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全域旅游研究进展
2018-09-10瞿华张丽
瞿华 张丽
摘要:“全域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全新的发展理念、模式。通过梳理国内2009年至2018年间全域旅游相关文献,得出:其以应用性研究为主,多涉及地方全域旅游发展路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较少;以案例分析为主的实证研究较多,数理实证研究较少;研究方法侧重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研究视角较单一,主要从旅游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展开;研究区域多为资源丰富地区,主要分布于我国中、西部资源富集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对资源非优区的关注较少。
关键词:全域旅游;旅游资源;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7-0027-03
近年来,“全域旅游”已成為学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拟对近10年的国内全域旅游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提出未来全域旅游研究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1 研究阶段
笔者利用中国知网(CNKI),以“全域旅游”为主题词,搜集2009年至2018年间相关文章,截止到2018年6月16日,共得到相关文献14578篇,其中研究性文献(本文主要指期刊论文、博硕士论文,下同)1861篇,包括期刊论文1803篇、博硕士论文58篇。年度分布依次为:1、4、6、31、47、100、307、3790、7358、2934,而2011年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性文献,2011年至2018年6月中旬的研究性文献数量依次为:2、1、5、5、30、403、946、411。从研究性文献数量上看,2013、2015、2016、2017年显著增长;从内容上看,2013年首次出现了对全域旅游的明确定义和详细阐述,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16年国家正式出台全域旅游的相关文件,先后公布第一、二批全域旅游建设示范区,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2013年、2016年出现迅猛增加的原因。近10年来,国内全域旅游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变化明显,为清楚地了解我国全域旅游的研究特点,笔者将这一时期的研究分成三个阶段。
1.1 萌芽阶段(2009-2012)
在此期间,全域旅游相关文献42篇,多为地方报道性文章,学术研究较少,只有3篇期刊论文。“全域旅游”首次出现于2010年胡晓苒对大连全域旅游规划的解读中,她认为全域旅游的实质是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开发和相关产业的集聚落地,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业态[1],但并未给出明确定义。此后,全域旅游开始逐渐受到研究学者的关注。比如,杨振之(2010)以成都大邑县为例,研究得出发展全域度假,可以完善升级区域旅游产业结构[2]。通过整理文献可知,“全域旅游”一词出现在极少数研究性文章,且学者们仅仅是提出这个名词,或进行浅层阐述,并没有深入研究。这一阶段,全域旅游研究处于萌芽期,其概念较模糊。
1.2 初步发展阶段(2013-2015)
这一阶段全域旅游相关文章有454篇,其中研究性文献42篇,包括40篇期刊论文和2篇博硕士论文。这一时期,对全域旅游概念内涵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基础理论研究进入新的阶段。厉新建等(2013)深入剖析全域旅游并首次明确给出定义[3],截至目前,被引276次,引起国内学者的强烈共鸣,也奠定了“全域旅游”的基本内涵。除此之外,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全域旅游规划等成为研究热点。如汤少忠提出全域旅游的“四全”要素,即“全景、全时、全业、全民”[4],基本囊括了其核心要素。吕俊芳(2014)从城乡统筹的角度出发,提出全域旅游建设的新范式—“大城小镇嵌景区”[5]。曾祥辉等人(2015)基于永定县旅游发展现状,提出发展全域旅游的正确路径[6]。这一时期,研究内容不断扩展,但内容不够深化。
1.3 快速发展阶段(2016-至今)
短短两年多时间,研究性和报道性文章都呈现大幅度增长,相关文章达14082篇,其中研究性文献1816篇,包括1760篇期刊论文和56篇博硕士论文。研究性文献除了数量上的增长外,内容逐渐丰富、深入。2016年,全域旅游的概念被权威界定,并确定为我国旅游业新时期下的发展战略,各区域开始积极探讨和制定全域旅游规划,学者纷纷对如何发展全域旅游建言献策,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的良好发展态势。如王磊等人(2016)基于宁夏旅游发展现状,从资源、产业、管理、空间、运作等七个方面提出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具体路径[7]。此外,有些学者开始探索资源非优区发展全域旅游的可能性,如尹罡等人(2014)确定益阳是典型资源非优区之后,提出五大旅游开发对策,助推其发展旅游经济[8]。
2 主要研究内容
2.1 “全域旅游”概念内涵
