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性通讯社G20峰会报道研究

2018-09-10胡洁

国际传播 2018年4期
关键词:美联社新华社议题

胡洁

【内容摘要】 G20峰会是重要的国际舆论生发地,而国际通讯社则是当今全球传播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旨在考察世界性通讯社——美联社和新华社在2008~2015年G20峰会报道中的传播策略。研究发现,两家通讯社将G20峰会作为大国政经与外交的舆论竞技场,重视主场报道,集中使用经济结果、责任归因和冲突框架。美联社塑造了对现有国际经济秩序不断挑战的“他者”中国镜像,而新华社则重点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自塑”发力,意在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

【关 键 词】 G20峰会;世界性通讯社;国际话语权;中国镜像

一、引 言

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机制之一,二十国集团峰会(即G20峰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多边外交场合之一;每一届峰会不仅聚集了全球政要名流,也吸引了全球媒体的关注,由此成为国际舆论的重要生发地。

通讯社是当今全球传播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们充当着全球媒介代理的角色,为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体提供新闻资讯产品。作为专业化和大规模的新闻批发商,通讯社在新闻传播上实现了内容的标准化,因而也被称为“一种标准化了的新闻公分母”。正因如此,通过其新闻产品在世界范围的传播,通讯社也获得了相当的传播话语权。

世界性通讯社是国际新闻交流中作用最大、经营规模、业务实力和舆论影响均达到世界水平的通讯社。它能够24小时不间断向全球发布世界各地的新闻、拥有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来源体系,并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用户,能发挥重要的舆论影响。①195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通讯社:它们的结构和运转》中将美联社、合众国际社、法新社、路透社和塔斯社认定为世界性通讯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演变,合众国际社因经营不善几度破产,目前仅在华盛顿和佛罗里达的博卡拉顿有分社,并主要以英文和西班牙文播发新闻,传播范围与产品影响力式微。②塔斯社在苏联解体后经历重组,现以俄塔社—塔斯社的新代号发稿,简称俄塔社,影响力也大不如前。③而新华社则积极参与世界新闻市场竞争,规模和形象力持续上升。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9年出版的《世界交流报告》中已将新华社确定为与前述几家通讯社地位相等的世界性通讯社。本文旨在考察世界性通讯社——美联社和新华社对G20峰会的报道策略,以此为中国媒体的大型国际会议报道提供参考。

二、 研究问题

本文对世界性通讯社美联社和新华社的G20峰会报道进行比较研究,研究时间横跨8年,总共涵盖10届峰会,⑤历史性考察两家通讯社在新闻选择、价值判断、叙述框架和话语分析上的异同。

(一)美联社和新华社简介

1.美联社——全球传播范围最广的通讯社

美联社全称为美国联合通讯社,英文名是 The Associated Press (AP),是美国最大的通讯社,总部位于纽约。⑥

美联社在国际新闻界享有极高声誉,其新闻报道已获得52次普利策新闻奖。美联社更被业内公认为是世界传播范围最广、国际影响力最强的通讯社。目前,它的分支机构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在263个城市设有记者站。美联社每天用6种文字——英语、德语、荷兰语、法语、西班牙语、瑞典语——播发新闻和经济信息。它不仅为美国1500多家报纸、6000多家电台、电视台提供服务,还为全球15000多家媒体机构供稿。①

美联社倡导客观性原则,并将其推广成为全球新闻业界的报道原则,更生发出一整套新闻写作准则。不过,有学者提出质疑,“国家性”和“世界性”双重特征令美联社成为国家利益代言人,其新闻中呈现的中国镜像和中东镜像存在很大问题。②

2.新华社——中国最主要的对外传播机构

新华社全称为新华通讯社,英文名是Xinhua News Agency。1944年,新华社开办了对外英语广播,进入国际传播角力场。

目前,新华社在国内外建立了23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一支4000多人的记者队伍,通过中、日、英、法、西、俄、阿、葡8个语种,向全世界6万多家用户提供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新闻信息产品,日均播发各类稿件6800余条。③

毛泽东同志曾指示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要让全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④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争取国际话语权提出的口号和发展目标。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新华社已经成为中国国际传播体系中具有广泛舆论影响力的新闻机构。

基于此,本文提出:

研究问题1:两家通讯社的G20峰会报道在话语策略上有哪些异同?

