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念老贾

2018-09-10笨钓

垂钓 2018年4期
关键词:老贾营地笼子

笨钓

在钓鱼的圈子里,老贾不是名人,很少有人知道他这一号人的存在,但是我认为老贾是个人物。

我第一次听到他的消息是1998年全国发洪水时,有个渔友向我打听:“你们单位有个退休的老贾你认识不?我的天呀,这个人太猛了!”

接着,他给我讲述了他和老贾的一次意外邂逅。一次出钓,他和几位渔友把钓位选在了与老贾相邻的位置,他们几个人都是小打小闹准备玩一两天就撤的主,可反观老贾的营地状况,一看就是常年驻守在此的人。本来大家各玩各的也没有太多交集,可当天晚上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让他们彻底见识了老贾这号人物。

大雨倾盆而下,天空中电闪雷鸣狂风怒吼。连续多日的降雨早已经使水库后面的山体如吸饱了水的海绵一般,在这场大雨的暴击下,山坡上的雨水立刻汇成多股水流,挟裹着泥沙、枯枝、败叶滚滚而下,营地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哥儿几个顿时感到绝望,正在这时,一丝微弱的手电光穿透雨幕,只见赤条条的老贾嘴里叼着手电,在一道道闪电的逼迫下抡动铁锹奋力挖掘。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老贾硬是顶着大雨沉雷,一个人凭着一把铁锹挖出了数条排水渠,让身为后生晚辈的哥儿几个汗颜不已。那年老贾七十岁。

我和老贾的第一次接触是几年后。因为有同事兼渔友与老贾同住在一个家属区,这个同事就带着我到老贾的营地钓鱼。老贾在那座水库买了年票,投奔老贾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保证伙食好钓鱼。到老贾所在的水库钓鱼,我们只要带足原材料就可以了,原材料主要以耐存储为主,比如花生米、土豆、茄子、方便面等等。老贾的钓鱼位置好,容易中鱼。

我见到老贾,才知道啥叫真正的山东大汉(老贾是山东人)。老贾,身高1.82米以上,剃着光头,七十四五岁的人了,腰板仍然溜直,人不胖但是肌肉结实,步履稳健,全身上下没有一丝同龄人的老态。

老贾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为人实诚,对我们的造访表现得异常热情;第二印象是饭量奇大。在东北通常一个二号碗的米饭量为四两,按照这个标准老贾的饭量达到一斤以上!第三个印象是他的钓鱼技术奇特。老贾不玩手竿,也不用那些流行的海竿,将一板线抖落开来,然后一圈一圈地倒到左手上,右手拎着钓组走进齐腰深的水中,之后把钓组抡起来,一边抡一边加速放线,当线圈半径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时,突然一个爆发力一撒手,同时将左手的主线向空中一拋,大铅坠就带着钓组呼啸着飞向百米外的钓点了。老贾真正的本事不是投得远,而是落点准,即使在有风的天气抛投落点也不会出现较大的偏差。

晚上,我们用手竿夜钓,老贾则在帐篷口扎了个简易折叠床,一个军大衣半铺半盖着。

夜深了,鱼情一般,但是鱼的质量不错,所以我们并没有在意几十米外的老贾。当我发现他时,他已经下水了,而且看架势中钩的鱼儿有些分量。我扔下竿子急匆匆地跑过去帮忙,只见老贾站在齐腰深的水中,一支胳膊夹着手电,另一支胳膊夹着抄网,双手熟练地倒着鱼线收收放放。我赶紧踩掉鞋子脱了裤子准备下水,老贾则用平淡的山东话阻止了我:“不用帮忙,鱼没多大,小猪羔子般大小吧。”

黑夜中我看不清水面,但围着老贾泛起的那股剧烈的水花声时时刻刻地提醒着我,那条鱼肯定是我梦寐以求的级别。

我不知道老贾所在的那片水域到底发生了什么,不过没一会儿工夫,老贾就端着抄网回来了,巨大的抄网里躺着一条小怪兽一般的大鲤鱼,目测十七八斤的样子。

老贾说他钓鱼根本就不需要帮忙,这么多年他总是一个人钓鱼已经习惯了。能给他造成麻烦的只有十七八斤重的公鲤鱼,鱼体如长条型鱼雷一般,耐力好、冲劲足、性格暴躁。至于其他的鱼,哪怕是二三十斤的草鱼,也只是小菜一碟。

这真让人诧异,这么大的鱼竟被他说得如此云淡风轻!我还没回过神,老贾就把抄网递给了我,指了指他那自己编织的直径1米、长度超过20米的大鱼笼子说:“不信的话你自己去看!”然后他一脸坏笑地走了。

我乐颠颠地把大鲤鱼赶进笼子,然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想把笼子拽出来看个究竟,可是这条鱼太沉了,任凭我又拽又拉又下水连抬带扛的,可最后还是放弃了。虽然大笼子没拽出来,但里面的大鱼我倒是见识了,鱼儿受到惊吓后激起的水花把我全身上下淋得尽湿。难怪钓获一条二三斤重的鲤鱼就美得直冒鼻涕泡的我们和老贾显摆时,老贾只是呵呵一笑。那一笑在现在看来分明就是“你开心就好”。这是无需言说的瞧不起啊,内心受到了一万点伤害。