2013年之前,“全域旅游”多出现在地方报道性文章,研究性文章较少,对于“全域旅游”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厉新建(2013)首次明确“全域旅游”的概念,并提出其四大创新和八全结构图[3]。吕俊芳(2013)认为,“全域旅游”即区内一体化发展旅游,并提出其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9],完善了“全域旅游”的基本内涵。2016年,国家旅游局正式确定“全域旅游”的概念。学者们对其内涵展开深入探究,比如,李君轶等人(2016)认为,全域旅游不只是空间的扩展,更是相关行业及其要素的整合创新[10]。杨振之(2016)认为,全域旅游的核心内涵是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带动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11]。何建民(2016)也认为全域旅游本质是利用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2]。总体来看,学者们对全域旅游的理解趋于一致,即要扩展空间范围,并以此为载体,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一个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的旅游经济系统。
2.2 “全域旅游”模式创新
在近十年的实践中,全域旅游模式表现出明显的特征和强大生命力。厉新建(2013)提出全域旅游的“八全”结构[3]。随后,大多数学者以其中几个创新点对全域旅游模式展开研究,并主要从“全”字角度出发。但不乏一些学者对这种研究角度表示怀疑,例如,张辉等人(2016)提出,正是全域旅游所依托的空间载体更符合以大众休闲度假为主流的旅游形态,才促使它出现,因此,他提倡从“域”的角度思考全域旅游[13]。石培华(2018)认为,全域旅游的目标是促进旅游业从单一景点景区向综合目的地服务管理转变[14]。
对于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研究视角单一,容易引起读者和其他研究者对全域旅游的理解偏差。而“域”作为当前旅游供给的“病源”之一,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2.3 “全域旅游”的应用
全域旅游目前主要应用于对乡镇地区、县级区域、跨区域旅游规划和发展路径的探讨中,也有个别学者对全域旅游范式展开研究,为各地区提供参考。
1)乡村地区
目前乡村迎来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等历史机遇,旅游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存在的问题日渐突出,如可进入性差、旅游产品缺乏特色等,需要地方政府、旅游企业以及学界的大力支持。廖碧芯等(2017)以广东省博罗县乡村为例,从政策体制、营销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设全域乡村旅游的对策[15]。姜春燕等(2017)认为发展全产业链模式,对乡村全域旅游发展中旅游资源整合、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都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16]。
2)县级区域
县域相比于省域和市域,产业种类少且规模较小,但地域特色明显,容易打造地方品牌。而相比于乡镇,县域经济基础较好,基础设施较完善,同时大多数人口均生活在县域,因此,县域就成为落实全域旅游战略的“主阵地”。葛继宏(2017)以淳安县旅游发展为例,分析其在旅游治理中的损益,试图为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县域旅游治理提供行之有效的参考[17]。全域旅游对于传统旅游资源的依赖度逐渐降低,而旅游资源非优区有望通过规划成优质体验产品而成为旅游热点地区。如尹罡(2014)提出将益阳市嵌入“环洞庭湖旅游经济圈”,打造其成不可替代的旅游地[8]。
3)跨区域
我国多以省、市、县等行政单位划分资源的管理,使得跨区域分布的旅游资源被分割管理,全域旅游要突破这种行政界限,落实跨区域的旅游合作。例如,李松柏(2014)分析环太湖区的旅游综合竞争力之后,提出要建立稳固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等措施[18]。喇明英(2016)提出加强川甘青三省交界区在旅游方面的共建共享,构建无障碍旅游区,将旅游业发展为主导性支柱产业[19]。
4)其他相关研究
除了以上,还有学者对全域旅游发展范式、目的地相关建设及发展水平与空间特征展开研究。例如,吕俊芳(2014)提出的“大城小镇嵌景区”的全域旅游发展范式[5]。宋晓丽(2017)提出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小镇的发展思路[20]。鄢方卫等(2017)分析了旅游廊道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提出其未来发展趋势[21]。丰晓旭、夏杰长(2018)指出我国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并呈现较强的空间集聚效应,且地区之间存在较明显的交互作用等空间发展特征[22]。总之,学者们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相关地区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创建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3 研究结论
在我国旅游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的大背景下,全域旅游研究同样稍显不足。其中应用性研究较多,理论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内容有待深化。