研究问题2:两家通讯社的G20峰会报道分别刻画了怎样的中国镜像?

(二)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源于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1972年,马克斯维尔·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到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他们发现,大众媒介通过对新闻的选择和发布影响了受众对于重要议题的判断,那些新闻媒体的优先议题也相应成为公众的优先议题。⑤传媒机构的新闻报道往往会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重要性,以此影响人们对周围“大事”的重要性判断,也就是意味着大众传媒机构不一定能告诉人们应该怎么想,但是却能很有效地告诉人们想什么。根据议程设置理论,新闻媒介的报道不仅能影响受众对世界图景的认知,还能为受众过滤、排序“重要事件”。

基于此,本研究提出:

研究问题3:两家通讯社的G20峰会报道在议程设置上有哪些异同?

(三)框架理论

1974年,戈夫曼在《框架分析》一书中提到,框架是指人们用来认识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①如果说议程设置是从微观角度出发,研究媒介机构对受众信息接受的编排,那么框架理论就是从宏观出发,站在传者的立场来研究传媒的内容话语,着眼新闻报道的意识形态。在框架理论看来,大众媒介通过选择、强调和表达的原则对世界进行重塑。②在媒介框架的指引下,受眾对事物的理解受到认知框架的影响。

框架分析主要出现在三个传播学研究领域:一是从新闻生产的角度来研究媒体框架如何被建构,二是从内容研究的角度来考察媒体框架是什么,三是从效果研究的角度来分析受众如何接收和处理媒介信息。③本文主要考察新闻文本中的框架,从功能层面、态度层面和内容层面对两家通讯社在G20报道中呈现的媒介框架进行探讨并提出:

研究问题4:两家通讯社的G20峰会报道在新闻框架的使用上有哪些异同?

三、 研究方法

本文旨在对美联社和新华社的G20历届峰会传播进行分析,研究对象为10届G20峰会的新闻报道,引入语料库语言学方法,通过自建小型语料库展开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

本研究基于两类数据,首先是用于内容分析的媒介框架要素数据,其次是用于话语分析的自建小型语料库数据。

(一)样本

本研究样本筛选时间为三个阶段,即历届G20峰会的会议预热期(会前7天)、会议开幕期(会中)、会议闭幕期(会后7天)。结合英文的文本特征和写作技巧,“G20”与“Group of 20”等同含义,本文将搜索关键词确定为“G20 or Group of 20”。为凸显关键词反映内容的集中度,本文在LexisNexis新闻数据库中仅考察关键词作为主题词出现的英文样本。经过系统对相似样本自动进行合并后,最终获取有效样本:美联社336篇,新华社1510篇。

(二)数据收集

1.媒介框架要素数据

本研究首先在宏观层面上、从内容分析的角度考察两家通讯社的媒介框架。本文采用通过框架元素识别框架类型的研究思路,借用塞梅柯和瓦肯堡发展的五个框架,从内容层面进行界定,即冲突、人情味、责任归因、道德、经济影响框架。①

2.语料库搭配强度数据

在微观层面上,本研究通过自建语料库,对高频词和关键词的搭配强度进行比较和索引行分析。本文使用的搭配检索软件是汇智明德与柯林斯、北京外研社联合推出的“语料云”。

对于美联社的报道,由336篇样本形成自建语料库,共包含33007个英文词汇,同时根据美联社每一次峰会的报道样本,相应生成子库。

对于新华社的报道,由1510篇样本形成自建语料库,共包含606361个英文词汇,同时根据新华社每一届峰会的报道样本,相应生成子库。

四、数据分析和研究发现

本研究集中探讨样本在新闻选择、价值判断、叙述框架和话语分析上的异同,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样本态势与议程设置、报道议题与新闻框架、话语策略与报道技巧、涉华报道与中国形象分析。

