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9所非医学院校大学生用药常识与行为调查分析

2018-09-10李享秦佳鑫王亚楠卢颖朱文涛

中国药房 2018年8期

李享 秦佳鑫 王亚楠 卢颖 朱文涛

中图分类号 R687.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18)08-1131-0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8.08.27

摘 要 目的:为提高非医学院校大学生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按高考录取批次和学校类型分层抽取北京市9所非医学院校,偶遇抽样860名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用药常识、用药行为、基本信息三方面,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860份,回收有效问卷812份,有效回收率94.4%。用药常识方面,4.2%的大学生五道题目全部回答正确,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与正确率的相关性最大(P=0.007),少数民族、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6 000元以上的学生答题正确率更高;用药行为方面,14.4%的大学生七道题目全部回答正确,家庭中是否有长期(半年以上)服药经历的成员与正确率的相关性最大(P=0.035),家庭中没有长期(半年以上)服药经历成员、有从医人员的学生的用药规范程度更高。结论:北京市非医学院校大学生用药常识不足,用药依从性差,用药行为中存在不合理之处。社会、高校、家庭应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规范地进行自我药疗。

关键词 非医学院校大学生;用药常识;用药行为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rational drug use in undergraduates from non-medical college. METHODS: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9 non-medical colleges were collected according to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dmission batches and school types stratification sampling.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 among 860 college students by encounter sampling. The survey included medication knowledge, medication behavior, personal basic information three aspects. Single factor analysi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for their influential factors. RESULTS: A total of 860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and 812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with effective recovery rate of 94.4%. In respect of medication knowledge, 4.2% of college students answered all of the five questions correctly, the correlation of correct rate with monthly disposable income was maximal (P=0.007); correct rate of the minority students with monthly disposable income more than 6 000 yuan was higher. In respect of medication behavior, 14.4% of college students answered all of the seven questions correctly, the correlation of correct rate with whether the family had long-term (more than half a year) medication experience was maximal (P=0.035); the students whose family had no long-term (more than half a year) medication experience member and had medical personnel used drugs more standardly. CONCLUSIONS: The non-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in Beijing lack of medication knowledge and have poor compliance; medication behavior is also unreasonable. Society, universities and famil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students, and guide students to standardize the self-medicine therapy.

KEYWORDS Undergraduates in non-medical college; Medication knowledge; Medication behavior

隨着医药体制改革和市面上非处方药的增加,人们就医用药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常见小病多根据自己的判断购药进行治疗,但这也就存在一定的潜在危害。一项关于大学生用药知识和自我药疗行为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自我药疗可能存在的风险认识不足[1]。为了解北京非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用药行为,指导高校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用药健康教育,笔者对北京市非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就结果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北京市101所高校分层抽样,按高考录取批次和学校类型分层,一本和二本院校分文科类、理工类、综合类、文体类,从这四类中各抽取1所高校;由于受限于三本院校设置,三本高校中只抽取了1所高校,本研究共抽取了9所高校。一本院校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二本院校有中华女子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北京联合大学、首都体育学院,三本院校是北京培黎职业学院。调查时间为2016年9-12月。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人员 调查人员均为课题组成员,了解课题内容。预调查后,课题组就调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得出统一结论,以确保各高校调查结果的一致性、规范性和可靠性。

1.2.2 调查问卷 在查阅文献[2-4]的基础上,结合调查对象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北京市非医学院校大学生用药行为分析》。问卷内容包括用药常识、用药行为、基本信息三方面,以选择题形式为主。其中,学生生源地根据其户口类型分为城镇生源和非城镇生源。采用团体施测方法,调查对象独立完成问卷,如有问题可询问调查人员。

1.3 数据处理方法

使用Excel 2010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录入,然后导入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方法统计分析样本基本情况和题目作答结果;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分析样本基本情况和题目作答结果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样本基本情况和题目作答结果的因果性。P<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9所高校中采用偶遇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860份,有效回收812份,有效回收率为94.4%。其中,北京外国语大学84份(10.3%),北京工业大学91份(11.2%),中国人民大学96份(11.8%),中国传媒大学97份(11.9%),中华女子学院100份(12.3%),北京服装学院100份(12.3%),北京联合大学99份(12.2%),首都体育学院92份(11.3%),北京培黎职业学院53份(6.5%)。

从性别、民族、专业、年级、生源地调查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调查结果显示,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等13类专业均有涉及,其中经济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专业占比较大;城镇生源比例(70.1%)明显高于非城镇生源(29.9%)。从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调查对象参加医疗保险情况、家庭中是否有从医人员、家庭中是否有长期(半年以上)服药的成员等4个方面调查学生的家庭情况,参考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016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 821元),调查对象以中等收入为主,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2 000元以下的占63.2%, 2 000~4 000元的占32.1%, 4 000元以上的占4.7%;從医疗保险情况看,参加社会医保的学生占61.1%,38.9%的学生没有或者不清楚自己是否有社会医保;商业保险的情况和社会医保类似。家庭中有从医人员(医生、护士、药师等)的占28.2%,有长期服药经历成员的占46.2%。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见表1。