从研究内容看,主要以全域旅游的概念内涵、发展模式、路径规划、产业融合为主。目前,学者们对于全域旅游的理解趋于一致,但提出的发展对策相似性较强,大都围绕“全域优化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产业融合发展”“参与主体多元化”这几方面。目前,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成为重点研究对象,而“旅游+”衍生的新业态也成为热点话题。总体上,研究内容多涉及全域旅游的宏观要素,对微观问题的关注不够深入。
从研究方法上看,以定性研究为主。学者们剖析其概念内涵,并结合案例分析,以描述或以论述的方式展开讨论。定量分析较少,尤其是数理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在实时监测统计、成果评估以及影响因子分析等方面更需要运用定量分析,做精准计算、验证、预测等,结果才更有可信度和说服力。
根据互联网可视化分析,全域旅游研究视角排列前五依次为:旅游(59.95%)、经济体制改革(9.93%)、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7.41%)、农业经济(6.06%)、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2.15%),主要偏向旅游学、经济学,学科交叉比较局限,这与旅游学科的综合特性不太相符。而且全域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重大变革,仅从某些学科的角度分析是远远不够的。
从地域资源的角度来看,研究区域主要是我国中、西部优质资源富集地区和东部旅游发达地区,对资源非优区的研究相对较少。
4 研究展望
近十年来,全域旅游研究取得很多成果,但依然存在较多不足,未来需对以下几点重点关注:第一,加强理论研究,尤其是微观问题的深入研究。比如对目的地吸引力、旅游形象的构建宣传、以及利益主体相关研究。第二,加强定量实证研究。对发展全域旅游的判断和评价,需深入的定性分析以及客观的定量分析,可以尝试数理统计、数学模型等多种实证研究技术,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第三,创新发展路径或对策。地方要在基础模式之上,创建独具特色的全域旅游路径。第四,全域旅游涉及社会经济文化,要尝试从更多学科角度展开研究。当然,随着研究和实践的积累,全域旅游理论体系会更加成熟完善,中国旅游业会在全域旅游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胡晓苒.城市旅游:全域城市化背景下的大连全域旅游(上)[N].中国旅游报,2010-12-08(011).
[2]杨振之.区域旅游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全域度假发展研究[C].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2010:8.
[3]厉新建,张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J].人文地理,2013,28(03):130-134.
[4]湯少忠.“全域旅游”驱动因素与发展模式[N].中国旅游报,2014-06-04(014).
[5]吕俊芳.城乡统筹视阈下中国全域旅游发展范式研究[J].河南科学,2014,32(1):139-142.
[6]曾祥辉,郑耀星.全域旅游视角下永定县旅游发展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18(1):86-91.
[7]王磊,刘家明.宁夏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6(4):123-127.
[8]尹罡,张旻.旅游产业转型背景下资源非优区旅游开发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4, 28(3): 52-57.
[9]吕俊芳.辽宁沿海经济带“全域旅游”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29):52-56,64.
[10]李君轶,高慧君.信息化视角下的全域旅游[J].旅游学刊,2016,31(9):24-26.
[11]杨振之.全域旅游的内涵及其发展階段[J].旅游学刊,2016,31(12):1-3.
[12]何建民.旅游发展的理念与模式研究:兼论全域旅游发展的理念与模式[J].旅游学刊,2016,31(12):3-5.
[13]张辉,岳燕祥.全域旅游的理性思考[J].旅游学刊,2016,31(9):15-17.
[14]石培华.新时代旅游理论创新的路径模式[J].南开管理评论,2018,21(2):222-224.
[15]廖碧芯,张河清.全域旅游视角下博罗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经济论坛,2017(1):48-53.
[16]姜春燕,刘在森,孙敏.全产业链模式推动我国乡村全域旅游发展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8):193-197.
[17]葛继宏.全域旅游治理的路径探索[J].浙江社会科学,2017(3):142-147,160.
[18]李松柏.环太湖城市旅游竞争力与区域旅游合作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2):180-186.
[19]喇明英.川甘青交界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理念与路径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37(2):131-135.
[20]宋晓丽,周金泉,陈丽琴.全域旅游视域下旅游小镇发展策略探析[J].经济问题,2017(6):103-107.
[21]鄢方卫,杨效忠,吕陈玲.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廊道的发展特征及影响研究[J].旅游学刊,2017,32(11):95-104.
[22]丰晓旭,夏杰长.中国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评价及其空间特征[J].经济地理,2018,38(4):18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