(一)峰会报道的议程设置特点比较

1.报道态势

对于美联社的G20报道数量,本研究确定的有效样本为336篇。如图1所示,根据总的报道态势来看,美联社对首届G20峰会的报道处于历史低点,反映其对于峰会在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持怀疑态度。不过,对于第二届峰会,美联社投入了大量的报道力量,新闻报道的数量骤然攀升。这届峰会于2009年在英国伦敦举行,彼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盛行之时,国际社会对G20的国际治理能力抱有诸多期待,因此峰会成为国际社会和国际媒体的关注焦点。第三届峰会于美国匹斯堡举行,对于美联社来说是“主场报道”,因此峰会报道热度冲向高点,达到105篇。此后,美联社对于G20的报道在20篇上下浮动。其中,波动最大的是2013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峰会,有33篇报道,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美联社在大国政经事务上的敏感度。

从美联社的报道数量变化态势(见表1)可以看出,其报道在会议前期数量较多,在会议开幕期达到高峰,会议闭幕期迅速减少。

新华社G20报道的有效样本为1510篇。如图2所示,根据总的报道态势来看,新华社对第十届G20峰会的报道数量相对处于历史低点,报道数量的高点出现在2010年第五届首尔峰会。这是G20峰会首次在亚洲国家举办,主要议题涉及汇率、全球金融安全网、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等方向。新华社投入了大量的报道力量,新闻报道数量骤然攀升。不过此后,新华社对于G20峰会的报道数量持续下降。

通过表2可以看出,新华社的G20峰会报道在会议开幕期数量相对较多,平均报道数量占到45.8%;会议预热期即开会前期报道数量与开幕期报道数量不相上下,占到43.8%,会后则趋于减少。

2.发稿地点

相对报纸等其他媒体而言,通讯社的发稿地点多样化,既代表通讯社的报道实力,也体现了通讯社开展多层次报道的能力。

对于10届峰会报道,美联社投入的记者站资源最多的是在第二届伦敦峰会和第三届匹兹堡峰会,分别在全球10座城市和9座城市做了新闻报道。从美联社发稿地点的统计数据来看,发稿地的多样化与报道规模成正比,即当峰会报道规模扩大时,有更多的新闻现场得到关注,反之亦然。

此外,统计分析美联社在历届峰会的发稿地点,可以看到华盛顿、纽约、布鲁塞尔、圣彼得堡、莫斯科、北京和上海是其在全球重点布局的记者站,也是其观察全球经济政治动向的重要据点。

而新华社的发稿地点统计数据显示,其发稿地点数量远高于美联社。这从侧面反映出新华社近年来不断拓宽海外信息采集覆盖网络,努力掌握国际话语权。

对于10届G20峰会报道,新华社投入记者站资源最多的是在第二届伦敦峰会和第三届匹兹堡峰会,分别在全球21座城市和19座城市做了新闻报道;第五届韩国首尔峰会与第七届墨西哥洛斯卡沃斯峰会也投入了大量的记者资源,有18个地点的记者发回报道。

此外,统计分析新华社在历届峰会的发稿地点,可以看到华盛顿、圣保罗、伦敦、匹兹堡、圣彼得堡、洛斯卡沃斯、布里斯班、北京和上海是其在全球重点布局的记者站,也是其观察全球经济政治动向的重要據点。

(二)峰会报道的新闻框架特点比较

1.栏目设置

本研究对两家通讯社G20峰会报道的栏目归属情况分别进行统计。美联社的G20峰会新闻报道主要被置于国际新闻、财经新闻、国内报道和华盛顿报道的栏目中,而新华社的G20峰会报道主要被置于国际新闻、财经新闻、科技类报道以及国内报道等栏目中,可见两家通讯社均主要在国际事务、国际治理层面讨论G20峰会内容,并且对其经济治理层面的内容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度。

美联社将部分报道归入华盛顿报道栏目中,反映了G20峰会对美国的影响是其关注的另一重点。而第三届匹兹堡峰会报道的大部分新闻稿件归入国内新闻栏目,则反映了美联社对于主场报道的“认可”。

本文还进一步对美联社G20峰会新闻报道的类型和体裁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辨别其在消息、解释性新闻等方面的重点。一般消息主要是纯新闻,以报道“何事”为重点;而解释性新闻的報道重点则在于通过提供背景性事实材料交代“何因”,蕴含记者的观点、看法,带有比较明显的倾向性,但遵循的仍然是以事实说话的报道原则。总体来看,消息是美联社报道的重点,旨在对G20峰会信息的全方位覆盖,而解释性新闻也是重要补充。