2.2 用药常识分析

2.2.1 用药常识调查结果 问卷中涉及药物知识的题目有五项,答题情况详见表2。其中,“是否认为中药无不良反应,可随意安全使用”“是否认为新药的毒副作用更小”“是否认为药价越高,效果越好”这三题的正确率较高,均高于77%,但是专业性较强的题目“口服阿莫西林是否需要做皮试”“抗菌药物的作用”两题正确率较低,分别为39.4%、25.2%。此外,在是否关注抗生素的使用题目发现,48.2%的学生表示关注抗生素的使用,与本题中仅有25.2%的学生知道抗生素的作用是抑菌杀菌形成反差。可见,调查对象对于抗菌药物从关注到使用的各个环节都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有33人1~5题均回答正确,占比4.2%,说明学生对药物的认知非常模糊。从药物知识来源来看,56.3%的学生从医师、药师的指导中获取药物知识,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信任医务人员的指导,其次是药品说明书,占比17.1%,来自电视、广播媒体宣传的占比为12.3%,家长、同学或朋友的介绍占比为10.6%,其余学生通过科普书籍或者其他途径来获取药物知识。

2.2.2 用药常识相关因素分析 将上述用药常识调查结果与个人基本情况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个人基本情况中民族、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用药常识来源与用药常识的掌握情况有相关性(如表3所示)。其中,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的相关性最大,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4 000元以下的学生题目作答正确率无明显差异,6 000元以上的学生用药常识题目回答的正确率较高,达37.5%,详见表4。

以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X1)、民族(X2)、用药常识来源(X3)为自变量,对用药常识的掌握情况(Y1)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出用药常识来源(X3),得到方程ln(A1/1-P1)=0.467X1+0.904X2-4.834(A指全部题目回答正确率)。根据比值比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学生的用药常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汉族学生,但由于少数民族学生仅占7.1%,此结果可能有所偏差。其次,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每增加2 000元,用药常识的掌握情况提高1.596倍。用药常识Logistic回归分析输出结果见表5。

2.3 用药行为分析

2.3.1 用药行为调查结果 衡量调查对象用药行为是否规范的内容有7点,分别为:服药前是否会阅读说明书、用药禁忌、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是否注意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和用药方式;在服用自行购买的药物时,如何确定服药剂量;是否按时服药;口服药物用什么送服;是否会根据自己的判断而增减药量;当服药一段时间后病情仍不见好转,是否会再次就医。该7道题目全部选对的学生有117人,占比为14.4%,表明北京市非医学院校大学生用药行为规范性有待提高,详见表6。

2.3.2 用药行为相关因素分析 将上述用药行为的规范情况与个人基本情况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个人基本情况中家庭中是否有长期(半年以上)服药经历的成员、学校、家庭中是否有从医人员与学生用药行为的规范性有相关性(如表7所示)。其中,家庭中是否有长期(半年以上)服药经历成员的相关性最大,家庭中有长期(半年以上)服药经历成员的学生作答的正确率低于其他学生,详见表8。

以家庭中是否有长期(半年以上)服药经历成员(X4)、学校(X5)、家庭中是否有从医人员(X6)为自变量,对用药行为(Y2)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出学校(X5)变量,得到方程ln(P2/1-P2)=0.252X1+0.391X2-3.081。家庭中是否有从医人员的P值接近0.1,暂不移出该变量。根据OR值,家庭中没有长期(半年以上)服药经历成员的学生的用药规范程度优于家庭中有长期(半年以上)服药经历成员的学生1.286倍;家庭中有从医人员的学生的用药规范程度优于家庭中没有从医人员的学生的1.479倍。用药行为Logistic回归分析输出结果见表9。

3 讨论

3.1 调查对象对合理用药的认知和常识不足

3.1.1 对自我用药行为的认识不足 调查中97.2%的学生主观判断自己的用药行为正确或者比较正确,并且65.8%学生在开放题回答中不清楚自己应该在哪方面改进(受本文篇幅所限,此题不再列表表示),而问卷中其他单选题的回答显示,绝大多数学生的用药行为不规范。这也就说明从学生自身角度并未意识到自身用药行为不规范的问题。

3.1.2 用药常识匮乏 从《家庭用药指南》[6]中随机选取关于用药常识的5道题目,仅有33人(4.2%)5道题目均回答正确,说明北京市非医学院校大学生用药常识明显不足。分析发现,这与学生的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用药常识来源相关,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4 000元以上的学生正确率为7.9%(如表4所示),高于平均水平。家庭经济条件会间接影响学生对用药的关注程度,用药常识来源则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药品的了解程度。苏州市某职业技术学院用公共选修课《安全用药常识》进行干预,并对干预前后学生对药物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试,调查结果显示干预有效[7]。用药常识的掌握程度会影响用药咨询的态度,态度又会影响用药行为,因此了解用药常识非常重要。