第二天早上天刚亮,老贾就带着一袋玉米下水了。他踩着水,游到百米之外的两个定位浮标中间,“哗哗”地抛洒玉米打窝子。我看着他的泳姿如白鲸嬉水般地从容,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么大年纪的人还要往返数次才能完成整个窝子的覆盖,而且是每天都要重复一遍,风雨不误,其充沛的体力让人咋舌,老贾真是太猛了。

上岸后,老贾只简单地擦了擦身体,就一头钻进灶房演奏起叮叮当当的锅碗瓢盆交响曲来。早饭时,老贾告诉我,他退休这么多年,基本上每年夏天都在水库边度过。春天的时候找个大水库,买一张年票,然后用自己的二八加重自行车把需要的物件一次次地运到水边……

“整个营地的物品都是用自行车驮过来的?”老贾的这一举动又再次让我惊讶,这可是单程70多公里的公路加上几十公里的山路啊。

老贾轻描淡写地说:“这算个啥,你们这些小噶豆子就是没经历过啥事,娇里娇气的,这也难那也难的,还没动手先把自己吓得够呛。其实动起手来,不到一周时间我这里就能做到衣食无忧了。”

在水库钓鱼的这段时间,老贾又给我讲了许多经历。早些年他也有几个固定的伙伴,老哥儿几个总是结伴出行,相互之间有个照应,出来一次短则十天半月,多则整个夏天。他们不屑在小水库流连,也从来没把十多斤的小鱼作为目标,近二十年里他们钓获了无数大鱼,共同经历了数不清的风雨雷电,足迹踏遍周边的所有被称作“大水库”的水域。近几年来,由于年龄的关系,曾经同风雨共患难的老哥儿们陆陆续续地掉队了,直至现在他变成孤家寡人,独来独往。听他说到这些我又禁不住有些伤感。

可老贾话锋一转,很开心地告诉我:“明年你再来就好了,我和屯子里的人说好了,明年我养三五只母鸡,咱们就能吃上土鸡蛋了。今年我买了一窝小鸡仔,在屯子里养着呢,都这么大了。”老贾兴奋地用手比划着大小,黑红的脸庞上写满了向往和期待。老贾的那张脸肯定不年轻了,但是那种向往的笑容却透露出一种孩子气般的天真,虽然稍纵即逝,但是却给了我一种莫名的震撼。

这一年因为有了老贾的后勤支持,我数次造访这座水库玩得很嗨,尽管我的那些收获在老贾的眼里都是不入流的小儿科。老贾每一次都热情地接待了我,甚至对我的钓技给予了耐心的指点。那时的我狂妄地把台钓作为我唯一的追求,对老贾不玩手竿但指导我手竿技巧的理论只能做礼貌上的接受,可后来我才发现老贾教给我的那些东西是多么珍贵。

第二年,老贾果然在营地养了小鸡,还养了一条小狗,甚至还在后山坡上种了一些蔬菜。小鸡和小狗欢实得不得了,小鸡每天除了上山吃草籽蚂蚱外,还会享用到老贾用虾笼子捞取的大量的小鱼小虾。我甚至都有些羡慕那些小鸡的幸福生活了。小狗则和老贾同吃一锅饭,也幸福得一塌糊涂。唯独山坡上的菜地,除了产量奇高的茄子有些收成,豆角黄瓜之类的几乎没有收成,但依然被老贾伺候得有滋有味,老贾每天都为它们浇水锄草。

老贾说他就喜欢这样的生活。但是我知道,对于一位76岁的老人来说,多出来的几张小嘴无疑加重了他的劳动负担。那一年我把我的气垫子送给了老贾,老贾再下水打窝子时就不用游泳了,只要趴在上面带着玉米一起划进去就行。老贾对这个既可以在睡觉时当褥子隔凉隔热,又能在打窝时当船用的东西非常喜欢。将这个东西送给他我也有种特别强烈的满足感。

后来,大水库相继不让钓鱼了,仅剩的几座收费的水库价格越来越贵,不喜欢小水库的老贾也没了去处,我们就此失去了联系。

2015年,当我和他的邻居偶遇打听老贾的境况时,听到了一个噩耗:春天的一个夜晚,老贾和往常一样看电视、洗脸、洗脚、睡觉,但是第二天太阳升起时他却没能如往常一样起来遛弯。睡梦中的老贾突发脑溢血安详地走了,享年88岁。那个时候我突然有股冲动——我欠老贾一个称呼。

贾叔,走好,愿天堂里有个大水库,让您有鱼钓!

猜你喜欢

老贾营地笼子
大象和我
会鞠躬的猫
回归营地活动
会鞠躬的猫
恐龙会谈恋爱吗
逃出牢笼的袋鼠
立冬
板龙很呆板吗?
拯救营地
替鸭宝宝造房子