与美联社不同的是,新华社将大部分G20峰会报道归入了国际政治报道栏目,其次是国际经济报道,这体现了新华社报道视角重点在政治题材上,然后才是世界经济报道。而其G20峰会报道还对国内的政治和经济题材有相应的涉猎。此外,在新华社的报道中,还出现了综述、新闻分析和新闻背景这三种不同的类型,数量不多。

2.议题选择与新闻框架

本文采用通过框架元素识别框架类型的研究思路,借用塞梅柯和瓦肯堡发展的五个框架从内容层面对报道的新闻框架进行界定:冲突框架强调个人、组织、机构及国家之间的冲突;人情味框架通过人物面孔、个人故事及感情视角来叙述事件、议题及问题;责任框架将引起或解决问题的责任归因于政府、个人或组织。经济结果框架在叙述事件、问题或议题时关注其可能对个人、组织、机构、区域及国家所带来的经济影响;道德框架以宗教教义或道德约束来解释事件或议题。①

总体上,美联社不仅关注经济议题尤其是金融危机对策和国际经济秩序,也关注政治议题,并且在不同的峰会报道中各有侧重。美联社报道的议题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峰会相关议程;二是全球经济形势与股市表现;三是各国外交事务动向;四是峰会场外的抗议活动。由此,本文发现,美联社主要使用的框架为经济影响框架、责任归因框架和冲突框架。比如,对于第八届圣彼得堡峰会,美联社报道的主要议题为叙利亚危机,报道比例超过一半。美联社也给予其他世界经济议题一定的关注,并对各国领导人访美、俄罗斯人权议题、跨国公司漏税案等进行报道。然而,在美联社的议程下,G20本身或美俄关系等议题明显被边缘化。

相比美联社,新华社G20报道的议题覆盖面较广,对重要领导人的外交动向,尤其是利益相关国家的外交互动给予关注。此外,对中国领导人及中国的国际角色也有相当分量的报道。新华社报道的议题可分为五大类:一是峰会相关议程;二是全球金融危机对策;三是中国外交事务;四是中国在全球经济复苏中的国际责任;五是中国和欧洲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国际事务上的合作。基于此,本文发现,新华社使用的新闻框架有两种——经济影响框架和责任归因框架。比如,在第六届戛纳峰会报道中,新华社的128篇新闻主要围绕中国与欧债危机的关系、全球经济复苏等诸多议题。新华社还对中国领导人的行程安排、出席会议进行详细的介绍。

可以看出,美联社的新闻以欧洲为主场,而新华社的新闻则以中国与欧洲的联系纽带为出发点。

(三)峰会报道的话语策略比较

对于两家通讯社的话语策略,本文借助语料库的高频词搭配使用来具体阐述。对于高频词,本文主要考察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频次,以“#adj|#adv”进行定位搜索,并采用Lemma(即原形及变化形式合并)统计模式,对检索结果按总频次由高至低排序。

1.通过考察形容词和副词的高频词使用,分析语言风格

统计发现,除去两家通讯社报道中都出现的高频词global、economic、financial、international、political外,两家通讯社的高频形容词和副词使用有较大差别。

美联社G20峰会报道中的高频形容词和副词依次有European、strong、public、likely、possible、next、already、low、poor、military;新华社的高频词则依次有up、bilateral、important、strong、sustainable、balance、common、forward、strategic、positive。将高频词回溯原文进行索引行分析发现,美联社对于评价意味浓烈的形容词likely、possible等的使用多出现在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中,一方面是由于其短新闻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体现其对于用词偏中性、感情色彩不强的偏好。相较而言,新华社在用词上显现出庄重、激昂与严肃的特点,strong、important、positive等表示程度、重要性、事件积极性的形容词多是对其后面的名词进行重要性界定。

2.通过考察名词的高频词使用,分析语言对象

通过对名词高频词的统计,可以看出两家通讯社在具体语境中的语言对象。美联社G20峰会报道中的高频名词依次有leader、Obama、world、economy、U.S.、China、crisis、government、bank、growth;新华社的高频词则依次有China、growth、crisis、trade、development、cooperation、U.S.、Hu、market、reform。美联社报道重点关注国家领导人的动向,尤其是中美两国元首,此外,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应对、银行的表现、经济复苏等也是焦点;而新华社的首要报道对象是“中国”,并且更多谈论经济合作与发展机遇。