3.2 调查对象用药行为中存在不良习惯

选取7道药物服用问题衡量调查对象用药行为是否规范,117人7道题目全部答对,占比仅14.4%。其中,95.9%的学生用白开水送服药物;病情不见好转时,77.1%的学生会再次就诊;67.4%的学生服药前会阅读说明书、用药禁忌、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单项题目的高正确率与整体的低正确率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够基本做到规范用药,但是不能完全做到,用药习惯需要进一步培养。家庭中是否有从医人员对用药行为的影响也说明了培养正确用药习惯的重要性。

数据分析同时发现,家庭中有长期(半年以上)服药经历成员的学生答题正确率低于其他同学。调查结果与前期主观预判不一致。就调查题目进行分析,推测原因有三点:一是久病成医,长期服药的经历使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熟悉药物使用,不再经常阅读说明书、用药禁忌、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二是患者或患者家属熟悉病情,根据以往医师的指导可自己判断增减药量;三是服药习惯一直错误,患者和家属从未意识到这个错误或者错误习惯难以改正。

不同高校间学生的用药行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次调查的九所高校,北京服装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的用药规范程度明显高于其他高校,用药行为规范题目作答的全部正确率分别为21.9%、22.0%,其他高校全部正确率平均为11.7%(因篇幅所限,本文未将该调查结果列表显示)。建议学校可开展本校用药行为的进一步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3.3 大学生合理用药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3.3.1 大学生需要提高合理用药意识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学生要加强安全用药常识的学习,养成遵从医嘱、阅读药品说明书后用药的习惯。社会认知理论指出,自我效能是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三个主要因素之一。自我效能感的获得主要有四个途径:以往用药的经验、示范效应、社会支持、情绪和生理状况[8]。其中,以往用药的经验对自我效能影响最大,因此大学生自身应培养良好的用药行为,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根据这四个途径,建议学生家长、同学或朋友在学生生病的时候积极建议其规范用药行为。

3.3.2 家庭、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 从学生治疗途径的选择看,平均23.6%的学生在出现感冒、发烧、胃痛等病症时会首选医务室,因此学校有必要通过加强对医务室的管理,提高其服务质量来规范学生的用药行为。我国居民药物知识获取途徑有限[9],学校可以充分运用良好的教育平台与机会,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传递安全用药知识。

从用药行为与家庭因素χ2检验的结果看,用药行为与家庭因素的相关性很大,家庭生活会影响一个人的习惯,包括用药习惯,因此家长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大学是学生学习知识和生理、心理发育趋于成熟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非医学生又缺乏必要的医学知识,所以家庭、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

3.3.3 社会多方也应加强对合理用药的综合管理 不合理用药是社会当下的一种普遍现象,针对北京市居民的调查显示,北京市辖区居民用药安全也存在诸多问题[10]。原因很多,包括国家法律法规不健全,面向公众的合理用药教育匮乏,药物零售渠道缺乏正规管理等。其中,药店出售药品过于随意是关键因素,政府应加强对药店处方药的管理[11],营造规范用药的市场氛围。

4 结语

用药常识和用药行为是大学生自我药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非医学院校大学生既缺乏医药相关知识,又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存在许多用药不安全隐患。本研究通过对860名北京市非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也证实这些问题的确存在,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面应给予重视,关注大学生用药安全,提供用药常识学习渠道,规范其用药行为。

参考文献

[ 1 ] 许钧.某校大学生用药知识和自我药疗行为态度调查[J].天津药学,2010,22(2):44.

[ 2 ] 陈庭佳, 元刚, 彭玉峰. 大学生常用药物知识和用药行为的调查[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2):194-195.

[ 3 ] 刘建清.某高校大学生自我药疗行为调查[J]. 健康教育, 2014, 35(9): 1403-1404.

[ 4 ] 陈强, 张占坡, 李玉梅, 等. 大学生对抗生素认知及使用行为调查[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9(72): 90-93.

[ 5 ] 中国产业调查网. 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析[EB/OL].[2017-01-21].http://www.cir.cn/R_JinRongTouZi/ 2017-01/2016 NianQuanGuoJuMinRenJunKeZhiPeiShouRuFenXi.html.

[ 6 ] 董华. 家庭用药指南[M].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30、61-62、404-405.

[ 7 ] 俞学炜, 王琳, 梁睿, 等. 大学生用药知识态度行为现况和干预效果评价[J]. 健康教育, 2015, 36(2): 270-272.

[ 8 ] 常峰,熊莎莉. 国外用药依从性行为理论研究综述[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2):126-128.

[ 9 ] 王高玲, 王梦飞. 居民抗菌药物认知和用药行为现状的评估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3A): 819-823.

[10] 许尉,周冠宇,胡明. 北京市居民用药安全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28):2602-2605.

[11] 陈文滟.北京市药品零售企业销售处方药的过程中对处方管理的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收稿日期:2017-05-15 修回日期:2018-03-05)

(编辑:孙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