亚等地飞上万里旅程,途经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回到俄罗斯生儿育女;它们受到无数鸟类保护组织和爱鸟人群的倾力关爱,却敌不过人类发展、污染和捕猎等的威胁,至今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中仍位列“极危”物种,成熟个体总数不超过500只。它们就是“勺嘴鹬”。
跨越8000公里的迁徙
勺嘴鹬(yu)因拥有一张汤匙一样的嘴巴而得名。它进入现代生物学分类体系并得以命名,是在1758年,“现代生物学分类之父”卡尔·林奈在其名著《自然系统》中对这种鸟进行了介绍。勺嘴鹬是鸻(heng)形目鹬科内的一种涉禽,体长14-16厘米,和麻雀身材相仿。由于娇小,从远处观察时它勺子形状的嘴并不容易被认出。褐灰色和白色相间的羽毛配上黑色的腿脚,勺嘴鹬在鸟群中并不算起眼。它叫时胸前的羽毛会不停地颤动。有趣的是,繁殖季节的勺嘴鹬,头胸部位的羽毛会变成醒目的红棕色。
勺嘴鹬每年六七月间在俄罗斯楚科奇半岛到堪察加半岛的有限范围内繁殖,这里近海岸的冻土带夏季短暂而凉爽,泥沙地面上长有苔藓和矮桦树。8月前后它们就离开出生地,沿着太平洋西岸的日本、韩国、中国、越南一线,辗转飞到泰国、孟加拉国和缅甸的过冬地,飞行距离长达8000公里,用“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这史诗般的迁徙实不为过。
勺嘴使存活率更高?
勺嘴鹬像“汤勺”一样的嘴巴不仅仅是看起来可爱,从功用上分析更是造物主精妙绝伦的设计。
一群研究者2003年至2017年进行了长期考察后,在2017年8月的《涉禽研究》杂志上发表了论文。他们分析,奇特的嘴型让勺嘴鹬具备了更宽的舌头,而且喙尖分布着比正常情况更加密集的赫布斯特小体——这是一种有助于鸟类在潮湿的土壤下感知猎物的神经末梢。赫布斯特小体可以检测勺嘴表面各个位置的压力梯度,从而无须使用肉眼就能检测出猎物。根据勺嘴鹬用嘴的6种动作,研究者将勺嘴比喻成“锤子”“过滤器”及“传感器”,可能使勺嘴鹬具备更高的存活率并繁衍更多的后代。
然而,别致的勺嘴在现实中却没能扭转勺嘴鹬族群的衰落。
1869年,英国著名鸟类学家詹姆斯·哈丁如此评价勺嘴鹬:“尽管这个物种有四处漂泊的习性,而且全球各地博物学者们对其研究与日俱增,但一个多世纪以前由林奈描述的鸟儿仍然是最稀有和最不为人知的物种之一。”哈丁的一席话表明,在一个半世纪前,勺嘴鹬的种群数量就很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资料显示,勺嘴鹬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数量近乎断崖式下滑:上世纪70年代,全球勺嘴鹬约有2000-2800对;2000年,总数不足1000对;2003年,约有402到572对;2005年,约有350到380对;目前的成鸟数量约为120-228对。与数量锐减相对应的是该物种灭绝风险的不断上升:1994年,IUCN将勺嘴鹬定为“易危”物种;2004年,风险升级为“濒危”;2008年起则升级为“极危”。IUCN官网的信息显示,勺嘴鹬成熟个体的数量在240-456只之间,相当于有120-228对。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中,勺嘴鹬被纳入“极危”等级。是哪些威胁使得勺嘴鹬面临如此绝境呢?
