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探微:理论渊源、内涵体系与价值意蕴
2018-09-10任恒
摘 要:面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日益凸显的环境污染问题,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我国古代传统文化遗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基础上,以兼具国际与国内的宏阔视野,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新理论、新观点和新论断,进而形成了一套拥有独特内涵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这一思想的内涵体系主要涉及三个维度:一是强调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公平与民生福祉为价值依归;二是强调以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类社会永续发展为目标愿景;三是强调以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同步推进为践履路径。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思想理念和路径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蕴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两山论”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18)06-0007-08
生态文明建设乃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近年来,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紧缺困境逐步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党的十八大以來,针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凸显的生态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对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时代课题高度重视,并积极谋划环境治理的一系列新理论、新思路和新举措,使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可以说,有关绿色发展理念、环境治理措施等系列内容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主体部分,对于妥善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把我国建设成为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蕴与实践价值。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有关生态文明的建设思想并非凭空衍生的“无源之水”,而是在充分继承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之上,极富创造性地汲取、提炼和创新之后的成果。
(一)哲学底蕴: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探索社会演化规律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问题亦进行了细致思考,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强调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并提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依托和先决条件。譬如,马克思在1844年出版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地阐述道:“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此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无不在告诫我们,人类发展所需要的所有资料都源于自然界的馈赠,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目的性、实践性的劳动成为链接人与自然的纽带。因此,在通过劳动进行物质生产的过程中,其应有之意便是要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对此,马克思向人类发出了严肃警告:“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2]应该说,人类活动一旦无视自然规律,肆意地破坏自然环境,并毫无节制地从自然环境中攫取资源,必将遭受来自于自然的惩罚。因而,恩格斯在其著作《自然辩证法》中针对人类早期掠夺式破坏自然的行径,予以批评地说道:“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3]
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进程中,一方面既肯定了资本主义形态下人类生产力大幅提升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的事实,另一方面也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不择手段地攫取劳动者剩余价值的真相,并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生态危机产生根源的结论。因而,唯有妥善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才是人类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和正确的发展方向。由此看来,我们只有摒弃“人类中心论”的思维导向,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坚持保护与开发同步进行,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生态观,提出了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的理念:“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4]可以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已经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是社会发展的两条重要生命线,同时也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是生命共存体关系,人类唯有理解并遵循自然规律,才能避免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路途中走上弯道和走进死胡同。
(二)传统遗产: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观
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相处之道的思想遗产,为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提供了可资汲取的思想宝藏。作为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东方国度,我国古代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流观点是“天人合一”“天人交相胜”,其重在强调人的生产、生活要顺应万物生长规律。譬如,以“仁爱”为思想内核的孔子认为“仁爱”并不仅仅是爱人,而应当是对一切有生命之物施以仁爱。其中,“仁爱万物”的理念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体现为“时禁”,即尊重万物的生产规律与生存权利,对待动植物时不得滥砍滥伐、肆意宰杀。孔子还提出了“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观点,以此宣扬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取资源要适可而止且方法得当。孟子则在孔子“仁爱”观念的基础上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人性善”的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这种善同样也是对世间万物的善,因而强调“仁民爱物”,即王道的开端在于“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到荀子之时,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他主张天行有常的生态伦理观,提倡“制天命而用之”“强本节用”“天人相参”的生态实践观,并表示要“开源节流”“谨其时禁”等。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一脉的道家亦认为人与自然、宇宙是浑然一体的,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但与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不同的是,道家反对“制天命而用之”,其更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主张因勢利导,无为而治。譬如,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提出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以防止人类因为贪念肆意破坏生态环境。另外,佛学所倡导的众生平等、慈悲护生的观念,以及墨家的“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思想中都不同程度地包含了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对此,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探索国家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地从我国古代先贤们遗留的生态思想中汲取精华,并亦认为“古人‘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的说法”,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类追求发展的需求和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供给”的矛盾[5]118。总之,古代先贤在古代农业文明中总结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渊源。例如,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上的讲话中,便列举了孔子、荀子和《吕氏春秋》中的记载,并认为“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6]。
