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校园足球联赛的组织与管理
2018-09-10顾建青
顾建青
校园足球联赛是足球人才以及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培养体系中的基础之一。由于是在基层学校组织进行的足球比赛,其具有周期稳定、参与面广等特点。以学校为参赛主体的校园足球比赛,一般以赛会制锦标赛的形式举行。但是在组织、管理及操作等方面,由于各地主办方组织经验上存在较大差异,会产生诸如比赛场次密集、比赛时间不科学、与学校教学冲突、裁判争议等弊病。因此,如何成功地组织实施一项区域内的校园足球联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進行考虑。
一、区域性校园足球联赛的构成
要组织好一项区域性校园足球联赛,一般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图1)。
(一)有专业经验丰富的组委会。
(二)具备比赛能力及意愿的学校足球队。
(三)设置合理的赛程与规程。
(四)安排合理有效的比赛时间。
(五)适合校园足球比赛的场地。
(六)有专业的后勤保障与宣传。
上述各项作为组织比赛的必备条件,组织方应在筹备期做好充足的准备,从而确保校园足球联赛能够顺利开展。
二、区域性校园足球联赛的赛程与规程的编制
校园足球联赛根据区域的范围与参赛队伍的数量进行合理编排,赛程编排过程中,场地与时间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场地数量与比赛场次成正比。场地越多,可安排的比赛场次就越多,场地越少,比赛场次就越少。因此,在编制赛程前必须要确认符合比赛要求的场地数量。
(二)时间多少与比赛场次成正比。可利用的时间越多,可安排的比赛场次就越多,反之亦然。因此,在编制赛程前必须结合正常的教学时间以及比赛时间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程度,确定比赛时间段。当场地与时间均已确定后,便可根据参赛队伍的数量选择合理的赛制并编排赛程。
如,现有2片30m×40m的场地,时间跨度为3~5月,区域内参赛队伍约为16支。可按以下步骤进行赛程编制。
1.设置为五人制比赛场地,场地为4片,分别标注为A、B、C、D号场地。
2.如果将比赛安排在周末进行,约12周共计24个比赛日。考虑到节假日及天气因素,实际比赛时间设置为8周8个比赛日,其余时间作为备用比赛日。
3.16支队伍一般可进行单循环的联赛赛制或小组单循环加单败淘汰制的锦标赛赛制。因篇幅有限,笔者仅以常见的锦标赛赛制进行编排举例。
4.将16支队伍分别按照1~16的序号分入4个小组,小组按A组、B组、C组、D组命名(表1~表4)。
5.比赛场次编号时要遵循公平性原则,各小组应轮流编排。如,第1场、第2场比赛在A组进行,第3场、第4场比赛在B组进行,第5场、第6场比赛在C组进行,第7场、第8场比赛在D组进行,第9场、第10场比赛继续在A组进行,以此类推。
6.小组循环赛24场比赛场次确定后,适当调整主队与客队的位置,尽量保证每个队都有成为主队的机会。
7.主、客队位置调整后,开始制订小组循环赛、淘汰赛阶段的比赛场次表(如果需要为每个参赛队都创造相等的比赛机会,可以增设5~8名的排位赛,即对小组循环赛前2名的所有队伍进行排位)。
8.将小组循环赛与淘汰赛的两个比赛场次表与场地、时间安排合并在一个表里,完成赛程表(不含排位赛)(见表5)。
校园足球联赛的规程,通常按照国际足球联合会最新足球规则或室内五人制比赛规则执行。但基于当地校园足球开展的实际情况,可在某些规则上进行微调或增减。但无论如何调整规则,赛事组委会都应该从安全以及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对裁判员水平、场地条件、足球氛围以及队员身体条件等方面进行考虑,尽量让大部分参赛队伍能够理解并接受调整后的赛事规则。
为保证参赛队员的安全,可以设置主罚定位球,如,罚点球、角球与边线球时不得助跑的规则。为保证参赛队员都能有参加比赛的机会,可以设置每队每次比赛强制换人的规则,保证所有报名队员均可以上场比赛。
三、区域性校园足球联赛的队伍组织与管理
参加区域性的校园足球联赛的队伍,一般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有强烈的参赛意愿,不会中途退赛。
(二)有符合参赛资格与数量的队员。
(三)有必要的参赛预算。
(四)有具备组织训练、比赛指挥能力以及运动医疗常识的教师或专业教练员团队。
(五)遵守比赛规程与公平竞争原则,尊重赛事组织人员与裁判员。
(六)参赛学校符合参赛资格或学校的地理位置在参赛区域内。
