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存在问题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

2018-09-10谢文

种子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种植效益栽培技术水稻

谢文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7-0024-01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志码: A

摘 要:对水稻生长周期的各个阶段和如何管理水稻生长环境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对现行的水稻栽培技术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以便于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益。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存在问题;种植效益;措施

1 现阶段水稻栽培技术中的不足

现阶段的水稻栽培技术分为稻田的选择、育秧技术、稻田管理技术以及最后的收获。目前水稻栽培技术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稻田的选择分为稻种和土壤的选择两个方面。例如,由于某一地区水稻种植农户缺乏相关种植知识,一味地选择产量高的稻种,一旦出现病虫害,就会在该地区迅速扩张开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稻田的选择也是尤为重要的,一直以来人们十分重视肥料施撒的时机和病虫害的防治,认为只要田间不断水就可以,这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水稻对水分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保持水稻体内酸碱平衡所需水分,另一种是调节周围环境湿度、温度、空气等所需水分,稻田环境中适当的水分可促进水稻生长,反之则抑制生长[1]。

(2)我国已经研究出机械化旱育秧技术,该技术的优点是秧苗壮实、质量好、工作效率高及便于管理等,但在我国仍处于不成熟阶段,是因为现用的插秧机还没有实现播种、盖膜和除草一体化,也没有解决不同生长周期水稻秧苗所需的湿度和温度等问题,所以现阶段的育秧还是依靠农户自身劳作而完成的。尤其到了中期的苗床管理阶段,需要农户按照经验来进行培育,缺乏科学的有效指导。这样就提高了水稻种植的难度,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难以保障水稻品质。

(3)科学的稻田管理技术对上一阶段的育秧技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目前我国稻田管理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田间灌溉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治[2]。田间灌溉技术,必须掌握促进水稻生长和抑制杂草发生这一原则,但是由于没有对农户普及相关知识,一味地灌溉稻田产生了相反的效果。而农户对病虫害的防治也只是简单地喷洒农药,严重影响了水稻的品质,让人们对水稻的食用安全产生疑虑。如果不喷洒农药,常见的稻曲病、黏虫、螟虫等病虫害的发生也会严重影响水稻的品质及产量。

(4)在最后收获的时候,有些种植户在有沥青和污染的地面晾晒水稻,对水稻的品质造成影响。

2 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几项措施

(1)首先,相关部门人员在农户选种阶段,推荐给农户合乎当地气候、土壤种植的,高产、多抗的稻种,为之后的高產打下扎实的基础;其次,需要选用平整、松软的土地,避免地势高的土壤易干涸、地势低的土壤易内涝现象的发生。

(2)施肥的时机和肥料的成分也是一门学问。在此介绍一种根据不同土地施加不同肥料的方法——测土配方施肥法[3],这种方法是通过农业科研人员取适量田间土壤带回检测室,用仪器测得土壤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可实现缺什么补什么,对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各养分能平衡地供应。这种做法让化学检测技术与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同样也带动了其他科学技术的有效开展。不过现阶段这种方法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大范围应用。

(3)病虫害的防治是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由于过去盲目地喷洒农药,让一些害虫有了抗药性,所以可以运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抑制灾害的发生,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用一些药物作辅助。例如,对水稻健康生长有很大威胁的稻飞虱,可在稻田中装一盏频振式杀虫灯来抑制这类昆虫的繁殖。还有水稻瘟疫病,这种病症的诱因是过度施撒氮肥和长期灌水,一旦出现该疫情,需要喷洒药物来处理,药物用量也需要严格把控,不能影响水稻的质量[4]。

3 结束语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在积极探寻效率较高耕种模式的同时,也要将水稻栽培技术培训落到实处。伴随着我国农业的飞速发展,许多先进机械化农具慢慢应用到水稻栽培之中,一体化的耕种方式也会逐渐代替传统耕种,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 1 ] 梁瑞娥.关于水稻栽培技术与提升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探讨[J].

低碳世界,2017(24):271-272.

[ 2 ] 练瑜兰.水稻栽培技术优化措施探讨[J].农技服务,2017(01):39.

[ 3 ] 王锦艳,张彩清,杨腊梅,等.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

益[J].北京农业,2015(14):81-82.

[ 4 ] 黎文.采用技术优化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的探讨[J].南方农业,2014(36):86-87.

(收稿日期:2018-06-21)

猜你喜欢

种植效益栽培技术水稻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 提高种植效益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