(三)继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均针对当时国家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内容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思想。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采取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诸多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并强调绿化工作虽见效慢,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此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同样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譬如,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应充分注意对自然生态的影响……要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要求,合理调整农业结构。”[7]同时,邓小平提出依靠法制将生态自然环境保护纳入国家治理的日常轨道,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根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的生态建设思想予以进一步拓展,他强调:“破坏资源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8]此后,胡锦涛继承与发展了江泽民的环境保护思想,并结合国内外发展形势,深刻认识到只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才能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永葆生机。胡锦涛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必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9]
可以说,习近平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在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带领人民群众不断探索实践得出的经验理论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来的,这保证了其自身的科学性与旺盛的生命力。换言之,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既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的,也是对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与完善,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亦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视野格局
人类文明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伴随着对自然资源的大肆掠夺和无节制的利用,全球性生态危机逐步和愈益凸显。基于此,习近平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既从西方发达国家早期的发展教训中汲取经验教训,同时亦实际考虑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国情,努力做到从全人类文明演进的宏阔视野出发,并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探析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一)国际视野:汲取西方国家工业革命中的教训
工业革命开辟了人类发展的新纪元,而且工业的兴起促使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行进。与此同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人类对自然不加节制的疯狂索取与破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时至今日,人类因索求无度而进行的大量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引发的恶果大量浮出表面,环境污染、资源衰竭等生态环境问题屡见不鲜,酸雨、海洋污染与水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性气候变化、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等现象层出不穷,可以说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被破坏得遍体鳞伤。
生态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广泛性和全球性的特点,而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往往会演变为大范围的生态破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涉及人类生存的环境保护问题已经不是某个国家的责任,而是全世界都需要承担责任的重大课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更需要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合力,为经济的稳健发展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在实现经济增速的过程中,许多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以牺牲生态利益换取经济利益的阶段,这种以生态利益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也给国家的后续发展带来了诸多阻碍。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深刻洞悉这其中的道理,并表现出对工业革命相伴的生态危机的高度警觉,积极吸取发达国家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走科学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针对已经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积极主动借鉴发达国家在探索环境治理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提高治理效率,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科学长远的规划。
(二)国内视野:解决经济增长与生态破坏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稳步发展,在极大地提升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总量有限,人均资源占有率低下,经济的高速增长往往与之伴随的是资源的巨大消耗。譬如,2012年,我国煤炭消耗总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接近25亿吨标准煤。如何应对资源枯竭就成为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除此之外,空气质量严重下降,雾霾天气频发;污水废水肆意排放,造成水资源污染严重;土地荒漠化侵蚀耕地面积等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对此,2012年底在广东考察的习近平满含忧虑地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10]而且,他指出:“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1]可以说,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正是在立足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国情,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时间,并适时借鉴国外可持续发展实践经验,适应新时期我国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因而拥有宽广的国内外双重视野格局。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内涵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重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突出位置。细致分析发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体系中包含了三个层级,即价值依归、目标愿景和践履路径,可以作为从理念到行动视角洞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的分析维度。
(一)价值依归:和谐共存、公平与民生福祉
1.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发展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要务,经济、社会、环境是发展所必须同时推进的三个要素,就像是国家前进的三辆马车。其中,经济牵头,社会和环境并驾齐驱紧随其后。正如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论述的:“(我们)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12]如果只有经济发展,忽视甚至以牺牲自然环境要素为代价,那么自然环境也将成为经济发展最大的负累,并成为经济发展道路上的牵掣和羁绊。因此,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实现社会、环境的同步协调发展,坚持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旦环境遭到破坏,那么经济与社会也将陷入逐步崩溃的境遇。对此,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3]由此而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尤为重要,唯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为国家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
2.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
干净的水资源、清洁的空气、肥沃的土壤等生态资源乃是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特殊公共产品,任何人的生存都离不开这些生态资源,都需要以土地、空气等资源为基础进行生产生活。可以说,生态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要的最基本公共产品,它与生俱来,却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此,习近平深刻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4]107它存在于每个社会成员身边,极易被人类所获取,也极易遭到人类的破坏,而环境的自愈能力是有限的,每个社会成员的污染破坏行为加总起来,很容易造成大规模的生态危机。而生态危机一旦发生,就容易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生态系统的失衡。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这一最公平、最基础、最根本的公共产品,不光要向社会倡导保护环境的环保理念,更需要政府加強重视,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之进行维护,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生态环境是民生福祉的奠基石