根据区域内参赛队伍开展足球训练的实际情况,可设置一个或几个年龄组的比赛,当设置单年龄组比赛参赛队伍数量不足时,可以设置跨年龄组的比赛,如,2007-2008年龄组组队。
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组织的比赛在设置年龄组的起始与截止时间上有所差异。教育系统一般为9月1日起至次年8月31日止,体育系统一般按自然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赛事组织人员可根据主办方的要求或区域内参赛队的实际情况灵活考虑,不拘泥于往常惯例。
四、区域性校园足球联赛的后勤保障管理
后勤保障是顺利开展一项赛事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区域性校园足球联赛组织的过程中,如果有良好的后勤保障,将较大程度地促使比赛圆满完成。对于后勤保障管理,一般应从安全、服务等角度出发,认真对待,只有从人、财、物等几个方面精心准备,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赛事顺利实施。后勤保障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
(一)组委会:组委会是组织实施比赛的核心,组委会成员应选择具备专业经验的团队,负责赛事的运营与执行。
(二)安全:通过比赛赛程与规程设置、场地审核、裁判员及工作人员的选择与培训等前期工作以及在比赛过程中的医疗救护用品设置、急救人员安排、场地秩序维护、出入管理、观众隔离、参赛队员休息区、购买赛事保险等多方面的计划与管理,将比赛安全与风险管理纳入到可控可防的范围内。
(三)宣传:组委会应对比赛筹备期、比赛中及比赛后的赛况,包括积分榜、射手榜、红黄牌榜等比赛信息及时公布与更新。对参赛队伍、参赛队员、参赛教练员或工作人员、观众等的文字采访、摄影摄像素材等在官方微信、官网或刊物上,包括参赛队学校的相关自媒体进行报道与宣传。
(四)裁判员:裁判员是体育赛事中的重要角色,由于裁判员水平的良莠不齐或其他原因,经常在比赛中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因此,组委会应慎重选择裁判员,坚决杜绝有劣迹或原则性不强、业务水平不高的裁判员进入裁判团队。对裁判员应进行赛前培训,针对本项比赛的特有规则进行讲解与示范。并由裁判长在每个比赛日后对比赛中出现的判罚进行总结,对出现瑕疵或错误判罚的裁判员进行内部通报,对出现严重错判漏判或其他严重问题的裁判员应及时终止其裁判资格。应当允许参赛队对裁判员判罚进行有异议的投诉或申诉,组委会应在24小时内给予反馈意见或官方回复。
(五)志愿者:志愿者是组织比赛时的润滑剂与必要配置,也是体现赛事中服务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一环,志愿者的数量与质量将间接影响赛事在参赛队与观众中的印象与口碑。因此,组委会应设置合理的志愿者数量并为其合理分配工作,在赛前进行必要的志愿者培訓,讲解如何接待、引导参赛队伍以及解决突发事件,赛后进行志愿者的奖励与表彰。志愿者一般可以设置在休息区、检录台等位置,进行计分与公告、场地秩序维护、环境卫生等工作。岗位设置越细致、越周到,比赛的服务质量就越高。
五、区域性校园足球联赛的财务管理
体育比赛都会涉及财务上的开支与成本,通常此部分支出由主办方承担。校园足球联赛为非营利的公益性赛事,应尽可能降低开支,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尽量利用现有资源与免费资源。赛事开支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一)工作人员费用:组织比赛时应尽量利用志愿者及有意愿承担社会责任的相关社会机构,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后勤人员支出。
(二)场地使用费:比赛场地应尽量利用参赛队学校的现有场地,无特殊情况不使用需付费的商业性足球场地。
(三)裁判员费用:尽量用参赛队学校具有裁判员资格的体育教师或志愿者担任裁判员,数量不足时可招募部分社会裁判员。
(四)宣传费用:为比赛专设的官方秩序册、微信或官网尽可能使用免费资源,预算不足时,可以酌情减少宣传的平台、篇幅与数量。
(五)医疗、安保费用:医疗方面可以利用参赛队学校的校医资源,保安尽可能使用比赛场地所在学校的保安资源。
(六)缺口:以上各项开支在采用免费或现有资源仍无法完全满足时,可以向主办方申请财政拨款、寻求社会赞助或向参赛队合理收取参赛费用。财务支出与收入应及时向相关方公布明细,接受必要的财务检查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