未来栖息地将减少一半
勺嘴鹬从破壳之日起,就面临一连串的危险。在重要的繁殖区楚科奇岛,过去20多年,勺嘴鹬的生活范围大为减少。且不说恶劣天气的摧残和贼鸥的吞食,对勺嘴鹬构成威胁的还有狐狸和附近村庄的狗,以及手拿弹弓的孩子。此外,来来往往的研究人员出于科研目的收集鸟蛋、猎人射杀等事件,都大大影响了勺嘴鹬的生存。建模結果发现,2070年,勺嘴鹬的繁殖栖息地会消失57%。
夏末秋初,勺嘴鹬离开繁殖地南下,一路需要在多个国家歇脚和进食,面临的是更多的不测。在日本和韩国的海岸线,勺嘴鹬的中转栖息地普遍被开发和围垦。尤其是韩国全罗北道西海岸一带的河口、滨海湿地,是包括勺嘴鹬在内的40万只涉禽每年的中转要地。2010年韩国新万金海堤合拢,这个大规模的围海造地工程给大批涉禽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中国境内的江苏沿海和福建闽江口是勺嘴鹬关键的落脚点。江苏东台市的条子泥滩涂是勺嘴鹬南下的集中地,但这里按照规划是江苏省百万亩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的启动工程所在地。非政府组织“绿色和平”2017年的信息显示,条子泥未被划入江苏省草拟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因此前景很不乐观。江苏南通市如东县的滩涂地区除了化工行业在迅速发展,野蛮生长的入侵植物“大米草”也在侵占勺嘴鹬的活动区。福建闽江口一块面积约15平方公里的泥沙地,每年10月会迎来少量勺嘴鹬。在这里勺嘴鹬面临的威胁除了沿海开发项目和大米草,还有猎鸟者。
到达越南海滨地区,勺嘴鹬持续受到当地人在潮间带活动(从事贝类捕捞等)时的干扰,未来当地的旅游开发和河流三角洲地区的水电站建设也会对勺嘴鹬的生存造成威胁。在泰国沿海,勺嘴鹬面临当地沿海城市扩张、工业发展以及狩猎活动等威胁。
在缅甸和孟加拉国,勺嘴鹬终于到达旅途的终点,但这里也远非乐土:缅甸栖息地附近的深水港建设,周围的石油天然气勘测活动和渔民们不可持续的捕鱼和捕鸟活动,时时干扰着这群小鸟的生活。在孟加拉国,多年来一群以捕鸟为生的人也对勺嘴鹬造成了伤害。好在经过各方努力,在当地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后,25名猎人签署了协议停止捕鸟,鸟类保护教育活动随即在当地开展起来。
令人无奈的是,次年春天勺嘴鹬启程返回俄罗斯繁衍后代的时候,沿途的种种不顺和危险还得再经历一次。对这个处于“极危”境地的鸟类有什么保护良策呢?
卫星跟踪技术探测栖息地
卫星跟踪技术的进步,使得鸟类保护专家可以将更加小巧和持久工作的卫星标签粘在勺嘴鹬尾部,然后持续数月地跟踪其行踪。2016年10月,“拯救勺嘴鹬”国际团队在江苏如东捕获3只勺嘴鹬后在它们身上安装了卫星标签,后续跟踪显示其中的一只在15天内就越过关山大海,到达缅甸过冬地,令人惊叹。
勺嘴鹬迄今仍有3/4的繁殖区和多个迁徙中转地未被发现,这给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所以卫星跟踪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尽可能多地发现勺嘴鹬的繁殖栖息地和迁徙中转地,以便各界更好地予以保护。
“偷蛋”行动功不可没
目前对勺嘴鹬最核心的保护措施就是“领先”计划。该计划由世界野禽与湿地基金会(WWT)、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英国皇家鸟类学会和国际鸟盟等保护组织共同发起。该计划的做法是在野外取回勺嘴鹬的卵,从孵化开始,通过周密的保护使小勺嘴鹬度过以往成活率很低的幼小阶段,然后将其放归野外,使它们“赢在起跑线上”,占得生存先机。这一计划始于从勺嘴鹬巢中取卵,因此又被形象地戏称为“偷蛋”行动。令人欣慰的是,“偷蛋”时机只要足够早,勺嘴鹬“夫妇”就会再次交配然后再产一窝卵。
荒凉的楚科奇岛几乎没有公路,保护团队靠直升机和全地形车(可以在任何地形上行驶的车辆)在岛上一个叫美因皮基诺的地区活动,行动成本很高。2017年6月24日,搜集工作收尾,成果为38枚勺嘴鹬卵。经过专家监测,其中34枚是健康的受精卵,随后这些卵被带到楚科奇岛当地的室内孵化箱进行孵化。2017年7月10日,30枚卵孵化出了小勺嘴鹬。研究人员称这些出壳的小鸟是“长着大脚的蚊子”,可见其身量之瘦小,接下来的几天这些小精灵完全在室内生活。