3.通过考察国家的高频词使用,分析参照对象

本文对两家通讯社G20峰会报道中的“国家”高频词进行了提取,统计发现两家通讯社关注的重点国家和排序有较大区别,显示它们对于各国和地区在全球事务中地位的不同看法。美联社报道中关注度最高的国家依次是欧洲国家(法国、英国)、中国、俄罗斯、叙利亚、伊斯兰国家、德国、希腊。而新华社报道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当属中国,其次是俄罗斯,其后还有欧洲的法国、中国邻国(包括韩国、日本)、澳大利亚、金砖国家巴西和非洲国家。

(四)关于中国的报道比较

为探讨峰会报道中的中国话题和中国形象,本研究以“China”作为关键词在两家通讯社的新闻报道样本中进行二次搜索,搭配词主要考察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搭配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关键词前后5个词之间。以“#n|#v|#adj|#adv”对以上四类词进行定位搜索,并采用Lemma(即原形及变化形式合并)统计模式,对检索结果按对数似然比(LLR)由高至低排序,从而对关键词“China”(中国)进行搭配强度和索引行分析。

本文发现,总体上,“China”是美联社G20峰会报道中的热点、高频词汇,尤其在讨论金融危机和国际经济秩序议题时,中国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也相应被提及或讨论。

比如,在第一届峰会报道中,中国在美联社的报道中通常与印度、巴西两个国家被共同提及——作为发展中国家代表,尤其是金砖五国的成员国,中国被塑造成一个在经济上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形象。在后几次峰会,与“China”搭配强度最大的两个词为“effects”(影响)和“economic”(经济)。回到它们的索引行共现语境中,可以看到,美联社对中国的报道内容集中于讨论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在第二、三届峰会报道中,美联社更多地是把中国看作是挑战美国“国际金融舵手”地位的角色,多次提及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并指出中国贸易顺差对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此外,“China”与“Japan”(日本)“Russia”(俄罗斯)共现的频次较高,在美联社G20峰会报道议程设置下,中国被呈现为世界和东北亚地区合作与争端的重要一极。

由此,本文认为美联社报道中的中国镜像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中国由金砖五国中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国家;二是中国正挑战美国国际金融舵手地位,并对美国拥有巨额贸易顺差;三是中国是解决东北亚地区争端的重要一极。

作为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报道直接传递官方“声音”,并在国际舆论场上进行中国国家形象“自塑”。

新华社的G20峰会报道注重传达中国领导人的声音,“中国”是其开展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与欧盟及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关系被反复提及。通过搭配词的共现频次分析,并对相同语境下的同类词语进行归类,可以看到,新华社的G20峰会报道中,首先,“中国”是被置于G20的成员国语境中描述的,与发达国家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共现的频次偏多,这充分强调了中国在峰会组织中的国际地位。其次,“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共同出现的语境也较多,回溯索引行发现,报道展现出中国与这几个国家作为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实力不可忽视,这勾勒出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领头羊的经济实力。再次,“中国”与“银行”“经济”“作用”相搭配的情境较多,报道中对于中国2008年的救市政策给予肯定,对于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及其在G20中的作用给予正面评价,这塑造了中国稳定发展的经济形象和负责任的政治形象。

本文认为,新华社报道中的中国镜像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将“中国”作为国际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向世界传递中国领导人的“声音”;二是中国在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三是中国是G20峰会中国际争端的调停者与经济合作的推动者。

五、 结 论

本文旨在考察世界性通讯社对于G20峰会的新闻报道策略,通过对美联社和新华社G20峰会报道的比较研究,具体探讨了这两家代表性的通讯社在传播策略、议程设置和新闻框架等方面的特点,以此加深我们对国际舆论传播机制的理解,并为中国媒体的大型国际会议报道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一)重主场报道,延展全球信息采集网

