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观点
2018-09-10
存款增幅下降将对银行降杠杆起催化作用
知名财经撰稿人莫开伟6月13日在每日经济新闻上撰文指出——
存款增幅下降和存款搬家现象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它在一定程度上对加速银行降杠杆起到催化作用,也为降低金融业风险创造了条件。截至2018年4月底,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规模较大,已逾250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达126.16万亿元。显然,目前我国银行业杠杆率较高,需要有一个降杠杆的过程,存款增幅下降和存款搬家有助于银行加快经营战略转型,不再迷恋高扩张经营行为,催促银行加速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及资产负债结构,将资金投向重点领域,把提高信贷资金经营效益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
“独角兽”回归 要避免爆炒伤害投资者
经济学家马光远6月13日在中国证券网撰文指出——
中国证券监管机构顺应新经济的潮流,主动为中国“独角兽”企业的回归和上市创造制度条件,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竞争力提升的体现,是中国金融制度面对新经济主动作出回应的正确选择。但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问题是在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而在进行制度创新时,这个短板并没有补齐。“独角兽”企业背后的确存在着虚胖的估值。面对巨大的套利空间,面对“独角兽”给机构带来的炒作机会,监管机构一定要采取适当的举措,避免“爆炒”、“割韭菜”等情况发生,要通过制度建设为投资者提供最基本的保护。
英国将扩大中英基于“一带一路”的金融合作
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6月11日在接受每经网记者专访时表示——
英国是中国“一带一路”的伙伴,这也给英国带来了机遇,特别是在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和法律服务、创新和技术、公共卫生领域。英国在工程、设计、金融和专业服务、国际标准、项目管理、環境影响评估等领域可为基于“一带一路”的第三国项目提供支持,包括通往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石油天然气管道项目、南亚和东非的港口开发等。在此基础上,金融业合作将为两国提供新的增长点。英国在国际金融机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非洲发展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投行,由此可见,金融能够是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的可行之策。
城市“抢人”大战是存量博弈
接下来可能鼓励“造人”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兼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6月10日在微信公众号“泽平宏观”上撰文指出——
城市“抢人”大战是存量博弈,但非零和博弈。城市“抢人”将促进中国人口向大城市及大都市区集聚进程,在实践中确立大都市圈战略,提升效率、推进服务业发展。当前“抢人”结果符合长期人口向大都市圈和区域中心城市流入的基本趋势。未来或将出现城市竞相鼓励“造人”,着眼于未来增量。“抢人”在一定程度削弱了房地产调控效果。
新经济企业赴港上市快速增长期
或在今年9月和10月
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6月9日在2018(第二十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开幕式上表示——
香港在今年推出了25年来幅度最大的上市制度改革,按照目前的进度,预计今年9月和10月,将迎来一批新经济企业赴港上市的快速增长时期。本次改革,从国际层面看,港交所的定位是中国的国际交易所,同时也是国际上一个聚焦中国的交易所,以参与国际规则竞争为主。而在国内层面,港交所更多是以合作为主。希望创投机构充分利用好上市制度改革,特别是对新经济上市门槛调低的机会,把自己投资的优秀的新经济公司推到市场,来带动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未来房价涨跌的三大征兆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Freeman经济学讲席教授李稻葵6月8日在大众证券报撰文指出——
未来楼市房价是跌是涨有三大征兆。第一,大涨行情难再现。目前我国不同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并不相同,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年上涨20%至30%的情况将很难再现。第二,租赁政策或将缓解房价上涨压力。第三,“拐点”不是指要下跌。“拐点”指的是房价不像以前那样单边上涨了;当然,下跌也很难看到。目前,管理层希望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所以未来将会有一些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下来。换句话说,未来房价大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大跌的可能性也很小。
应按国际标准在雄安新区
建第三家证券交易所
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6月7日在每日经济新闻上撰文指出——
资本市场改革面临千载难逢的机会,但现在进展缓慢。大量的企业到境外上市,本身就很说明问题,就是因为境内没有提供很好的上市制度环境和交易平台。存量改革阻力大、既得利益盘根错节、积重难返。不经历一场痛苦的改革,资本市场很难蜕变。为此中国资本市场应尽快启动几条改革:第一,退市制度严格化、阳光化,无论国企民企一视同仁;第二,授予现有的两大证券交易所更大自主权,积极进行改革尝试;第三,按照国际最先进标准在雄安新区组建第三家证券交易所。
当前部分城市的房地产调控思路亟待调整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张明6月7日在证券日报发文指出——
当前部分城市的房地产调控思路亟待调整。要真正控制房价上涨,必须要同时抑制需求与增加供给,而目前增加有效供给是主要矛盾。但是,要地方政府能够真心实意地增加供给,就必须或者改革分税制(让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更加匹配),或者给地方政府增加新的收入来源。只要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没有变化,他们就始终存在在房地产行业“做市”的动机。
未来10年中国经济将维持6.5%左右的增长
国务院参事、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林毅夫6月5日在“中国企业‘走出去50人论坛2018年年会”上表示——
中国维持较高速增长的潜力是不变的。当然,这个潜力是从供给侧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角度来看,它能实现多少看需求侧。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爆发以后,由于发达国家发展缓慢出口减少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有所下滑,中国8%的经济增长潜力没有完全发挥,但中国市场体量大,国内回旋的余地大,中国的储蓄率高,并且从国际角度来看其实中国政府的财政状况相对较好,所以只要把国内的有利条件用好,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完全有可能保持6.5%左右的增长。
利率持续下行的时机尚未来临
建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宏观研究主管崔历6月4日在“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撰文指出——
如果国内经济增长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而显著放缓,就需要放松流动性来支撑经济。此外,如果全球信贷周期大幅收紧,也需要宽松政策来对冲外部不利影响。如果发生以上情况,或是价格周期转向,将扭转对国内利率上升的预期。但近期全球经济表现良好,国内经济基本面稳固、信贷周期上行仍是未来6-12个月的主旋律。利率持续下行的时机尚未来临。
国企工资改革要既讲效率又讲公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邱小平6月4日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
改革将以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分配为重点,兼顾国有企业内部分配,按照工资分配市场化改革方向,改革企业工资总额确定办法和管理方式,进一步落实企业工资分配自主权。同时,改进和加强政府对企业工资分配的监管,强化事前引导和事中事后监督。通过改革,完善既有激励又有约束、既讲效率又讲公平、既符合企业一般规律又体现国有企业特点的分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