民生福祉的持续增进、民族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一方面,我国的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民生问题的重点已经不再是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追求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环境;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提升,由于贪婪、法律不健全等多重原因导致的一部分企业、个人不合理不合法的生产活动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这些破坏生态的行为埋下的病灶已经开始扩散,频繁发生的雾霾天气、城市地下水污染等恶果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开始浮现,再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无异于自掘坟墓!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必须被提上议程。生态环境建设关乎人民的切身利益,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果由人人共享,生态破坏的恶果也将由人人共担,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民族长远发展,造福子孙后代。
(二)目标愿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愿景,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塑造美丽中国的实现途径和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首次将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此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规划任务之中。可以说,欲实现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就要求我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新理念,坚决落实生命体系统观、绿色发展观、生态文明观等观念,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以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1.生态环境亦是生产力的绿色发展观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也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意味着生态建设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早在2005年8月,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考察浙江安吉县余村之际,便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那时,他在座谈会上针对余村依靠生态旅游的做法,曾论述道:“(如若将)生态环境优势转换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5]153从而深刻地指出,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二者之间,并非是人们通常意识中的简单取舍问题,而需要辩证地对待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政中央后继续发扬上述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绿水发展观,并不失时机地在一些国际场合讲述“两山论”的辩证思想。譬如,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进行演讲,针对在场学生提问作答时进一步强调:“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15]
2.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体的系统观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和统一的生命体,必须进行合理布局以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并积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最为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对此,习近平主张采用综合治理方法对山水田林湖进行统一的保护与修复,他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16]由此看来,山水田林湖综合治理的基础在于林业,树木保护是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的顶层环节,要从源头上防止生态破坏,同时又要对山水田林湖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性的监管。
3.生态与文明发展因果联系的生态文明观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和国家领导集体从历史的维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观察,提出了生态决定文明兴衰的客观规律、生态的兴衰决定文明的迁移的理念。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的兴起皆起源于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从原始文明转向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的转向也与生态环境因素密不可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晰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17]可以说,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文明的兴起起到了关键的助推力量,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生态危机一旦发生,文明的危机也将接踵而来。
(三)践履路径: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同步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推进与落实,既要从宏观层面谋划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也应立足于微观层面,明确党政系统内部各自的环保职责,完善环保督查的巡视制度,以落实中央有关“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要求与部署,以真正回应民众对于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期许。
1.顶层设计:整体谋划生态文明建设布局
众所周知,生态文明建设并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需要统筹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科学合理地从整体上对其予以设计与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发展长效机制。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大,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方面,城市的率先发展造成了诸多环境污染问题,牵制了城市发展的步伐。乡镇与农村虽然生态环境较好,但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落后,一部分地区还停留在农业文明的发展阶段。为了缓解人口与发展压力,拥有大量资本与技术的城市开始向城市以外的地区获取发展资源,同时城市的污水、垃圾也开始转嫁到农村。不管是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冲突,抑或是城镇化的探索,都致使农村的生态环境成为了生态文明建设最薄弱的环节。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仅要展开有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顶层设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这一体系之中,也要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应配套措施,以保障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一致性。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整体规划,首要任务便是对生态空间进行战略规划,建设生态主体功能区,从国家层面对海、陆、空等的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做出统一规划,妥善安排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工业、农业、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平衡和绿色发展;其次便是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通过技术变革与科技进步,引导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发展生态农业与现代服务业,推进传统的重工业向新型高科技、新能源产业转型,倡导绿色循环经济,减轻传统产业对生态资源的巨大压力,研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创新生活与生产垃圾的处理与再利用方式;最后要保障公民的参与权。生态环境保护,既需要政府自上而下进行指导,更需要公民自下而上推进。因此,弘扬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应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渗透入社会生活之中,营造全民环保的社会氛围。
2.制度建设:落实与践行生态保护制度
首先,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设计完善的法治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支撑。对此,习近平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4]104而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更为明确地指出,我国在十三五期间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18]。生態文明制度建设的首要环节就是要明晰产权,通过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与用途管制等方式,对既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收益权进行明确界定,实行产权登记制,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通过国家的行政管理方式对自然资源统一的规划管理,对空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明晰生态环境保护的产权与监督权,将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具体化。要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坚持损害要赔偿的原则,从源头上降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可能性。基于此,习近平十分重视我国环境问责机制的建构,提出环境监管及其治理的责任承担要践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19]的要求。