国际大型会议报道要注重“主场报道”,最大程度上传播国家声音,创造有利舆论空间。在新华社报道中,“中国主场”是重头戏。美联社作为一家总部位于美国本土的世界性通讯社,其来源于美国本土的报道数量及针对于美国本土议题的报道都占有相当比例。正因如此,美联社的“国家代言人”身份为美国事务在国际社会发挥影响创造了有利的舆论空间。

近年来新华社不断对其全球信息采集覆盖网进行延展,在对历次峰会的报道中,注重在全球范围内的全域报道,这也是新华社在国际舆论角力中,不断增强自身国际话语能力,掌握国际话语权的表现。

通讯社在“时、空”上的优势在美联社对G20峰会的新闻报道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美联社调动了其位于全球各地的记者站,通过无缝对接的报道方式,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的新闻输出。美联社将其争抢时效性的基本报道原则贯彻得淋漓尽致,抢第一时间发布事实性消息,随后陆续从各地刊发后续解释性报道,针对纯新闻消息补充新内容。而这一报道也凸显其写作风格,新闻语言简洁,以较为中性的表达突出平衡报道原则,不过分彰显价值判断。

(二)搭建大国政经与外交的舆论竞技场

G20峰会不仅是一个国际经济秩序治理机制,更是各国综合实力展示和合作交往的外交平台。因此,对于G20峰会的报道,两家世界性通讯社全方位地动态反映了大国在经济、政治、外交等国际事务上的博弈,充分体现了国际媒体在国际舆论的生成、设置上的主动性和影响力。

通过对两家通讯社G20峰会报道的高频词使用和搭配研究,本文发现在美联社的G20峰会报道中,话语主体对象可归为三类,即外交上的同盟(如英国)、经济上的竞争对手(如中国)、政治上的敌对者(如伊斯兰国家),总体而言,美联社的新闻话语反映了典型的美国“世界观”并构建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外交地图。而新华社的G20峰会报道则以“中国视角”为主,以积极的态度着力阐释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对于当前世界秩序的理解,新闻话语着力建构在世界事务中活跃的中国形象。

(三)凸显经济结果、责任归因和冲突框架

G20峰会机制的开创正值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时,这种全球协同治理的经济机制成为媒体开展峰会报道的焦点。因此,对于金融危机的来源、解决危机的责任等议题都成为重要的报道内容。在两家通讯社报道中,峰会不仅仅被当成经济事件,还被上升为涉及与会国利益争端的外交事件而予以报道,由此经济结果和责任归因框架成为最主要的两种新闻框架。

此外,美联社在峰会报道中还大量使用了冲突框架,主要体现在具体议题报道中凸显对立国家声音、对立信源声音,甚至是通过对立态度的使用来“平衡”报道。除报道峰会现场的“冲突故事”外,还具体体现在对场外抗议活动的报道中,旨在从不同方面来展现峰会影响。这种冲突框架使得新闻故事性更强,增加了话题性,以此增加对受众吸引力。

(四)中国镜像的自塑和他塑

美联社的G20峰会报道为中国塑造了一个“对现有国际经济秩序进行挑战”的他者镜像。

在美联社的峰会报道中,中国最初是作为国际经济秩序治理中的普通参与者形象出现的。此后,中国在其报道中更多地与印度、巴西等国共同出现。美联社将中国作为金砖五国之一,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塑造了一个经济迅速崛起的中国国家形象。与此同时,美联社的报道一方面肯定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中国挑战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野心”。

此外,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经济议题不再是G20峰会议题的唯一重点,反恐和难民等问题接踵而来。但在诸如此类的国际政治、外交议题上,美联社报道中的中国形象稍显“模糊”,其报道中往往暗示中国在国际政治、安全等其他议题上的利益与西方主要大国尤其是美国存在明显差别,中国的立场不够突出,具有明显的他者特征。

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G20峰会报道中的“中国”多是以报道主体出现且报道内容主要为经济议题,报道态度基调正面积极。新华社在G20峰会报道中的中国是“经济发展有活力、努力寻求国际合作以及积极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正面形象,这一点有助于消解国际上“中国威胁论”的杂音,从而树立更加客观、全面的中国国家形象。

(责任编辑:张冬梅)

猜你喜欢

美联社新华社议题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新华社烈士传》再版发行
新中国六十华诞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