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核电机组指标优于国际中值水平 放射源100%纳入许可管理

2018-09-10季江云

环境与生活 2018年6期
关键词:核电机组核设施核事故

季江云

5月20日,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成立由32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AP1000运行支持团队,致力于推进世界第一座AP1000型反应堆安全并网发电。那么,在减少煤电污染,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核电的今天,我国是采取何种机制来确保核电厂运营安全的?近日,《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就我国核设施运营安全及监管体制的情况,采访了国家核安全局核设施安全监管司负责人。

5月5日,位于江苏连云港的田湾核电站6号机组完成穹顶吊装,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长期以来,我国民用核能产业一直在健康有序发展,但核安全无小事,核能安全与国家利益和公共安全息息相关。近日,国家核安全局核设施安全监管司负责人在接受《环境与生活》记者采访时,介绍了目前我国核与辐射设施的运营及监管情况。

国际原子能机构:中国核安全“可靠、有效”

国家核安全局核设施安全监管司负责人说,2016年9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对我国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综合评估,高度评价了中国政府对维护核安全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认为中国核安全监管体系是“可靠、有效的”。

据介绍,截至2017年12月,全国运行核电机组37台、民用研究堆19座、民用核燃料循环设施24座,在建核电机组19台。各运行核电机组总体安全状况良好,从未发生国际核事故分级表中2级及以上的事件或事故(详见《环境与生活》2014年11月号《核事故是怎样分级的》一文)。

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向《环境与生活》杂志披露,我国运行核电机组80%的指标优于国际中值水平,70%指标达到先进值;在建核电机组建造质量都受到严格管控;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等均保持良好安全纪录。报告还披露,全国在用放射源13万余枚,射線装置17万余台(套),核技术利用单位近7万家,各种核与辐射设施(基地)周围环境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与浓度均未见异常。

放射源100%纳入许可管理

《环境与生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国民用核设施达到如此安全水准,首先得益于完善而严格的法规标准体系。

2017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核安全法》,并在今年1月1日施行。《核安全法》与2003年实施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共同构成我国涉核安全的两部顶层法律。由这两部法律、7部行政法规、29项部门规章,93项核安全导则及85项标准构成的核安全法规标准体系,覆盖了核电厂、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放射性废物、核材料管制、核安全设备、放射性物品运输、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和铀矿冶及伴生矿等十个系列。

在这些涉核法律法规框架范围内,国家核安全局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对重点核设施、核材料、核活动进行全天候监督,对全国核设施、核技术利用、核安全设备单位实施日常、例行和非例行安全监督检查。国家核安全局设立专业化评审队伍,着重加强对华龙一号、AP1000、CAP1400等核电新堆型的安全技术审评。在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能行业协会、核电集团等不同层面,建立内外部经验反馈体系,提升信息筛选、分析和反馈能力,有力支撑核电厂安全改进和监督管理。

《环境与生活》杂志获悉,在国家核安全局主导下,我国严格实施了放射源分级管理制度,持续升级了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管理系统,全面梳理全国放射源现状,将所有放射源和射线装置100%纳入许可管理,提升了全国放射源安全水平。

目标:核电安全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国家核安全局会同发改委、能源局、财政部等其他部委,于2012年编制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经过5年推动实施,我国核安全事故预防、污染防治、科技创新、应急响应和监管能力持续增强,辐射环境风险进一步降低。

谈及我国核设施安全运营的目标,该负责人介绍,2017年3月,国务院发布《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该规划明确要求,到“十三五”末的2020年,我国核电安全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放射源辐射事故发生率进一步降低,不发生放射性污染环境的核事故。

公众参与破解“邻避”困局

近年来,由于国际舞台上朝核问题、伊核问题等风波不断,这对我们推进核产业发展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一些民众认为,在自己家附近建设核电站等核设施,就相当于在家门口“放颗核弹”,避之唯恐不及。这也是多个国家发展核产业都面临的“邻避”困局。

据介绍,为有效破解我国和平利用核能的“邻避”困局,在国家核安全局主导下,已建立了中央督导、政府主导、企业作为、社会参与的核安全公众沟通体系,深入开展核安全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科普宣传,通过政府网站、官方微信等平台,及时发布许可审批、监督执法、核设施总体安全状况、环境监测、事故事件的准确权威信息,在核电项目选址、建造、运行等各阶段强调公众参与,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公众开放周”“核安全文化进党校、进校园、进社区”等核科普宣传活动,保障公众在核安全领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把核安全知识纳入教育体系

《环境与生活》杂志还了解到,根据《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要求,“十三五”时期,将核安全基础知识纳入教育和培训体系,继续推动核与辐射知识进社区、中小学及干部培训课堂,依托企业,建设10个国家级核与辐射安全科普宣教基地,强化网络平台和新媒体宣传功能,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交流;完善信息公开方案和指南,加强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涉核企业在不同阶段依法公开项目建设信息,政府部门主动公开许可审批、监督执法、环境监测、事故事件等信息,通过各种平台对这些公开信息进行解读,让公众更多了解核安全知识,共建对我国核产业发展的信心。

此外,国家核安全局还通过由第三方运营的报纸、杂志(其中有《环境与生活》)、网站等媒体,向公众介绍涉核科普类知识,及时解答公众对核安全方面的疑虑,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核安全理念。

重在防范举行涉核应急演练

国家核安全局核设施安全监管司负责人还特别提到,目前我国已建成国家-省-市三级核与辐射应急监测体系,建立了国家和省级应急监测调度平台和快速应急响应系统,为应对核事故、辐射事故提供了保障。汲取福岛核事故、天津“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等教训,核安全局已开展4次覆盖核与辐射全领域的综合安全检查,多次开展安全改进行动和“核电安全管理提升年”活动,以提高核设施应对极端外部事件和严重事故的能力。

为提高环境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在核安全局主导下,加强应对核安全事故/事件的能力建设,开展预判分析、后果评价、应急备勤、实战化演练和专项督导,构建核污染监测预警综合防控体系。

此外,为加强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核安全局已推动建成3支核电集团核应急支援队,指导24省(区、市)辐射事故综合应急演习,强化了意识、检验了预案、磨合了机制,全面提升了有效应对核与辐射事故的能力。

猜你喜欢

核电机组核设施核事故
印巴“新年礼物”:分享核设施清单
日本福岛核事故及对内陆核电建设的启示
全球首台AP1000核电机组全部完成
方家山核电机组主给水泵暖泵管线改造及其实践
核电机组非能动技术的应用极其发展
上半年核电机组累计发电953.89亿千瓦时
英国温斯凯尔核事故研究
福岛核事故后日本能源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
迟缓的善后 ——帕特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