其次,划定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生态红线是维持人类正常生产生活的生态承载力的底线,一旦在生态环境的某一方面突破底线,不仅是这一方面遭到破坏,生态一体化也将使这种破坏扩展到其他领域,从而引发链式反应造成大规模的生态毁灭,生态破坏的恶果也最终致使人类走向末路。因此,习近平强调要对生态环境发展现状进行综合的科学评估,结合人类社会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预期,合理规划现有生态资源,设立生态环境保护的警戒线,进一步完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的划定工作。
再次,要运用经济杠杆,提高损害赔偿的额度,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就目前来讲,破坏生态环境的代价较低,而生态危机所造成的后果却极为严重,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恢复的难度系数极大,提高损害赔偿的额度可以防止一些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而无视环境利益的行为。对此,习近平强调通过生态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辅以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提高人们使用生态资源的代价,并通过生态保护补偿等政策对民众的生产经营活动向绿色发展道路上引导。
最后,要完善法规,强化约束。完善立法,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立法体系、环境执法体系、环境监测体系,通过明晰的法律条文为生态文明建设设立坚实的后盾。我国当前在环境立法、执法,尤其是环境监测方面较为薄弱,而关于生态保护的诉讼案件专业性强,而且证据调取难度较大,这对我国的环境立法与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与时代发展要求的有机结合,是对十八大之前中国共产党人生态建设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想理念和治理路径。当前,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价值内涵与理论创新,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予以考察。
(一)拓展了生态文明优化民生问题的新认识
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生问题都有所不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解决现阶段民生问题的关键。当前我国的民生问题已经不再是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而是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发展,因此,关注并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之举。良好的生态环境关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涉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任务的紧迫性及艰巨性,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因而,习近平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社会责任,下定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旨在引领民众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可以说,近些年来,党和政府践行习近平有关生态环境建设思想,使得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显著地提升了民众的生活水平。
(二)形成了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思维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开创了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新思维。习近平强调:“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20]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构成部分,具体来看,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核心理念,其关键在于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而调整国家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发展方式,将生态保护思维融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更高层次的生态经济,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当前一些高耗能、高排放的企业在我国依然存在,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从宏观经济层面上讲,这些企业高耗能低产出的经济特点不符合经济发展的目的,且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高排放在实质上造成了国民经济的负增长,需要后期大量的投入才能消除这些危害。只有发展生态经济,促进传统老旧企业转型,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才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1]。
(三)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经历了由最初的政治、经济、文化构成的“三位一体”布局向囊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布局的演进过程。而继中国共产党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大会报告后,党的十八大更是进一步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这是我们党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战略问题的又一次深思熟虑,加深了党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规律的探索与认识程度。可以说,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探索的又一结晶,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撑。近些年来,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影响我国民众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约束因素。对此,习近平曾指出:“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14]103。时至今日,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它不仅仅涉及环境保护的范畴,对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都有着重要影响。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及完善,彰显出新时期我党对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坚持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战略目标,沿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道路前进的深刻认识和坚定决心。总之,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蕴含着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体智慧,其涵盖范围极为广泛,涉及绿色发展、民生福祉、社会公平、生态法治等诸多方面,并力图在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思维的指导下,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与合理的制度建设,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实现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愿景,从而完善并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6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1.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0.
[4]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共同命运体[N].人民日报,2015-09-29(02).
[5]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18.
[6]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02).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55-156.
[8]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82.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086.
[10]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N].人民日报,2015-03-10(01).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8.
[12]习近平.谋共同永续发展 做合作共赢伙伴[N].人民日报,2015-09-27(2).
[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1).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5]弘扬人民友谊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N].人民日报,2013-09-08(01).
[1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07.
[17]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05-25(01).
[1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01).
[19]任恒.我国环境问责制度建设中“党政同责”理念探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9-55.
[20]習近平.携手推进亚洲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0 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0-04-11(01).
[21]习近平.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N].人民日报,2013-07-21(1).
(责任编辑:钟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