几天后,毛茸茸的小勺嘴鹬就可以到室外活动了。所谓室外,是在当地露天搭建的大铁笼,能够避免天敌危害初生的小鸟,不让小鸟走失。小勺嘴鹬在铁笼里吃着水蚤等“特供食品”,飞速长大。到2017年7月20日前后,体型较大的小勺嘴鹬就开始跃跃欲试地想飞了。
2017年7月28日,羽毛基本长全的小勺嘴鹬从大铁笼子里放出来,很快消失在附近的沼泽和草丛里。这个季节苔原上的蚊子等虫子很多,小家伙们不会缺吃喝。随着夏季一天天远离楚科奇岛,回归野生状态的小勺嘴鹬们正在抓紧吃饱吃好,为几天后的南下之旅积累能量。相比需要成年同类引领才能进行初次迁徙的天鹅和鹤等候鸟,小勺嘴鹬全凭本能驱使,鼓动双翼自主飞到8000公里外的东南亚和南亚等地,而此时距离它们出壳还不到1个月。
“偷蛋”行动在2012年初次启动的时候,保护团队从11枚卵中孵化出了9只小鸟,大家心情忐忑:如此大的投入会有成效吗?时间给出了答案,2014年楚科奇岛出现了通过首次“偷蛋”行动孵化出来的勺嘴鹬;2015年,几只“偷蛋”行动中长大的勺嘴鹬与其他野生种群的同类组建了家庭,开始双宿双飞了。
保护团队证实,勺嘴鹬数量在经历了6年的急剧下降后,美因皮基诺的勺嘴鹬数量首次有了少量增长,这是个好迹象。要知道,在野生状態下每20枚卵孵出的勺嘴鹬一般只有3只能够成年,相比之下,“偷蛋”的意义不言自明。
中国扩增湿地造福勺嘴鹬
勺嘴鹬每年迁徙的必经之路上,有多个“歇脚”之处在中国范围内。近些年来,这些勺嘴鹬经过的地方采取了各种措施,对这种境遇极其危险的小鸟展开了保护。
“十三五”伊始,江苏如东就开始对滨海湿地采取全面升级保护,将原小洋口滩涂自然湿地世界珍稀鸟勺嘴鹬保护小区增扩范围25880公顷,建立了勺嘴鹬省级保护区。
保护勺嘴鹬的各级组织目前在国内已经形成了联合行动的态势,如著名的保护组织“勺嘴鹬在中国”与世界鸟盟、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香港观鸟会等组织在科研、技术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每年9月至次年3月,广西北部湾官方、民间护鸟协会、国际野生动植物组织等均联合展开大规模的护鸟行动,如在2015年8月,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当地林业部门开展“护鸟清障”行动,就拆除了7000多米的捕鸟网。
部分勺嘴鹬保护组织还走出国门到其他国家“取经”,学习鸟类保护和保护区管理经验。如在2017年9月,中国代表团对英国进行为期4天的访问,签署了联合《湿地附属协议》,双方将共享创建湿地技术及沿海栖息地管理经验,造福勺嘴鹬及其他物种。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参与了国际社会拯救这种候鸟的保护项目,因此英国埃塞克斯自然保护区有意协助中国为勺嘴鹬在上海修建新的湿地栖息地。
为勺嘴鹬打造“方舟”
世界野禽和湿地基金会组织希望在最坏的情况下(野外灭绝),仍能使勺嘴鹬这一物种生存下来,所以开启了著名的“方舟”保护计划,具体做法是将人工环境下孵化出来的勺嘴鹬集中安置在英国斯利姆桥,作为“种子”保存起来,而只让它们的后代返回野生环境继续生活。
2011年夏天,“方舟”保护计划启动。保护团队在俄罗斯的苔原上搜索了100平方英里(约259平方公里)的区域后,在一个勺嘴鹬巢穴旁发现了一只死去的雌勺嘴鹬,幸运的是接下来的搜索和孵化工作较为顺利,13只卵全部孵化出了小勺嘴鹬。小勺嘴鹬们在莫斯科滞留了2个月,接受隔离检疫后,2011年11月11日乘飞机抵达伦敦希斯罗机场,然后辗转到达目的地斯利姆桥,这是当年度世界动物保护领域的一桩盛事。13只的数量不足以完成“方舟”保护计划,后来保护团队又对圈养勺嘴鹬做了补充,到2013年8月,“方舟”中的勺嘴鹬数量增加到28只。
斯利姆桥的“方舟”居所早在勺嘴鹬们到达之前就开工建设了,勺嘴鹬的饮食、安全、所需光照和温度等,在这里被科学而严密地控制着。2015年,我国南京师范大学的动物保护人员在江苏省如东的小洋口湿地发现一只勺嘴鹬,从其脚部佩戴的“足旗”来看,它是在英国斯利姆桥人工孵化完成后,回到俄罗斯再进行南迁的,这一发现有力地鼓舞了“方舟”计划的保护团队。
“方舟”计划保护团队最近一次更新圈养勺嘴鹬日志是在今年4月30日。笔者从“方舟”计划网站上了解到,“方舟”内目前有7只雌勺嘴鹬,许多勺嘴鹬已经换上了红棕色的华丽盛装,有两位勇敢的“小伙子”已经开始试图用响亮的歌声和短距离的盘旋、打转等绝活儿对“姑娘们”做出表白,这是繁殖季节到来的标志。截至发稿时,笔者尚未看到产卵的消息,在此让我们祝福勺嘴鹬后代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